姜華帥
(浙江海洋學院水產學院,浙江 舟山 316000)
博客源于美國,是一種基于互聯(lián)網絡的集個性化展示和開放式交流于一體的綜合性信息交互平臺。自2006年輔導員“博客”在上海交通大學試點以來,國內高校紛紛推動落實,目前許多高校輔導員已建立了博客用于工作交流[1]。輔導員博客,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平臺,它能融合課堂教育和網上教育,進一步加強了理論教育與社會教育的結合。作為當前高校一種新的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手段,輔導員博客把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面對面”拓寬到“鍵對鍵”,代表了一種全新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方式,在輔導員專業(yè)化發(fā)展中的特點十分明顯[2]。
博客上的內容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博客網站對日志長期保存,個人對人生的感悟、工作上的體會、對棘手問題的思考、對行動的反思,都可以通過博客記錄下來。輔導員可以方便地瀏覽自己工作、生活中記錄下的點點滴滴,這樣不僅利于輔導員的日常管理和定期工作總結,同時有利于輔導員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思想變化及成熟過程。
輔導員博客不僅可以被學生瀏覽,而且是一個進行自由平等交流的互動平臺。增加博客平臺上的師生互動,在博客上與學生互粉,及時關注學生博客上的動態(tài)是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重要手段。輔導員可以針對社會近期發(fā)生的熱點問題引導同學們參與討論,在討論中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開展形勢與政策教育,讓同學們在參與中有思考、有提升,在討論中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正確觀點。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網絡作為一個自我教育的重要平臺與大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近幾年來隨著手機上網功能的開發(fā),現(xiàn)在隨時隨地都可以上網,每個人都可以作為網絡發(fā)言人,人人都把著麥克風。在新的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好網絡平臺,結合青年人的喜好來開展工作。輔導員要充分利用博客開展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分類別的上傳有關學生管理的相關文件資料,學生有問題的話可以在輔導員博客上留言,輔導員及時予以解答。博客使輔導員的工作在網上常態(tài)化,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拓展輔導員的工作空間。
網絡的一個很重要特征就是虛擬性,網絡的虛擬性給人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消除了現(xiàn)實中的身份、地位差別的空間進行平等交流。輔導員可以利用博客與學生實現(xiàn)跨越時空的無障礙平等對話,學生也可以毫無壓力的與輔導員進行交流,敞開心扉。輔導員能從中及時掌握交流對象的思想動態(tài)和現(xiàn)階段學生群體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有利于及時做好思想動態(tài)研判工作,將一些學生不良行為和錯誤思想從根源處消除。
充分運用現(xiàn)代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經成為當前高校學生工作的一大發(fā)展趨勢。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加強和改進網絡內容建設,唱響網上主旋律”,建立并利用好高校輔導員博客,利用博客有效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加強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對于進一步提升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博客在促進高校輔導員專業(yè)化發(fā)展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集中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互聯(lián)網絡可以生動詳細地發(fā)布和瀏覽涵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旅游等各個方面的社會信息。高校輔導員可以通過網絡獲得各種有價值的信息,這些信息可以成為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重要素材,不過這些信息大多是在無意識瀏覽中意外獲得,具有很大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有用信息伴隨數(shù)量的與日俱增而變得越來越難以管理和記憶。但是,輔導員能通過博客所提供的信息平臺對收集到的有用信息進行系統(tǒng)分類和存儲,并管理個人文件檔案和網絡知識資源,從而形成一個龐大的知識數(shù)據(jù)庫,在需要時快速準確地提取出來,從而有效地擴大輔導員知識涵蓋面,同時也能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說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3]。
博客也可以培養(yǎng)高校輔導員的反思能力,輔導員利用博客進行自我反思和德育反思,有助于形成愛崗敬業(yè)、虛心好學、追求完美等優(yōu)良職業(yè)精神和意志品質,這將會使得輔導員不會輕易地在一些誤解、挫折、失敗和逆境中變得消沉苦悶,也不至于輕易地因計較某些利益而怠業(yè)棄業(yè),從而能保持一種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和穩(wěn)定的心理品質投入到工作中去。輔導員可以利用博客建立博客群,加強相互之間工作的交流,相互學習,共同提高,促使輔導員整體素質的全面提升。
輔導員承擔著大學生日常管理的重任,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輔導員所面對的日常事務過多,工作涉及的面太廣,要負責學生的日常管理、思想引導、心理輔導、招生就業(yè)、黨團事務等一系列相關工作。部分高校輔導員配備遠沒有達到教育部1:200配備要求,輔導員面對的學生過多,往往使他們工作忙于應付,工作的成就感降低。他們迫切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關注與欣賞,但是現(xiàn)實社會的種種制約因素抑制了高校輔導員的這種自我表達,因此輔導員個體在面對過度工作壓力時,會產生職業(yè)倦怠感。輔導員職業(yè)倦怠的現(xiàn)象既影響了自身的身心健康和專業(yè)發(fā)展,又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不良的影響。博客作為一個心靈互動的平臺,在技術上支持個人表達,在人際交往上架構了跨越時空的交流環(huán)境,高校輔導員可以把自己的所感所想通過博客的形式發(fā)表出來,與朋友同行們進行交流,獲得他們的支持,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博客回復中的鼓勵、關心與支持,猶如心靈雞湯一般,能夠緩解輔導員的心理壓力,消除疑慮和困惑,提高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不斷地激發(fā)職業(yè)興趣,克服職業(yè)倦怠。
高校輔導員通常要負責幾百名大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工作內容涉及面廣,事務繁雜而眾多,加上90后的大學生自主意識很強,個性特點突出,給輔導員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輔導員可以將各種通知、學生資助、評獎及入黨公示材料在博客上公布,學生能及時瀏覽閱讀,如有疑問可以在網上直接留言并得到回復,真正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講究公平,使工作程序上到位,管理上透明。輔導員利用博客將每周工作安排進行公布,每月的工作做一下總結,使同學們能了解輔導員的日常工作,使他們知道有什么事情應該去找那個輔導員,為學生們及時準確地獲知學生工作信息提供了方便,使得高校學生日常管理工作更加合理與規(guī)范。另外,高校輔導員可以運用博客將自己遇到的個案進行剖析,與其他輔導員進行溝通和交流,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當今社會,知識爆炸式增長,作為高校教師輔導員必須要廣學知識,與時俱進。每所高校的學生工作都有本?;蛘邊^(qū)域性的特點,都有自己品牌性的學生活動項目。許多輔導員的一些好的經驗做法無法交流與共享,他們會把自己的教育教學和日常管理的經驗當成隱性知識封閉起來。雖然每所高校學生的特點不盡相同,每個學生的個性也各具特點,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規(guī)律是普遍適用的,輔導員之間通過博客來實現(xiàn)資源共享,是輔導員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徑。博客具有知識管理和信息交流的功能,輔導員通過建立博客群,加強相互間的經驗交流,把工作中優(yōu)秀典型的案例加以推廣,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服務學生的能力[4]。不同高校、不同區(qū)域輔導員之間的工作交流,能夠互通有無,進一步開拓輔導員的工作視野,通過輔導員伙伴團隊的建立,為輔導員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工作提供了平臺。
輔導員博客的建立,是順應網絡發(fā)展的需求,是弘揚高校育人主旋律的又一突破。因此,輔導員博客內容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博客的生命力和教育引導的效果。輔導員博客的創(chuàng)立,要有科學的規(guī)劃和合理的布局,要結合輔導員所在學院的特色,從有利于學生成長成才的角度出發(fā),在博客里及時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使輔導員博客真正成為青年學生的網上課堂。
要充分發(fā)揮博客的作用,輔導員必須要充分掌握博客的使用技巧。各高校應該定期對輔導員進行博客操作運用方面的專業(yè)指導,通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和適應,讓輔導員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傾向和興趣偏好,找準定位,揚長避短,建立具有個性化特征的輔導員博客。同時應該注意提高輔導員博文的質量,避免輔導員博客變成輔導員個人生活的流水賬;倡導輔導員精心設計,用心思考,使發(fā)布的博文成為生動有趣的網絡教材。高校相關部門也可以通過舉辦輔導員博客論壇以會議或報告的方式,總結和推廣輔導員博客中卓有成效的建設模式和成熟的工作經驗,并設立研究基金,激發(fā)輔導員利用博客開展學生工作的熱情,鼓勵輔導員進行博客模式的創(chuàng)新探討和研究。
大學生是輔導員博客的教育對象,如果學生不關心不瀏覽輔導員的博客,輔導員博客只會成為一個記事本,沒有任何教育意義。對此,學校要加強對輔導員博客的宣傳,尤其要加強輔導員博客考核與管理,使輔導員博客成為優(yōu)秀的校內網絡信息資源交流平臺。高??梢酝ㄟ^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向學生推薦宣傳輔導員博客,增加學生對輔導員博客的了解和認識,引導學生更好地關注和參與輔導員博客建設[5]。與此同時,輔導員本人也可以通過積極參與一些網絡論壇的討論來提升輔導員博客的影響力,擴大輔導員博客的知名度。單個的輔導員博客所產生的影響是有限的,高校應該充分發(fā)揮其輻射效應、關聯(lián)效應,加強區(qū)域性、校際性輔導員博客群的整合,逐步形成一批優(yōu)秀的、各具特色的高校輔導員博客群,吸引大學生積極參與輔導員博客的問題討論,有效地擴大輔導員博客的教育引導效果。
輔導員博客是網絡環(huán)境下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由于輔導員日常工作比較辛苦,要建立和維護好輔導員博客勢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既需要輔導員的傾心投入也需要有相關的制度保障。輔導員博客從自發(fā)到有組織、有管理的專業(yè)化發(fā)展過程中,需要有一種長效機制來有效維護其正常運行,其中一個有效的手段就是建立輔導員博客的評估與激勵機制[6]。為調動輔導員在此項工作中的積極性,高校應把輔導員博客運用情況作為輔導員考核的一項指標,在輔導員提升晉級的時候予以考慮。在評估的基礎上鼓勵輔導員運用博客,深入擴大優(yōu)秀輔導員博客的影響力和惠及范圍。具體的評估內容可包括內容的來源及信息量、內容更新的是否及時、與學生互動的效果、學生反饋、其他輔導員評價、主管工作部門評價等指標。在評估結果的基礎之上建立相應的獎勵機制,激發(fā)和鼓勵輔導員積極利用博客開展學生工作。
[1]謝繼華,木帕里色.關于高校輔導員博客建設的探索[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2):110-112.
[2]溫多紅,潘華泉.高校輔導員博客團隊建設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12):44-46.
[3]唐亞陽,張坤,王莎.加強高校輔導員博客團隊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9):120-123.
[4]孫厚純.高校輔導員博客的建立及功效研究[J].江蘇高教,2011(5):112-113.
[5]劉周平,王莎,李顯超.輔導員博客:高校教育管理新途徑[J].當代教育論壇,2011(1):31-33.
[6]房志明,高雯.關于輔導員博客的構建、規(guī)范與管理探索[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2):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