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飛德
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謝俊美教授專治中國近代史,著述豐碩,是一位我敬重的學者。近十多年來,我們常會在一些學術研討活動中見面。今年新春,我欣喜地收到他寄贈的新著《東亞世界與近代中國》一書。在翻閱謝教授新著時我了解到從選題到成書,作者前后花了二十年的時間,其間數(shù)次到日本、韓國查閱了大量的中外文獻檔案資料和參考書籍。復旦大學吳景平與華東師范大學李學昌兩位教授在推薦該書時都給予極高的評價。吳教授認為“全書資料豐富,內(nèi)容扎實,具有許多創(chuàng)新的觀點,這是一部具有重要歷史借鑒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的著作”;李教授則認為該書以獨特的視角為切入,論述深刻,是“迄今國內(nèi)外學界中第一部全面論述這一重大課題的著作,因此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百聞不如一讀”,學者的評介不能代替自己閱讀的感受。該書第四章“甲午戰(zhàn)爭與東亞”中的“日本竊奪釣魚列島”一節(jié),引起我的興趣。作者梳理中外文獻,旁征博引,得出“不論依據(jù)中、琉、日三國的歷史文獻記載,還是揆諸現(xiàn)代學者的研究,只要尊重歷史事實,都證明了釣魚列島屬于中國”無可辯駁的結(jié)論;并對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后繼而開始蓄意謀占中國釣魚列島的百多年歷史作了十分清晰的論述。我特別感興趣的是作者對日本現(xiàn)代著名歷史學家井上清教授在1971年出版《釣魚列島歷史與主權(quán)問題的剖析》一書,論述釣魚列島自古以來屬于中國的歷史事實作了扼要介紹,覺得一個日本知名學者能恪守學術無國界、忠于歷史事實的原則,實屬難能可貴。盡管井上清教授的這本書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已有中文版,但今天大概除從事中日關系史的學者,一般讀者并不了解井上清其人和他的這本書,因而在當下很有必要向讀者作全面、客觀、準確地介紹。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港臺愛國人士為了捍衛(wèi)祖國神圣領土的主權(quán)而掀起一場持續(xù)不斷的“保釣”運動,感染并激發(fā)了海內(nèi)外中華兒女熾熱的愛國熱情。《世紀》同仁在1996年第六期策劃發(fā)表了《釣魚島的故事》一文,精心編排,還把文章標題與釣魚島的照片做上封面。當我電話答謝謝教授贈書時,希望他能就井上清教授著書嚴肅論證釣魚列島自古屬于中國的內(nèi)容寫成文章。這是一項需要重起爐灶的費力工作,沒想到他欣然應允,著實令我喜出望外。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氖苣?,本期“世紀特稿”還發(fā)表了南京梅園新村紀念館黃慧英研究館員的《中日世紀之交——日本前外相田中真紀子采訪記》一文,從中可見中日邦交正?;瘉碇灰装?!正是由于來之不易,大家更應格外珍惜??山裉烊毡菊c右翼團體為達到霸占釣魚列島的圖謀,一直為其罔顧事實、歪曲歷史的拙劣行徑辯護。想起1989年5月16日鄧小平在會見來訪的戈爾巴喬夫時作過題為《結(jié)束過去,開辟未來》的談話,其中專門講到中日關系。鄧小平說:“日本對中國的損害無法估量,單是死人,中國就死了幾千萬。所以,算歷史賬,日本欠中國的賬是最多的?!腥疹I土的懸案是個釣魚島,那是一個很小的地方,上面沒有人煙?!北砻髁酥袊腿嗣駥χ腥贞P系歷史和未來的一貫立場和態(tài)度。但從現(xiàn)實來看,結(jié)束過去絕非易事,開辟未來更加艱險。美好的愿望,需要中日兩國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歷史與現(xiàn)實都已證明,一廂情愿,都不會有好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