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巧紅
司馬貞,唐人,字子正,為史記三家注之一《史記索隱》的作者,新舊《唐書》皆無傳,據(jù)清人錢大昕、近人程金造以及當代學者李梅訓考證,當生于高宗儀鳳年間,從學于則天后期,中、睿、玄宗之世歷任國子博士、弘文館學士,官止于潤州別駕,于晚年完成《史記索隱》的著述,之后不久離開人世,蓋卒于開元二十年之后??梢姡瑢τ谒抉R貞的生平及任職,前人已有不少論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對于司馬貞籍里,前人仍無專門考證,已有的論述亦多相抵牾,尚無定論,仍有重新探討的必要。
《史記索隱》與《史記》其他兩注《史記集解》、《史記正義》初各自單行,北宋時始“把三家注散列在正文下,合為一編”,三家合刻本便于閱讀,故廣為流布,現(xiàn)存最早的本子是南宋黃善夫刻本,經(jīng)商務印書館影音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中,以下簡稱“百衲本”。最為通行的是中華書局以清同治年間金陵書局《史記》為底本,分段標點,并充分吸收各家??背晒沓鰜淼囊粋€優(yōu)秀的本子,以下簡稱“中華書局本”,而原三家各單行之本,遂趨于消散或亡佚,“惟獨索隱有明末毛氏汲古閣覆刻本,卷數(shù)仍舊”,“此單行之本,為北宋秘省刊版,毛晉得而重刻者,錄而存之,猶可見司馬氏之舊”,以下簡稱“毛本”。
《史記》:吳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都狻丰屩唬骸八沃以唬骸鋮?,太伯始所居地名?!薄端麟[》考之曰:“……此言自號句吳,吳名起于太伯,明以前未有吳號?!⒁沃乙詾榈孛?,系本居篇曰‘孰哉居蕃離,孰姑徙句吳’,宋氏見史記有‘太伯自號句吳’之文,遂彌縫解彼云是太伯始所居地名。裴氏引之,恐非其義。蕃離既有其地,句吳何總不知真實?吳人不聞別有城邑曾名句吳,則系本之文或難依信?!?/p>
上文已提及,中華書局本《史記》是現(xiàn)金最為通行的版本,而單行毛本《索隱》因依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注例,標字列注,不與《史記》原文完全對照,文中未標句讀,研讀起來,甚為不便,且現(xiàn)存原版單行本數(shù)量極少,難為大多數(shù)讀者所見,因此,一般學者均以中華書局本《史記》為研究底本,毛本《索隱》中“貞實吳人”一說,歷久未為重視也就不難理解了。
毛本《索隱》中 “藩離既有其地,句吳何總不知?貞實吳人,不聞別有城邑曾名句吳”與中華書局本《索隱》之“蕃離既有其地,句吳何總不知真實?吳人不聞別有城邑曾名句吳,”實際上只是“貞”與“真”一字之差,“?”標與“知”后還是“實”后的一讀之別,然后句意卻大相徑庭,且直接影響到對小司馬籍里的判定問題。那么,兩說到底孰是孰非呢?筆者以為毛本的說法應該是比較可信的,原因有三:
第一,中華書局本《史記》三家注雖然是經(jīng)當代眾多專家整理而完成的一個優(yōu)秀的本子,但是“三家注與《史記》正文合刻之際,為附注于正文百三十篇之下,不但卷帙錯亂了,還由于三家注釋意重而刪落,或傳抄板刻出現(xiàn)的訛誤錯亂,自是勢所難免”,“《史》三家注,多異同。其《索隱》之注尤多猥,并有非注而系于注者,讀之反足以致疑?!边@就使《史記》三家注中產(chǎn)生了許多疑難問題。
毛氏單行本《史記索隱》自重為刊刻以來,所受褒貶不一,然而對其“存古本之舊”多無疑義,盧文弨《鐘山札記》更是給予了較高的評價:“汲古閣有單本《索隱》,殊自井然,凡小司馬欲以己意更定者,不以入注,附刻于全書之后,乃為善耳?!绷_振常在《善本書所見錄》也評毛氏單行本《索隱》曰:“汲古閣《史記索隱》,原出宋刻。觀毛氏《跋》語,原是大字。行款雖改,而字句未敢輕易。今以世行本《史記》校之,僅一《序》中,其異同已不可枚舉,誠善本也。前人注書多用‘也’字,凡唐卷子本皆如此,其后刊本,則多刪去。此本亦多用也字,足徵其卷子本上版,尚未經(jīng)后人刪節(jié)也?!笨梢?,在保存原書本來滿目方面,毛本還是相對可靠的。
第二,百衲本《二十四史》所錄南宋黃善夫刻本《史記》是現(xiàn)存最早的《史記》三家注本,據(jù)此可見現(xiàn)存《史記》三家注釋的最早面貌,雖然黃善夫刻本《史記》也存在大量脫、衍、誤、倒現(xiàn)象,但涵芬樓將其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時,經(jīng)張元濟校訂,糾正了大部分訛誤,故亦是現(xiàn)存《史記》三家注本中比較可靠的一種。據(jù)筆者查閱,百衲本《史記·吳太伯世家》“太伯奔荊蠻,自號句吳”一條的《索隱》注文為“蕃離既有其地句吳何總不知貞實吳人不聞別有城邑曾名句吳”,可見,百衲本《史記》亦作“貞”而非“真”,為司馬貞自稱無疑。
第三,對于“蕃離既有其地句吳何總不知貞實吳人不聞別有城邑曾名句吳”的斷句亦是解決問題的又一個關鍵。唐代是我國詩歌藝術的鼎盛時期,文人用語多講究對仗工整,《史記索隱》雖為史注,然注釋語言亦頗為講究,如果按中華書局本《史記》斷句則為“蕃離既有其地,句吳何總不知真實?吳人不聞別有城邑曾名句吳?!憋@然不甚符合唐人用語習慣,于句義亦有所不通。
據(jù)《浙江通志》記載:“司馬貞女,許配董思述,未歸而思述訃聞,氏遂絕飲食,卒,兩姓構棚厰以紙俑行婚禮,合葬珠湖山?!边@里“未歸”為為嫁之意,言司馬貞女未出嫁而思述亡,于是司馬貞女絕飲食而終,兩家遂合葬他們于珠湖山。在古代,女子未嫁多居于父母家,可見雖然由于種種歷史原因,司馬貞本人并不載于吳地方志,然其家眷卻居于吳地,此亦可作小司馬為吳人之一佐證。
司馬貞既為吳人,為什么在《史記索隱》中卻署名為“河內(nèi)司馬貞”?這是因為在唐代,文人雅士為了顯示自己出身名門望族,以郡望為榮,常常以郡望代籍貫,劉姓的就說其祖出自彭城——漢劉邦的故里;李姓常說其祖出自隴西——唐高祖李淵故里。例如劉禹錫,洛陽(今河南洛陽市)人,自稱郡望是中山(今河北定州市),而《舊唐書》本傳又說他是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蓋因彭城是劉姓郡望,《舊唐書》誤以之為劉禹錫籍里也。又如韓愈,本河陽(今孟縣)人,因唐朝時昌黎韓氏屬名門望族,出過不少達官貴人,故韓愈在《韓昌黎集》中多次自稱“昌黎”韓愈,以至于后來《舊唐書》亦記載:“韓愈字退之,昌黎人?!薄端膸烊珪偰刻嵋肪硪凰木拧陡叱J碳穼Ω哌m的籍里作了精深的辨證:“唐書作渤海人,《河間府志》據(jù)其《封丘縣》詩“我本漁樵孟諸野”句,又《初至封丘詩》有“去家百里不得歸”句,定為梁宋間人。然集中《別沂孫》題下又注“時俱客宋中”,則又非生于梁宋者。志所辨似亦未確??继拼咳硕囝}郡望,史傳亦復因之,往往失其籍里。
可見,有唐一代,文人雅士以郡望代籍里,幾成一種風氣。河內(nèi)(今河南孟縣)在唐朝為司馬氏郡望,出過不少達官顯貴,例如司馬懿,司馬卬等,亦是司馬氏發(fā)源地之一,由于河內(nèi)司馬氏門第顯赫,聲名卓著,司馬貞為了提高自己的聲望低位,增加其著述的傳抄度,遂于《史記索隱·序》下自稱為河內(nèi)司馬貞,后來史志不辨真?zhèn)?,以訛傳訛,以致其籍里不辨。幸而小司馬于注文之中偶有透露,才使今人得以解其籍里之謎。
[1]司馬遷.史記[M].中華書局,1982.[2]程金造.史記管窺[M].陜西人民出版社,1985.
[3]李梅訓.司馬貞生平著述考[M].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