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楠 張景書
理想信念屬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但更屬于中國先進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化體系中圍繞著認同展開其特性。所以本文在文化認同的視域下,從文化認同與理想信念之間的相互關系中,探究增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實效性的路徑就顯得意義深遠。
文化認同是個體在與自然相依存的社會實踐和思維活動中形成對某一文化現(xiàn)象的認知,表現(xiàn)為人們對其文化的歸屬意識和熱愛。由于人類處于不同的文化體系中,因而個體文化認同也因文化的不同而各異。個人的文化認同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對于自己所生存的文化環(huán)境來說,認同的歷程就是一個文化化的過程。通過認同使自己完全地融進文化中,遵守該文化體系下的社會準則和道德要求;在面對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時,堅守對本文化的認同,使自己成為該文化的在傳承者。另一方面是對異文化的認同,主要是沖破對自己原有文化認同的障礙,吸收新文化中有益于豐富本文化發(fā)展的內容加以整合,使自己成為本文化的再創(chuàng)造者。對異文化的認同發(fā)生于文化交融過程中,它決定一種文化的存在與發(fā)展。對異文化的認同,既是自身獲得發(fā)展的一種外因,同時也可能導致自身文化的消失,主要取決于對本文化的認同度。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文化認同的重心是由前者向后者轉移。
理想信念屬于精神文化范疇,在文化體系中圍繞著認同展開其特性,一定的文化認同能夠為該文化體系下的理想信念教育提供良好的文化環(huán)境、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文化認同同愛國主義緊密相連,只有人們認同于本民族所倡導的核心文化,才會熱愛自己祖國的歷史、捍衛(wèi)祖國的尊嚴,才會有“國榮我榮、國恥我恥”的憂患意識。
市場經(jīng)濟的趨利性和網(wǎng)絡信息的開放性及龐雜性,使中華民族文化認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西化、韓化、出國熱的風靡和對物質利益過分追逐,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著大學生對主流文化的認同,動搖了大學生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
第一,多元文化價值選擇困惑。隨著全球化和信息網(wǎng)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國家民族之間傳統(tǒng)的文化界限正在被模糊、被瓦解,不同意識形態(tài)、文化價值觀念,被擠在同一個平面上產生碰撞和交融。然而,這多元共存并非是和諧共處。近年來年輕人過于追捧西方文化,追捧的背后是對文化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潛移默化的接受和認同。一些大學生熱衷于過洋節(jié),而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日趨淡漠。語言作為文化載體的一種,英語作為最流行的文化載體所承載的西方文化特質是不容忽視的。許多大學生熱衷于英語的學習,而在畢業(yè)簡歷簡單的漢語自我介紹上卻是錯字連篇、詞不達意。文化經(jīng)濟化是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的另一畸形體現(xiàn),文化的流層劃分異常明顯:大眾文化和精英文化、低俗文化和高雅文化、特別是主流意識形態(tài)文化和非主流意識形態(tài)文化、現(xiàn)代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之間極化傾向比較明顯。多元文化的充斥和并存,尤其是一些庸俗不堪、品位低級、和主流意識形態(tài)相違背的文化的存在和盛行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文化市場,弱化著主流文化的引領,影響了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和信心。
第二,物質追求和精神追求的失衡。杜維明曾說過,文史哲是對人的自我反省、自我認同、自我理解最貼切、最直接的學問。然而為了迎合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需要,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注重于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而忽視和淡漠人文社會學科的學習,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道德水準和價值取向,也容易造成學生精神世界的荒蕪。近年來高校學生的自殺、他殺事件屢禁不止、不適應社會和出現(xiàn)的道德滑坡事件比比皆是。很多大學生在擇業(yè)和擇偶時都把經(jīng)濟和物質財富的滿足放在了第一位,還有一部分學生甚至把物質追求當作人生的最高追求。部分學生價值取向扭曲,過多的追求于物質滿足,而忽視或者輕視了精神需要。
第三,個體本位主義的盛行。東西方文化與文明沖突的矛盾實質上是西方個體本位的個人主義文化認同和東方社會總體本位的集體主義文化認同之間的沖突。日益深入的全球化為新一代青年人帶來了以個人主義為核心的一套文化模式。這種文化模式伴隨著資本、技術、信息的流入,對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核心價值體系和倫理道德基石產生了沖擊。再者,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推進,各種社會矛盾凸顯,“拜金主義”、封建迷信等扭曲的價值取向被一部分人所追逐,部分媒體的夸大渲染和不正確引導,使得教化了中國人數(shù)千年的國家主義、集體主義價值觀在大學生中逐漸淡薄,個人主義思想相對膨脹。
胡錦濤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敝袊怨啪陀袗蹏髁x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范仲淹的先天下憂而憂,后天下樂而樂、岳飛的精忠報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國共產黨80多年的奮斗歷程也先后培養(yǎng)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64字創(chuàng)業(yè)精神、救災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這些寶貴的財富都將成為新時期各族人民團結奮進、建設祖國的凝聚力量?!爸鼐裥枨筝p物質功利”,儒家文化乃至整個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重視人文教養(yǎng)、重視人的精神需求,包括道德需求、審美需求、奉獻需求,把人從動物的狀態(tài)中提升出來,追求一種更高境界的理想人格,這對今天沉溺于物質功利生活的人們來說是一劑良藥。 “崇仁尚義”的仁義精神??鬃影选叭省弊鳛樘幨铝⑸碇荆实母驹谟凇皭廴恕?,是一種建立在自尊自愛基礎上的對他人的關心和愛護,倡導的是一種寬廣仁厚、兼容并包的精神。這種精神體現(xiàn)在處理人與人的關系上,就是要做到包容友好、寬容平和、善于理解人、體諒人。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上,要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協(xié)調發(fā)展。這對規(guī)范現(xiàn)在社會的道德秩序,拒絕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具有重要的價值。“和而不同”的和諧思想,是帶有中華文化特色的普世價值觀,對于解決現(xiàn)代的生態(tài)危機、保持生態(tài)平衡問題、理性處理全球化時代不同文化和價值觀念的交融與碰撞、保持中華民族文化自信與自覺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財富和凝聚力量源泉。如春節(jié)意味著全家團圓、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含有迎福、辟邪之意;清明節(jié)掃墓背后的忠、義、孝文化精神,端午節(jié)除了吃粽子,還應該重視背后的文化元素——重讀屈原、紀念屈原,緬懷三閭大夫矢志憂國的壯懷激烈。學校應該注重節(jié)日背后文化價值的挖掘和弘揚,在節(jié)假日前后通過校園廣播宣傳、文稿征集、社團活動、專欄介紹、的形式大量宣傳節(jié)日的來歷、有關節(jié)日的故事和人物事跡、節(jié)日背后的文化元素,圍繞節(jié)日的深刻內涵組織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集體活動、加深學生對節(jié)日的認識,以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信心。語言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學校應該引導學生正確處理英語學習和漢語學習的關系,形成一種良性發(fā)展的氛圍,扭轉過分重視英語學習而忽視漢語教育的局面。學校要重視哲學社會學科的育人功能。哲學社會學科大都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tài)屬性,對于幫助大學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正確認識和分析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提高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榜樣教育具有直觀性和形象性,能夠增強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實效性。國家為了推動群眾性的愛國主義建設,每年評選的感動中國的“雙百”人物,像用生命保護百姓的李劍英、身殘志堅的李麗、舍己救人的孟祥斌等。學校要定期組織學生以班級為單位觀看學習模范人物的英雄事跡,并鼓勵學生之間進行交流,互談感受,調動學生情感。教師作為學生成長的一面鏡子,每年從教師中選取育人能手,主要以師德為評價標準,以學生評選征集的方式,給予優(yōu)秀教師以表彰和物質獎勵,讓優(yōu)秀教師定期在學生中學生進行講座,發(fā)揮好優(yōu)秀教師的龍頭作用。每學期從學生中選取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優(yōu)秀的學生,主要以德為主,進行公開表彰和宣傳,讓這些學生定期在學生中做宣傳,從學生隊伍中選取的模范代表更能帶動學生的感情,也更有說服力。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例,學校通過七個月的評選征集“感動校園人物”活動,通過學院、學生推薦、個人報名的方式,利用網(wǎng)絡投票以及發(fā)放選票等方式,在全校開展了評選,最終確定了 “感動校園”人物10名,展現(xiàn)了校大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采,對于推動和諧文明校園建設,引導大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念具有重要意義。
鄧小平說,“中國的事情能不能辦好,關鍵在人?!贝髮W生理想信念教育也一樣,能否取得很好的效果,關鍵在于教師。教師作為一種文化載體,是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示范者,其自身素質水平和人格力量直接影響學生對教師所傳播文化的內化和認同,影響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首先,師德是核心?!皫煹隆奔唇處煹穆殬I(yè)道德,是教師人格特征的直接體現(xiàn),是教師的靈魂。它不僅僅是大公無私、樂于奉獻、熱愛學生、為人師表等道德準則本身,而是教師要把這些規(guī)范準則外化為自身的日常行為。其次,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是教師必不可少的條件。當前,人們處于高節(jié)奏、高效率和激烈競爭的社會中,身心承受著來自許多方面的沖擊和壓力,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這就需要教師自覺增強心理素質,具備自信、自尊、自強的意志等心理品質以良好的心理素質去影響、感染和幫助學生。
[1]鄭曉云.文化認同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2]韓躍民、李雅梅.文化價值與文化認同:和諧文化研究的新視角[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8,2.
[3]焦麗萍.個體自我意識與文化認同[J].理論學刊,2008,8.
[4]萬希平、康安平.文化沖突時代的文化認同—基于全球化文化發(fā)展悖論的反思[J].未來與發(fā)展,2009,5.
[5]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N].中國教育報,2004,10.
[6]沃建中.師德教師素質的核心[N].光明日報,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