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傳嘉 范乾輝
(瓊臺師范高等??茖W校 海南???571127)
小學新體育課程如何進行自評互評①
符傳嘉 范乾輝
(瓊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海南???571127)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評價體系注重對學生身體能力的評判,而忽略了通過在教學評價中督促學生自評與互評從而達到教學反饋的作用。本文通過對小學新體育課程學生自評互評方法及存在問題的研究,提出解決的方法,旨在與同行共同研究與探討,為今后進一步研究此類課題提供一點參考與建議。
小學體育課程 自評 互評
教師與學生基本只追求體育考試的分數(shù),而導致客觀與實際的健康不符,是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主要弊端。過于程序化的注重對學生身體能力取得的成績進行評定,沒能從挖掘學生的潛能和了解學生的需求,及學生個人身體差異和體能大小的方向考慮,對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和確立自信更加沒有幫助。
新的體育和課程標準提出了過程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相結合,以及學生互評相結合。同時新的體育和課程標準又專門提出重視學生個體差異,強調所學知識、技術和技能的了解與運用,重視參與性、健身性及娛樂性的統(tǒng)一。既客觀求實、承認差異又注重學生能力的發(fā)展,使評價體系盡可能地反映出學生的情況,評價更趨于合理。
評價就是對學生學習表現(xiàn)以及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進行判斷與等級評定,激勵學生努力參與學習,為教師改進教學提供依據(jù)。其中包括第一: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與表現(xiàn),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第二:判斷學生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原因,并改進教學。第三: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和個性的機會,并鼓勵、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fā)展。第四:培養(yǎng)學生認識自我、教育自我的能力。第五:讓家長了解學生體育學習的真實情況,讓他們共同參與教育。
(1)上課的投入程度:即學生上課時的學習態(tài)度及努力程度,學會一種運動方法;
(2)上課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教師的教學基礎上,能有創(chuàng)新能力,學會一項新興的運動項目;
(3)上課的合作精神;
(4)課堂表現(xiàn):分發(fā)器材、收器材及運動用器材的能力,整堂課的總體表現(xiàn)。
第一步,讓學生自己做一個簡要的對照評價內容、標準的自評,給自己打出一個等級;第二步,讓參與互評的同學舉手表決,以ABCD四等中票數(shù)多的一等作為該同學互評的等級;第三步,教師綜合各方面的情況再做出一個評價;第四步,讓被評價的學生談對給予自己評價的滿意程度,并說出理由,列舉自己體育某一方面的特長,如運動中的表現(xiàn)或在學習中某次克服困難取得好成績等;第五步,教師和同學根據(jù)實際情況,考慮對評價差距大的同學是否進行修改該評定。在評價時始終牢記評價的目的是促發(fā)展,評價要多激勵,評價的過程是學生自我認識的過程、發(fā)展的過程,是進行教育的過程。
讓學生進行互評,應意識到在教學評價上較難把握,通過以往的經驗表明,出現(xiàn)對學生不公正、不客觀的評定,主要在于教師忽視了組織和指導,造成形式化的評價, 影響學生健康成長,一般在教學互評中常見問題如下:
通常有部分學生從思想上以自我為中心,盲目的自信與張揚,表現(xiàn)在聽不進別人的意見,有誰對自己提出批評便馬上回擊、甚至報復對方,在互評時產生偏激的評價,這種現(xiàn)象易導致心理失去平衡,造成心理上的疾病。
學生之間也客觀存在著權利與威信,在實施互評時,班上的班干部、體育骨干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他同學作出正確的評價,他們的目光追隨著“權威”者,不敢大膽獨立地發(fā)表意見。
這是學生在進行互評中由于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的人際關系影響評判結果的現(xiàn)象,少年兒童生性好動,喜獲群體活動,也就容易形成非正式群體—友伴群體,對學生個體有很大的影響力,它可以改變少年兒童的外在行為,而且還能改變他們內在聯(lián)系態(tài)度和認知,在相互評價的過程中時常形成派別,造成因為感情而不顧客觀事實的結果。
學生對別人評價時,容易受到多數(shù)人的評判意見的壓力影響,出現(xiàn)妥協(xié)、觀點變化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人云亦云”。這種從眾心理在學生互評時常常出現(xiàn),尤為突出的是低年級學生。
通過實施互評的實驗,及時總結、不斷摸索合理化的互評,便是我們在指導與幫助學生進行互評的重中之重了。以下便是一些具體作法:
(1)開學初,先向學生說明自評互評的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學習,增強紀律性,注重相互了解,掌握班內、組內同學的動態(tài)變化,為自評互評打好基礎,學生也逐漸掌握并了解自評互評的過程。
(2)在具體評價中,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特點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評價方法。
第一、教師要做好平時記載,如有無遲到、曠課,是否認真上好課、學習進步的幅度、課上的情況記錄、課后的反饋意見。這些在學生互評時可實事求是的擺出,供學生互評作參考。
第二、迎合學生心理的評價方法可調動學生互評的興趣,在低年級學生的教學互評中,可運用一些精美的貼紙,讓學生互評時贈給學有進步、學習認真、或有良好情意表現(xiàn)的學生。一顆“紅星”、一個“大拇指”,激起了學生自評互評的激情,也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到學期總評時,讓學生把獎到的貼紙拿出來,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事實互評方法。中高年級學生有一定的語言與思維能力,讓他們每人挖掘其他同學的閃光點與典型事例也不算什么難事。
第三、在自評互評等第上做進一步改進,以往的“優(yōu)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第改為“好”、“一般”、“還需努力”或A、B、C、D。既兼顧到評價的真實性又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同時也廣泛聽取學生意見讓被評價的學生談對給予自己評價的滿意度,可說出理由。真正達到評價不是目的,而是促發(fā)展。
應當來說,學生自評互評是一項學習評價改革中的重要舉措,體育教師要充分理解、貫徹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并且將新的評價理念和方式帶入課堂實踐,總結歸納出更科學、合理的多元教學評價體系,把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跟評價制度融洽的結合起來。體育教師同時應該通過自我審視、反思更好的從評價制度中完善自己教學的思想和行為,從學生自評互評體現(xiàn)師生共同發(fā)展教育的過程,呈現(xiàn)出新體育課程在評價上的優(yōu)勢。
[1]李春陽.國內中小學體育課程評價研究的梳理與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1(12).
[2]錢建國.對推進中小學體育課程改革的再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09(6).
[3]楊志康.當前中小學體育課程改革中的幾個問題[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35).
How to implement students’self-assessment and peer assessment in the new PE course of primary school
Chuanjia-fu Qianhui-fan
(Qiongtai Teachers College,haikou Hainan 571127)
For a long time, our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pays much attention to the judgment of the student’s physical ability, but ignores the feedback effect of evaluation taken by supervising students’ self-assessment and peer assessment. Intending to research and discuss with fellow members of the same occupation and give references and suggestions to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this project, we studied the methods and problems of selfassessment and peer-assessment of the new PE course in primary schools, and tried to propose some solutions.Key Words:the new PE course of primary school;self-assessment;peer assessment
G807.2
A
2095-2813(2012)05(a)-0085-02
新課改背景下海南省中小學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研究(hjsk2010-72)。
符傳嘉(1964~):男,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