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雄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急性胰腺炎已成為目前的常見病及多發(fā)病,據(jù)2005年我國部分省市調(diào)查顯示急性胰腺炎發(fā)病率已超過0.71%,且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本研究以急性胰腺炎繼發(fā)糖尿病為對象,旨在探討血鈣、血脂、血清白蛋白、胰腺CT分級等相關(guān)風險因素對發(fā)病率的影響,為預防和減少急性胰腺炎所致糖尿病,及早干預和治療急性胰腺炎所致糖尿病提供臨床和實驗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 ①觀察組:全部來源于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胰腺炎繼發(fā)糖尿病患者[2],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齡(68.90±5.35)歲,排除有肝腎等其他嚴重器質(zhì)性疾病及精神異常者。②對照組:同期在本院治療的無血糖升高的其他急性胰腺炎患者,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齡(68.55±5.50)歲,排除有肝腎等其他嚴重器質(zhì)性疾病及精神異常者,年齡60~78歲。兩組患者性別比、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隨訪血糖18個月(每3個月一次共6次),兩組均于進入研究之初,測定血鈣、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白蛋白,行胰腺CT掃描并按BALTHAZAR標準進行CT分級。血糖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血脂、血鈣、血清白蛋白用日本產(chǎn)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奧林巴斯AU640型測定。CT掃描使用西門子6層螺旋CT。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或t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TG、TC、血鈣、血清白蛋白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糖指標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1),見表1。按照BALTHAZAR標準CT診斷分級:觀察組重癥患者44.00%(11例/25例)高于對照組16.00%(4例/25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2。觀察組酮癥酸中毒的比例為24.00%(6例/25例)高于對照組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血糖、血脂、血鈣、血清白蛋白的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血糖、血脂、血鈣、血清白蛋白的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血糖(mmol/L) TG(mmol/L) TC(mmol/L) 血鈣(mmol/L) 血清白蛋白(g/L)對照組 25 10.75±2.45 7.24±2.29 7.61±2.50 1.75±0.1933.61±5.50觀察組 25 17.65±3.23 6.22±2.16 6.67±3.02 1.79±0.22 32.61±4.50 t值 7.901 1.620 1.199 1.382 0.704 P值 <0.001 >0.05 >0.05 >0.05 >0.05
表2 兩組急性胰腺炎CT分級比較(例,%)
重癥急性胰腺炎是一種病情險惡、并發(fā)癥多、病死率高的嚴重急腹癥,具有危害性大和復雜多變的特點[3],如果及時就診,通過系列保守治療后痊愈率較高;但是對于一些繼發(fā)糖尿病或是合并其他疾病癥的患者,往往反復發(fā)作,嚴重者導致胰腺組織破壞,纖維組織鈣化、增生和萎縮[4]。李磊等[5]認為代謝綜合征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程度密切相關(guān),代謝綜合征可作為急性胰腺炎的預后因素。徐志潔等[6]認為測定C反應(yīng)蛋白>150 mg/L有助于判斷急性胰腺炎病情輕重,對于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應(yīng)積極開展ERCP、超聲引導下腹腔積液穿刺引流術(shù)、空腸營養(yǎng)以及重癥監(jiān)護病房的支持,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開腹手術(shù)率及病死率。
本研究中,觀察組重癥胰腺炎的發(fā)生率較對照組高,差異顯著;觀察組酮癥酸中毒的比例高于對照組,表明血糖的升高對于急性胰腺炎的影響較大,使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明顯升高。當血糖過高時,在高脂血癥引起的急性胰腺炎中,胰島素分解糖脂的作用減弱,促使脂肪組織的脂肪分解加速,游離脂肪酸釋放增加同時在脂肪酸的作用下肝臟輸出大量的極低密度脂蛋白,以及外周脂蛋白脂酶活性受抑制,多因素的共同作用,糖毒性與脂毒性的相互促進,繼而誘發(fā)急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及脂肪酶可非特異性升高16%~25%,患者出現(xiàn)腹痛的癥狀[7]。這種效應(yīng)使原沒有發(fā)生糖尿病或輕度糖代謝異?;颊哐沁M一步升高,甚至誘發(fā)重癥胰腺炎及酮癥酸中毒。有文獻報道,急性胰腺炎與高TG血癥和糖尿病相互影響,因此如果急性胰腺炎的同時TG升高,則需警惕糖尿病。TG升高時急性胰腺炎的發(fā)生率為10%~15%[8]。本次研究結(jié)果提示血糖升高對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來講易合并糖尿病,從而引起相應(yīng)的并發(fā)癥。因此在臨床對于急性胰腺炎患者要注意血糖、TG、TC的監(jiān)測,從而及時發(fā)現(xiàn)因胰島功能紊亂而出現(xiàn)的糖尿病,從而及時處理,避免并發(fā)癥。
[1]黃開紅,林萍,聶勝利,等.廣東地區(qū)近20年急性胰腺炎的發(fā)病率及病因分析.胰腺病學,2007,7(03):140-144.
[2]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會胰腺炎組.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診斷及分級標準.中華外科雜志,1997,3(12):773-775.
[3]張明珍.高容量血液濾過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中的應(yīng)用.徐州醫(yī)學院學報,2010,30(11):779-782.
[4]江麗,廖長崎.新發(fā)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11例臨床分析.天津醫(yī)藥,2009,37(10):897-898.
[5]李磊,王興鵬.代謝綜合征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預后的影響.胃腸病學與肝病學雜志,2008,17(8):668-669.
[6]徐志潔,丁士剛,田春艷,等.急性胰腺炎102例診治分析.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13(5):520-520.
[7]徐永壽.老年急性胰腺炎繼發(fā)糖尿病的影響因素.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14(31):2777-2778.
[8]NairS,YadavD,PitchumoniCS.Association ofdiabetic ketoacidosis and acute pancreatitis:observations in 100 consecutive episodes of DKA.Am JGastroenterol,2000.95(10):279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