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言語產生中同音詞的心理表征:模型和證據

2012-05-08 09:10:05肖二平張積家和秀梅
大理大學學報 2012年2期
關鍵詞:同音詞通達詞條

肖二平,張積家,和秀梅

(1.杭州師范大學心理學系,杭州 310036;2.華南師范大學心理應用研究中心,廣州 510631;3.大理學院教育科學學院,云南大理 671003)

言語產生中同音詞的心理表征:模型和證據

肖二平1,2,張積家2,和秀梅3

(1.杭州師范大學心理學系,杭州 310036;2.華南師范大學心理應用研究中心,廣州 510631;3.大理學院教育科學學院,云南大理 671003)

言語產生過程中同音詞心理表征有兩個假說:共同表征說和獨立表征說,同音詞表征假說對揭示詞匯通達的途徑和階段起著重要作用,并對同音字的研究及現代語文教學的改進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同音詞;言語產生;心理表征;詞匯通達

言語產生(speech production)是人們利用語言表達思想的過程,包括從思想代碼轉換成語言代碼,再轉換成生理的、運動的代碼,利用發(fā)音器官發(fā)出指代某種意義的聲音〔1〕。言語產生是人類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意識和意志表達的重要途徑。20世紀80年代以來,言語產生研究受到語言學家、認知心理學家和認知神經科學家的廣泛關注。目前,言語產生的研究焦點主要集中在詞匯產生方面,其中詞匯的形、音、義的加工是研究者們尤為關注的問題。同音詞(homophones)是一類比較特殊的詞匯,指那些有相同發(fā)音但是意義、拼寫或語法類型不同的字詞。對同音詞的心理學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Rubenstein等人的研究,他們使用同音詞來研究語音對字形加工的影響。在言語產生過程中,同音詞是如何表征和通達的呢?本文介紹了兩種同音詞表征的假說,并將同音詞表征理論和詞匯通達理論結合起來進行考察,以期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啟示。

一、同音詞表征的兩個假說及實驗證據

迄今為止,關于言語產生中同音詞表征及通達問題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共同表征說(shared representation hypothesis,SR) 和 獨 立 表 征 說(independent representation hypothesis,IR)。對同音詞研究結果的差異與單詞頻率有關,主要表現為累積同音詞頻率和特定單詞頻率。累積同音詞頻率(cumulative-homophone frequency)是指同音詞的所有意義的單詞的頻率的總和。例如,對語音為/n∧n/的單詞而言,累積頻率是同音詞nun和none的頻率之和。特定單詞頻率(specific-word frequency)是指同音詞的每個意義的單詞各自的頻率。在上述例子中,語音為/n∧n/的單詞的特定頻率是指同音詞nun和none各自的頻率。如果詞頻效應發(fā)生在詞形水平,那么共同表征說和獨立表征說將有不同預測:如果同音詞有相同表征,那么,詞匯通達的速度由累積同音詞頻率決定;相反,如果同音詞是獨立表征的,詞匯通達的速度將由特定單詞頻率決定。

(一)共同表征說及其實驗證據

共同表征說認為,同音詞共用相同的詞匯-音位表征。但是,由于同音詞之間有不同的語義和語法特征,它們的語義和詞匯-語法表征不同。人們將與該假說對應的模型稱為同音詞共同表征模型。在共同表征模型中,表征總共有4種水平:①語義/概念表征(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s),主要表征詞所代表的概念或語義;②詞條節(jié)點(lemma nodes),主要表征詞的語法特性,如詞的語法類型、詞的語法性等;③詞位節(jié)點(lexemenodes),主要表征詞的語音結構;④音位節(jié)點(phonemes),主要表征詞的音位。在詞匯通達中,每個詞匯概念節(jié)點都與一個詞條節(jié)點相連;詞條節(jié)點是形式上獨立的單元,這些單元又與一系列指定了語法類型特征或詞的語法性特征的詞法節(jié)點相連。每個詞條節(jié)點又與一個詞位節(jié)點相連,而詞位節(jié)點則為詞條節(jié)點提供了單詞的語音形式(見圖1)〔2〕。

圖1 共同表征模型

共同表征說得到了大量實驗結果的支持,主要表現為詞匯通達頻率效應的出現。Oldfield和Wingfield在1965年首先發(fā)現了言語產生中的單詞頻率效應。他們在圖片命名實驗中發(fā)現,高頻名稱的圖片比低頻名稱的圖片命名快。Jescheniak和Levelt1994年認為,單詞頻率效應的出現是因為在言語產生中通達了單詞的語音形式〔3〕。雖然這個觀點已經被廣泛接受,但是在“提取單詞的語音形式時包括哪些過程”這個問題上,研究者的看法存在分歧。

Dell〔4〕于1990年的實驗結果支持共同表征說。Dell評定了產生功能詞/內容詞的同音詞過程中發(fā)音錯誤率的頻率效應。研究中所用的同音詞都是同一詞的非標準拼法。Dell用錯誤誘導范式(errorinducing paradigm),要求被試盡可能快地說出一個簡單短語。該研究發(fā)現了兩個重要結果:①功能詞和內容詞的錯誤發(fā)生率相同;②頻率影響聲音錯誤的發(fā)生率。如果低頻詞有高頻的同音詞,則更易受到實驗誘導的語音錯誤影響。事后分析表明,功能詞頻率的對數比內容詞的頻率能更好地預測與其同音的內容詞的錯誤率。

Jescheniak和Levelt〔3〕1994年進行了同音詞產生的實驗。他們要求荷蘭語-英語雙語被試用荷蘭語翻譯英語單詞??紤]到翻譯時間不僅僅是單純的通達荷蘭語目標詞的時間,為控制額外變量的影響,他們在被試完成翻譯任務后約一周左右又增加了一個語義判斷任務,對翻譯任務中的英語單詞進行語義判斷。實驗材料包括3組詞:1組同音詞和2組控制詞。同音詞包括低頻意義和高頻意義,所選擇的同音詞也是同形的。第一組控制詞是低頻非同音詞,其頻率與同音詞的低頻意義的頻率(特定單詞頻率)相匹配。第二組控制詞是高頻非同音詞,其頻率與同音詞的累積頻率匹配。數據分析用被試的翻譯時間減去語義判斷時間而得到的差異來進行。結果表明,同音詞(低頻意義)的反應時比低頻控制詞(頻率與同音詞的特定頻率匹配)的反應時要短,而與高頻控制詞(頻率與同音詞的累積頻率匹配)的反應時相似。這一結果表明,同音詞的詞條是通達相同的詞位節(jié)點的。也就是說,同音詞的語音形式的通達速度由累積頻率決定,從而支持共同表征說。

Jescheniak和Levelt〔5〕2003年對Caramazza等〔2〕2001年的研究(該研究支持獨立表征說)提出了質疑。Jescheniak和Levelt用荷蘭語和德語重復了他們1994年的研究,得到了完全一致的結果:低頻同音詞同高頻控制詞反應一樣快,但比低頻控制詞反應快。這個實驗結果再次強調了同音詞在詞匯系統中共有一個相同表征,并預測這個表征很可能是字形表征。他們認為,同音詞有相同的字形表征,但它們的詞位和詞形之間是有差異的。

(二)獨立表征說及其實驗證據

獨立表征說認為,每個詞,不管同音與否,都是獨立表征的。人們將與該假說對應的模型稱為獨立表征模型(independent representation model)。在這個模型中,詞匯通達只涉及3種表征水平:語義/概念節(jié)點、詞位節(jié)點和音位節(jié)點(見圖2)〔2〕。與共同表征說相比,在獨立表征說中,語義概念表征和語音形式表征之間沒有詞條節(jié)點,單詞的概念表征直接通達各自的詞位節(jié)點,再由詞位節(jié)點激活音位節(jié)點。

圖2 獨立表征模型

Caramazza等人2001年用不同語言(包括英語、意大利語、漢語、西班牙語)和不同實驗范式(包括圖片命名任務、雙語翻譯任務、延遲命名任務、詞匯判斷任務)做了一系列實驗〔2〕。實驗中所用圖片的名稱基本上可分為3類:同音詞名稱;與同音詞的特定頻率匹配的非同音詞名稱;與同音詞的累積頻率匹配的非同音詞名稱。在圖片命名任務中,要求被試命名同音詞名稱的圖片。結果發(fā)現,同音詞名稱與特定頻率匹配的非同音詞名稱的命名反應時沒有差異,但比與累積頻率匹配的非同音詞名稱的圖片命名要慢。在翻譯任務中,他們用英語-西班牙語雙語者為被試,要求被試將西班牙語翻譯成英語。結果發(fā)現,同音詞與特定頻率匹配的非同音詞的翻譯時間沒有顯著差異,但與累積頻率匹配的非同音詞的翻譯時間不同。而且,也未發(fā)現任何關于同音詞累積頻率效應的證據。他們在圖片命名和翻譯任務中得到了經典的特定單詞頻率效應和獲得年齡效應,即同音詞的命名時間受特定單詞頻率影響而不是受累積同音詞頻率影響;對同音詞命名時間最好的預測者是單詞獲得年齡而不是同音詞的最小獲得年齡。該實驗結果支持獨立表征說。

最近,Shatzman和Schiller對“同音詞是否有相同的字形表征”的問題提出了不同看法〔6〕。他們將同音詞的主導意義和次要意義用圖片來描述。實驗材料包括4組圖片:高頻同音詞、低頻同音詞、高頻控制詞和低頻控制詞。高頻同音詞用同音詞主導意義描述的圖片來呈現,低頻同音詞用同音詞次要意義描述的圖片來呈現,高頻控制詞和低頻控制詞用非同音詞的意義描述的圖片來呈現,其頻率分別同高頻同音詞和低頻同音詞的頻率匹配。實驗采用圖片命名范式,要求被試對呈現的圖片又快又準地命名。最后對反應時和錯誤率進行了分析。結果發(fā)現,控制組的詞頻效應只在被試分析上顯著,項目分析不顯著;低頻同音詞的命名時間比高頻同音詞慢得多。這一結果也支持同音詞的獨立表征說。

二、同音詞表征假說與詞匯通達理論

Levelt,Roelofs和Meyer1999年提出,同音詞產生的研究能夠用來判斷介于語義和語音之間有兩個詞匯層(詞條和詞位)的詞匯通達理論和只有一個詞匯層(詞位)的詞匯通達理論的正確性〔7〕。不同的同音詞表征假說支持不同的詞匯通達理論。因此,同音詞表征假說對揭示詞匯通達的途徑和階段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言語產生中,詞匯通達(lexical access)是指把要表達的語義內容詞轉化為音韻形式的過程。在大多數言語產生模型中〔3,7〕,人們通常假設言語產生中的詞匯通達經歷了兩個步驟:①激活從概念表征(詞匯概念)向詞匯中語義適當的項目擴散。這個項目是指詞條和選擇詞條的過程。單詞的詞法特征(例如,它是名詞還是動詞,它的語法性是陽性、陰性還是中性等)的激活和提取發(fā)生在詞條水平。而詞條節(jié)點不包括單詞的語音信息;②單詞的語音形式(包括它的分割內容和它的韻律特征)被提取。

近年來,人們對“介于語義概念表征和語音形式之間的詞條表征是否有必要”存在著爭論〔6〕。根據Caramazza等人提出的模型——獨立網絡模型(the independent network model,IN),詞匯-語義表征直接激活了單詞形式的表征,語義、詞形、單詞的形式表征都是獨立地儲存在單獨的網絡中,詞條的詞形特征是在與詞位提取平行的詞形網絡中通達的〔8-10〕。他們認為,在語義表征和特殊形態(tài)的詞匯表征之間沒有必要假設一個中介的詞匯表征水平,即詞條水平。Levelt等人則提出了獨立兩階段激活模型(the discrete-stage activation model),該模型提出兩個假設:①同音詞是由會聚于一個詞位節(jié)點的每個同音詞組合的不同詞條表征來呈現的;②命名的頻率效應集中在詞位表征水平。這兩個假設預測了同音詞命名時間是累積同音詞頻率效應的函數而不是特定單詞頻率的函數。因此,共同表征假說與獨立兩階段理論一致。然而,Caramazza等人提出的獨立表征說既與詞匯表征的單層理論一致,又同兩層理論一致。因此,支持同音詞獨立表征理論的實驗證據不會在詞匯通達的單層理論和兩層理論之間有區(qū)別〔11〕。

三、幾點評論

以上介紹了關于同音詞表征的兩種相互對立的假說:共同表征說和獨立表征說。這兩種假說都關注同音詞的表征和通達問題。為了證明同音詞是共同表征還是獨立表征,研究主要圍繞言語產生中的單詞頻率效應展開,不同假說有不同預測:如果同音詞的通達速度與同音詞的累積頻率有關,則支持共同表征說;如果同音詞的通達速度與特定單詞頻率有關,則支持獨立表征說。以Jescheniak等人為代表的共同表征說的支持者和以Caramazza等人為代表的獨立表征說的支持者各自以自己的實驗研究結果為證據,就這一問題展開了激烈爭論。爭論的焦點集中在同音詞的表征方式和詞匯通達的結構層次上。目前,還難以達成一致意見。為什么會出現如此截然不同的模型?首先,與這兩個假說的實驗證據所使用的材料及任務不同有關。例如,Jescheniak1994年的研究與Caramazza2001年的研究在實驗材料和實驗任務上有如下差異:①所用的語言不同。Jescheniak等人使用荷蘭語為材料,Caramazza等人使用英語、意大利語、漢語、西班牙語等語言為材料;②實驗范式不同。Jescheniak等人在實驗中使用了圖片命名、物體再認、發(fā)音、語法性判斷等任務考察單詞頻率效應,Caramazza等人則使用了圖片命名、雙語翻譯、延遲命名、詞匯判斷等任務。不同的實驗材料和實驗任務有不同特點,它們對揭示單詞頻率效應有不同的效果。其次,同音詞表征假說與言語產生的詞匯通達理論之間有密切聯系,言語產生的過程非常復雜,目前還沒有清楚地揭示出其機制〔12〕;而且詞匯通達理論在各種激活的時間進程和各個階段之間是否有交互作用問題上也還存在著重大分歧〔13〕,相應地,同音詞表征理論也存在不一致的觀點。

言語產生中同音詞心理表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首先,漢字是不同于拼音文字的表意文字。漢語中同音詞(字)非常多,因此對漢語同音詞(字)表征的研究有助于把握漢語和漢字特點,揭示漢語和漢字認知的規(guī)律。目前,國內關于漢語同音詞表征的研究還相對較少,對言語產生中同音詞心理表征的研究就更少。陳寶國等人曾通過研究漢字識別中的同音詞(字)效應,考察了語音對字形加工的影響〔14〕。其次,漢語中對同源詞的研究源遠流長,而同音詞是同源詞中的一種,如從言語產生角度揭示漢語同音詞的表征,對漢語同源詞研究也會有很大啟示。開展?jié)h語言語產生中同音詞心理表征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計算機在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得到普及,使用計算機的人群也越來越低齡化。由于種種原因,目前使用基于字形的漢字輸入法(如五筆輸入法)的人還不多,大多數人更習慣使用基于語音的漢字輸入法(如紫光拼音輸入法、智能狂拼輸入法等)。鑒于漢語中同音詞(字)的數量很大,而計算機目前還難以根據語境自動選擇同音詞(字),因此,在信息輸出時出現同音錯別字的現象極為常見,甚至在一些權威的新聞媒體(電視、報刊、雜志)上,同音錯別字也屢見不鮮。因此,對言語產生中同音詞表征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產生同音錯別字的原因和機制,有助于規(guī)范人們的語言運用,同時也可為中文智能機的研制提供重要參考。漢語產生中同音詞心理表征研究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也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同音詞(字)教學一直是難點,同音錯別字是學生錯別字的主要來源之一。因此,言語產生中同音詞心理表征的研究對改進學校的語文教學也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1〕彭聃齡,舒華,陳烜之.漢語認知研究的歷史和研究方法〔M〕//彭聃齡,舒華,陳烜之.漢語認知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3-34.

〔2〕Caramazza A,Costa A,Miozzo M,et al.The specificword frequency effect:Implications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homophones in speech product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2001,27:1430-1450.

〔3〕Jescheniak J D,Levelt W J M.Word frequency effects in speech production:Retrieval of syntactic information and ofphonologicalform〔J〕.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1994,20:824-843.

〔4〕Dell G S.Effects of frequency and vocabulary type on phonological speech errors〔J〕.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1990,5:313-349.

〔5〕Jescheniak J D,Meyer A S,Levelt W J M.Specific-word frequency is not all that counts in speech production:comments on Caramazza,Costa,et al.(2001)and new experimental data〔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2003,29:432-438.

〔6〕Shatzman K B,Schiller N O.The word frequency effect in picture naming:Contrasting two hypotheses using homonym pictures〔J〕.Brain and Language,2004,90:160-169.

〔7〕Levelt W J M,Roelofs A,Meyer A S.A theory of lexical access in speech production〔J〕.Brain and Behavioral Sciences,1999,22:1-75.

〔8〕Caramazza A.How many levels of processing are there in lexical access〔J〕.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1997,14(1):177-208.

〔9〕Caramazza A,Miozzo M.The relation between syntactic and phonological knowledge in lexical access:evidence from the“tip-of-the-tongue”phenomenon〔J〕.Cognition,1997,68:309-343.

〔10〕Caramazza A,Miozzo M.More is not always better:A response to Roelofs,Meyer,&Levelt〔J〕.Cognition,1998,69:231-241.

〔11〕Caramazza A,Bi Y,Costa A,et al.What determines the speed of lexical access:homophone or specific-word frequency?A reply to Jescheniak et al.(2003)〔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2004,30:278-282.

〔12〕Costa A,Coloméàngels,Caramazza A.Lexical access in speech production:the bilingual case〔J〕.Psicológica,2001,21:403-437.

〔13〕張清芳,楊玉芳.言語產生中的詞匯通達理論〔J〕.心理科學進展,2003,11(1):6-11.

〔14〕陳寶國,寧愛華.漢字識別中的同音字效應:語音影響字形加工的證據〔J〕.心理學探新,2005,25(4):35-39.

(責任編輯 黨紅梅)

Hypotheses on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Homophone in Speech Production

XIAO Erping1,2,ZHANG Jijia2,HE Xiumei3
(1.Department of Psychology,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Hangzhou 310036,China; 2.Center for Psychological Appli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1,China; 3.College of Education,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3,China)

Two hypotheses on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homophones in the process of speech production were introduced,that is, the shared representation(SR)hypothesis and the independent representation(IR)hypothesis.The homophone representation hypotheses had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approach and stage of the lexical access,and had guiding significance on researching of homophones and improving the modern language teaching.

homophone;speech production;mental representation;lexical access

B842.5

A

1672-2345(2012)02-0031-05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08JJO XLX269);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項目(06JDXMXLX01);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團隊資助項目(06200524).

2011-11-10

肖二平,講師,主要從事語言認知心理學、民族心理學研究.

猜你喜歡
同音詞通達詞條
跨文化交際中泰語同音詞的運用范圍
“神子”如何通達藏地——論格絨追美的長篇小說《隱蔽的臉》
阿來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10:30
妙筆小畫家
通達青島
商周刊(2017年23期)2017-11-24 03:23:33
關于同形同音詞的研究綜述
山西青年(2017年15期)2017-01-30 15:56:04
博物洽聞,通達古今——記奉節(jié)縣博物館群
中國三峽(2016年11期)2017-01-15 14:00:10
淺析維漢同音詞的對比
人間(2016年29期)2016-11-10 12:38:13
2016年4月中國直銷網絡熱門詞條榜
2016年3月中國直銷網絡熱門詞條榜
2016年9月中國直銷網絡熱門詞條榜
宝坻区| 丰台区| 大埔区| 榆树市| 枞阳县| 梁河县| 太仆寺旗| 哈尔滨市| 河北省| 唐河县| 武清区| 北流市| 英吉沙县| 西华县| 晴隆县| 玛纳斯县| 满洲里市| 东台市| 江北区| 连平县| 黔西县| 江津市| 连云港市| 军事| 米林县| 芦山县| 九江市| 榆社县| 汉源县| 东港市| 炉霍县| 闻喜县| 县级市| 怀安县| 万安县| 宝兴县| 海兴县| 长乐市| 平阴县| 连城县| 嘉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