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松峰
十年,與新課程改革一路走來,自己的課堂教學理念在巨大的沖擊中不斷轉變,其中有許許多多的困惑,也有不少自己對新課改的理解與認識。
一,新課改下課堂教學中的幾點困惑
1注重學生積極參與而淡化動作技術的要求
學生喜歡上體育課,其中學生最喜歡的是自由活動、喜歡盡情地釋放,但是他們卻厭煩枯燥的跑跳,厭煩技術動作的約束。
新課改要求教師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快樂地參與運動,于是便出現了嚴重的淡化動作技術要求的傾向。學生擺脫了動作技術的束縛,有了自由選擇和發(fā)揮的空間,這種方法可能比較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而時間長了學生就玩夠了,導致了因為忽視對動作技術的掌握而無法形成良好的運動技能(正確的運動技術是形成良好運動技能的基礎和前提)。我們也不否認,有些學生通過對電視中自已喜歡的明星動作的模仿,也能形成良好的運動技能。但是大多數學生可能達不到這一點。如果不能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學生離開學校后,就會因為不會打球或不會練習,而不能利用體育活動設施鍛煉身體,也就談不上終身體育了。
2“課課練”消失,課的生理負荷過低
“課課練”曾經是我們體育教師課堂教學的法寶,對增強學生體質、提高身體健康水平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它的負荷強度比較大,讓學生感到苦和累,不能為多數學生愉快地接受。
新課改以來很長一段時間,許許多多的課堂上,課課練的內容減少了或直接去掉了?,F在的課堂教學中片面追求新穎、學生的興趣,強調參與即可,從而使課的生理負荷大大降低,使體育課起不到有效增強學生體質的應有作用。
3重視激發(fā)學生運動興趣,花樣有余而實效不足
學生總是對新鮮的東西特別感興趣,這點也成了許多體育教師調動學生練習積極性的出發(fā)點:一根竹竿,兩邊掛上個易拉罐,用來挑水“抗旱保收”;近百個呼啦圈組成一條“隧道”,學生們在緩慢地穿過;羽毛球漫天飛,那是學生們在練習投擲;小墊子一塊挨一塊組成“長龍”,只是在玩滾球接力;易拉罐組成的跳高架,一碰呼啦一片……這些練習除了好看、學生高興外,真的很難再找到它的教學實效在哪兒。
4片面重視體育評價,形成應試教育的再翻版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和“中央7號文件”的下發(fā),使體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各地都紛紛出臺體育評價措施,體育考試也成了各地中考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之相適應,中考內容成了各學校評價教師的唯一依據,也成了眾多教師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出現了考哪樣教哪樣、考哪項就練哪項的新“應試教育”。
中考項目的設置考慮到其他鍛煉價值和易操作性,不能成為學校評價教師的唯一依據,更不能成為教師評價學生的唯一內容。筆者認為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行之有效的評價,不僅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也有利于學生中考成績的提高。
二、對新課改的理解及教學努力的方向
1突出練習主體,注重練習實效
(1)做到精講多練
這一點最為關鍵,需要教師吃透教材,課前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設計。比如教授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時,取幾個10厘米長的小棒量出擊球范圍貼上一個紅點,講解4個字“蹬腿抬臂”就可以了;再比如學習靠墻手倒立,重點講解“五指分開,手臂伸直用力支撐”,實踐證明初次學習時這些內容就足夠了。
(2)加大課堂練習密度
比如實心球拋擲練習,如果多人輪流拋擲,無球的學生可以安排徒手模仿練習,有助于加快動作技術的掌握。跨越式跳高練習中,學生積極思考并進行整體動作模仿練習,更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手段。再比如學習燕式平衡,完全可以在下課前再練習一次,在燕式平衡動作中結束本課也是一個不錯的創(chuàng)意。
(3)減少隊伍調動的時間
課堂教學中需要調動隊伍時,集合講解會浪費一些時間,可以在排頭練習間隙交代他們如何去做,調動隊伍時其他同學跟著排頭走就可以了。
2創(chuàng)新教學評價,防止應試教育的翻版
(1)確定系統的評價體系
每一個動作學習結束時,進行單元學習評價,記錄學習態(tài)度、掌握情況,可以分為優(yōu)秀和良好兩個等級。每個學期結束時,選擇能夠全面反映學生身體素質、鍛煉價值較高的技術動作,進行期末全面測試。學生在校的最后一個學期,要進行身體素質的全面測試,三年內所學主要動作的全部評價(可以使用五個等級),結合學習態(tài)度、自主創(chuàng)造、特長展示、小組評價、自我評價等項目進行全面匯總,然后給予學生表揚、肯定、鼓勵、忠告等評價等級。
(2)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對學生的評價應包括技術動作評價、身體素質測試、學習態(tài)度評價、創(chuàng)造性評價(練習中一個好點子、創(chuàng)造一個好動作、發(fā)現一個好問題等)、小組評價與自我評價、進步幅度評價等。其中進步幅度評價必須重視,學生的每一次進步都應得到及時的肯定和鼓勵,可以給予小幅度的加分。
(3)必須有的特長評價
學生經過一個學年的學習與了解后,從第二學年起就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結合自身的身體條件,選擇一項或兩項屬于自己重點鍛煉發(fā)展的項目,即自己的特長。教師要針對學生不同的特長,安排一定的時間進行細心指導,并有計劃的定期留出一部分時間讓學生發(fā)展特長。每學期的測評中都要安排特長評價,評價成績以30%的比例計入總成績。
這種做法不僅可以發(fā)現并且培養(yǎng)未來需要的特長生,最為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一技之長,使他們保持濃厚的興趣愛好,畢業(yè)后成為健身鍛煉的重要手段。
3開發(fā)學生思維,倡導自主學習
技術動作教授中,要引導學生身腦并用,讓他們邊練習邊思考完成動作的力的來源、完成動作的身體部位。對一些簡單動作,完全可以放給學生自主思考、自主練習。
比如技巧跪跳起,動作相對比較簡單,利用圖片提示或直觀示范,引導學生思考完成動作的3個力,然后嘗試練習并積極體會,學生是能夠完成動作的。再比如學習健美操,可以放給學生自主創(chuàng)造展示的隊形;跑、跳練習中,給學生一些器材,讓他們自己設計跑、跳練習的場地布置,效果都非常好。
還有在練習中,引導學生善于觀察他人的動作,好動作要思考好在什么地方,做的不好就思考錯在哪兒、應如何改進,這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動腦思維的習慣,還加快了學生對動作技術的理解和掌握。
4注重校內外銜接,為學生終身體育服務
如果學校所在的社區(qū)有很好的公共健身場所,那么可以緊密聯系這個場所能夠開展的體育活動展開教學:有跳健身操的,就可以多教幾套健身操;有打太極的,就教授一些太極動作;打羽毛球的多,就多安排羽毛球教學;喜歡籃球的多,就多抓籃球基本功教學……
如果所在的社區(qū)沒有較好的公共健身場所,還可以找俱樂部,有針對性的展開教學:有乒乓球俱樂部,可以多安排乒乓球的教學;有健身減肥俱樂部,可以多傳授這方面的練習方法,有武術館,可以多安排武術選修教學……
此外將一些比較有影響的地方傳統項目,如竹竿舞、舞龍、抖空竹、小雜技、摔跤等引入課堂,與學生共同學習進步,這些項目會成為他們終身體育的主要練習手段。
5重視學生個體差異,讓所有學生都能體驗成功
初學跳高時,分組后可以先統一高度,突出對學生動作技術的要求,這樣可以照顧到體質較弱的學生,讓他們體驗到成功,并且是與他人一樣的成功。
在學習技巧動作時,根據所掌握的學情,將掌握動作慢一點的分在一個小組,多花時間去細心指導,尤其讓他們體會到在幫助下完成動作的獲勝感覺。
在跳遠和投擲活動中,劃出不同遠度的線,讓學生自由選擇,超越任何一條線都是成功。然后再向更遠的線挑戰(zhàn),如果這次沒有超過,就需要充分利用大課間及活動課時間努力發(fā)展這方面的能力,下節(jié)課再次挑戰(zhàn),使自己不斷挑戰(zhàn)、不斷成功。這樣不僅照顧到個體差異,也調動了他們在大課間及活動課上參與練習的積極性。
在游戲類活動中,盡量以時間標準為主(即每一組學生按規(guī)定時間完成就獲得成功),以名次順序為輔(更好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除非這個游戲每個小組獲得第一名的可能性對等存在,這需要在分組上下功夫。
6創(chuàng)設困難情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在一節(jié)跳高課上,練習將近結束時,將跳高桿象征性抬高一下(其實是向上一抬又落下來),把跳高架分別向內挪動30厘米,看上去高度似乎高了不少,給學生增加心理障礙,學生練習時。能夠跨越,但是這次“成功的跨越”是對學生意志的一次磨練。
再比如學習山羊動作,調高山羊的高度,放上一個彈性很好的踏板(加強落地時的保護),看上去高度較高,實際上更容易完成動作練習,這需要學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礙,才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