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鑫 賈連芝 劉增奇
[摘 要]高校貧困生認定公平與否直接關系到資助資源的流向乃至教育公平的實現,然而由于各項信息指標不透明、物價水平差異等因素,如何通過設定充分體現評審雙方共識、針對不同人群使用適應性強的評定體系并非易事。經過充分調研和多次實踐,構建了以學生自評和他評相結合的貧困生判定體系,評價標準權重均由學生在公平、公正、公開、誠信的大前提下自主制定,故評價體系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可遷移性,筆者將這種判定機制稱為可適應性貧困生判定體系。
[關鍵詞]貧困生 判定體系 權重
[中圖分類號] G6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3437(2012)12-0131-02
一、我國高校貧困生認定問題的由來
貧困生判定是指依據一定的理論和方法,對學生經濟困難程度所做的評價,它是教育資助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實施教育資助的前提。1997年,中國高校統(tǒng)一實行學費制度,貧困生問題開始日趨明顯,我國建立了以“獎、貸、勤、補、減”為主體的多元化資助體系,以緩解貧困生經濟供需之間的矛盾。由于高校學生地域來源的不確定性及經濟指標的差異性,通過某一特定的評價機制顯然無法讓高校貧困生認定工作體現絕對的公平。
二、國內貧困生認定的主要方法和共性的問題
我國高校貧困生主要是指由于家庭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教育費用,或支付教育費用很困難的高校大學生。高校貧困生認定的實質,是為高等教育學生資助提供參照,制定一個界定貧困生的“科學”標準并不難,但科學的標準并不一定就是最可操作和最易操作的標準,難點在如何用這一標準去評定“誰是誰不是”貧困生,特別是學生家庭經濟情況不斷變化,及時掌握這些變化并給予資助,操作上還存在一定困難。目前貧困生判定方法主要有四類:貧困證明法、橫向比較界定法、消費水平界定法和最低生活保障線比照界定法。另外,鮮有高校通過暑期家訪和家庭入戶調查、設定貧困生認定組定期復查和抽查來判定。
總的來看,因為我國目前尚未具備提供國民精確收入消費數據信息記錄,造成目前高校實行的各種經濟困難學生判定方法過分依賴直觀的表面現象,加之個別部門個別人為操作的不規(guī)范,從而導致了貧困生判定工作出現了所謂的“誤判”、“錯判”,嚴重影響了教育資助的公平性,這一問題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批評。
三、高校貧困生認定中可適應性判定體系的構建
在貧困生認定過程中,如何保障公開、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充分體現評選雙方共同訴求,又便于讓評定工作的負責人實際操作,是本系統(tǒng)設計的初衷。為此筆者做了充分、詳細的調研,并在調研數據的分析上,設計了參評學生提供詳細自評資料,全體學生集體參與討論致貧因素權值,評審小組最終依據學生提供的誠信材料利用權值對參評資料進行權衡與排序的判定體系。
(一)采用調查問卷的方法,了解貧困生評定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筆者對河北師范大學信息技術學院2008級的104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回收調查問卷103份,有效調查問卷101份,調查有效率為97%,在調查中以下數據吸引了我們的注意:
1.參評學生的材料可信度方面的調查,65%的學生都表示沒有實地走訪的材料有可能會存在水分。
2.約35%的學生認為學生沒有參與評定制度是有失公允的。
3.在貧困生等級評定中,85%的學生認為應該綜合考慮學生的經濟狀況信息,學生有采用一定的方法自主討論致貧因素的權重。
(二)高校貧困生認定中可適應性判定體系的構建
綜合調查數據,我們認為可適應性貧困生認定環(huán)節(jié)中,除提交必要的佐證材料之外,還應該考慮到學生實際經濟收入和消費支出,建立誠信約定機制和抽樣審核機制,對致貧原因要進行權重考慮,成立評定小組評分機制和添加不確定傾向性因素微調模塊,經研討制定了如圖1所示的可適應性高校貧困生認定系統(tǒng)模型。
■
圖1 高校貧困生可適應性判定體系的模型
(三)高校貧困生認定中可適應性判定體系的操作流程
1.成立貧困生評定小組
為體現貧困生評定環(huán)節(jié)的公平、公正、公開原則,每班抽取學生20%~30%的代表組成評議小組。小組人員應包含各類學生群體代表,要充分體現民主性,小組負責人為學校相關工作負責人,通過總負責人的引導,確保整個流程的設計符合相關政策的要求。
2.學生自評階段
收集學生的自評資料:本例中包含河北師范大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評定申請表、河北師范大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情況調查表、學生家長單位及地方民政部門證明、家庭貧困結論情況匯總、個人消費情況報告單、參評助學金誠信協議書。
當學生提交材料被當地民政部門采信之后,我們默認為是真實信息,提交相關材料的同時簽訂誠信協議書。如果學生在抽樣調查中所提交材料有問題,除嚴肅批評并取消評審資格外,還要額外追究學生的誠信問題,可酌情將誠信檔案放入學生檔案。
在誠信協議約定下,學生應按照實際情況,精準填寫完善的家庭年收入支出記錄,并將致貧因素分項寫清楚,統(tǒng)一用資金短缺額度表達致貧因素的嚴重程度。
3.學生他評階段
根據學生提交材料,將所有致貧的原因匯總成子因素,讓全體學生參與投票,表達對子因素的認可與否,匯總每種原因的認可項,統(tǒng)計如表1所示:
表1 104名本科生對年度貧困生認定致貧理由認可度匯總
■
權重值的計算公式為:
權重值=認可項/所有認可項總數*100%
評審小組根據權重值對每份自評資料進行評分。最終依據小組成員給出的總分進行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以后求總分進行排名的方式,對貧困生的貧困程度進行評定。
在他評環(huán)節(jié)中有一個傾向性要素,這部分功能是指遇到相關權重確定后又突發(fā)的致貧因素等情況下,評定小組經討論可采取的微調模塊,能幫助系統(tǒng)作出合理的傾向性調整。
實施者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在權重評定、致貧因素統(tǒng)計等環(huán)節(jié)務必做到充分調研,一旦方案公示確定,不允許更改,如遇突發(fā)事件或不可避免的因素,使用傾向性環(huán)節(jié)對評比過程做微調。筆者以河北師范大學信息技術學院2008級本科班級的貧困生評定為實驗平臺,使用了該系統(tǒng),后期經訪談了解,本系統(tǒng)對于有效、合理、公正地分配使用有限的資助資金、增強評定過程的實際適用性方面,有明顯的優(yōu)勢,同時具有在操作層面擁有良好的移植性,可以很便捷地被其他院校采用,有良好的應用性。
[ 參 考 文 獻 ]
[1] 畢鶴霞,沈紅.貧困生判定的難點與認定方法探究[J].高教探究,2008,(5).
[2] 楊晴.中國高校貧困生貸款資格判定[D].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3] 馬經.助學貸款國際比較與中國實踐[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
[4] 趙國楗,喬錦忠.高校貧困生及受資助情況調查[J].中國高等教育,2000,(11).
[5] 王文利.高校助貧制度尚需完善[N].光明日報,1998-04-22.
[責任編輯:鐘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