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爽
2009年我參加了區(qū)的課堂教學評比,參賽的課題是《噸的認識》.
在拿到這個課題時,我很茫然,“噸”這個概念是多么的抽象,摸不到,看不到,不能去稱一稱、掂一掂,更無法用語言去描述,怎么去引入噸的概念?怎么能讓學生感知和了解噸的含義呢?怎么能幫助學生建立1噸有多重的觀念呢?帶著這些困惑,在同教研組老師的幫助下,我完成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并取得了優(yōu)秀的成績,現(xiàn)在就我這節(jié)課中的一些感受與大家分享.
一、制造沖突,讓抽象概念的引入合理化
數(shù)學的學習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而是我們的生活需要. 概念教學是這樣,抽象概念的教學更是這樣. 所以,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必要性,激發(fā)他們學習新知的愿望,讓抽象概念的引入合理化.
“噸”的認識,是建立在學生認識了“千克”和“克”的基礎上的,在這節(jié)課中,我們首先通過一組組圖片填寫合適的單位名稱來復習了這兩個概念,然后再出現(xiàn)必須用“噸”作單位的大宗物品和非常重的物體圖片,產(chǎn)生強烈的視覺和生活知識經(jīng)驗的沖突,初步感覺“噸”的含義.
具體做法如下:
師: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學過的,計量物品重量的單位有哪些?
生:克和千克.
師:老師收集了一些物品,請大家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并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1)雞蛋 50()梨160()薯片 190()
學生回答后,出示:計量比較輕的物品,常用克作單位.
(2)大米 100() 小朋友 25() 牛500()
學生回答后,出示:計量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單位.
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首先大屏幕上出現(xiàn)的是一個個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圖片,所給出的圖像是正常大小,學生很快就能回答出用“克”或“千克”來做單位. 然后,大屏幕整屏出現(xiàn)龐大的鯨、貨車、輪船,讓學生感受到強烈的視覺沖突.
鯨畫外音:這是一頭生活在大海里的藍鯨,它有多重呢?
貨車畫外音:這是一輛大貨車,它可以運輸很重的物品,它的載重量是多少呢?
輪船畫外音:這是一艘巨大的輪船,它可以承載許多的貨物,它的載重量又是多少呢?
當屏幕上給出的圖像由小變大,變大到有強大的視覺沖擊力時,不要急著下結(jié)論,聽聽學生的感受. 學生們不由得感嘆,“哇,這么大!”“好重呀!”“太大了”“太重了”等,這個時候的學生的感受已經(jīng)從視覺沖突引申到知識經(jīng)驗的沖突:用“克”“千克”已經(jīng)不合適了,激發(fā)了強烈的學習的愿望. 于是發(fā)生了下面的對話:
師:計量這3個物品的重量,用克作單位合適嗎?用千克作單位合適嗎?為什么?
生1:用克作單位不合適,因為克是計量比較輕的物品的重量,這些東西太重了.
生2:用千克作單位也不合適,因為千克是計量一般物品的重量,這些東西太重了.
生3:用噸作單位.
一切順理成章,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計量單位:噸. 學生在一組組圖片表象中,切身感受到了大宗物品,比較重的物品用“克”和“千克”已經(jīng)不行了,得用“噸”來計量,初步了解“噸”的含義. 新的概念的引入合情合理.
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讓抽象概念的建立具體化
噸,是個很大的質(zhì)量單位,它很難用語言去描述,也沒有辦法去掂一掂,也沒有辦法去稱一稱,要感知“1噸到底有多重”是這節(jié)課的難點. 要突破這個難點,合理的想象和推理,讓抽象概念具體化變得必不可少.
想象和推理也要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
1個小朋友的體重為25千克,和同學們自身相聯(lián)系,同學們有足夠的認識.
1袋大米100千克、一頭牛500千克,是學生的已有知識經(jīng)驗,也能了解.
把我們不熟悉的“1噸到底有多重”具體化成我們熟悉的小朋友的重量,大米的重量,牛的重量,再進行想象、推理,不熟悉的也就變得熟悉起來了.
生1:2頭牛的重量就是1噸.
生2:10袋這樣的大米重量就是1噸.
生3:40個這樣的小朋友的重量就是1噸.
生4:1000千克就是1噸.
生5:1噸是比較重的.
在想象和推理之后,學生對“噸”的概念就不再空洞,抽象的概念具體化.
三、密切聯(lián)系生活,讓抽象概念生活化
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學習數(shù)學也是為了生活服務的. 因此,數(shù)學的學習要密切聯(lián)系實際,抽象概念的學習更離不開我們具體的生活.
在這節(jié)課中,無論是情境的導入、還是新知的探究,或是最后的練習鞏固都要結(jié)合著我們的生活實際,我們要讓學生體會到以下幾點:
新知的學習是因為生活的需要. 生活中,我們需要去計量大宗物品和一些很重的物體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學習.
新知識的掌握,是我們應用已有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經(jīng)驗去探究的. 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我們的生活經(jīng)驗必不可少.
學習了新知,我們要在實際生活中運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以上只是我在教學《噸的認識》時的一點感悟,也許并不能代表所有抽象概念教學的共同特點,所以也只能是初探. 但我想,結(jié)合小學生具體形象思維發(fā)展的特點,我們使抽象概念合理化、具體化、生活化對這類知識的教學也一定是會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