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虎
摘要 圖示理論是認知心理學家用以解釋心理過程的一種理論。但近二十年來,它成為研究閱讀理論的重點。本文旨在說明圖式理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具體實踐應用,提出一些幫助學生建構閱讀圖式的有效途徑,并具體地分析了在英語閱讀課教學中激活學生閱讀圖式的相關教學方法。
關鍵詞 圖式理論 閱讀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閱讀成為學習者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而學習者閱讀能力的強弱和他們獲取信息的能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新《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對大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明確提出了三個層次的要求,其中,“一般要求”要求學生能基本讀懂一般性體裁的英文文章,閱讀速度達到每分鐘 70 詞,而大多數(shù)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很難達到這個要求。
多年來我國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大多停留在對閱讀材料的“字面理解”層次上,而忽略了“推斷理解、評價理解和欣賞理解”三個層次。閱讀教學一直采用逐句分析語法結構的閱讀訓練方法。這是混淆了“語言因素(語法、詞匯)及話語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及認知能力”,學生讀懂了文章的內(nèi)容,卻誤解了作者的原意,忽視篇章和整體等深層語義聯(lián)系,這給閱讀教學帶來諸多問題。近年來語言學家們對圖示理論的不斷研究,為我們解決這些教學難題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理論依據(jù)。
1 圖示理論綜述
早在1781年,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康特(Kant)首次提出圖式理論(schema theory)。1932年,英國心理學家弗雷德里—巴特利特通過實驗進一步發(fā)展和應用了圖示理論。在他看來,圖式是“對先前的反應或經(jīng)驗的積極組織”。后來,經(jīng)戈德曼,魯姆哈特,卡魯爾等語言學家的努力,完善了“現(xiàn)代圖式理論”的概念,把圖式解釋為圍繞某一個主題組織起來的知識的表征和貯存方式。實際上它是一種關于知識的認知模式。圖式理論研究的就是知識是怎樣表征出來的,以及關于這種對于知識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識的應用的理論。
美國現(xiàn)代認知心理學家魯姆哈特將圖示分為三類,即語言圖示( linguistic schema)、內(nèi)容圖示(content schema)和形式圖示( formal schema)。(1)語言圖示是指讀者對構成閱讀材料的語言的掌握程度,語言知識及運用語言的能力。(2)內(nèi)容圖示是指篇章主題的熟練運用程度,即學習者對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宗教習俗、政治經(jīng)濟、文化傳統(tǒng)、思維方式等方面)的掌握和理解。(3)形式圖示是指語言風格、文章體裁、篇章結構的理解程度。可以指導學習者宏觀地把握文章脈絡,提高閱讀效率。
2 圖示理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在語言研究和閱讀教學中,圖示理論已經(jīng)被廣泛地涉及和應用。這種閱讀模式有助于使學習者已掌握的知識和閱讀文章所要表達的信息之間發(fā)生相互作用,從而使學習者對閱讀材料達到深層次的理解(即推斷、欣賞和評價理解)。這種作用力發(fā)揮得越好,學習者的閱讀速度也就會越快,學習者對作者寫作意圖把握得也就越準,從而促使學習者更加主動積極地理解閱讀材料,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采用圖示理論對閱讀教學進行指導是大勢所趨。
2.1 圖式的建構
(1)語言圖式的建構。語言圖式的建構主要取決于詞匯量和語法知識的積累。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影響讀者閱讀理解水平提高的瓶頸問題在于詞匯問題。此外,語法知識也是學生應具備的一種重要語言圖式。因此,教師應督促和加強學生在大學英語學習過程中多多積累詞匯,擴大詞匯量,不斷充實和鞏固語法知識,利用一切可能有的機會去練習和應用語法詞匯。
(2)內(nèi)容圖式的建構。內(nèi)容圖式是指文章內(nèi)容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識,如西方人的飲食、著裝、風俗、政治、經(jīng)濟、文化、歷史、地理、科技、體育等。因此,教師在平時的語言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多地介紹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激發(fā)他們的聯(lián)想,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閱讀材料所要傳達的信息。建議學生廣泛涉獵各類閱讀資料(雜志、報紙、科學報導、英語原版文學著作等),讓學生有直接接觸地地道道英美文化的機會。這樣一來,學生在平時的閱讀中就可以積累常識,豐富文化背景知識,了解不同文化間的差異,不斷完善自身的內(nèi)容圖示。為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奠定牢固的基礎。
(3)形式圖式的建構。形式圖式指的是寫作體裁、語言風格以及文章結構之間差別的背景知識。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利用記敘、議論、說明等各類體裁文章,讓學生們對文章結構有一定的了解,如:議論文由論點、論據(jù)、論證構成,通常采用先概括后具體、先結果后原因、先問題后解決等進行布局謀篇;記敘文通常按照事件發(fā)展順序來組織寫作。學生只有掌握和領會了這些知識,才能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
2.2 圖式的激活
閱讀前,充分發(fā)揮背景知識的圖式“預熱”功能。(1)提供背景知識。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前,先要介紹與閱讀材料有關的背景材料和相關知識,使得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夠和閱讀材料所要傳遞出的信息發(fā)生充分的作用,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2)導入關鍵詞。介紹文章中的關鍵詞匯,使學生利用關鍵詞將新舊知連接起來,從而激活學生的相關圖式,促進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3)利用標題導入。閱讀材料中的主標題和副標題能夠幫助學習者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的主旨、體裁、寫作意圖等。在教學中可以多設計一些類似的活動,引導學生理解閱讀材料, 提高閱讀效率。(4)預測課文主題內(nèi)容。鼓勵和要求學習者應用已有知識,在閱讀材料中搜索相關線索,對閱讀材料進行預先猜測。這樣可以刺激和激活學習者利用圖式去理解閱讀材料。
閱讀中,充分發(fā)揮圖式“判斷”功能。(1)略讀和速讀。通過這兩種活動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習者掌握“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兩種信息處理模式,也可以幫助學習者把握全文,把握細節(jié)。(2)合理推測。很多閱讀材料的含義都是隱藏在文章之中的,不會停留在表面,學習者只有充分地理解全文,才能明白其含義。因此,學習者必須具備一定的推測能力,充分思維和理解全篇,才能明白和理解字里行間的含義。
閱讀后,充分發(fā)揮圖式信息的“運用”功能。(1)分組討論。討論閱讀材料的中心思想、寫作目的、作者觀點等。同時還要積極鼓勵學生踴躍表達個人看法和觀點,不斷吸收他人見解,更新自己的圖式,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2)角色表演。讓學生根據(jù)材料信息,進行角色轉換,這有利于學習者更好理解閱讀材料,對其進行深層次加工,強化所學到的知識。(3)摘要寫作。要求學生圍繞閱讀材料內(nèi)容進行語言編輯,如縮寫文章、續(xù)寫文章、改寫文章。促進學生記憶能力的提高,訓練和提高學生寫作技巧。
3 結束語
總之,圖示閱讀理論是吸收信息,提高外語能力的重要手段。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應以幫助學習者建立圖示結構為中心,努力培養(yǎng)學習者靈活應用圖示的技能,使學習者能夠深刻領會主題思想,搞清楚文章層次結構,弄明白文章邏輯關系。幫助學習者逐步豐富和完善大腦中的圖示結構,并熟練掌握和應用他們的圖示。因此,幫助學生建立語言圖式和內(nèi)容圖式迫在眉睫。
參考文獻
[1] Bartlett,F(xiàn).C.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2] Rumelhart,D.E.Schemata: The Building Blocks of Cognition.N 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80.
[3] Carrell, P. L. Some Issues in Studying the Role of Schemata, or Background Knowledge, in Second Language Comprehension. 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1983.
[4] 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5] 張維友.圖式知識與閱讀理解[J].外語界,1995(2).
[6] 夏靜.圖示理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