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生璽
《列子(譯注)》,張長法注譯,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5月版,20.00元
《列子》一書,過去被認(rèn)為是魏晉人的偽作,所以很不受學(xué)界重視。2010年5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張長法《列子(譯注)》一書。張長法根據(jù)自己的研究,認(rèn)為《列子》不是偽書,古本《列子》雖一度失傳,但經(jīng)后人(東晉的張湛)的搜求和輯錄,基本上恢復(fù)了列子著作的原貌,反映了列子的主導(dǎo)思想。
一
列子亦名列御寇,戰(zhàn)國前期(前422-前359)時入,早于莊子(前369-前286,戰(zhàn)國中后期人)近一百年。在《莊子》一書中除有《列御寇》一篇而外,其他篇章十多次引用列子的言行來闡述自己的觀點,這說明在莊子時代,列子的學(xué)說已經(jīng)在社會上很為流行,亦為莊子所服膺。莊子在引用其他人時多直呼其名,如對孔子稱仲尼,而對列子則稱“子列子”,可見他對列子的崇敬?!稘h書·藝文志》道家類載:“《列子》八篇,名圄寇,先莊子,莊子稱之?!眱H從這兩點而言,說《列子》一書中與《莊子》相同者,是后人抄襲《莊子》而成的偽作,就是站不住腳的。
列子屬于先秦的道家學(xué)派,道家的主旨是認(rèn)為天地萬物皆生于道,道在天地萬物中無所不在,周行運轉(zhuǎn),往復(fù)不已。關(guān)于“道”這個觀念,在哲學(xué)中究竟是屬于唯物還是唯心,見仁見智,各說不同。張長法認(rèn)為《列子》中的道是一種無形的物質(zhì)和力量,是屬于唯物的,可謂真知灼見的一家之言。
道的觀念在道家學(xué)說中有時指宇宙物質(zhì)的本原,有時指事物運動的法則,有時指宇宙萬物的同一性,有時指哲學(xué)思想的一種境界。春秋戰(zhàn)國時代,諸侯爭霸,社會動蕩,戰(zhàn)亂不已,思想家們提出了各自對社會的看法和解決方案。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主張用仁義道德復(fù)周禮的方法來匡救時弊,主張有為。道家則認(rèn)為社會的不安和動亂就是人們有為地提倡仁義道德而變壞了的,所以主張無為,順其自然,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列子是屬于道家的,他把道家無為順其自然的觀點,發(fā)揮到了極致的程度,他提出了“有生不生,有化不化”的理論,即有一種東西能產(chǎn)生他物而自己不被產(chǎn)生,能使他物變化而自己卻不變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列子·天瑞》)被產(chǎn)生的東西不能不產(chǎn)生,被變化的東西不能不變化,所以事物經(jīng)常產(chǎn)生變化,從不停止,陰陽交替,四時流轉(zhuǎn),都是如此。
這種不被他物所生而能產(chǎn)生他物,不被他物變化而能使他物變化獨立存在的東西,就是道。表面上看道是無形的,由道而產(chǎn)生的陰陽,由陰陽而產(chǎn)生萬物卻是有形的,即“有形者生于無形”。(同上)他認(rèn)為這種有形的事物都是均衡的,“物損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虧于彼,隨生隨死,往來相接,間不可省”。事物在這里虧損就是在那里增加,在這里成功,就在那里毀壞,生死相接之間的關(guān)系,人們往往省悟不到?!吧咚酪?,而生生者未嘗終?!?同上)被產(chǎn)生的東西死了,而產(chǎn)生這些東西的產(chǎn)生并未終了,這種生生不息,自生自滅的過程,都是自然的,無目的,這就是天道。人應(yīng)該無條件地遵從天道,不要想對自然界添加什么,也不要想對自己的人生增加什么,把自己與自然化為一,無為而生,社會就安定了。
二
列子和他的朋友伯高子到老商氏那里去學(xué)道,三年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夫子一眄”,老師才斜看了他一眼。五年之后,心中更不敢念是非,口更不敢言利害,“夫子始解顏而笑”,老師才對他笑了一笑。到了九年,他的心里什么利害是非都沒有了,甚至于不知道他的老師是老商氏,朋友是伯高子,外界的一些事物都忘記了,自覺形體已經(jīng)消散,骨骸血肉與自然融為一體,“足之所履,隨風(fēng)東西,猶木葉干殼,竟不知風(fēng)乘我耶,我乘風(fēng)乎?”(《列子·黃帝》)行走隨風(fēng)飄動,如同樹葉干殼,不知是風(fēng)乘著我呢,還是我乘著風(fēng)呢?
這就是說人要體認(rèn)天道,必須達(dá)到忘掉自己,忘掉外物,即物我兩忘的境界,這樣人與人之間就沒有爭奪、也沒有是非、沒有憂慮,快快樂樂地像其他生物那樣按其自然本性生活。于是他便用各種寓言來闡明他的觀點。所謂寓言,乃是自己設(shè)定的一些事例,并不一定是真實的事實。
例如杞人憂天。杞國有一個人,害怕天崩地潰,自己沒有地方安住,整天憂愁得廢寢忘食。有一個關(guān)心他的人說:“天,積氣耳,亡處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天是氣積累而成,你若行動呼吸,就可以整天在天中行走,怎么會崩壞呢?那人又說:那日月星辰,不會掉下來嗎?回答說:日月星辰是積氣中有光耀者,即使掉下來了也不會砸傷你。那人又說:那么地不會壞嗎?回答說,地是土塊積成的,四面八方都充塞著土塊,你整天在上面踩踏、行走、跳躍和休息,都不會陷下去,有什么憂慮呢?其人聽了大喜,便不憂慮了。
這個故事的本意在說明自然界的事物是陰陽二氣構(gòu)成的,人是其中之一,人“生不知死,死不知生,來不知去,去不知來,壞與不壞,吾何容心哉?”(《列予·天瑞》)人活著不知死后的事,死后不知活著的事,未來不知過去,過去不知未來,天地之壞或者不壞,非人所知,天地不壞與人同在,天地壞了與人同滅,壞與不壞,對人來說都是一樣的,何必憂愁呢?這個故事對人們的啟示則是人應(yīng)該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不要憂愁自己不應(yīng)憂愁的事情。
再如愚公移山。北山愚公,年且九十,門前有太行王屋兩座大山,出行要繞很多彎路,于是他決定和兒子們挖掉這兩座大山。他老婆說,依你的力量連魁父的小丘都削平不了,哪能挖掉太行王屋兩座大山,而且挖出來的石頭往哪里擱呢?兒子們說,投到渤海的后面隱土山的北面。于是他率子孫開始挖山,把土塊和石頭用簸箕和土筐運到渤海后面。鄰居寡婦的遺腹子也來幫忙,寒來暑往,一年才走一回。河曲智叟看了嘲笑愚公說:以你這樣年老力衰,連山上的毛草也毀不掉,怎能挖掉這兩座山呢?愚公聽了之后,嘆息說:你太頑固了,還不如一個寡婦和孩子,我雖然年老了,我死了有兒子,兒子又生孫子,“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列子·湯問》)河曲智叟無言以對。管理山林的“操蛇之神”聽到之后,害怕北山愚公挖山不止,便告訴了天帝,天帝感念愚公之誠,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兩個兒子把太行王屋兩山背走,放在朔州東部和雍州南部。
這個故事的本意在說明,山河大地都是均衡的,不能互相更移。愚公若把土石倒在渤海里,山河就失去了均衡,所以天帝命人把兩山搬走,放在朔州和雍州。這個故事給人們的啟示則是,凡事只要有恒心,堅持不懈,總能成功。
又如楊朱過宋。楊朱路過宋國,住在一家旅店里,店主人有兩個小妾,一個長得很美,一個長得很丑,丑的尊貴,美的低賤。楊朱問這是什么原因,店主人說:美者自以為美,我不覺得她美,丑者自以為丑,我不覺得她丑:楊朱說:“弟子記之,
行賢而去自賢之行,安往而不愛哉?”(《列子·黃帝》)行為賢良的人要去掉自以為賢良之心,到哪里不會得到人們的愛戴呢?道家是主張人要虛己,以柔弱勝剛強(qiáng)。用消極的方法而取得積極的效果?!坝麆倓t必柔以守之,欲強(qiáng)則必以弱守之。”這個丑妾就是以自己甘居柔弱地位而得到主人的寵愛的。
其他如多歧亡羊,說一個人丟了一只羊,派很多人去找,沒找回來,因為“多歧路”,岔路太多,岔路上又有岔路,不知道該往哪條路上去找?“大道以多歧亡羊,學(xué)者以多方喪生?!?《列子·說符》)是說學(xué)貴專一,不能三心二意,見異思遷??涓缸啡眨嬲]人們不要做自己力所不及的事情。兩小兒辯日,在于說明即圣如孔子,也有智不及小兒之處者。(《列子·湯問》)扁鵲換心,是說扁鵲給兩個病人互換了心,這兩個人回家都不認(rèn)識自己的妻子了。是說明心是人的主宰,心換了,人們的精神實質(zhì)也就變了。(《列子·湯問》)
三
其次關(guān)于名實問題。有實在事物,必有其名稱。凡物皆有名,無無名之物。名在人方面,則有名分、名聲、名譽等內(nèi)容。先秦諸子在名實方面各有主張,孔子主張正名,名稱名分要和實際相符,道家從老子、列子、莊子都和儒家相反。列子說:“實無名,名無實,名者偽而已矣?!睂嵲诘臇|西沒有名聲,有名聲的東西沒有實在,名聲都是假的?!拔粽邎蛩磦我蕴煜伦屧S由、善卷,而享祚百年,伯夷叔齊以孤竹君讓,而終亡其國,餓死于首陽山,實偽之辯,此其省也?!眻蚣傺b把天下讓給許由,舜假裝把天下讓給善卷,使自己長享天下,而伯夷叔齊真以孤竹君相讓,國家滅亡,餓死在首陽山,真實和虛偽的辨別不是很清楚嗎?由此他認(rèn)為世界上沒有什么是非、善惡,有的只是生和死。人活著雖有賢愚和貴賤之分,但死了都化為腐朽是一樣的?!吧鷦t堯舜,死則腐骨,生則桀紂,死則腐骨,腐骨一也,孰知其異?且趣當(dāng)生,奚遑死后?”堯舜和桀紂死了都化為腐骨,誰知道他們的區(qū)別呢?所以人應(yīng)當(dāng)追求現(xiàn)世的快樂。何必考慮死后的事呢。這乃是一種逆向思維方式,從人死相同而推向人生有為而無意義,所以他很欣賞楊朱的“不拔一毛而利天下”的主張。他說:“楊朱日: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國而隱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體偏枯。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列子·楊朱》)表面看來很有道理,我不為別人拔一毛,我也不取別人一毛,人人只關(guān)心自己,沒有爭奪,天下不是就大治了嗎?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人要結(jié)成群體社會,才能生活,人我之間的利害,很難分得細(xì)微到一毛那樣清楚,要不是大禹舍己為人,一身偏枯,進(jìn)行治水,能有這樣的中華大地供人們居住嗎?這都是用虛構(gòu)的歷史(堯讓許由,舜讓善卷,伯成子高隱居)顛倒名實和因果關(guān)系,來為自己的無為作注腳。
思想家有時提出一種主張,在某一方面很有道理,若將這一主張推向極端往往就自相矛盾了。例如關(guān)于生死問題,齊景公游于牛山,面對大好河山,很感慨地說:“使古無死者,寡人將去斯而之何?”若自古沒有死,我還能離開這個國家到什么地方去呢?晏子回答說:“使賢者常守之,則太公、桓公將常守之矣。”如果讓賢人永遠(yuǎn)掌握這個國家,那么姜太公、齊桓公也就會永遠(yuǎn)掌管它,若沒有生死,那將永遠(yuǎn)輪不到你來做君主,你恐怕只有做農(nóng)夫了。正因為歷代君主一個接一個地死去,才輪到您呀!這個話說得多好,有生有死,乃是常理,要人們正確對待生死,不要把死亡看得太重。但是他接著又說,魏國有一個叫東門吳的人,兒子死了,卻毫無憂傷,管家問他,您最寵愛兒子,天下少有,現(xiàn)在兒子死了,您卻沒有一點憂愁,是何道理?東門吳說,我過去沒有兒子,那時我不憂愁,“今子死,乃與向無子同,臣奚憂焉?”(《列子·力命》)現(xiàn)在兒子死了,如同過去沒有兒子一樣,我為什么憂愁呢?這就大錯特錯了。誰的兒子死了,作父母的不憂傷嗎?因為他是年輕人的夭折,還沒有走到人生的終點。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不像自然界木石花草那樣,自生自長、自開自落、自生自滅,完全處于無意識無為狀態(tài)。
從嚴(yán)格意義上講,人必須是有為的,才能生存,因為人不是動物,動物只能食用自然界給它現(xiàn)成的東西,人必須自己給自己創(chuàng)造食物,所以人必須結(jié)成社會,以積極的態(tài)度,不斷為改善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條件而努力,這就是人的本性。這就是人道與天道的不同。
由于他們把道看得過分神秘,說得了道的人是至人,“至人潛行不空,蹈火不熱,行乎萬物之上而不栗”。潛入水中不會窒息,投入火中不會燒傷,騰空行走也不恐懼,在《莊子》中稱為真人。真人入水不濡,入火不熱,下到水里不沾濕,進(jìn)入火中不熱。還說東海中有五座神山岱輿、圓嶠、方壺、瀛洲、蓬萊,住著一些仙人,他們“吸風(fēng)飲露,不食五谷”(《列子·黃帝》),皆不老不死。這就為后來道教稱人自我修行可長生不老成仙,方土們詭稱東海神山上,有長生不死之藥的濫觴。
張長法上世紀(jì)50年代就學(xué)于南開大學(xué),和我是同校校友,今有幸得其《列子(譯注)》,粗讀之后,略以一得之愚,就教于大方之家。
(本文編輯謝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