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憲
摘要:在后ECFA時期,兩岸文化交流日益成為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重點方面。文化的功能屬性和兩岸文化差異決定了兩岸深化文化交流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兩岸文化交流具有內在的動力和要求,但也存在著一些制約因素。目前,兩岸盡管都重視文化交流的特殊作用,但也都持審慎對待的態(tài)度。新形勢下深化兩岸文化交流,需要制訂一個能夠涵蓋雙方立場、有助于雙贏結局的兩岸文化交流戰(zhàn)略,切實采取務實分類漸進的做法,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的正常化和機制化運作,鞏固并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局面。
關鍵詞:兩岸關系;文化交流;兩岸認同;文化ECFA
中圖分類號:G120/D61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6269(2012)06-0035-05
兩岸關系從2008年開始進入和平發(fā)展的新時期,昔日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已為今日的直接三通和熱絡的人員交流交往所取代。隨著ECFA的簽署并于2011年正式生效,兩岸經貿關系朝著機制化、正?;?、一體化方向邁出了重要步伐。在后ECFA時期,人們不約而同地將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重點指向了文化交流與合作。2012年1月14日,中國國民黨領導人馬英九通過執(zhí)政期末考試獲得連任,為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爭取到了又一個寶貴的4年。簽署兩岸文化交流協(xié)議及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的議題受到更多的關注。但在兩岸關系進入深水區(qū)的當前,這一議題并非如想像的那么簡單。筆者擬就此議題作些深入的思考與探討。
一、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從文化的功能屬性看兩岸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按照《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釋義,“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前者涵蓋了人類所有的創(chuàng)造活動及其成果,后者特指人類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本文的“文化”概念主要指后者。
文化具有自身的獨特屬性。文化與人或人群有關,凡人類活動留下的印記都可說是文化,在不同地理環(huán)境中生活的人們創(chuàng)造的文化會有不同的特征。文化會隨著人類實踐活動的變化而演進,而作為觀念形態(tài)的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可以對人類的社會實踐產生指導作用或反作用。由文化的上述屬性可知,民族與文化密不可分。斯大林曾對“民族”一詞下過很精典的定義:“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xiàn)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wěn)定的共同體”。民族的形成離不開“共同語言”和“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等文化因素。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文化“孕育著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1],決定著民族的精氣神,是一個民族與另一個民族相區(qū)別的主要特征。文化認同是民族認同的精神基石。
文化研究還證明,文化交流或文化傳播是文化的自然屬性。一種文化元素被創(chuàng)造出來之后,不可能只為創(chuàng)造者獨有,必然會影響接觸者,進而為一群人所共享,再進而向鄰近的社群擴散。文化交流或文化傳播在進行中會遇到多種情況。一般來講,適用的被采納或揚棄,不適用的被抵制,完全接受或完全排斥都不大可能。但強勢文化(以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教育的綜合實力為后盾)的影響力和滲透力肯定高于弱勢文化,例如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
可見,文化具有傳遞知識、型塑觀念、規(guī)范言行、激勵士氣、引導方向、向外擴散、自然濡化等功能。對個人而言,文化具有塑造人格、實現(xiàn)人的社會化等功能;對民族和社會而言,則具有整合和導向兩大功能。“整合”的對象包括價值觀、行為規(guī)范和制度建構等。其中,價值觀的整合最重要,是行為規(guī)范和制度建構整合的基礎?!皩颉惫δ馨ㄈ说慕虒в柣⑸鐣墓芾韰f(xié)調、防止負面導向發(fā)生等。
從文化的相關功能界定可知,一個社會如果缺乏文化的教養(yǎng),必將陷入思想與行為的混亂當中;一個民族如果缺乏文化的濡化粘合,必會陷于四分五裂和民族精神的倒退當中。換言之,社會的穩(wěn)定與進步有賴于文化的規(guī)范和導向,民族振興和國家統(tǒng)一則有賴于文化的振興與整合。海峽兩岸自1949年陷入敵對狀態(tài),不僅有政治上的原因,也有文化上的原因。例如,國共兩黨對國家發(fā)展道路與模式的爭議,國際兩大陣營在社會制度與價值觀上的分歧等。在時隔60多年后兩岸關系步上和平發(fā)展道路的今天,兩岸文化大交流特別是心靈情感精神層面的溝通,不僅有利于增進彼此間的了解,化解敵對情緒和歷史恩怨,實現(xiàn)大和解;而且有利于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局面,有利于中華民族的早日復興和國家最終統(tǒng)一。這是新形勢下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的戰(zhàn)略意義之所在。
(二)從兩岸文化差異看兩岸文化交流的迫切性
總體上說,兩岸文化均屬于中華文化的范疇。它們都以漢民族為主體,在語言文字、衣食住行、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倫理道德觀等方面一脈相承。但由于地理歷史環(huán)境的差異,特別是近代特殊的歷史命運,以及在發(fā)展道路、發(fā)展程度上的不同,臺灣文化已被打上與祖國大陸母體文化有所不同的印記。有學者將這種文化歧異歸納為“歷時性差異”和“同時性差異”兩種[2]?!皻v時性差異”是指“處于同一時空背景下,但是由于現(xiàn)代化程度不同所造成的差異”。臺灣因現(xiàn)代化進程較大陸起步早,社會富裕程度、文明程度和對外開放程度均領先于大陸,并連帶影響臺灣人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特別是價值觀念發(fā)生巨變,西方的民主自由法治人權理念深入人心,形成某種“共同的心理素質”。大陸因各種復雜原因現(xiàn)代化進程較臺灣滯后,雖然改革開放30多年來取得了巨大進步,但與臺灣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兩岸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巴瑫r性差異”是指“在同樣或類似的發(fā)展節(jié)點上,不同的社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臺灣文化具有移民文化、海島文化和亞熱帶到熱帶的鄉(xiāng)村文化三大特點。大陸文化則具有“原生性和相對性”、“頑強性和保守性”、“務實性和世俗性”等特點。
對于此種差異,有學者認為,“歷時性文化差異會隨著現(xiàn)代化進程而縮小,同時性文化差異則更多地反映了大陸與臺灣的不同文化特點,不會輕易改變”。筆者基本贊同這種看法,但認為近代以來清廷戰(zhàn)敗割臺、日本殖民統(tǒng)治50年、臺灣光復后發(fā)生“二二八”鎮(zhèn)壓悲劇、國民黨當局入臺實行戒嚴高壓統(tǒng)治、大陸在探索現(xiàn)代化道路上走過的彎路、國共內戰(zhàn)與國際冷戰(zhàn)以及李登輝、陳水扁執(zhí)政時期推行極端本土化路線等,對臺灣民眾的情感心態(tài)以及身份認同、政治認同、前途抉擇等思想觀念影響甚大,不是“歷時性差異”所能完全解釋的。這種差異的形成有著更為復雜的政治歷史文化背景摻雜其中,可稱之為“結構性矛盾”,對此點需要特別注意。相反,大陸文化內涵豐富,其中也包括了移民文化、海島文化和熱帶文化的特點,故兩岸文化的“同時性差異”并不算大,或者說不適合對兩岸文化進行簡單的比較。
價值觀是文化的本質屬性。美國著名人類文化學者克羅伯和克拉克洪認為:“文化的基本要素是傳統(tǒng)(通過歷史衍生和由選擇得到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其中尤以價值觀最為重要”[3]?!皻v史上形成的價值觀念是文化的核心。不同質的文化,可根據價值觀念的不同進行區(qū)別?!盵4]如果以價值觀作為評判兩岸文化異同的重要指標,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兩岸文化既有相似性,也有極大的歧異性。在傳統(tǒng)部分,兩岸共同點較多。但若就現(xiàn)代部分來看,兩岸的文化內涵實已發(fā)生了極大的分歧。臺灣的文化內涵約等于“傳統(tǒng)文化+孫中山三民主義+美國文化+日本文化+其他文化”之和。臺灣在社會制度、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上更接近西方。大陸則受到馬列主義和前蘇聯(lián)的影響較多,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精神文明。所以,兩岸的差異還是明顯的。馬英九認為:“兩岸問題最終解決的關鍵不在主權爭議,而在生活方式與核心價值”[5]。這句話在某種意義上說出了許多臺灣人內心的真實想法。
兩岸的文化差異、兩岸的政治對立,以及李登輝、陳水扁執(zhí)政期間全面推行“去中國化”產生了化學反應結果。臺灣同胞對中國和中國人的認同,對兩岸關系未來走向的看法,都發(fā)生了極大的改變。近幾年來,兩岸雖展開了空前全面的大交流,兩岸的經濟社會聯(lián)系也空前緊密,但臺胞的認同情況并沒有得到根本改善。相反,淺層的交流還使一些人更深化了對臺灣的認同,表現(xiàn)為“自認是中國人”的比例下降,主張“臺灣獨立”的比例上升。這對祖國大陸無疑是一極大的警訊,表明當務之急必須深化兩岸文化交流。兩岸文化交流更是經濟利益和政治認同相銜接的中介,經濟交流外溢的政治效益的增多離不開文化交流的聯(lián)結。因此,文化交流既必要又緊迫,只有通過深入、持久的文化交流,雙方對差異產生的原因有深刻的了解和理性的分析,才會有更多的理解,有了理解才會有包容,包容之后就會有諒解,彼此諒解才會建立互信,最后才能達到真正的認同[6]。
二、兩岸文化交流的動力
首先,兩岸文化的親近性決定了兩岸文化交流較具吸引力。兩岸同文同種,兩岸同胞所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都應納入中華文明的寶庫。兩岸同胞不僅有共同的“語言文字”,還有共同的精神底蘊。正如有人所評論的那樣:“臺灣無處不中華”,抽掉了中國元素,所謂的臺灣文化將不存在。胡錦濤在2008年12月31日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fā)表30周年會議上的講話(簡稱“12·31”講話)對兩岸文化的聯(lián)結有過精辟概括。他指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瑰麗燦爛,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寶貴財富,是維系兩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紐帶。中華文化在臺灣根深葉茂,臺灣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盵7] 臺灣一些政要也說過: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全體中國人的共同驕傲和精神支柱”,是“兩岸真正的最大公約數”,也是“兩岸交流的基礎”。
其次,兩岸交流的立體性決定了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經濟、社會與文化的交流缺一不可、相輔相成。2011年,兩岸經貿總額突破1600億美元,兩岸人員往來達到700萬人次,雙雙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大陸早已成為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場、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對外投資第一目的地、第一大觀光客源地。與此同時,臺灣也是大陸的第七大貿易伙伴、第八大出口市場、第五大進口市場。兩岸通婚人數已達32萬對,常住大陸的臺胞有近百萬人。如此高密度的經濟、社會聯(lián)系決定了文化交流如影隨形、不可或缺。三者緊密結合、互相促進是確保兩岸經濟社會交流長期、可持續(xù)、良性循環(huán)的需要,僅有經濟、社會而沒有文化的交流是不完善、不健全的。
再次,兩岸文化交流是實現(xiàn)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需要。兩岸百年疏離與數十年的政治對立嚴重影響了同胞之間的感情。冷戰(zhàn)結束后,和平發(fā)展已成為時代的潮流,經濟全球化更呼喚和平解決分歧和爭端。國共兩黨順應兩岸主流民意和時代潮流,推動兩岸關系走上和平發(fā)展的道路。但是,價值觀的隔膜已成為制約兩岸關系深入發(fā)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深化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2005年胡錦濤與連戰(zhàn)會談公報指出,要“促進兩岸同胞的交流與往來,共同發(fā)揚中華文化,有助于消弭隔閡,增進互信,累積共識”[8]。胡錦濤“12·31”講話的第三點專門就“弘揚中華文化,加強精神紐帶”進行了闡述。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也頗有洞見地指出:“兩岸關系是否能持續(xù)且長遠地發(fā)展,是否能在不遠的未來產生實質性的更大突破,文化平臺上的溝通、往來與融合是問題解答的一個關鍵所在?!盵9]
最后,兩岸發(fā)展模式值得互相學習借鑒。以歷史的眼光看,兩岸在近現(xiàn)代走上了不同的發(fā)展道路,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也都曾走過彎路,都有值得總結的經驗教訓。臺灣在戰(zhàn)后短短幾十年里創(chuàng)造了經濟發(fā)展奇跡,發(fā)展出多元包容開放的文化特色和社會氛圍。臺灣的教育事業(yè)、文創(chuàng)產業(yè)、全民健保、志工文化、社區(qū)文化、科學園區(qū)建設等經驗很值得大陸借鑒。同樣,1949年后大陸雖在探索發(fā)展的道路上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改革開放30多年來奮起直追,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創(chuàng)造了舉世驚艷的“中國發(fā)展模式”,也值得臺灣尊重和學習。兩岸相互學習借鑒不僅會豐富中華文化的內涵,還可以產生“1+1>2”的效果。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要把文化作為“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在這種背景下,加強自身文化建設,提高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加強兩岸的文化交流與合作正當時。
三、兩岸文化交流的制約因素
兩岸文化交流雖然具有內在的動力和要求,但也存在著制約因素。從臺灣方面來看,馬英九當局自認為臺灣文化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結合上具有優(yōu)勢,想要扮演“中華文化的領航者”角色,但他們又感到底氣不足,擔心沒有領航大陸的能力,因而對于大陸敦促簽署兩岸文化交流協(xié)議“存有戒心”,“害怕被‘鎖定或‘套牢”[10],表現(xiàn)出一種欲進還退的矛盾糾結心態(tài)。現(xiàn)階段兩岸文化交流的制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兩岸綜合實力不對稱影響臺灣的信心。首先,臺灣的發(fā)展模式雖然精致,但畢竟幅員小、人口少,面臨的矛盾問題比大陸簡單許多,不能與大陸面臨的矛盾問題的錯綜復雜程度相提并論。其次,臺灣不能代表中國社會的主體,政治上缺少國際承認,經濟上對大陸依賴頗深,安全上沒有自保能力,使其擔心一旦兩岸文化交流全面放開,臺灣不僅影響不了大陸,反而會被大陸所“統(tǒng)戰(zhàn)”而喪失主導權。再次,大陸近年來發(fā)展迅速,已走出一條有自身特色的發(fā)展道路,軟硬實力均在增長當中,未來發(fā)展前景更不可限量。最后,大陸市場大、機會多,文化發(fā)展?jié)摿o窮,對人才的吸引力大;臺灣則市場小、機會少,對人才的吸引力小。綜合比較各種因素,臺灣對政治和安全的顧慮超過了其對文化的自信,其欲以小領大不免心虛。
二是島內政治生態(tài)對國民黨當局的大陸政策構成極大的制約。與一般情況不同,臺灣政治的特點是藍綠對抗,彼此在“國家認同”和兩岸政策等重大、根本問題上存在高度分歧。以民進黨、臺聯(lián)黨為代表的泛綠陣營,對兩岸任何交流均以“一邊一國”的視野進行審視,幾乎“逢中必反”。民進黨執(zhí)政時,推行文教“去中國化”,并反對直接“大三通”。國民黨重新執(zhí)政后,民進黨處處掣肘兩岸交流,既反對簽經濟ECFA,也反對開放陸生、陸資、陸客入島,其實質是害怕兩岸大交流會使兩岸民眾親近,動搖“臺獨意識”和“臺獨認同”,從根本上斷了“臺獨”的路。在2012年1月的臺灣大選中,馬英九雖然實現(xiàn)了連任目標,但贏得艱辛,勝選后民望下跌,加之臺灣經濟遲遲不見好轉,更增添民怨。這些均限制了馬英九當局在大陸政策上采取更大的作為。
三是兩岸文化交流政策的政治功利性影響了兩岸文化交流的深化。在很大程度上,兩岸文化交流是服從服務于各自政治目標的。兩岸政治對立尚未結束,也連帶影響到兩文化交流的政策。馬英九主張現(xiàn)階段兩岸“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不統(tǒng)不獨不武”,“以兩岸和解實現(xiàn)臺海和平、以活路外交拓展國際空間、以國防武力嚇阻外來威脅”。其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的目標是向大陸輸出“臺灣經驗”,輸出“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等核心價值”,以求“縮短兩岸人民的心理距離”,“在中華文化指導下,找出解決爭議的方式”[11]。這與祖國大陸對臺政策明確以“兩岸一中”為基礎,以“反獨促統(tǒng)”、和平發(fā)展、振興中華為目標有很大的區(qū)別。這對深化兩岸文化交流也有一定影響。
四是價值觀歧義影響了兩岸文化交流的推進步伐。兩岸在一些重大價值觀上存在歧異。由于兩岸存在著結構性矛盾及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不平衡,面臨的主要矛盾與階段性發(fā)展任務、目標不同,也由于美日等外部勢力企圖利用兩岸關系的特殊性“以臺促變”,遏制中國大陸崛起,動搖乃至改變大陸的社會制度,大陸在推進兩岸文化交流時也有一些顧慮。大陸擔心交流的門開得太大、速度太快,會造成社會意識形態(tài)混亂,進而影響內部政治穩(wěn)定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戰(zhàn)略部署,故對涉及到意識形態(tài)、社會制度層面的文化交流,譬如廣播影視、報刊雜志、互聯(lián)網、印刷出版發(fā)行等的開放非常審慎。
可見,全面的文化交流對兩岸任何一方都可能是一把雙刃劍。兩岸盡管都重視文化交流的特殊作用,但都持審慎對待的態(tài)度。這種情況說明“兩岸最大的合作基礎在于文化,但兩岸交流最艱難的障礙也在于文化”[12]。這是兩岸文化ECFA遲遲提不到談判桌上來的根本原因。
四、新形勢下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的路徑
兩岸關系的持續(xù)和平發(fā)展,兩岸文化認同、政治認同和前途抉擇的整合,中華文明的傳承弘揚都離不開文化交流。制訂一個能夠涵蓋雙方立場、有助于雙贏結局的兩岸文化交流戰(zhàn)略,顯得格外重要。筆者認為新形勢下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的路徑主要有以下方面。
首先,要尋找兩岸文化交流的最大公約數。應該看到,雖然兩岸(包括國共兩黨)在思想觀念上存在較大分歧,仍然有一些至關重要的交集點。兩岸具有三大基本共識:兩岸在法理上屬于“同一個國家”,“不是國與國的關系”[13],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8];文化交流是增進兩岸同胞相互了解與理解,撫平歷史創(chuàng)傷,縮小心理和觀念差距,化解彼此敵意、誤解與成見的有效途徑,可以產生雙贏或多贏的結局;兩岸都是炎黃子孫,都有責任振興中華文化。這三大基本共識是現(xiàn)階段兩岸執(zhí)政當局能夠克難前行、不斷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的根本保證。
其次,要確立兩岸文化交流的坐標。兩岸文化交流的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促進兩岸和平統(tǒng)一、實現(xiàn)中華民族振興。這與兩岸同胞的福祉、與亞太地區(qū)的和平、與人類社會的進步是一致的。但是,最終目標的達成應通過若干階段性目標的達成來實現(xiàn)?;趦砂蛾P系的現(xiàn)狀,兩岸文化交流應分階段進行,循序漸進地達成整合的目標。第一階段,應促進兩岸同胞之間的相互了解與理解,縮小因長期隔閡和發(fā)展落差造成的認知差距,重建同胞信任。第二階段,應通過交流合作、相互學習借鑒,促進觀念融合,重新塑造出能為兩岸民眾所共同接受的、現(xiàn)代意義上的中華文明價值觀。
再次,要端正兩岸文化交流的心態(tài)。在深化兩岸文化交流上,正確的態(tài)度應該是兩岸均站在全民族發(fā)展的高度,以民為本,秉持平等、善意、理性、務實的情懷,正視彼此文化差異和交流顧忌,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體諒,相互包容,相互借鑒,相向而行。從大陸方面來說,應該秉持“以大事小以仁”的古訓,率先展示祖國大陸的博大胸襟與自信,同情臺灣同胞的特殊歷史遭遇,理解臺灣同胞對待兩岸關系的復雜心態(tài),包容兩岸在社會制度和價值觀層面的分歧,虛心學習和借鑒臺灣好的發(fā)展經驗,耐心化解臺灣同胞對祖國大陸的誤解和成見,堅持通過持之以恒的交流來重建兩岸共同的民族文化認同。
最后,要采取務實分類漸進的做法。兩岸關系已經進入了深水區(qū)。深化期的每個議題都更接近兩岸的結構性矛盾,涉及兩岸政治互信的程度和兩岸各自內部的整合,特別是臺灣內部藍綠矛盾的整合。在目前兩岸簽訂文化ECFA時機尚不成熟的背景下,兩岸應遵循“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chuàng)雙贏”的思路[14],遵循由易到難、由低到高、由淺入深的做事規(guī)律,務實地推進文化交流。作為軟實力的文化不能搞強制輸出,只能靠人與人在接觸交流當中耳濡目染、自然抉擇。兩岸文化融合整合的關鍵是靠交流實踐。在現(xiàn)階段兩岸關系形勢下,分門別類、循序漸進的做法具有極大的可行性和努力的空間。兩岸文化交流可以從具體行業(yè)、事業(yè)和企業(yè)入手,從兩岸都有需要、都有利或至少都無害的部分先做起。兩岸在文創(chuàng)產業(yè)、教育交流合作、傳媒合作等方面具有極大的互補性,為兩岸大力開展這些領域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能。兩岸可以努力探索簽訂文創(chuàng)產業(yè)ECFA、教育ECFA、影視ECFA、出版?zhèn)髅紼CFA等,成熟一個簽訂一個。
近年來,兩岸進行了一些積極務實的探索,推動了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向縱深推進。2009年,國共兩黨有關方面在長沙舉行了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首次以推進和深化兩岸文教交流合作為主題,提出了數十項共同建議。2010年,在臺灣舉行的兩岸高端文化論壇達成“八大共識”。2012年,臺灣文化部門新任負責人龍應臺提出召開“兩岸文化前瞻論壇”的建議。大陸也不斷呼吁推進兩岸文化交流的機制化建設。2012年7月,在哈爾濱召開的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提出多項涉及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共同建議”。其中有些建議根據形勢發(fā)展加強了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五、結束語
2008年以來,兩岸關系步上了和平發(fā)展的軌道,并取得極大的成果。但是,兩岸政治對立尚未正式結束,兩岸同胞在思想觀念和情感上仍存在著較深的裂痕(特別是島內社會在政治認同上高度對立),兩岸關系的改善還只處于初級階段。兩岸交流歸根到底是人與人的文化交流,因而文化交流要比其它任何領域的交流都更為深刻、更為持久、影響更大。確保兩岸關系可持續(xù)地和平發(fā)展、良性循環(huán),就必須始終不渝地推動兩岸的文化交流,將文化交流貫穿于和平發(fā)展的全過程,使之與經濟、社會的交流融合乃至與政治的整合同步。兩岸文化交流要逐步減少存在的顧慮和擔憂,逐步建立起兩岸文化交流的共識。在現(xiàn)階段,重點工作是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的正?;蜋C制化運作,鞏固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局面。未來幾年,兩岸應力爭在簽署文化交流協(xié)議方面有較大的突破,使兩岸人民的感情聯(lián)結得更緊,心理距離拉得更近,觀念差距縮得更小,從而為和平發(fā)展、互惠雙贏打下更堅實的基礎。兩岸文化交流將最終實現(xiàn)兩岸文化的融合與再造,使中華文化重新煥發(fā)出勃勃生機,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事業(yè)作出重要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賈慶林在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開幕式的講話[EB/ OL].中國新聞網,(2009-07-11).http://www.chinanews.com/ tw/news/2009/07-11/1770865.shtml.
[2]俞新天.兩岸文化的異同與影響[EB/OL].中國評論網, (2010-07-13).http://www.zhgpl.com/doc/1013/7/1/6/ 101371642.html?coluid=1&kindid=0&docid=101371642&mdate=0713001516.
[3] 李鵬程.當代西方文化研究新詞典[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307.
[4] 陳耕.臺灣文化概述[M].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3:352.
[5] 馬英九先生就職演說全文[EB/OL].聯(lián)合早報網,(2008-05-20).http://www.zaobao.com/special/china/taiwan/ pages11/taiwan080520e.shtml.
[6]劉震濤.兩岸政經隔閡,要靠文化來紐合[EB/OL].中國評論網,(2012-03-02).http://www.zhgpl.com/doc/1020/2/6/7/ 102026753_2.html?coluid=93&kindid=7490&docid=102026753&mdate=0302004154.
[7] 胡錦濤.攜手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同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fā)表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EB/OL].人民網,(2008-12-31).http://politics.people. com. cn/GB/1024/8610403.html.
[8] 新華社.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會談新聞公報[EB/OL].新華網,(2005-04-29).http://news. xinhuanet.com/taiwan/2005-04/29/content_2895784.htm.
[9] 吳伯雄在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閉幕式上致辭全文[EB/OL].中國臺灣網,(2009-07-12).http://www. chinataiwan. org/xwzx/bwkx/200907/t20090712_949602.htm.
[10] 龐建國.循序漸進,邁向兩岸制度化交流合作新境界——從文化協(xié)議談起[G]//全國臺灣研究會.兩岸關系:共識累積與政策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2:279.
[11] 馬英九.別打仗、去賺錢、交朋友[EB/OL].中國評論網,(2010-07-03).http://www.zhgpl.com/doc/1013/7/1/4/ 101371411.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371411.
[12] 盛治仁.盼互設官方辦事處,文化交流制度化[Z],中評社臺北,2010-09-06.
[13] 胡錦濤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EB/OL].新華網,(2012-03-22).http://news.xinhuanet.com/2012-03/22/c_ 111691599.htm.
[14] 胡錦濤總書記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zhàn)一行[EB/ OL].新華網,(2008-04-29).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 2008-04/29/content_8074671.htm.
責任編輯:林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