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小利
摘要: 《芒果街上的小屋》被譽為美國當代成長小說的經典之一。作家桑德拉·西斯內羅斯借助主人公埃斯佩朗莎之口描述了眾多墨西哥裔女性人物。本文借助后殖民理論對這些女性形象進行分析,指出她們在父權和種族雙重壓迫下采取了不同反抗方式導致其結果各不相同。埃斯佩朗莎在斗爭中遭受的傷痛和失望并不少,但她一直抱有一顆堅忍頑強、滿懷希望的真心,她對生活進行了深刻反思,最后借助書寫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空間,走上自由之路。
關鍵詞: 《芒果街上的小屋》奇卡諾文學反抗后殖民主義
一、引言
奇卡諾文學是墨西哥裔美國文學的代名詞。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始逐漸興起,第一代奇卡諾作家們從社會運動中脫穎而出,探討文化身份認同等問題。直至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奇卡諾文學進入全盛時期。在奇卡諾作家的不懈努力下,奇卡諾文學逐漸進入美國當代文學經典的殿堂,成為其多元文化格局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毫無疑問,桑德拉·希斯內羅斯就是其中的先鋒人物,并取得了傲人的成績。
桑德拉·希斯內羅斯是美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墨裔女作家之一,她的成名作《芒果街上的小屋》以一個墨西哥裔小女孩的口吻敘述片段式的記憶,零碎的信息組合成一個廣泛的、發(fā)人深省的主題?!睹⒐稚系男∥荨凡⒉皇敲枋鰵W洲大陸殖民擴張大背景的作品。但在薩義德看來,美國儼然成為新型帝國主義,雖與英法帝國主義有所區(qū)別,卻聯(lián)系緊密,它們都是通過權力運作獲得對世界的支配,并通過對合法性的運作在文化領域獲得特權?,F(xiàn)今,美國帝國主義主要依賴文化的建構,從文化象征層面炫耀展示,以得到肯定和合法化①。從后殖民主義角度看,書中破敗的芒果街稱得上是一個不見硝煙的殖民地,而美國主流文化則是一個勢力強大的宗主國,住在街上的每個拉美裔民眾都是典型的“他者”②形象,美國主流文化與他們是壓迫與被壓迫、控制與反控制的關系。使用薩義德提出的“對位閱讀法”能夠幫助讀者更加完整地接受希斯內羅斯積極想要傳達的訊息。
美國的帝國優(yōu)越感和潛在的殖民意識都激勵著芒果街上的女性們進行各自的反殖民抗爭。在現(xiàn)實的打壓下,很多人按照殖民者刻意規(guī)劃出的思想軌跡過著命中注定的生活。雖然主人公埃斯佩朗莎是個墨西哥裔小女孩,在美國社會算是 “下等人”,但她并不接受宗主國理想中的安排,她并沒有在經歷失敗后就放棄希望,而是接受失敗的洗禮,逐漸走向成熟,懷揣希望,走出一條不尋常的反抗之路。
二、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
《芒果街上的小屋》中出現(xiàn)了眾多女性形象,貧窮的白人凱西、來自波多黎各的瑪琳、有很多孩子的羅莎·法加斯、拒絕說英語的瑪瑪西塔、遭丈夫囚禁的拉菲娜、受父權壓制的薩莉、丈夫不斷出走的密涅瓦、上了大學的阿莉西婭……她們的個性迥異,代表了芒果街上不同的女性隊伍。但她們之間也存在相似之處,她們都是后殖民主義中的他者。她們面對著雙重壓迫,一方面墨西哥文化傳統(tǒng)父權制無情地控制著她們,另一方面,美國主流文化對其原文化的殖民更加惡化了她們對身份、歸屬感的不確定。不論彼此的差異有多大,在掙脫枷鎖的斗爭中,她們中的很多人都沒有取得真實意義上的成功,她們的思想遭到了禁錮,失去了擁有希望的權利。
1.父權壓制下的墨裔女性
羅莎·法加斯遭到丈夫拋棄,獨自撫養(yǎng)一大堆孩子。羅莎整天抱怨命途多舛,被生活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無法理解丈夫的不告而別。因此,孩子們得不到悉心的照顧,一個接著一個地惹出麻煩,有的甚至丟了性命。年輕美麗的拉菲娜生活在丈夫安排的牢籠里,失去了社交的自由,她厭倦了貧窮的生活,期盼在青春逝去之前美麗夢幻的邂逅可以來臨。長相美麗青春的薩莉很受男孩子的歡迎,但父親卻殘忍地剝奪了薩莉展示自己的自由,對其拳腳相加。天真的薩莉滿以為早早地嫁人就可以脫離父親的無情控制,卻不知又掉入另一個命運的牢籠,自由的希望更加渺茫。
她們都是在父權壓制下無法喘氣的墨裔女性。法加斯沒有了丈夫的扶持幫襯,無法獨自照顧家庭,在墨西哥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下,她以丈夫為天,這也是她悲觀性格衍生的重要原因。拉菲娜有著姣好的容貌,但這卻給她帶來了災難,多心的丈夫只能將她禁錮在家里,這種寄生蟲的生活奪取了她的快樂。無奈的拉菲娜一直幻想自己可以靠美貌依附一個更好的男人,提供她優(yōu)越的生活。這種期盼表明她并沒有成為一個獨立女性的自覺意識,她對于生活的不滿只是由于生活現(xiàn)狀的惡劣,只要生活品質的改善就可以輕易將她關入另一個精致的牢籠。她的“反殖民斗爭”可以說根本就沒有開始,更談不上勝利的希望了。跟拉菲娜相比,薩莉是一個心存反抗萌芽的墨裔女性,父親的虐待使她早早了解父權的殘酷,所以她奮力地反抗,想要脫離現(xiàn)實的壓力,但她的解放思想并不成熟,天真地以為丈夫能夠助其一臂之力,但父權制度并不單單指稱父親,而是整個男性至上的偏頗思想。在薩莉的觀念里,男性仍然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遠遠高于女性。在某種程度上,墨西哥父權制猶如一群來勢洶洶的殖民者,從心理上蠶食著女性對自由的追求。很多人在懵懂的狀態(tài)下被灌輸了對殖民有幫助的思想和價值觀念,這也就如同法農提出的“自發(fā)”③贊同。
2.直面現(xiàn)實的墨裔女性
從兒子將瑪瑪西塔接來芒果街開始,她就沒有離開過兒子的房屋。埃斯佩朗莎說,可能是因為不會說英語使瑪瑪西塔不愿意到這個到處充斥著與原文化相異的氛圍中來,她不愿意說英語,也不希望身邊的親人沾染英語,這也許就是她反抗美國主流文化的一種方式。語言在文化的傳遞中充當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是文化的發(fā)言人,它使得交流成為可能。沒有語言這個媒介,美國的殖民化進程也將減緩。所以,瑪瑪西塔依靠這種極端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反叛精神,她認為,不沾染美國的語言會保留自己與原文化的一份聯(lián)系,也提醒自己的根基所在。然而這種反抗方式的效果并不明顯。雖然芒果街上的住戶基本上都是窮困的拉美裔移民,缺少了美國白人的直接思想傳遞,但文化是無孔不入的,現(xiàn)代生活中媒體更加速了文化的傳播,所以當小孫兒漸漸融入美國文化的語境中時,瑪瑪西塔傷心欲絕。她的激進反抗方式只是將自己推入無法與身邊人事物成功交流的境地,而且引發(fā)了與兒子的矛盾,這種矛盾使母子之間的誤會超出單純的語言和文化范圍。兒子移民的目的是為了在發(fā)達國家努力獲得成功,這就要求他在心理上接近美國,地道的語言是取得成功的籌碼?,敩斘魉淖龇ǖ貌坏絻鹤拥恼徑?更不符合反殖民的可行性,所以她的失敗也是注定的,但這份勇氣值得我們嘉獎,她的固執(zhí)帶給筆者另類的感動。希望對瑪瑪西塔來說是一件多余的事物,她的反抗是一種心理的抗拒。
阿莉西婭在繁重的家務壓力下仍刻苦努力地學習,最終考上了大學,成為芒果街第一個走出去的人。經歷過外界無數(shù)考驗和誘惑后,她忘卻了自己原來的家——芒果街,忘卻了這里是養(yǎng)育她長大的地方。走出芒果街后,為了斬斷原本窮困的心理,她不再回憶自己拉美裔的身份,幻想自己和上流階級一般,有著傲人的出身,也不再回頭看看原來生活的地方。她的希望已經由于對身份轉變的強烈欲望而變質,她渴盼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在上流社會占得一席之地,并不關注整個拉美裔女性所遭受的創(chuàng)傷。這種希望是自私的,她也早已失去原本純真美麗的心靈。在阿莉西婭看來,芒果街的改造需要借助政府之手,她個人是無力改變現(xiàn)實的。但她沒有意識到,政府就是這場無硝煙的殖民戰(zhàn)爭的最大頭目,代表主流文化的美國政府只關心自己在同化異族的過程中取得了多大的進展,并無意徹底提高拉美裔移民的社會地位。所以,墨裔女性的解放無法完全依靠主流文化的幫助,只能集結族群內集體的力量,努力反抗,爭取自由和身份的認同。
3.另辟蹊徑的墨裔女勇士
在這場反抗父權制和種族沖突中,埃斯佩朗莎并沒有真正地出場。因為在《芒果街上的小屋》一書中,埃斯佩朗莎只是一個小女孩,她在觀察和體驗中慢慢成長,也逐漸明白了自己以后該走的道路。她是一個敏感、與眾不同的女孩,在很小的時候就明白家里窘迫的生活境況。當老師對家里房屋的破舊表示出驚訝時,她是自卑的、難過的。但她并沒有從此就自怨自艾,沉浸在這種悲觀的心情中,她樂觀地期盼著在長大之后反抗作為墨裔女性的宿命,擁有自己的房子,在這里,房子有著更深層的含義,它代表了埃斯佩朗莎的自我和自由。
隨著年歲的增加,她的經歷更加豐富了,對生活、對男性、對傳統(tǒng)都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但這些觀點也是不斷變化著的,沒有固定的形式,它們的發(fā)展也表明了埃斯佩朗莎心智上的進一步成熟。埃斯佩朗莎是孤獨的,對現(xiàn)實和心理都有著深切感悟的她不等同于任何一個尋常的墨裔女性,她選擇要努力離開芒果街,尋找別樣的人生,在得到個人的成功后,她會毫不猶豫地投身到改善自身族群社會地位的斗爭中。同時,埃斯佩朗莎也是勇敢的,她知道反殖民的斗爭是艱巨的,擺在她面前的是一條坎坷萬分的道路。但她沒有畏懼,而是揮灑著滿腔熱血和智慧,精心準備著對抗的每一個階段,也隨時預測著失敗的可能。在埃斯佩朗莎成長過程中,她經歷過強烈的矛盾撞擊,也有過失意和絕望,但這些并沒有造成“精神錯亂”④,相反,她更加清晰地認識整個世界,潛心地找尋在戰(zhàn)爭中取得勝利的法寶。
對于埃斯佩朗莎的結局,《芒果街上的小屋》沒有明確指出,也許她會和桑德拉·希斯內羅斯一樣,憑借優(yōu)秀的文筆向世人寫出作為特殊群體的林林總總,以此在世界文學舞臺上刻下不可磨滅的一筆。也向白人社會傳輸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這種“雜糅”⑤文化的進程又何嘗不是一種對主流文化的挑戰(zhàn)和反抗呢?殖民者在灌輸本國思想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所謂的異端文化,這些文化的“駛入”⑥破壞了主流文化的正統(tǒng)性,也最容易打入宗主國文化內部進行斗爭。有意識地進入美國話語內部,與之混雜,改造之,使主流文化承認那些“邊緣”、“受壓制”、“被遺忘”⑦的諸多歷史事實。他們身處兩個世界,熟悉兩種文化,相較而言,他們更加容易打入宗主國內部進行顛覆。自由是埃斯佩朗莎不懈努力想要爭取的最高夢想,這條道路是異常驚險的,但同時自由之花的美麗也是無比誘人的,所以埃斯佩朗莎不論經歷多少艱難險阻,仍然懷抱希望,憧憬光明的來臨。
三、結語
《芒果街上的小屋》描述的異域風情傳達了作者桑德拉·希斯內羅斯對墨西哥裔族群的深切關懷。主人公埃斯佩朗莎通過獨特的視角和敏銳的觀察,體會到周邊墨裔女性深受父權制度和白人中心的雙重打壓,原本就微弱的話語權也漸漸流失。在這場反抗雙重壓迫的斗爭中,形形色色的墨裔女性形象出現(xiàn)在我們的視野中,她們的反抗模式各不相同,但在殘酷的現(xiàn)實下仍然保持自我,堅持奮戰(zhàn)的人微乎其微,這也就更加體現(xiàn)出埃斯佩朗莎的可貴之處,她雖然身處惡劣的生活環(huán)境,但不滅的希望和堅強的斗志支撐著她,她并不奢望顛覆世界,她想要做的是在斗爭中另辟蹊徑,通過寫作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新空間。
注釋:
①艾勒克·博埃默著.盛寧,韓敏中,譯.殖民與后殖民文學[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14.
②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475.
③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481.
④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479.
⑤朱剛:485.
⑥朱剛:487.
⑦朱剛:487.
參考文獻:
[1]艾勒克·博埃默.殖民與后殖民文學[M].盛寧,韓敏中,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2]黃曉梅.奇卡諾文學簡論[J].世界文學評論,2008(1):137-139.
[3]潘帕譯.芒果街上的小屋[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
[4]石平萍.開辟女性生存的新空間——析桑德拉·西斯內羅斯的《芒果街的房子》[J].外國文學,2006(3):25-29.
[5]石平萍.“奇卡納女性主義者”、作家桑德拉·西斯內羅斯[J].外國文學,2005(3):16-18.
[6]朱剛編.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批評理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7]Carter,Nancy Corson.“Claiming the Bittersweet Matrix:Alice Walker,Sandra Cisneros,and Adrienne Rich.”Critique 35(1994):195-204.
[8]Wissman,Kelly.“‘Writing Will Keep You Free:Allusions to and Recreations of the Fairy Tale Heroine in 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Education 38 (2007):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