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淑芳
摘要:歷史是一部教科書,“以史為鑒”可以通古今之變、知社會之興替。歷史同樣也是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素材,我們要有針對性地去挖掘人格教育的內(nèi)容,把歷史教學中的人格教育素材發(fā)揮得最好。同時在教學中注意豐富教學形式,提高歷史教學人格教育的效果;教師要不斷完善自身素質(zhì),真正做到為人師表。
關鍵詞:歷史素材;人格教育;愛國主義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9-0070-02
中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期,這段時期既是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期又是中學生的叛逆期、青春期,所以這一時期對學生的人格教育非常重要。作為中學歷史教師應重視歷史教學中人格教育的各種因素的開發(fā)、利用人格教育的各種資源,充分發(fā)揮歷史教育人格培養(yǎng)主渠道的作用,使學生在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促成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發(fā)展。
一、深挖歷史素材,健全人格教育
讓我們永遠記住哲學家亞斯貝爾思說過的一句話:“教育要培養(yǎng)一代人的精神,必須先使歷史進駐個人,使個人從歷史中汲取養(yǎng)分?!币虼宋以诮虒W中深挖素材,充分發(fā)揮其特有而深刻的教育功能,讓學生在輕松學習豐富歷史知識的同時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感悟人格的震撼,從而為學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形成打下堅實的思想認知基礎。
(一)利用歷史素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爭史。西方列強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沉重的災難,但是中國人民反侵略的斗爭從未間斷過。涌現(xiàn)出林則徐虎門硝煙、太平軍抗擊洋槍隊、左宗棠收復新疆等英雄事跡;“鐵肩擔道義”的中共創(chuàng)始人李大釗,從容面對軍閥的絞刑架;方志敏在獄中寫下的《可愛的中國》,把個人命運系于國家命運之下;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愛國情懷。正是這些人,才構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梁,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前進的強大推動力量。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這些史實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使學生從小就樹立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從小就知道愛國,知道以民族、國家利益為重。
(二)利用歷史素材進行誠實守信教育
由于社會上一些不良社會環(huán)境的污染、教育制度存在的一些弊端及家庭教育不得當?shù)仍S多原因,使當前部分中學生或多或少地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人格缺陷。如:價值觀扭曲、自制力太差、抗挫能力差、道德素質(zhì)低下、個性心理異常等。因此缺德失信行為不時發(fā)生,如考試作弊、謊話連篇、坑蒙拐騙、甚至出現(xiàn)一些極端行為等等。所以,對中學生加強誠實守信教育勢在必行。因此我在歷史教學中重視挖掘誠信教育的素材如:孟子“誠信乃人之根本”;商鞅變法立木樹信;曾子教子殺豬取信等古人誠信的史實教育學生,使學生從中受到啟發(fā)、得到教育,從而增強自身的誠信意識。
(三)利用歷史素材進行團隊精神教育
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因此許多孩子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無論做什么事都以自己為主,很少去考慮別人的感受,所以不少孩子自我中心意識強,缺乏群體意識和合作意識。但是社會發(fā)展不僅需要個人的智慧,同時更需要發(fā)揮團隊的力量。具備了團隊精神,我們才能更好地施展個人才華,實現(xiàn)自身價值;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團隊的創(chuàng)造力,形成文明和諧、團結(jié)高效的集體,推動社會進步。歷史教材中林則徐禁煙運動中官與民的團結(jié)協(xié)作;1955年的萬隆會議上,周恩來總理提出“求同存異”的外交方針等等;這些都是發(fā)揚團結(jié)協(xié)作精神取得成功的典范。在教學中我注意利用這些素材對學生進行團隊精神教育,使學生逐步學會與他人合作,樂于與他人合作,增強合作意識,培養(yǎng)合作能力。
(四)利用歷史素材進行堅強意志的教育
現(xiàn)在的中學生多數(shù)在父母、爺爺、奶奶的嬌寵之下長大,以至許多的孩子心理脆弱,畏懼困難。人的一生充滿挑戰(zhàn),只有無畏無懼面對挑戰(zhàn)、迎接挑戰(zhàn),才能更好地立足社會,實現(xiàn)最大的人生價值。因此我在歷史教學中重視引用相關史實,如:司馬遷忍辱著《史記》;美國的富蘭克林·羅斯福正當壯年時卻得了骨髓灰質(zhì)炎,半身癱瘓、言語不清,但他以驚人的毅力戰(zhàn)勝了疾病,重返政壇,坐著輪椅沖上了總統(tǒng)的寶座等等。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形成頑強拼搏、堅強不屈的意志品質(zhì),以應對未來生活的挑戰(zhàn)。
二、豐富教學形式,提高人格教育的效果
在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使用講授、提問、練習等教法,但這很難使學生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于是我采取了其他一些教學方法,來提高歷史教學中人格教育的效果。如: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制作和播放一些多媒體資料,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在學習了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后,為了加深學生對抗戰(zhàn)知識內(nèi)容的理解,要求學生們搜集了大量,如《松花江上》、《黃河大合唱》、《義勇軍進行曲》等歌曲,開展了一次抗日內(nèi)容歌曲演唱比賽活動。學生們用歌聲唱出亡國的悲憤。此外,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具體的歷史知識,我大膽放手,積極引導,讓學生自己設計圖表,整理知識,構筑知識框架,使學生真正把手和腦都動起來,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在教學中注意表揚和批評的有機結(jié)合,指導學生不斷挖掘內(nèi)在潛力,揚長避短,科學合理地使用大腦,改變不良習慣,改進學習方法,不斷提高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動機,鼓勵學生發(fā)揮個性特長,扶植他們?nèi)シe極獲取成功,逐步樹立起“自尊、自信、自強”精神,不斷建塑和完善人格。
三、提高自身素質(zhì),真正做到為人師表
教師要學生做到,自己應首先做到。所以作為教師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質(zhì),做學生的榜樣。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中都非常注意嚴格要求自己,以遵紀守時、勤學善思、嚴謹求實、和藹可親等優(yōu)良人格去影響和感染學生。同時注重自身人格魅力的修養(yǎng)和鍛煉,以身作則,遵循社會的思想和道德要求,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真正做到為人師表,以自身人格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總之,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只有教師充分挖掘歷史素材,運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zhì),真正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才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健全獨立的人格,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只有這樣的人才才能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經(jīng)受困難與挫折的考驗,才能為國家的發(fā)展做出貢獻,才能成為社會的棟梁。
參考文獻:
[1]尹慧.關于早期經(jīng)驗的理論及其對人格教育的啟示[J].前沿,2010,(1).
[2]魏姜濤,徐時輝.關于加強農(nóng)村師范生健全人格教育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yè),2010,(5).
[3]張玉芬.試論大學生人格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當代教育論壇,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