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曼
(井岡山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西 吉安 343009)
詞匯是語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詞匯量和詞匯能力直接影響到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對二語學習者來說,在沒有語言環(huán)境的前提下,詞匯的學習很大程度上依靠記憶,如記住詞匯的讀音、拼寫、字面意思、詞形變化、搭配、英漢對譯等。在我國,學習者從接觸英語開始,就一直在經受詞匯記憶的考驗,詞匯常常成為英語學習路上的攔路虎。相當數(shù)量的英語學習者從初中到高中往往過不了詞匯關,這使他們在英語學習路上艱難前行,雖最后進入了大學,但英語學習焦慮包括詞匯記憶焦慮揮之不去。我們在對英語詞匯教學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學生反映詞匯學習問題較多的依次是:(1)詞匯記不住,記住了又很容易忘記,不能堅持每天記詞匯;(2)基本上沒有記詞匯計劃,不會規(guī)定記詞匯時間,不會計劃每天、每周記多少詞匯,記詞匯隨意性大;(3)詞匯拼寫錯誤,沒有掌握讀音規(guī)則,很多詞匯不會讀;(4)不會經常鞏固、復習記過的詞匯。學生希望教師如何進行詞匯教學反映較多的問題依次是:(1)講解新詞匯的意思、構詞特點,就詞匯的用法舉例;(2)帶讀新詞匯;(3)介紹詞匯記憶方法。
關于詞匯習得和詞匯教學,國內研究者們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探索了英語詞匯教學的方方面面,章柏成、韋漢(2004)概括了1997~2002年的六年時間里英語詞匯教學的十個方面:(1)英語詞匯教學的問題與對策;(2)英語詞匯教學實施的方法/技巧/策略;(3)英語詞匯教學的原則及應注意的問題;(4)語境與詞匯教學;(5)語言學理論與詞匯教學;(6)意義學理論與英語詞匯教學;(7)記憶與英語詞匯教學;(8)消極詞匯與積極詞匯;(9)詞匯教學與文化導入;(10)語料庫與詞匯教學。近年來,人們從詞匯附帶習得(馮瀅,2009)、多媒體呈現(xiàn)方式(劉文慧,2004)、多媒體輸入與文本輸入對比(王斌、陳靜,2006)、詞匯聯(lián)想測試(崔艷嫣,2010)等角度研究詞匯教學問題,將詞匯教學研究進一步引向深入。不難看出,以上的詞匯教學研究較多地關注了英語詞匯教學的理論、教學方法、技巧、策略等問題,更多地側重在如何教詞匯方面,而從學習者因素方面研究詞匯學習的文獻不多。本研究在向學習者介紹學習策略的基礎上,采取詞匯聽寫任務實驗教學法,試圖從學習者因素方面著手,讓學習者自己說話,探討詞匯聽寫任務對學習者英語學習產生的影響。
筆者任教的學校大學英語實施了分級教學(A、B、C三個層次),大學英語課程考核由形成性評估(30%)和終結性評估(70%)兩部分組成。相對A班學生而言,B班學生英語整體水平偏低,英語學習上存在厭學和畏難情緒。不少學生漸生墮性,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將英語詞匯記憶和英語學習任務束之高閣。本研究將筆者任教的B1班(54人)確定為實驗班,B2班(52人)為控制班。兩個班教學內容、方法和進度完全一樣,使用教材為《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B1班在一下和二上兩個學期堅持詞匯聽寫任務,B2班沒有詞匯聽寫任務。
教師向B1和B2班學生介紹學習策略理論,主要是元認知策略和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包括預先計劃、選擇性注意、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評估四種策略。
B1和B2班采取同樣的詞匯教學模式:(1)對每單元Section A課文詞匯表中的新詞匯,教師在課堂上帶讀一次,要求學生課后看光盤跟讀詞匯,以解決學生新詞匯讀音困難問題;(2)挑選詞匯表中的重點詞匯就讀音、拼寫、意義、構詞特點、搭配等進行講解,并就詞匯的用法舉例;(3)課文學習中,教師引導學生在上下文語境中理解、掌握新詞匯;(4)學生課后基于學習策略進行詞匯記憶和學習,完成課后詞匯練習;(5)檢查、核對學生完成課后詞匯練習情況。
在一下和二上兩個學期,將詞匯聽寫成績作為B1班形成性評估的唯一依據(jù)。B1班每學完一單元,聽寫詞匯一次(教師讀出英語單詞,學生寫出英文單詞和對應漢語),每學期各十次。聽寫的詞匯為Section A課文中黑體標出的單詞30個,每次滿分3分(每個單詞0.1分)。要求所有學生上交聽寫,收上后教師批閱判分,做好每個學生的詳細分數(shù)記錄,保存學生的聽寫原件。同時,每次聽寫完后,要求學生按每個單詞0.1分計給自己判分并作記錄,使學生清楚自己每次的得分情況,進而預知自己學期形成性評估成績情況。
教師將每次詞匯聽寫成績在班上反饋,只要本次聽寫較上次聽寫有進步的學生,教師都給予表揚,并鼓勵他們繼續(xù)努力。
在二上學期結束后,筆者針對詞匯學習態(tài)度和動因、詞匯學習管理策略和方法、記憶詞匯時的心理和生理狀態(tài)、詞匯學習效果四個方面,在B1班學生中進行了一次開放性自陳調查,每個學生都認真回顧了執(zhí)行詞匯聽寫任務的兩個學期中自己英語學習方面的情況。
在二上學期結束后,B1班和B2班同時進行了一次詞匯聽寫、三篇短文的閱讀理解測試和兩篇短文聽力測試。對兩個班的聽寫、閱讀和聽力測試成績進行了統(tǒng)計、對比。
在二上學期結束后,B1班和B2班學生同時第一次參加了2011年12月的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對兩個班四級考試通過率進行了統(tǒng)計。在B1班和B2班各挑選了10位學生,對本次四級考試詞匯難易度感覺進行了訪談。
近年來,國內外對任務型教學法的研究不少,其定義與定位也各不相同,但人們一般都認同:任務型教學法中的任務就是根據(jù)教學內容設計的教學活動。“任務型”教學應包括任務前的準備、任務實施與引導、任務后的反思。方文禮(2003)指出:“我國外語實施任務型教學,由于缺乏理想的語言環(huán)境,因此要兼顧意義與形式。我們強調任務型教學法,并不是說全部拋棄其他教學法。在很多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將因人、因地、因時而異,采取不同的更有效的方法。”本研究的詞匯聽寫任務是針對英語學習者特別是低水平學習者詞匯學習現(xiàn)狀而設計的教學活動。這里的“任務前的準備”即實施上述詞匯教學模式?!叭蝿諏嵤┡c引導”即實施詞匯聽寫?!叭蝿蘸蟮姆此肌奔唇處煼答伮爩懬闆r、學習者的自我學習反思。本研究發(fā)現(xiàn),詞匯聽寫任務對學習者的英語學習具有潛移默化的積極的影響。
在我國,很多學習者經過高考前高強度的學習進入高校特別是二、三本高校后,比較普遍地出現(xiàn)大學英語學習放松現(xiàn)象或厭學心理。究其原因,一是學習者本身英語基礎薄弱,詞匯量少,聽不懂教師用英語授課,難以適應大學英語教學;二是大學英語學習的各項要求提高了,要求掌握的詞匯量大大增加了;三是學生有問題不太與教師交流。久而久之,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焦慮和厭煩情緒,惰性也漸生。在B1班學生的開放性自陳中,58.9%的學生談到入學后對英語學習存在惰性,缺乏興趣。他們認為課堂詞匯聽寫會給他們帶來一定的壓力,但能幫助其消除惰性,有助于促使其課后自覺記憶英語詞匯。
人們常說有壓力就有動力。適度的壓力能夠讓人處于亢奮的精神狀態(tài),加快前進的步伐,獲得工作、學習的動力。本研究發(fā)現(xiàn),詞匯聽寫任務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而大多數(shù)學生對壓力作出了積極的回應,從此肯花時間記憶單詞,花大力氣學習英語。在B1班,詞匯聽寫任務與英語平時成績掛鉤,大部分學生想要得到30分滿分的平時成績,這便成為他們認真記憶、積累詞匯的外部動因。教師針對聽寫情況和學生學習情況適時表揚學生,激發(fā)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逐漸轉變對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變不喜歡為喜歡,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也在悄然發(fā)生變化。
文秋芳(1995)指出:“學習者的管理策略是指對學習過程最理想的調控。它涉及目標的制定、策略的選擇、時間的安排、策略的有效性評估和調整?!北狙芯堪l(fā)現(xiàn),詞匯聽寫任務充分調動了學習者課外記憶詞匯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者在英語詞匯記憶和學習過程中,能夠積極運用元認知策略,包括預先計劃、選擇性注意、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評估策略。他們記憶英語詞匯不再純粹靠死記硬背,而是發(fā)現(xiàn)詞匯規(guī)律,采用各種詞匯記憶方法,提高詞匯記憶效果,擴大了詞匯量。
語言學習與其它學科不同,它需要調動身體各部位的參與。在對詞匯進行記憶時,學習者應調動眼、耳、手、嘴等身體部位,最大限度地運用視覺記憶、聽覺記憶和動覺記憶,發(fā)揮想像力的作用,這樣能使詞匯在大腦中留下深刻印象。大學英語與中學英語相比,詞匯量明顯增大,單詞義項也增多,很多學習者覺得記憶詞匯是非常痛苦、枯燥無味的事情,每當看到一篇文章有很多生詞時,就會產生心理負擔,沒有信心讀下去。我們發(fā)現(xiàn),詞匯聽寫任務使學習者學會將詞匯記憶視為愉悅的事情,在記憶詞匯時全身心投入,生理上精力充沛,全神貫注,心理上決心大、信心足、興致高,用意志克服畏難情緒。
在二上學期結束后,為了檢測詞匯聽寫任務對學習者英語語言能力(主要是閱讀能力和聽力)是否產生積極影響,本研究在B1班和B2班進行了一次詞匯聽寫,聽寫的50個單詞屬于大學英語四級范圍詞匯;同時進行了三篇短文閱讀理解測試,每篇短文后有五個閱讀理解選擇題;同時進行了兩篇短文聽力測試,第一篇要求填寫出缺失的20個單詞,第二篇要求填寫出缺失的五個句子。對兩個班的聽寫、閱讀和聽力測試成績進行了統(tǒng)計、對比。
從表1、表2、表3中可以看出,B1班學生在單詞掌握、閱讀理解能力和聽力能力方面比B2班學生明顯強得多。另外,B1班和B2班學生同時第一次參加了2011年12月進行的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B1班通過率為47%,B2班通過率為15%,兩個班通過率差距較大。
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學習者的自我陳述及對學習者的訪談,本研究發(fā)現(xiàn),持續(xù)兩個學期的基于課文的詞匯聽寫任務,促使B1班學習者課后高度重視課文的細讀和詞匯記憶,積極運用詞匯學習管理策略,使學習者學會在課文語境中理解、掌握詞匯,在大量的英語朗讀中習得詞法和句法,在日積月累中擴大了詞匯量,同時也提高了閱讀理解能力和聽力理解能力。而B2班沒有詞匯聽寫任務,學習者的詞匯量、閱讀理解能力和聽力理解能力明顯低于B1班學習者。
表1 B1班和B2班單詞聽寫對比
表2 B1班和B2班閱讀理解測試對比
表3 B1班和B2班短文聽力測試對比
眾所周知,學習任何一種語言,必須記住一定數(shù)量的詞匯。英語是我國的主要外語,很多中國學習者反映,學習英語最大的困難是記憶詞匯。如何更快、更多、更省力地記憶英語詞匯是我國英語教學研究者、英語教師和學習者一直非常關注的問題。本研究結合教學實際,采取詞匯聽寫任務實驗法,嘗試從學習者因素方面研究詞匯聽寫任務對學習者英語學習產生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詞匯聽寫任務對學習者英語詞匯學習的態(tài)度和動因、詞匯管理策略和詞匯記憶方法、詞匯記憶時心理和生理狀態(tài)、英語語言能力的提高具有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
[1]Nation,P.Learning V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u[M].Cambridge:Cambir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Jiang,N.Lesical Repres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J].Applied Linguistics,2000.
[3]Stern,H.H.Foreword.In Wenden& Rubin.Learner St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C].London:Press Hall,1987.
[4]Schmitt,N.Vocabulary in Languagu Teaching[M].Cambridge:Cambir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5]章柏成,韋漢.英語詞匯教學的呈現(xiàn)方式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4):24-27.
[6]馮瀅.任務型語言教學下的詞匯負的習得[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4).
[7]劉文慧.多媒體呈現(xiàn)方式對成人外語詞匯習得的影響[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1(6):41-46.
[8]王斌,陳靜.多媒體輸入與文本輸入的詞匯記憶效果對比研究[J].外語界(增刊),2006:4-8.
[9]崔艷嫣.詞匯聯(lián)想測試與心理詞庫研究[J].語文學刊,2010(1):38-39.
[10]崔艷嫣.對單詞聯(lián)想測試與第二語言詞匯習得研究的再思考[J].當代外語研究,2010(7):55-58.
[11]方文禮.外語任務型教學法縱橫談[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9):17-20.
[12]文秋芳.論英語學習方法系統(tǒng)結構特點與調控[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