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健 周國強 彭建 劉維明 余生元
(揚州大學第五臨床醫(yī)學院、常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胃腸外科 江蘇常熟 215500)
臨床上自發(fā)性結腸穿孔較少見,且多發(fā)生于對系膜緣,而發(fā)生于系膜緣的則更少見,由于其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該病極易延誤診治。我院1998年8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系膜緣結腸穿孔7例,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情況 自發(fā)性系膜緣結腸穿孔7例,男2例,女5例,年齡為56~85歲,平均68.3歲,體態(tài)均肥胖,發(fā)病至就診時間6~95h,平均39h。7例均有習慣性便秘史,有高血壓史6例,有2型糖尿病史5例。發(fā)病前,有用力大便者4例,有灌腸史1例,有服用甘露醇史1例。5例先出現左下腹陣發(fā)性隱痛,然后呈持續(xù)性加重,其中1例伴有便血,2例訴持續(xù)性左下腹隱痛漸加重,均無腹瀉表現。7例就診時左下腹均可及局限肌衛(wèi)明顯,觸及一條管狀腫塊,質偏硬,有明顯壓痛及反跳痛,欠活動。立位腹部平片均示腸脹氣表現,2例行腹部CT提示:左下腹腔內局部腸系膜呈扇形水腫增厚,結構紊亂,相應腸壁增厚,水腫明顯。
1.2 治療方法 4例初診“機械性腸梗阻”予對癥保守治療24~48h無好轉而行剖腹探查,3例因有先前經驗或腹部CT提示而直接行剖腹探查,術前30min均靜滴羅氏芬2.0g。
1.3 結果 術中均發(fā)現乙狀結腸中段或下段局部系膜呈明顯扇形腫脹、炎性變,對應腸段腸壁明顯水腫增厚、炎性變,腹腔內無明顯膿性積液而有少量淡黃色滲液,6例行腫脹系膜及對應腸段一期切除吻合,術中常規(guī)腸腔充分排便減壓、沖洗腹腔及充分有效引流,1例行病變腸段及其系膜一并切除,遠端關閉近端造瘺。術后檢查標本均發(fā)現腸系膜緣腸壁一0.5cm~1.0cm直徑穿孔灶,擠壓腫脹系膜,可及膿液自穿孔處溢出。術后恢復均良好。術后病理檢查示:腸壁呈急性炎癥改變。
目前臨床上碰到的自發(fā)性結直腸穿孔,多數是發(fā)生在對系膜緣,而發(fā)生在系膜緣的結直腸穿孔非常少見,真正原因不清楚,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1、2]:①乙狀結腸襻到直腸上段是結直腸最狹窄部位,大便干燥時不易通過,尤其是便秘時對局部腸壁壓力大,易引起局部腸壁壞死、穿孔;②乙狀結腸邊緣動脈弓Drummond較細或缺乏,致使該處腸管血運較差,尤其是老年肥胖患者并存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的,其動脈硬化,加上結腸內細菌毒素作用而更易引起腸壁缺血壞死穿孔,這一點可能是發(fā)生在系膜緣穿孔的主要因素;③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平衡失調,產生急性假性結腸梗阻,致使大量糞塊淤積于結腸內使腸管高度擴張,腸內壓力升高并超過腸壁的毛細血管彌散壓而發(fā)生缺血壞死。
結腸系膜緣穿孔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早期因腸內容物流入腸系膜兩層之間,癥狀體征較輕,而被忽視,當炎性液體或膿液透過系膜和(或)腸管炎癥侵及壁腹膜,形成局限性腹膜炎時癥狀體征才明顯,所以極易誤診,多在術中才能明確診斷。我們認為:提高術前確診率的關鍵在于對本病有充分的認識,通過詳細詢問病史、全面體檢、腹部平片,尤其是腹部CT檢查。對于原因不明的老年急性局限性腹膜炎患者,伴有以下情況應高度考慮自發(fā)性系膜緣結直腸穿孔的可能:①病前有習慣性便秘、高血壓、糖尿病或動脈粥樣硬化病史;②本次發(fā)病前有使腸腔內壓上升的誘因,如大便用力、灌腸、服瀉藥等;③肥胖體態(tài),左下腹痛漸加重,可及條管狀壓痛腫塊,并伴局限性腹膜炎;④腹部平片提示腸脹氣,尤其是CT提示左下腹腔內局部腸系膜呈扇形水腫增厚,結構紊亂,相應腸壁明顯增厚,這對診斷的價值很大;⑤術中要排除原發(fā)性結直腸癌、乙狀結腸憩室穿孔等病變。系膜緣結直腸穿孔多需手術治療,病變腸段及其系膜一并切除,遠端關閉近端造瘺(Hartmann)是可靠的手術治療方法[2],但結腸穿孔腸段切除一期吻合已被越來越多的學者接受[3],我們6例都因腹腔感染不嚴重,保留腸管條件良好,均行一期吻合,吻合前行近遠端腸道排便減壓,關腹前徹底清洗腹腔,術后充分引流、加強抗感染營養(yǎng)支持等治療,均恢復良好而順利出院。
我們認為選擇病例很重要,對符合下述條件者,可考慮行左半結腸切除一期吻合:①近遠端腸管色澤、血運好,水腫、炎癥不重;②腸道條件較好,無明顯積聚大便,或積聚大便能充分排出;③腹腔內感染不嚴重;④術前一般情況良好,無明顯膿毒血癥表現等。
術中應注意如下幾點:①術中腸腔充分排便減壓,以減少大便對吻合口的刺激,減少腸腔內細菌和內毒素的含量,當然最好腸腔充分灌洗,以彌補術前腸道準備不足的弊端[4];②游離要充分,使吻合口無張力,吻合前后注意觀察兩斷段腸管的血供情況;③注意保護腹腔內不被糞便污染;④放置腹腔引流管。遵循“上要空、口要正、下要通”和“引流要放過危險期”的原則[5]。
[1] 張明金,吳建斌.自發(fā)性大腸穿孔診治體會:附9例報告[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5,14,(10):769-771.
[2] 樊友本,鄒 揚,馮昌寧.自發(fā)性乙狀結腸系膜緣穿孔并系膜膿腫3例報告[J].大腸肛門病外科雜志,2004,10(2):91.
[3] SchillingMK,Maurer CA,Kollmar O,et al.Primary VS secondary anastomosis after sigmoid colon resection for perforated diverticulitis(Hinchey StageⅢandⅣ):a prospective outcome and cost analysis[J].Dis Colon Rectum,2001,44(5):699-705.
[4] 區(qū)廣生,衛(wèi)洪波.一期切除吻合術在腫瘤性急性左半結腸梗阻中的臨床應用[J].新醫(yī)學,2009,40(5):340-342.
[5] DeVriese AS,Tilton RG,Stephan CC,et al.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s essential for hyperglycemia induced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lterations of the peritoneal membrane[J].J Am Soc Nephrol,2001,12(8):1734-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