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商周秦漢貴族民主政體的衰落與董子學說“天人感應”的廉政意義

2012-04-13 09:37:07王文書
衡水學院學報 2012年5期
關鍵詞:災異董仲舒貴族

王文書

(衡水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河北 衡水 053000)

商周秦漢貴族民主政體的衰落與董子學說“天人感應”的廉政意義

王文書

(衡水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河北 衡水 053000)

商周實行分權貴族民主政治體制,但從商周開始,貴族民主政體逐漸衰落,向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演變,到漢武帝時期,隨著王國問題的徹底解決,貴族民主政體最終崩潰。董子學說順應了這一歷史潮流,同時力圖用“天人感應”理論限制君主權利,并且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正是董子學廉政意義所在。

貴族民主政體;董仲舒;天人感應;廉政

以前學者們大多注重探討董子學說的內容本身。董仲舒學說產生有著廣泛而深刻的歷史背景,商周秦漢時期,貴族民主政體的衰落與董子學說的產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本文擬把董子學說置于商周秦漢貴族民主政體衰落的大背景之下,來闡述董子學說“天人感應”的廉政意義。

一、商周時期的貴族民主政體對君主權利的限制

商周時期,國家政權在統(tǒng)治的中心區(qū)域已經基本形成,以宗法制度為主體,在父系大家族的基礎上,按照血緣的遠近,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分封制貴族民主專政。商周時期的貴族民主政體有以下幾種加以確定。

1.貴族議事制度

商周之際,存在貴族議事制度。國家遇有大事須謀及各級貴族,貴族在很多方面可參與政治大事的討論。商王盤庚遷殷時,“命眾悉至于庭”[1]盤庚,在國家遇到戰(zhàn)爭或媾和問題時往往要征求貴族的意見。魯僖公二年,晉國欲假道虞國滅虢國,“獻公朝諸大夫而問焉”[2]僖公二年??梢?,國君有事“必謀于其眾”。貴族甚至能干預國君的人選和廢立。如商初“伊尹放太甲”于桐宮,西周末年的“國人暴動”流放厲王是著名的實例。

春秋時期有很多造成重大影響的歷史事件,明顯的有貴族干預政事的跡象,顯示了貴族政體對國君的制約。如,衛(wèi)懿公因鶴亡國的例子。[魯閔公二年]“冬,十二月,狄人伐衛(wèi)。衛(wèi)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zhàn),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余焉能戰(zhàn)’……戰(zhàn)于熒澤,衛(wèi)師敗績,遂滅衛(wèi)”[3]閔公二年。因為有貴族議事制度的存在,就形成了“天子乃與公卿大夫,共飭國典”[4]月令的局面,專制的王權受到了貴族政體的強有力的制約。

2.禮制是貴族民主的制度保證

商周時期的貴族民主專政有其制度保證。禮制是規(guī)定貴族權利義務的行為規(guī)范。貴族民主專政的典章制度,常常貫穿在各種典禮的舉行中,依靠“禮”這種貴族的行為規(guī)范,在確定下層貴族對上層貴族的義務的同時,在某種程度上,也限制君主的行為,以確立和維護貴族的整體利益。如:《禮記》規(guī)定了田獵之禮:

天子諸侯無事,則歲三田,一為乾豆,二為賓客,三為充君之庖。無事而不田,曰‘不敬’,田不以禮,曰‘暴天物’。天子不合圍,諸侯不掩群。天子殺則下大綏,諸侯殺則下小綏,大夫殺則止佐車,佐車止則百姓田獵。獺祭魚,然后虞人入澤梁;豺祭獸,然后田獵;鳩化為鷹,然后設罻羅;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昆蟲未蟄,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殺胎;不夭夭;不覆巢[5]王制。

田禮既要求國君要保證一定次數的田獵活動,因為田獵在一定意義上說是古代的軍事演習,又限制了君主及各級貴族無休止的圍獵娛樂活動。

3.貴族掌握部分神權制約君權

卜史祭祀貴族壟斷文化和與神溝通的權利也限制了君主的權利。在商代,商王和貴族幾乎每日必卜,每事必卜,通過問卜祖先神和上帝來行事的?!巴跽邲Q定諸疑,參以卜筮,斷以蓍龜,不易之道也”[4]卷128。復雜的占卜過程和祭祀禮儀都需要有專門技藝的人員完成,商代專門掌握占卜的人員叫做“貞人”,他們是甲骨文的使用者,是當時的文化階層,通過占卜、祭祀溝通人神、解釋夢境、預測吉兇,通過他們對神跡的理解或解釋來制約或影響商王的決策。所以有學者說,“殷代前期的貞人不是殷王所屬的惟命是從的官吏,貞人集團的位置往往超過殷王和諸部族”“占卜的巫術給古老的民主形式籠罩了神秘色彩,并限制了殷代王權的發(fā)展”[6]96-102。

西周與商代大體相同,掌握卜筮的人員通過祭祀占卜活動影響國君決策。卜史巫祝一類的神職人員可以影響官員或將令的選拔。魯哀公十七年“七月己卯,楚公孫朝帥師滅陳。王與葉公枚卜子良,以為令尹。沈尹朱曰:‘吉。過于其志。’葉公曰:‘王子而相國,過將何為?’他日改卜子國,而使為令尹”[3]哀公十七年。葉公枚作為楚國卜官,參與楚國令尹的人選,其影響不為不大。這樣的例子在春秋時期不勝枚舉。

二、從商周開始,以分權民主為主要特征的貴族政體逐漸瓦解

1.以分權為特征的貴族政治民主因素逐漸衰弱,主要表現(xiàn)在商代“外服制度”演變成“分封制”

商代“外服制度”是處于獨立地位或半獨立的方國,承認商王的中心地位,商王則承認附屬國所擁有的土地和臣民,實質是處于中央地位的商對于外服方國獨立或半獨立地位的追認。周朝實行分封制,受封的主要為同姓子弟、異姓功臣(當然也有對商代方國地位的承認)。周天子把土地以及居民分賜給受封的諸侯,讓他們在自己的封地內建立諸侯國。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應該定期進行朝貢,還應該隨時準備率領自己的武士和軍隊,接受周天子的調遣。周的親族和功臣在新占領地建立的新興國家是由周王室派生的。所以,西周的分封制,利用宗法關系強化了作為宗主國的周王室對諸侯國的控制,相比于外服制,地方諸侯對宗主國的依賴有所增強。

2.戰(zhàn)國的變法運動使得并立的七雄貴族分權,民主迅速走向崩潰

進入戰(zhàn)國以后,七雄并立,各國掀起以富國強兵為目的的變法運動,變法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廢除分權為特征的分封制,確立強大的王權。如:秦國商鞅變法,廢除“世卿世祿制”,實行二十等爵制,貴族無軍功不得受爵?!妒酚洝酚涊d,秦國規(guī)定“宗室非有軍功,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榮華”[4]卷68。無軍功的宗親貴族政治地位下降,用忠于國君的軍功集團取代帶有分權傾向的宗親貴族。變法運動的另一重要內容是推行縣制。以秦國為例,秦國商鞅“集小都鄉(xiāng)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4]卷68??たh與卿大夫的封邑不同,是直接隸屬于國君的地方行政區(qū)域,由國君任免地方官,這一制度使分散的權力層層集歸中央,防止因分封而導致分權。

3.秦朝滅六國之初政體的爭論與焚書坑儒

秦統(tǒng)一六國之后,曾出現(xiàn)過實行何種政體的爭論。以丞相王綰為首的群臣,主張沿用周代以來的封國建藩制度,分封諸皇子為王,授各地貴族予世襲諸侯名份,部分恢復分權的貴族政體,廷尉李斯力排眾議,建議實行郡縣制,并得到秦始皇的采納??たh制配合以俸祿制、璽符制、上計制,取代了貴族政體下的采邑制和分封制,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強化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但分權民主的因素大為減弱。但是,政體的爭論不可能隨之消失,代表分權民主的儒家(讀詩書的儒生)、道家(煉丹求藥的方士)仍堅持分封的道路,并以學術研究的名義相尚,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斥儒生誹謗朝政,惑亂民心,建議“史官非秦記皆燒之”[4]卷6。第二年,坑殺術士460馀人。焚書坑儒不僅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否定了分權民主的貴族政體,而且進一步取消了貴族和知識分子階層的言論自由,同時基本摧毀了已經衰落的神權。

4.西楚霸王分封——貴族民主政體的短暫回潮

秦末農民戰(zhàn)爭期間,西楚霸王順應了六國貴族的要求,采用了分封制。秦被消滅以后,項羽自封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分封十八路諸侯。李開復先生認為:“項羽所開創(chuàng)的這種封王建國制度,在多國共主的天下形式上是承繼了西周春秋戰(zhàn)國,在郡縣鄉(xiāng)里的基層社會組織上已經脫不開秦制。這種融匯古今、對應現(xiàn)狀的結果,成為秦王朝走向漢王朝、郡縣制走向郡國制、中央集權走向地方分權、絕對皇權走向相對皇權之間的過渡。歷史行進到這里,啟動了某種先行實驗,在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中,展現(xiàn)出由統(tǒng)一帝國到聯(lián)合帝國的嬗變趨勢[7]?!?/p>

可見,西楚霸王的分封制封國內部則采用了專制集權的形式,是貴族民主和集權專制的雜交,它只能是一個過渡形態(tài),相對于絕對專制的秦王朝是一種民主制的回潮。

5.漢初郡國并行和黃老思想統(tǒng)治下的王國

漢并未完全承襲秦制,而是采用了另外一種變態(tài)的封國制和郡縣制并行的制度,并且有一個演變的過程,即主動將所分封的王國從異姓王國轉變成劉姓王國。漢初黃老思想占據了主流意識形態(tài)。清靜無為是處理王國問題的主要策略,對諸侯王采取了長期的優(yōu)容政策,賈誼的《新書》揭示了一些諸侯王的自治權利[8]。但此時的王國與先前異姓王之權力不可同日而語。朝廷對王國之權進行了種種限制:1)王國重要官吏不得自置,只有2000石以下級別的官員王國才可以自置;2)諸侯王無朝廷虎符不得發(fā)兵,限制了諸侯王之軍權;3)山海湖澤之利歸朝廷,王國不得擅自開發(fā)利用;4)諸侯王必須定期朝覲,平時不準私自出國境;5)諸侯王不得擅爵人、赦死罪,亦不能收納亡命。6)諸侯王不得私交外戚,不得對朝廷大臣私行賞賜,不得與其他諸侯王私下交往。王國的自治權大大縮小,中央集權的成分雖比不上秦朝,但已經大大向前發(fā)展了。

6.推恩令、左官律、阿附法——文景武三朝貴族民主的徹底消失

文景武時期,對諸侯王的優(yōu)容政策只是斗爭策略,并不等于放棄限制、取消諸侯王的方針。1)推恩令。文景采用賈誼提出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把一些舉足輕重的大國析為幾個小國。武帝時,采用主父偃建議,正式推行推恩令,《史記》載:“天子觀于上古,然后加惠,使諸侯得推恩,分子弟國邑。故齊分為七,趙分為六,梁分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子為王,王子支庶為侯,百有余焉[4]卷17?!庇?,“于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9]卷6。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4]卷21。2)平定諸侯王“叛亂”。文帝時,平定濟北王劉興居之亂、淮南王劉長謀反;景帝時,平定七國之亂;武帝時平定淮南、衡山之亂,沉重打擊地方諸侯王分權勢力。3)左官律和阿附之法?!皶r諸侯得自除御史大夫群卿以下眾官如漢朝,漢獨為置丞相。自吳楚誅后,稍奪諸侯權,左官附益阿黨之法設。其后諸侯唯得衣食租稅,貧者或乘牛車”[9]卷38?!熬霸馄邍y,抑損諸侯,減黜其官。武有衡山、淮南之謀,作左官之律,設附益之法”[9]卷14。景帝趁平定七國之勢收奪各諸侯國的支郡,邊郡歸朝廷所有,同時取消了王國自行任命官吏和征收賦稅的特權,削減了王國的屬官,降低其地位,王國的丞相改稱為相,國相還負有監(jiān)察王的使命,規(guī)定諸侯王不得治理民政,只能“衣食租稅”,即按朝廷規(guī)定的數額收取該國的租稅作為俸祿,王國的地位已與漢郡無異。

到西漢武帝時期,代表中央集權的郡縣制最終確立,成為中國2000年封建王朝的政治基調,雖然期間也有一些短暫的返祖回潮,但終究沒有影響中央集權的大局。中央集權是和統(tǒng)一聯(lián)系在一起的,但是二者絕對不是同一回事,領土、政治、經濟的統(tǒng)一并不代表一定實行中央集權。但是中央集權往往是和專制聯(lián)系在一起的,專制所導致掌權者腐敗墮落,進而導致中國的貧窮落后,影響極其深遠。在皇帝專制君主獨裁的政治氣氛下,所有的臣民都被剝奪了自由,即使在統(tǒng)治階級內部,也是毫無民主可言,皇帝、專制君主的意志就是法律,對于皇帝、專制君主而言,人間已經沒有可以約束制約他的任何事物,只有轉而依靠皇帝、專制君主害怕的大自然或抽象意義的“天”來制約他,從而減輕皇帝、專制君主的腐敗程度。

三、董仲舒的災異說對無限君權的限制——天人感應學說的廉政意義

如果說董仲舒的“屈民伸君”是其學說的一極,反映了漢武帝時代知識界對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順應,那么,“災異天譴”的災異說是其學說的另一極,則反映了知識分子對無限君權的警惕和恐懼,在貴族民主政體徹底崩潰后,用災異說來限制專制君主,體現(xiàn)天人感應的廉政意義,對于在專制時代有效防止天子濫用權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什么叫做災異?董仲舒說:“天地之物,有不常之變者,謂之異,小者謂之災,災常先至,而異乃隨之,災者,天之譴也,異者,天之威也?!背霈F(xiàn)災異的原因是“凡災異之本,盡生于國家之失”[10]必仁且智,災異發(fā)生的順序是先災后異?!皣覍⒂惺У乐當?,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10]必仁且智。董仲舒以為天降災異懲罰方式是自然而然進行的。“不畏敬天,其殃來至暗,暗者不見其端,若自然也。故曰:堂堂如天,殃言不必立校,默而無聲,潛而無形也。由是觀之,天殃與主罰所以別者,暗與顯耳”[10]郊語。

董仲舒進一步用陰陽和天人感應的思想闡述災異發(fā)生的機理。董仲舒認為,“天有陰陽,人亦有陰陽,天地之陰氣起,而人之陰氣應之而起;人之陰氣起,而天之陰氣亦宜應之而起。其道一也”[10]同類相動。這種說法,以氣為中介,認為氣具有刑德的作用,“陽為德,陰為刑”。同時,人主的徳刑也可以引起氣的變化而相互感應,“世治而民和,志平而氣正,則天地之化精而萬物之美起;世亂而民乖,志癖而氣逆,則天地之化傷,氣生災害起”[10]天地陰陽。總之災異發(fā)生的原因在于君主的行為。

董仲舒認為對待災異的正確態(tài)度是保持敬畏之心和歡迎的態(tài)度?!洞呵锓甭丁そ颊Z》:“天之不可不畏敬,猶主上之不可不謹事。不謹事主,其禍來至顯,不畏敬天,其殃來至暗[10]郊語。”董仲舒認為:“國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災害以譴告之;譴告之,而不知變,乃見怪異以驚駭之;驚駭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以此見天意之仁,而不欲陷人也。謹案:災異以見天意,天意有欲也、有不欲也,所欲、所不欲者,人內以自省,宜有懲于心,外以觀其事,宜有驗于國,故見天意者之于災異也,畏之而不惡也,以為天欲振吾過,救吾失,故以此報我也。春秋之法,上變古易常,應是而有天災者,謂幸國?!彼裕_明的君主應該歡迎天指出自己的錯誤,不應回避災異天譴?!疤鞛闹畱^而至也,異之顯明可畏也,此乃天之所欲救也,春秋之所獨幸也,莊王所以禱而請也,圣主賢君尚樂受忠臣之諫,而況受天譴也”[10]必仁且智。

董仲舒要求統(tǒng)治者要順應天道以求得免除災異天譴?!巴跽吲涮欤^其道。天有四時,王有四政,若四時,通類也,天人所同有也。慶為春,賞為夏,罰為秋,刑為冬。慶賞罰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備也;慶賞罰刑,當其處不可不發(fā),若暖暑清寒,當其時不可不出也;慶賞罰刑各有正處,如春夏秋冬各有時也;四政者不可以相干也,猶四時不可相干也;四政者不可以易處也,猶四時不可易處也。故慶賞罰刑有不行于其正處者,春秋譏也”[10]四時之副?!叭酥髦?,莫明于在身之與天同者而用之,使喜怒必當義而出,如寒暑之必當其時乃發(fā)也,使德之厚于刑也,如陽之多于陰也”[10]陰陽義。

董仲舒按照陰陽五行和天人感應的理論提出各種不同的災異是人世的何種錯誤所導致的,并詳細闡述免除災異的不同的具體措施:

五行變至,當救之以德,施之天下,則咎除;不救以德,不出三年,天當雨石。木有變,春凋秋榮,秋木在,春多雨,此繇役眾,賦歛重,百姓貧窮叛去,道多饑人;救之者,省繇役,薄賦歛,出倉谷,振困窮矣。火有變,冬溫夏寒,此王者不明,善者不賞,惡者不絀,不肖在位,賢者伏匿,則寒暑失序,而民疾疫;救之者,舉賢良,賞有功,封有德。土有變,大風至,五谷傷,此不信仁賢,不敬父兄,淫泆無度,宮室榮;救之者,省宮室,去雕文,舉孝悌,恤黎元。金有變,畢昴為回三覆,有武,多兵,多盜寇,此棄義貪財,輕民命,重貨賂,百姓趣利,多奸軌;救之者,舉廉潔,立正直,隱武行文,束甲械。水有變,冬濕多霧,春夏雨雹,此法令緩,刑罰不行;救之者,憂囹圄,案奸宄,誅有罪[10]五行變救。

董仲舒以為天子畜民比事天更重要,“天子父母事天,而子孫畜萬民,民未遍飽,無用祭天者,是猶子孫未得食,無用食父母也,言莫逆于是,是其去禮遠也”[10]郊祭。隱含批評漢武帝舉行封禪大典,損耗民力的行為。董仲舒主張“德主刑輔”,并把德刑和天道聯(lián)系在一起?!疤熘柖h陰,大德而小刑也。是故人主近天之所近,遠天之所遠,大天之所大,小天之所小。是故天數右陽而不右陰,務德而不務刑;刑之不可任以成世也,猶陰之不可任以成歲也;為政而任刑,謂之逆天,非王道也”[10]陽尊陰卑。均閃現(xiàn)著人本主義的光輝。

董仲舒提出消除災異要貴微重始、防微杜漸消弭災異于未發(fā),意在提醒專制君王要注意自身細小的錯誤,要慎始慎終:

春秋至意有二端,不本二端之所從起,亦未可與論災異也,小大微著之分也。夫覽求微細于無端之處,誠知小之將為大也,微之將為著也……故圣人能系心于微,而致之著也……故書日蝕,星隕,有蜮,山崩,地震,夏大雨水,冬大雨雹,隕霜不殺草,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有鸛鵒來巢,春秋異之,以此見悖亂之征,是小者不得大,微者不得著,雖甚末,亦一端……春秋舉之以為一端者,亦欲其省天譴,而畏天威,內動于心志,外見于事情,修身審己,明善心以反道者也,豈非貴微重始、慎終推效者哉[10]二端!

董仲舒的災異說對專制時代有效防止天子濫用權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影響極其深遠。在以后的歷朝歷代,每當出現(xiàn)天災人禍,皇帝都會或減殿,或避膳,或釋刑囚,或開恩科,或搞振濟,或放宮女,總之采取緩和矛盾、有利于社會發(fā)展、有利于改善民生的措施,這也正是董仲舒天人感應學說在專制時代的廉政意義。

[1]孔穎達.尚書正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劉尚燕.春秋公羊傳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0.

[3]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0.

[4]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5]孔穎達.禮記正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6]晁福林.試論殷代的神權與王權[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4(4):96-102.

[7]李開元.復活的歷史:秦帝國的崩潰[M].北京:中華書局,2007:233.

[8]賈誼.賈誼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9]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9.

[10]蘇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

Decline of theAristocratic Democratic System in Shang-Zhou-Qin-Han Dynasty and the Heaven-Human Induction by Dong Zongshu to Promote a Clean Government

WANG Wen-shu
(College of Economy andAdministration,Hengshui University,Hengshui,Hebei 053000,China)

The decentralized aristocratic democratic system Shang and Zhou Dynasty had been declining gradually,that evolved into the centralized absolutism.In Hanwudi epoch,aristocratic democracy system ultimately collapses,while Kingdom problem was quite settled.Dong Zongshu conforms to its historical trend by the"Heaven and Man"theory, limiting the rights of the monarch,which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future generations.Here just lies the significance of clean government.

aristocratic democracy system;Dong Zhongshu;Heaven-Human Induction;clean government

K234.5

A

:1673-2065(2012)05-0020-04

(責任編校:魏彥紅英文校對:安曉紅)

2012-08-05

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董仲舒廉政思想及其現(xiàn)代價值研究”(HB11LS005)

王文書(1974-),男,河北衡水人,衡水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講師,歷史學博士.

猜你喜歡
災異董仲舒貴族
春秋決獄與法律解釋——以董仲舒春秋決獄案例為中心的考察
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問題研究述評
原道(2022年2期)2022-02-17 00:59:00
《董仲舒思想通解》出版
收藏家是真正的精神貴族
藝術品鑒(2020年6期)2020-08-11 09:36:58
天理與國法:災異譴告話語中的慎刑之道
原道(2019年2期)2019-11-03 09:15:20
春秋“王魯”說芻議:以董仲舒為中心
原道(2019年2期)2019-11-03 09:14:52
《清史稿》災異卷及《聊齋志異》的形象設定
貴族
寶藏(2018年11期)2018-12-01 01:32:44
北宋對黨項貴族的赗賻之禮
西夏研究(2017年1期)2017-07-10 08:16:55
淺析西漢災異思想
文教資料(2016年11期)2016-07-19 08:08:56
兰州市| 延安市| 鹿泉市| 富蕴县| 泾阳县| 河北区| 祁阳县| 武安市| 广昌县| 固安县| 无棣县| 左贡县| 高碑店市| 公主岭市| 华坪县| 广宗县| 信阳市| 宁远县| 叙永县| 卫辉市| 闽侯县| 马公市| 县级市| 南溪县| 枞阳县| 张北县| 永善县| 和龙市| 改则县| 商都县| 五指山市| 景东| 东兰县| 晋城| 宜都市| 罗甸县| 阜宁县| 临江市| 板桥市| 华坪县| 岑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