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順義區(qū)天竺衛(wèi)生院(101312)黃冬玲
為了解天竺鎮(zhèn)0~6歲兒童貧血的患病情況,對天竺鎮(zhèn)2011年在兒童保健科進行體檢的1362名散居兒童進行調查,其中有貧血患兒283例,現分析如下。
2011年,本地段0~6歲散居兒童來本院兒保科體檢者均為調查對象,共1362例,男童721例,女童641例,0~1歲419例,1~3歲547例,3~6歲396例。
1362例均自左手無名指的指端采血,運用高鐵氰化法測定血紅蛋白量(Hb)。凡Hb在90~110g/L者為輕度貧血,60~89g/L者為中度貧血,<60g/L者為重度貧血。其他調查內容:①喂養(yǎng)情況:包括純母乳喂養(yǎng)(出生6個月內以母乳喂養(yǎng)為主,僅添加少量維生素),混合喂養(yǎng)(既喂母乳又喂母乳代用品,包括配方奶,谷類等)和人工喂養(yǎng)(完全用母乳代用品喂養(yǎng))[1];②輔食添加情況:詢問家長輔食添加情況,6個月添加輔食者為及時添加。
1362名中貧血283名,患病率20.8%。其中輕度貧血271例,中度貧血12例。
3.1 年齡與貧血 0~1歲組419例中貧血135例(包括中度貧血7例),占32%;1~3歲組547例中貧血99例,占18.0%;3~6歲組396例中貧血49例,占12.4%。三組發(fā)病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3.2 性別與貧血 1362例兒童中,男童721例貧血154例,患病率21.4%;女童641例中貧血129例,患病率20.1%。男女患病率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
3.3 喂養(yǎng)方式與貧血 以0~1歲組進行分析,0~1歲組419名嬰兒中母乳喂養(yǎng)261例,貧血64例,患病率24.5%;混合喂養(yǎng)89例,貧血35例,患病率39.3%;人工喂養(yǎng)69例中貧血36例,患病率52.2%。三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419名嬰兒中,及時添加輔食368例,貧血108例,患病率29.3%;未及時添加輔食51例,貧血27例,患病率52.9%。兩組患病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
營養(yǎng)不良性貧血的發(fā)生與年齡、喂養(yǎng)方式、輔食添加情況等因素有關。母乳喂養(yǎng)率低是嬰兒期貧血患病率較高的主要原因[2],本組結果與文獻報道相符。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品,其所含的抗體,乳鐵蛋白及各種營養(yǎng)素最有利于嬰兒的吸收,有利于嬰兒的生長發(fā)育。因此,應繼續(xù)積極推行母乳喂養(yǎng),宣傳及普及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及相關知識,鞏固和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減少貧血的發(fā)生。
嬰兒在4~6個月后,應按輔食添加的原則及時添加各種輔食。母乳喂養(yǎng)兒6個月后如不及時添加輔食,將大大增加患兒貧血的概率;如不能母乳喂養(yǎng),應選擇一些含鐵豐富的配方奶喂養(yǎng),并及時添加輔食。良好的飲食習慣對降低貧血的發(fā)生至關重要。因此,良好的飲食習慣必須從小兒抓起,改變那些不利于兒童健康的行為,增強兒童體質,預防和減少疾病的發(fā)生,確保兒童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