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
(華東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江西南昌330013)
20世紀80年代中期,伴隨著經濟快速發(fā)展的浪潮,我國農村勞動人口開始大規(guī)模地向城市遷移和流動,隨之而來的留守兒童現(xiàn)象陸續(xù)引起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
所謂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qū),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歲及以下的兒童。截止2006年,我國留守兒童數(shù)量已達4378萬人,且增長迅速。[1]越來越多的留守兒童已經步入青年階段,早期留守生活經歷對他們心理社會能力的影響開始不同程度地顯現(xiàn)出來,[2]而未來,隨著中國社會轉型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鄉(xiāng)差距的持續(xù)存在,仍然有大批的孩子將在民工潮的影響下成為留守兒童。
不良的家庭環(huán)境因素與不良人格特征、行為問題、學業(yè)不良高相關,[3]留守兒童由于成長過程中存在父母近距離親子教育和互動的缺失,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及時的滿足,有可能對其身心發(fā)展產生一些不良影響。因此,近二十年來,針對這個龐大的面臨教育困境的獨特弱勢群體,心理學工作者展開了大量的研究,旨在揭示留守兒童心理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探尋其發(fā)展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心理行為問題,諸如心理健康、情緒與社會支持、自我意識、應對方式、行為適應,人格與社會化發(fā)展等,企圖揭露問題發(fā)生的影響機制及問題呈現(xiàn)的內部差異,從而為教育干預提供相應的建議與對策。
查閱國內近十年來關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文獻,發(fā)現(xiàn)當前這一領域的研究內容多為揭示留守群體總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時比較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在心理行為及發(fā)展各方面存在的差異,主要呈現(xiàn)的結論卻存在如下分歧:
絕大部分研究認為農村留守兒童屬于問題兒童,由于缺乏社會化發(fā)展所需要的正常環(huán)境,缺少父母及時的反饋與互動,相較于非留守兒童,他們表現(xiàn)出更多的心理行為問題。如同樣用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MHT對留守兒童施測,王東宇測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檢出率為30.3%,黃愛玲測出結果為27.3%,兩項研究都認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檢出率顯著高于非留守兒童,他們在強迫、焦慮、抑郁、偏執(zhí)等問題因子上得分較高;[4,5]范方等人2005年針對16PF人格問卷的研究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在人格發(fā)展上具有樂群性低,冷淡,孤獨,情緒不穩(wěn)定,自控能力不強,自卑拘謹,抑郁壓抑,緊張焦慮等特點。[3]崔麗娟對湖南、安徽、上海、山東等七地1084名7~17歲的中小學生進行心理發(fā)展的調查,結果表明,留守兒童在自尊、心理控制、情緒控制、心理支援、生活信心、社會適應等心理發(fā)展上都明顯落后于非留守兒童。[6]王良峰等對安徽省無為縣489名留守兒童進行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留守兒童的孤獨感發(fā)生率為17.6%。[7]農村留守學生在狀態(tài)焦慮水平和抑郁水平上明顯高于非留守兒童。[8]鄧遠平以江西省興國縣374名農村初中生為樣本,調查結果表明,與非留守初中生相比,農村留守初中生面對的生活應激值要更大,應對方式更多是消極的,心理健康水平更低。[9]
另一部分研究卻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認為留守兒童在心理特質及人格與社會化發(fā)展等方面,與非留守兒童并沒有本質差異。如丘慧蘭采用MHT問卷對422名留守兒童調查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總水平正常,[10]同樣用MHT問卷,賀小華等[11]也得出一致結論,且指明留守兒童的精神質、內外向、掩飾性量表得分顯著低于同齡常模。[12]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在焦慮、抑郁、偏執(zhí)、適應不良、情緒失衡、心理失衡及自尊等指標上均不存在顯著差異。[13]兩類兒童的主觀幸福感也不存在顯著差異。[14]李光友探討父母外出打工對852名14~16歲留守兒童心理狀況與自殺傾向的影響,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在抑郁、焦慮檢出率及自殺計劃、自殺行為發(fā)生率等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15]周宗奎調查發(fā)現(xiàn)教師對留守兒童的認識和這些孩子的自我知覺之間存在系統(tǒng)性的差異,教師認為農村留守兒童在一般表現(xiàn)、學習、品行和情緒感受上比父母在家的兒童問題嚴重,而學生的自我報告表明,留守兒童在孤獨感、社交焦慮和學習適應方面與非留守兒童并無顯著差異,留守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人際關系和自信心方面顯著不如非留守學生。[16]
此外,還有部分調查指出,曾經的留守經歷也會對當事人的心理健康狀況產生一定影響。曾經留守的大學生其自我評價偏低,常伴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人際交往中往往有退縮傾向,比較自閉;情緒體驗多為負面,防御方式消極,心理發(fā)展水平不平衡且相對滯后。[2]有留守經歷的大學生自我和諧狀況不容樂觀,他們在自我靈活性上顯著低于普通大學生,且高中階段留守的大學生同小學階段、初中階段留守的大學生在自我刻板性上均存在顯著差異。[17]這些研究揭示親子分離或許給留守兒童的心理帶來了一些潛抑性的傷害。
由上述研究結果可知,留守兒童是否是問題群體還有待未來進一步探討。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當前研究出現(xiàn)如此大的分歧呢?筆者認為這是由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太多紛繁復雜所致。
雖然當前許多研究都以留守兒童為被試群體,但研究中留守兒童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卻并不統(tǒng)一,甚至存在較大差異。主要包括
1.概念的表達:研究和報道中對留守兒童的概念有許多替代性的表達,諸如 “留守子女”,“留守孩”,“留守學生”“留守少年”“空巢兒童”“農村留守孩”等。
2.留守兒童年齡的界定:目前的研究中存在著0~14歲、16歲、18歲,6~14歲、18歲等多種算法。[18]
3.留守經歷持續(xù)的時間:留守時間持續(xù)多久才算作留守兒童?多數(shù)研究對該點并未明確指出,僅僅以 “父母雙方或一方長期外出務工”或者 “長期寄養(yǎng)在親戚家里”籠統(tǒng)帶過。少數(shù)研究對兒童留守時間進行了劃分,如葉敬忠對中西部地區(qū)留守兒童的研究界定父母外出務工時間必須每年不少于4個月。[19]呂紹清以父母每年在外半年以上加以限定。[20]但父母是否每年都外出,外出時間長短、時間間隔在概念里均沒有明確規(guī)定。
4.當前是否仍然留守:曾經有過留守經歷而現(xiàn)在已不處于留守狀態(tài)的兒童與當前正在留守的兒童是否應作一定區(qū)分?概念是以實際留守經歷和時間為準還是以調查當時是否留守為準也未明確指出。
此外,在目前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大部分研究中,樣本多取自某個學校,某個鄉(xiāng)鎮(zhèn)或某個地區(qū),很少跨地區(qū)取樣,也未對學校類型進行劃分,因此不能排除學校和地區(qū)在經濟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差異對留守兒童心理狀態(tài)帶來的影響。
查閱2009年以前關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文獻,研究方法多以問卷調查和個案訪談為主,其中問卷多采用心理健康綜合性評定量表及抑郁、焦慮、孤獨、自我意識與自尊等各種問題評定量表,如 SCL-90(魏軍峰,鄭洪水,2007;[21]鄭顯亮,2007;[22]黃艷萍,2007[23]),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Rutter兒童行為問卷(范方等,2005),[3]兒童抑郁問卷CDI,狀態(tài)——特質焦慮問卷 (劉正奎,2007),[8]兒童孤獨量表CLS(王良峰,2006),[24]Piers-Harris兒童自我意識量表 (周非,陳旭,2007)[25]等。
總結關于農村留守兒童是否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諸多研究,雖然研究工具多為成熟的標準化測評工具,但其中絕大多數(shù)研究僅僅比較當?shù)貥颖局辛羰嘏c非留守群體在心理健康的一些指標上是否存在差異,或者按照某一臨界標準考查留守群體在心理健康評定指標上的內部檢出率,通常忽略了留守兒童與常?;蚱胀▋和谋容^。根據原文報告的數(shù)據進一步檢驗后多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的得分與常模差異不顯著或者留守與非留守兒童得分均低于或高于常模,而除非能夠得出留守兒童在心理健康的某些指標上得分顯著高于常模,同時非留守兒童與常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的結論,否則無法推斷留守兒童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因此關于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在心理健康的各項指標上是否存在顯著差異,目前的研究多缺乏具有說服力的數(shù)據和研究定論。[26]
此外,目前關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多為橫向研究,即探查同一時期不同年齡、性別的留守兒童各種心理問題的表現(xiàn)及成因,但是對于是否留守,留守時間長短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具有直接決定性影響還是間接產生影響?留守兒童在不同年齡階段開始留守對心理健康的影響程度是否不同?留守兒童已有的心理問題是否會一直持續(xù),是否會隨著留守時間的延長日益加重或者僅僅是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而已?留守青少年是否存在潛抑的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是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影響留守兒童成年后的人格與社會適應能力?等等。這些問題都必須通過縱向追蹤調查和對比研究才能揭示。因此,只有從發(fā)展的、連續(xù)的視角進行研究才能更好地監(jiān)測在留守的不同時期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動態(tài)變化,從而為不同心理發(fā)展階段的留守兒童提供針對性的干預和輔導。
1.監(jiān)護人因素: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類型及監(jiān)護質量可能會影響兒童的心理社會適應與發(fā)展。
雖然國內對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類型并無統(tǒng)一分類方法,但綜合各地區(qū)的研究表明,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類型比較全面的分法和比例為:單親監(jiān)護(母親或父親)人數(shù)最多,其次為隔代 (祖輩)監(jiān)護,上代 (父母的親戚、朋友或鄰居)監(jiān)護,同輩 (哥哥姐姐或自我)監(jiān)護所占比例最少。[27]而在單親監(jiān)護中,主要以母親監(jiān)護為主。
已有研究顯示不同監(jiān)護類型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及社會化發(fā)展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主觀影響,[23]隔代監(jiān)護和上代監(jiān)護類型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較多,單親監(jiān)護和同輩監(jiān)護類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和人格特征與非留守兒童差異較小。[28]隔代監(jiān)護的留守兒童在偏執(zhí)、人際關系、敵對因子上的檢出率明顯高;自我監(jiān)護的留守兒童在抑郁、焦慮、學習壓力和心理不平衡因子上檢出率明顯高。[29]母親監(jiān)護留守兒童的心理彈性要好于隔代監(jiān)護和父親監(jiān)護。[30]有學者指出不同監(jiān)護類型存在不同的利弊,著重表現(xiàn)為監(jiān)護人文化程度低,重養(yǎng)輕教,與留守兒童溝通不良,自我監(jiān)護中自我控制力較弱等不同程度的問題。[31]
由此可見,留守兒童生活在監(jiān)護人的家庭里接受監(jiān)護人的看管與教育,是對原生家庭教育缺失的一種補償,監(jiān)護人自身的文化素質、生活壓力以及不同監(jiān)護人對待監(jiān)護的態(tài)度、責任感,教養(yǎng)方式與技巧、監(jiān)護家庭的家庭氛圍等都會影響監(jiān)護質量,從而進一步作用于留守兒童的心理與社會化發(fā)展。
2.父母因素:父母外出是否意味著親情教育的完全缺失?
盡管父母外出務工會減少親子接觸的時間,降低親子關系 (互動)的質量,但并非意味著親情教育完全喪失,父母外出情況、寄養(yǎng)方式、與留守兒童聯(lián)系方式和聯(lián)系頻率是影響留守兒童家庭功能的重要因素,與父母的親密度、適應性,對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和當前生活家庭的親密度、適應性有直接的正向預測作用,父母的教育觀念和期望值對留守孩的學習態(tài)度也有重大影響。[32]父母與子女的聯(lián)系及關系狀況、對父母外出打工的認知和感受對留守兒童當前主觀幸福感均有重要作用;同與撫養(yǎng)人的關系質量相比,與外出父母的關系質量對留守兒童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更大。[14]留守兒童的交往問題也顯著地受父母在外打工時間和回家間隔時間長短的影響,時間越長影響越嚴重。[33]和外出父母保持密切聯(lián)系的留守兒童,在自尊上占有明顯優(yōu)勢。[6]
可見,雖然家庭對培養(yǎng)子女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行為習慣,教導社會規(guī)范、道德準則,形成社會化角色,習得良好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影響很大,但是,父母外出務工,如果能夠慎重選擇監(jiān)護人、定期通過與留守兒童電話、寫信、面談等聯(lián)系方式提高親子溝通質量,使孩子盡可能多地體驗到親情歸屬和父母之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沖留守給兒童心理健康成長帶來的不良影響。
3.留守兒童自身因素:盡管遭遇相同的留守境遇,但不同的留守兒童可以表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有一些發(fā)展良好,而有些卻發(fā)展不良甚至成為極端個案。同樣,在留守兒童心理特征的各個方面,既存在積極的心理行為適應,如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助人行為等,也存在消極的心理行為適應,如攻擊、退縮、違紀等。[34]因此,留守作為一種危險性因素會對兒童心理健康產生怎樣的影響,個體間存在巨大差異。
第一,人口學變量導致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差異。絕大多數(shù)研究都認同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存在一定的年級差異:初中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好于小學留守兒童,高中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好于初中留守兒童,并且年齡越小的孩子心理問題表現(xiàn)越突出 (王東宇,2005;張德乾,[33]2007;李東斌,2009[35])。但是否存在性別差異至今仍未得出一致結論。王東宇用SCL-90的測試結果表明女留守孩的心理問題更突出,她們更容易出現(xiàn)軀體化、抑郁、焦慮、恐怖等心理問題。[4]郭少榕以福建省為例,[36]李東斌以江西省為例也均得出類似結論。而丘慧蘭的研究結論卻認為留守兒童在心理健康狀況方面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10]黃愛玲調查表明留守男孩的癥狀強于留守女孩的癥狀。[5]
第二,留守兒童面對親子分離的最初年齡段。劉正奎研究表明,父母在孩子越小時外出打工,對兒童的焦慮水平影響越大,父母早期離開兒童甚至會深刻地影響其特質焦慮。[8]高文斌研究發(fā)現(xiàn)父母在兒童2歲或2歲以下時離開,兒童的抑郁水平最高。隨著年齡的增長,抑郁水平表現(xiàn)出逐步上升的趨勢。[37]與學齡階段的留守兒童相比,留守幼兒的生活空間和活動范圍更為狹小,加之與父母缺乏良好的安全依戀和積極情感互動,其處境更為不利,“更容易受傷害”。[38]
第三,留守時間的長短。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留守時間在三個月之內的兒童來說,他們在心理品質和社會適應上并無明顯變化,僅僅只是自尊水平和情緒控制能力有所下降,一旦留守時間達到半年,留守兒童在他們的心理品質和社會適應性得分上都有了顯著的降低。[6]與父母分離時間越長,留守孩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各種心理問題越突出。[39]另一項測試則指出留守時間5年以上兒童的心理失衡得分顯著高于留守時間為1~2年、3~4年的兒童,而后兩者間無顯著性差異。[14]也有研究指出,小學留守兒童隨著年級的增長和友伴穩(wěn)定關系的建立,孤獨感會遞減。[24]隨著留守時間的變化,留守兒童的情緒體驗也存在一定的變化過程,不同的變化模式因人而異。[34]
第四,是否單獨留守。王東宇研究揭示與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狀況明顯好于沒有與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孩。[39]與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孩由于父母不在身邊,更獨立,彼此之間更團結,在情感上更容易相互依戀,而不太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這也提示教育者,在學?;蛏鐓^(qū),成立留守孩互助小組有助于滿足留守孩情感歸屬的需要,能使其在彼此的相互理解相互學習中共同克服留守帶來的不良影響,讓心理得到健康成長。
第五,個體差異。留守兒童中的一些兒童具有較高的心理彈性。[30]心理彈性強的兒童都有一些共同特征,即更加積極地對待問題,能夠得到并主動尋求、積極認可別人的關注,能夠接受和應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
所謂心理彈性是指人的心理功能及其發(fā)展并未受到嚴重壓力/逆境的損傷性影響的心理發(fā)展現(xiàn)象。[40]它是個體在顯著不利的背景中積極適應的動態(tài)過程,科學研究認為保護性因素是促進包括留守兒童在內的處境不利兒童彈性發(fā)展的重要因素。[41]留守兒童雖然在成長發(fā)展中經歷了親子分離等負性生活事件的影響,但如果個體能夠發(fā)掘并利用自身的保護因素,即那些可以使個體打破不良發(fā)展過程并引導個體進入積極發(fā)展進程的因素,仍有可能發(fā)展正常甚至超過正常兒童的發(fā)展水平。當前研究中已確認的保護因素大致可分為三類:個體因素 (智力水平,氣質等),家庭因素 (良好的教養(yǎng)方式,親子間良好的溝通等)和家庭以外的較為廣泛的社會環(huán)境因素 (友誼、社會支持網絡等)。[42]
兒童的成長中,保護性因素的激發(fā)強大既能減少危險環(huán)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又能增強兒童整體的心理彈性和應對能力。留守兒童雖然在外在環(huán)境方面存在親子教育缺失的危險因素,但一方面,作為外部保護性因素,社會、學校、監(jiān)護人的關懷照顧可以彌補部分社會支持,父母經常與孩子聯(lián)系溝通體現(xiàn)關懷也能緩沖部分親情缺失的影響;而內在保護性因素中,個體如果擁有積極的個性特質,對未來保持樂觀信念,對自身狀態(tài)合理認知評價,采用積極的應對方式,正確利用身邊的社會資源,鍛煉自己在逆境中的能力,使得內外保護性因素協(xié)調一致,那么其情感認知加工方式就不會出現(xiàn)偏差,能應對生活中的壓力和挑戰(zhàn),承擔責任,增強自信和適應性。
截至目前,雖然已有研究開始觀察比較留守兒童心理彈性的差異和影響因素,[43]但關于留守兒童心理彈性全面、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數(shù)量還非常少。未來研究不僅要清楚影響留守兒童彈性發(fā)展的危險性因素和保護性因素,還要進一步理解兩類因素的作用機制,為促進留守兒童心理彈性形成計劃提供理論模型,從而更好地促進留守兒童的潛能開發(fā)和自我發(fā)展。
4.社會因素:包括政府因素、社區(qū)因素和學校因素,它們都作為外部因素對留守兒童的心理發(fā)展產生一定影響。
有研究發(fā)現(xiàn)留守青少年在老師和同學支持較高的前提下,只要父親和母親給予一定的支持(不一定很高),青少年的自尊和交往主動性就可能會得到良好的發(fā)展。[44]這說明家庭以外的社會資源作為留守兒童的外部保護性因素對緩解留守造成的破壞性影響有一定作用。當前,盡管不少研究者針對留守兒童的癥狀改善及教育管理提出了種種建議和對策,如政府層面應推進相關制度的改革和加大對農民工職業(yè)培訓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以促進農村經濟教育文化的大力發(fā)展,逐步消除城鄉(xiāng)差距;社區(qū)層面應通過規(guī)范留守兒童托管中心,凈化學校周邊環(huán)境,鼓勵社工志愿者對留守兒童的關懷扶助等策略減少社會不良影響對留守兒童的侵入,建立長期穩(wěn)定的幫扶關系;學校層面應通過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保證教師及留守兒童與其外出務工的父母保持密切聯(lián)系,實行代理家長責任制,加強對留守孩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進行社會支持的補償[45,46];陸續(xù)也有相關示范地區(qū)、示范學校的推出。[47,48]但在當前城鄉(xiāng)二元制的戶籍制度和城鄉(xiāng)教育資源差距難以在短時間內改變的情況下,如何比較農村留守兒童管理良好的地區(qū)、學校與留守兒童問題出現(xiàn)較多的地區(qū)、學校之間的差異,以找到真正切實可行的綜合干預和教育方案,這是解決留守兒童問題最迫切的任務之一。而當前的研究中,干預措施多停留在理論構想與假設上,對于干預措施實效性的對比實證研究少之又少,因此也就幾乎沒有可以在全國范圍推廣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干預方案。
農村留守兒童是未來相當長時間內都將持續(xù)存在的社會現(xiàn)象,保障他們正常的社會化發(fā)展,不僅是國民教育中的基礎環(huán)節(jié),更是關系到我國未來城鄉(xiāng)一體化穩(wěn)定與持續(xù)和諧發(fā)展的關鍵因素。如何提升這一特殊群體的身心素質,心理學領域必須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發(fā)展觀的視野下,通過各種理論和實證研究清楚留守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內在機制,即在留守兒童生命發(fā)展的各個階段,留守會伴隨哪些內外因素對其心理行為產生怎樣的交互影響?積極影響及消極影響分別有哪些?當前影響或者長遠影響又是哪些?影響是靜態(tài)的還是動態(tài)的?哪些是可控制可引導的影響?如何區(qū)分留守經歷中的危險性因素?如何尋找留守兒童心理彈性發(fā)展過程中的內外保護性因素?如何提出并驗證留守兒童系統(tǒng)管理與教育的長效機制?惟有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才能真正利用好現(xiàn)有的各項資源,保證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1]段成榮,吳麗麗.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最新狀況與分析 [J].重慶工商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9,26(1):24-30.
[2]張莉華.具有“留守經歷”大學生的心理分析[J].當代青年研究,2006(12):28-30.
[3]范方,桑標.親子教育缺失與“留守兒童”人格,學績及行為問題[J].心理科學,2005,28(4):855-858.
[4]王東宇,林宏.福建省284名中學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狀況[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3,24(3):521-522.
[5]黃愛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18(4):351.
[6]崔麗娟.留守兒童心理發(fā)展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J].上海教育科研,2009(4):36-38.
[7]王良峰,張順.安徽某農村地區(qū)小學生社交焦慮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6(27):853-855.
[8]劉正奎,高文斌,王婷,等.農村留守兒童焦慮的特點及影響因素 [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7,15(2):177-179.
[9]鄧遠平,姜智.農村留守初中生生活事件、應對方式和心理健康的調查研究 [J].寧波大學學報 (教育科學版),2009(3):32-36.
[10]丘慧蘭,傅小悌,張斌,等.“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 [J].教育理論研究,2006(10):4-6.
[11]賀小華,張建育,梅小健.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與教育管理對策研究 [J].農業(yè)考古,2009(3):81-83.
[12]張建育,賀小華.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與人格特征關系[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8,24(8):932-933.
[13]胡心怡,劉霞,申繼亮,等.生活壓力事件、應對方式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7,15(5):502-503.
[14]陳亮,張麗錦,沈杰.親子關系對農村留守兒童主觀幸福感的影響 [J].中國特殊教育,2009(3):8-12.
[15]李光友,陶方標.14~16歲留守兒童心理狀況及自殺傾向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9,25(8):905-907.
[16]周宗奎,孫曉軍,劉亞,等.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發(fā)展與教育問題 [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5(1):71-79.
[17]徐禮平,王平.有留守經歷的大學生自我和諧狀況分析[J].新余高專學報,2009,14(1):114-117.
[18]羅國芬.農村留守兒童的規(guī)模問題述評[J].青年研究,2006(3):8-14.
[19]葉敬忠,莫雷.關注留守兒童:中國中西部農村地區(qū)勞動力外出務工對留守兒童的影響 [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20]呂紹清.150個訪談個案分析報告 (上)孩子在老家——農村留守兒童:生活與心理的雙重沖突 [J].中國發(fā)展觀察,2005(8):16-26.
[21]魏軍峰,鄭洪水.親子分離對農村留守初中生心身癥狀的影響 [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7,21(2):83-85.
[22]鄭顯亮,張杰.皖北留守孩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2):121-122.
[23]黃艷萍,李玲.不同留守類型兒童心理健康狀況比較[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7,21(10):669-671.
[24]王良鋒,張順,孫業(yè)恒,等.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現(xiàn)況研究[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6,15(7):639-640.
[25]周菲,陳旭.農村初中留守學生自我意識與應對方式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7(10):91-96.
[26]張若男,張麗錦,蓋笑松.農村留守兒童是否有心理健康問題 [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9(6):426-430.
[27]葉敬忠,王伊歡.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現(xiàn)狀與特點[J].人口研究,2006,30(3):55-59.
[28]高亞兵.不同監(jiān)護類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和人格特征比較[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9,30(3):257-258.
[29]孟愛玉.不同教養(yǎng)方式對農村 “留守兒童”心理、道德成長的影響 [J].云南財經貿易學院學報,2008(2):111-112.
[30]李永鑫,駱鵬程,潭亞梅.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彈性研究 [J].河南大學學報,2008(48):13-18.
[31]熊亞.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06(10):11-13.
[32]梁靜,趙玉芳,譚力.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功能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7,28(7):631-633.
[33]張德乾.農村留守兒童交往問題的實證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35(12):3714-3715.
[34]劉霞,趙景欣,申繼亮.農村留守兒童的情緒與行為適應特點 [J].中國教育學刊,2007(6):6-8.
[35]李東斌,溫義媛,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與分析 [J].品德與心理,2009(4):32-35.
[36]郭少榕.留守兒童問題性別差異調查分析——以福建省為例 [J].青年研究,2006(5):33-41.
[37]高文斌,王婷,劉正奎,等.農村留守兒童抑郁的特點及影響因素[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7(16):238-240.
[38]王青.農村 “留守幼兒”生存與發(fā)展問題初探 [J].學前教育研究,2007(6):8-11.
[39]王東宇,王麗芬.影響中學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J].心理科學,2005,28(2):477-479.
[40]席居哲,桑標,左志宏.心理彈性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心理科學,2008,31(4):995-998.
[41]胡心怡,劉霞,申繼亮,等.生活壓力事件、應對方式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7,15(5):502-503.
[42]申繼亮.流動和留守兒童的環(huán)境資源比較[J].教育探究,2008,3(2):1-7.
[43]劉巧蘭,周歡,楊洋,等.四川資中縣留守兒童心理彈性的結構方程模型分析 [J].衛(wèi)生研究,2011(4):445-449.
[44]趙景欣,申繼亮,劉霞.留守青少年的社會支持網絡與其自尊、交往主動性之間的關系 [J].心理科學,2008,31(4):827-831.
[45]陶菁.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出現(xiàn)的新問題及其對策[J].江西社會科學,2007(7):253-256.
[46]崔麗娟,郝振.農村 “留守兒童”教育困境的反思及對策研究 [J].全球教育展望,2007(11):81-85.
[47]陸清華.重慶:多途徑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J].中小學管理,2007(3):43.
[48]徐松竹.“山田模式”:為留守兒童撐起親情藍天[J].中小學管理,2007(9):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