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旁觀者卷入無直接利益沖突的行動邏輯——對馬鞍山6.11事件參與者的訪談分析

2012-04-12 06:29潘莉
關鍵詞:利益沖突警車旁觀者

潘莉

(合肥工業(yè)大學社會民生工程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09)

旁觀者卷入無直接利益沖突的行動邏輯
——對馬鞍山6.11事件參與者的訪談分析

潘莉

(合肥工業(yè)大學社會民生工程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09)

文章依據(jù)對卷入安徽省馬鞍山市6.11事件5位旁觀者的訪談研究,從“為何”與“如何”兩個層面對旁觀者卷入無直接利益沖突的行動邏輯進行了比較深入的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旁觀者參與無直接利益沖突的心理動因主要有:看熱鬧、打抱不平、借機發(fā)泄、尋求權利、相互影響、刺激快樂;他們卷入無直接利益沖突后的行動層次有:圍觀起哄、聚集封堵、推擠打砸、傳播信息、躲避退卻、反思評述?;谝陨戏治觯恼轮赋鱿嚓P方面在處理和應對無直接利益沖突時應注重群際心理疏導、流言傳播控制和個體行為干預等。

旁觀者;無直接利益沖突;心理動因;行動層次

一、問題提出

社會轉型期的中國,社會矛盾和社會沖突出現(xiàn)新的變化,即社會沖突的眾多參與者與引起沖突的事件自身并無直接利益關聯(lián),或沒有直接利益訴求,而是借此事件表達內(nèi)心郁積已久的不滿和怨恨,學界稱之為“無直接利益沖突”。甕安事件、萬州事件、池州事件等都是典型的無直接利益沖突。由于這類沖突所表明的社會情緒異變,學界視之為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危險信號,著力從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等不同視角,對其發(fā)生機制、演變過程、基本特征、消極影響及應對策略等進行研究和探討。發(fā)生機制方面,學界在對從眾理論、匿名理論、緊急規(guī)范理論、價值累加理論等相關理論系統(tǒng)梳理的同時,也從社會民眾普遍存在的怨恨和不滿、逆反、表現(xiàn)欲等社會心理基礎進行細致探討。[1]在演變過程方面,認為醞釀、激化和升級是無直接利益沖突進展過程的主要階段。[2]對其基本特征,學者認為參與者多是與沖突事件本身無關、具有某種“類意識”的弱勢群體;性質上是官民(兩個不同集團)之間的終極利益沖突;趨勢上的泛化和可能“升級換代”等是無直接利益沖突的特征。[3]在社會影響方面,學界主要側重其消極影響,認為無直接利益沖突會動搖政府執(zhí)政合法性、降低政府執(zhí)政能力、削弱政治認同感、造成政治不穩(wěn)定等。[4]關于應對策略,學者認為改善民生是根本,優(yōu)化社會心理是關鍵,完善阻斷機制是要點,強調內(nèi)外兼修,整體構建應對無直接利益沖突的策略體系。[5]綜合來看,當前研究主要立足于研究者自身學術探討或政府治理的角度,難以反映出卷入無直接利益沖突的旁觀者自己的聲音,也沒有對旁觀者為何以及如何卷入無直接利益沖突做出豐富細致的描述和分析,而這一角度無疑對我們理解旁觀者卷入無直接利益沖突的行動邏輯具有重要意義。正因為如此,本研究通過對卷入安徽馬鞍山6.11事件①2010年6月11日下午6時40分,安徽馬鞍山市湖北東路向花園新村轉彎的路口斑馬線上,花山區(qū)旅游局長汪國慶因所駕汽車與自行車擦碰而打了中學生(馬鞍山二中學生)一耳光,短時間內(nèi)演變?yōu)閹浊司奂瘒峦茢D警車的群體性事件,持續(xù)5個多小時,且參與者主要為與事件本身無直接相關的路人、附近的小商販、居住或工作在附近的群眾等旁觀者,為典型的無直接利益沖突事件。旁觀者的質性研究,著重理解旁觀者為何以及如何卷入無直接利益沖突,并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努力體現(xiàn)研究對象的心聲。

二、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質性研究方法進行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一)研究對象

以現(xiàn)場卷入安徽馬鞍山6.11事件的5位旁觀者為研究對象。事發(fā)時他們都在現(xiàn)場,最真實地經(jīng)歷過沖突的進展歷程,具有自己的獨特經(jīng)歷和感受。為保護研究對象,研究隱去他們的真實姓名,分別稱他們?yōu)閯Ⅺ?、李偉、王海、韓兵和趙民。劉麗,28歲,女性,小店店主,事發(fā)時從頭到尾都在外圍圍觀;王海,55歲,男性,事發(fā)時在現(xiàn)場,后在沖突激化時離開;李偉,26歲,社會青年,事發(fā)時從沖突激化的8點多一直到最后均處于沖突核心區(qū);韓兵,22歲,在校大學生,事發(fā)時從8點多一直到最后均處于警車周圍的核心區(qū);趙民,34歲,男性,報亭經(jīng)營者,事發(fā)時自始至終均在現(xiàn)場。

(二)研究工具

以研究者和訪談提綱等為研究工具,采用半結構型訪談。問題以“重回事發(fā)現(xiàn)場”為核心,主要包括他們所了解的事件的基本情況、他們個人旁觀或參與事件的具體經(jīng)過、現(xiàn)場所見所聞、與事件相關的感受和想法等。訪談的順序基本按照從具體的經(jīng)歷到相對不太具體的感覺、從不太敏感的話題到相對敏感的話題逐漸展開。但訪談不拘泥于問題,而是跟隨受訪者思路,在訪談過程中傾聽其細致描述事件,逐步探索和深度呈現(xiàn)其逐漸卷入和參與沖突的心理歷程和行動策略。訪談強調開放、自由、無評價,以獲得研究對象最真實的感受和想法。

(三)資料的整理與編碼

根據(jù)訪談錄音對訪談進行逐字整理,并記錄了各次訪談的情境和印象、訪談者感受和反思。對于某些在受訪者的談話中反復出現(xiàn)或者被賦予強烈感情色彩的詞或短句,將其稱為本土概念,并作為一個可能的編碼記錄。編碼主要遵循開放式登錄→關聯(lián)式登錄→核心登錄的順序進行。首先進行開放式編碼。此時,研究者放下所有的理論假設與前見,認真閱讀訪談資料,遇到與卷入沖突相關的新意義單元就記錄一次編碼,并注重使用研究對象自己的本土概念。如此,共形成關于“為何”的編碼41個:憤怒、小孩被欺負了、局長囂張跋扈、欺負小孩就是欺負民眾、瘋狂、發(fā)泄、事情鬧大讓上邊知道等。關于“如何”的編碼35個:圍觀、聚集、推擠、罵他狗官、用人墻攔堵警車、投擲雜物、叫喊、發(fā)短信、受傷、躲避等。其次進行關聯(lián)式登錄,對開放式編碼中形成的概念和類別加以類聚。如在對“為何”進行關聯(lián)式登錄的過程中,把“小孩被欺負了”、“局長打學生常理不容”、“局長囂張跋扈”、“維護小孩的權益”、“要求局長道歉”、“替孤兒寡母出氣”、“捧個人場”等歸為一類,命名為“打抱不平”。這樣,經(jīng)過關聯(lián)式登錄,就在“看熱鬧、借機發(fā)泄、打抱不平、尋求權利、相互感染、刺激快樂”等六個類屬下把“為何”的41個開放式編碼相互聯(lián)系起來;在“圍觀起哄、聚集攔堵、推擠打砸、傳播信息、躲避退卻、評述思考”六個類屬下把“如何”的35個開放式編碼相互聯(lián)系起來。最后是核心登錄,也就是發(fā)現(xiàn)核心類別以對所有已發(fā)現(xiàn)的概念類別進行系統(tǒng)分析的過程。在研究過程中,不斷對編碼的類屬進行思考,考慮如何把這些類屬聯(lián)系起來。最后,將“為何”的核心類屬定為“旁觀者卷入沖突的原因”,而將“如何”的核心類屬定為“旁觀者卷入沖突的行為表現(xiàn)”,把最終的核心類屬定為“旁觀者卷入沖突的行動邏輯”,以統(tǒng)領“為何”和“如何”下的12個主要類屬。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在對資料進行編碼、登錄之后,研究者綜合每位受訪者敘述及相關資料,運用時間序列分析、類屬分析和情境分析的方法,從“為何”與“如何”兩個層面深度解析了旁觀者卷入沖突的心理動因和行動層次。

(一)為何:旁觀者卷入無直接利益沖突的心理動因

在旁觀者為何要卷入無直接利益沖突的心理動因方面,研究者形成“看熱鬧、打抱不平、借機發(fā)泄、尋求權利、相互影響、刺激快樂”等六個維度的解釋。

1.看熱鬧。看熱鬧是指旁觀者主觀上對事件并沒有明晰的態(tài)度,僅僅把事件本身看作是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單純地由于湊熱鬧而參與其間。王海表示:“中國人還是比較愛看熱鬧的,我就是看到這里有很多人,所以就過來看看。后來人太多,感覺不太安全就離開了。”

2.打抱不平。打抱不平是指旁觀者對局長打學生一事感到氣憤,為被打學生鳴不平,要幫助被打學生討回公道,替被打學生出氣,維護被打學生的權益等。首先,所有受訪者都認為不管如何局長打學生都是局長不對:局長怎么能打學生呢?一個普通人也不會打小孩的,你一個局長應該素質更高,局長打學生真是常理不容!其次就是對局長打人后的張揚和囂張,尤其是其太太的狂妄話語感到非常憤怒:汪欺人太甚!汪的老婆不省事,打完人還惡狠狠地說:“你知道他是誰嗎?他是國家機關干部,你不就二中學生嗎?信不信我找人到學校整你!”再者就是對警察的處置方式不滿意,認為“官官相護”。如趙民認為:警察就是被汪喊來解圍的,你看警察來了以后,什么也不問就把汪的車子開走了,然后又來帶汪及其老婆,不是明顯的怕圍觀群眾找局長茬,替他解圍的嗎?在談到要替被打學生出氣時,劉麗表示:就是覺得局長很可恨,希望為小孩討回公道,就想為小孩出氣,替孤兒寡母出氣。我們就是捧個人場,不是人多力量大嗎?人一多上邊就重視,上邊一重視就能把事情處理得好一些。

3.借機發(fā)泄。借機發(fā)泄是指旁觀者平時內(nèi)心就郁積著對官員腐敗、基層公務員執(zhí)法方式粗暴、政府損害自身利益的舉措與做法等的諸多意見和不滿,當看到旅游局長打學生時,內(nèi)心的不滿被激發(fā),進而參與到事件之中,借以發(fā)泄自己內(nèi)心的不滿和怨恨。這時,被打學生變成了旁觀者自己,而汪局長則變成了旁觀者怨恨對象的替代者,成了旁觀者宣泄內(nèi)心怨恨的靶對象。對此,韓兵表示:欺負小孩就是欺負百姓,百姓平時被壓迫太久了,平時被欺負的都憋著,無法抒發(fā),上訪不是經(jīng)常被截嗎?長久積蓄的怨恨和不滿都通過這個事在表達。就像是生氣摔茶杯一樣,平時對官的怨恨堆積在一起,就都沖著汪國慶了。老百姓都對官恨,只要是官,就搞他,恨不得把他搞死,判個死刑才好。

4.尋求權利。尋求權利是指旁觀者希望通過參與事件來表達自己的聲音,把參與事件看作是影響和參與政府決策的路徑。如劉麗就表示:很多人覺得這是參與社會、影響政府的一個機會,很愿意參與。人多就是有氣勢,感覺到老百姓也有力量。通過這個事件覺得自己有參與權了。

5.相互影響。相互影響是指具有相似態(tài)度、價值、社會地位的旁觀者處于同一情境之中時,其情緒、行為等相互影響,模仿與一致性總是在不知不覺之中發(fā)生,進而使得更多的旁觀者卷入沖突。如韓兵就表示:八點多到這里路口時,就看到人山人海,至少得有幾千人。各年齡段的人都有,感覺很興奮……看到其他人喊呀叫呀,我也跟著喊叫,如果是我一個人,肯定不會對警察喊的。而趙民在談到當時人們的表現(xiàn)時認為,許多人在幾千人的群體之中進入了非理性狀態(tài):當時這里在修路,漆黑的全是人,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感覺人好像都失去了理智似地,就像歇斯底里癥,拿著磚頭、礦泉水瓶往警察和警車上砸。高喊著:“把人放下來,放人?!?/p>

6.刺激快樂。刺激快樂是指旁觀者將參與沖突作為一個尋求刺激和快樂的機會,如趙民在提到參與沖突的經(jīng)歷時說:感覺從沒看見過這樣的事情,像電影里鬧學潮似的,人們在挑戰(zhàn)權威、挑戰(zhàn)警察的過程中感覺很刺激。平時挺怕公安的,也沒有機會打公安,這回看到別人打,自己也就打,感覺很刺激,也很有一種快活的感覺。

(二)如何:旁觀者卷入無直接利益沖突的行動層次

旁觀者們在不同因素驅動下,會不同程度地卷入沖突。這種卷入以“人群聚集”為核心,在沖突中表現(xiàn)出“圍觀起哄、聚集封堵、推擠打砸、傳播信息、躲避退卻、反思評述”等不同層次的行動。

1.圍觀起哄。圍觀起哄主要是指旁觀者以在外圍圍觀和起哄幫襯的方式參與。這種參與既滿足了旁觀者想了解事實的好奇心理,同時又不會因為深度參與而受到政府處罰。如劉麗就表示:當時主要是想知道事態(tài)最終的結果,所以就把店門關了,打電話喊了我男朋友來,一起在外圍圍觀,里面人太擠,我怕不安全,就沒往里去。

2.聚集封堵。聚集封堵是指旁觀者通過人群聚集、人墻封堵等方式阻止打學生的汪局長離開,以人多力量大的方式爭取事件能夠以更加有利于被打學生的方式解決,同時宣泄內(nèi)心的不滿和怨恨??梢哉f,聚集與有意無意地封堵是旁觀者參與沖突的基本方式。如劉麗表示:當時這一片,從體育場到那邊路口,黑壓壓全是人,年輕的、年老的、男的、女的,也不知道具體有多少人,反正什么人都有。當時這塊在修路,又臨近大潤發(fā)超市和家屬區(qū),有很多修路的、做生意的都加入到事件中來了。而李偉就表示:我們當時在警車周圍,大概有幾十個人吧,就是手牽著手,攔著不給走,因為汪在警車里。很多人攔著不給走,我也攔著不給走。

3.推擠打罵。推擠打罵是指旁觀者卷入沖突之后,以推擠警察、投擲雜物、辱罵局長和警察等方式發(fā)泄內(nèi)心的憤怒和不滿。如韓兵表示:我當時到現(xiàn)場后,就一直擠到了最中間,想看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中間有很多人在圍著警車,和警察爭吵,說你怎么護著一個打小孩的人呢?我也跟警察理論、爭吵。很多人都對汪恨之入骨,在推警察和警車,大聲喊:“把他弄出來,打死他!”我們很多人還大聲罵汪是個“狗官”。而王海在談到現(xiàn)場的混亂場景時也說:很多人很激動,不少人拿著礦泉水瓶、西瓜什么的往警察和警車上砸,路口那個報亭當天晚上礦泉水都賣完了。有的人還往講話的市委書記身上砸!到那種場合,很多人都瘋了。李偉也講:群眾中很多人很激動,開始呼喊著、推擠著要把警車掀翻,向警車投擲礦泉水瓶和石塊,搶奪警察帽子。警車的玻璃被砸爛了,有的甚至想要拿打火機點燃警車輪胎……。

4.傳播信息。信息傳播是指旁觀者在卷入沖突事件的過程中,通過口口相傳、手機短信和網(wǎng)絡等進行相關信息的交流和溝通。這時,由于沒有權威信息,每一個體在傳播信息的過程中都會加入自己的理解,人為地篩選和編輯、加工、修補,以符合自身價值和自圓其說的方式進行再傳播。這樣,信息就不斷失真,并且被扭曲。在談到關于汪國慶的信息時,旁觀者傾向于從丑化其形象的角度進行傳播:好像當時他是喝過酒的……他是靠裙帶關系上來的,自身沒什么能力……生活作風也有問題,邊上那女的就是他情人,仗著汪的權勢才這么囂張……和黑社會關系密切……。在談到汪打學生這一事件時傾向于夸大事實:那一耳光打得很響,在50米以外都能聽到巴掌聲,那小孩的臉被打腫了,耳朵出血了,都聽不見了……。在談到被打學生情況時,傾向于弱化其生活境遇和表現(xiàn):小孩是單親家庭,父親死了(后來證實是父母離異),母親一個人帶著,生活很可憐……小孩母親來了后,就跪在地上,哭著求周圍的人幫著主持公道。在談到警察、政府等處理方時則表現(xiàn)出明顯的不信任:警察都是汪喊來的幫手,是護著汪的……其實花山區(qū)的領導在市委書記來之前就站在警車上講了汪是誰以及會對其撤職等緊急決定,可老百姓誰信呢?即便是市委書記宣布的撤職說到底也不過是暫時安撫,誰都知道撤職是可以恢復的,說不準事過以后又調任其他地方當局長了呢?

5.躲避退卻。躲避退卻是指旁觀者在達到參與目的,尤其是看到防暴警察、意識到事態(tài)升級之后,開始主動或被動地離開事件現(xiàn)場。主動離開現(xiàn)場的旁觀者主要有老人和一些單純出于好奇而參與的人士。如王海就表示:八點多的時候吧,看到人開始越來越多、事件越來越激烈,我就離開回家了。而被動躲避退卻的旁觀者則表示是防暴警察的出動直接迫使他們離開現(xiàn)場。如韓兵就這樣描述當時的情景:后來來了幾卡車的防暴警察,氣勢很大,拿著盾牌和警棍,以人字形硬沖進來,看到擋的人就打,有的人頭都被打出血來了,人群立刻被沖散了。后來武裝警察在撤退時發(fā)射了催淚彈,人群實在受不了,只能躲避、散開。而李偉則這樣描述:看到武警把汪帶走,還想繼續(xù)追打,可無奈催淚彈太厲害,我的眼淚瞬時就流了下來。透過煙霧我看到警車在走遠……。

6.評述思考。評述思考是指旁觀者在參與沖突的過程中和參與之后,對沖突及自身行為所進行的思考和評價。受訪者從正反兩個方面表示了自己的理解。從正面來講,受訪者認識到聚集行為造成了不良影響:其實按道理馬鞍山不該發(fā)生這樣的事。馬鞍山生活還是很舒適的,小城、工業(yè)發(fā)達城市、還是農(nóng)民社保、社區(qū)文明等很多工作的試點城市,是全國文明城市。發(fā)生這樣的事對馬鞍山影響很不好,當時網(wǎng)上就有很多信息。你看因為這件事,馬鞍山今年沒評上文明城市吧!對個人也不好,有些小年輕當時就被抓到公安局了。從反面來講,多數(shù)受訪者,尤其是年輕受訪者認為沖突還不夠大,還沒有實現(xiàn)他們參與沖突的目的,應該更大些。同時對政府的處理方式表示不滿:現(xiàn)場被打散的時候,心里覺得很不舒服、很沉重,這么多人都沒能給小孩做主,汪國慶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政府到底怎么做我們都不知道,對結果很生氣。后續(xù)也沒有明確的結果,市委書記當時說撤,是否撤了不清楚。群眾對上面的事一概不知,這里又沒有張貼、沒有公示。

四、結論與建議

研究發(fā)現(xiàn),旁觀者卷入馬鞍山事件的行動邏輯是:日常對官員存在消極認知和不滿情緒→偶發(fā)事件激發(fā)其內(nèi)心的不滿和憤怒→在看熱鬧、打抱不平、借機發(fā)泄、尋求權利、相互影響、刺激快樂等因素推動下卷入沖突→基層反應遲鈍→以“人員聚集”為核心的圍觀起哄、聚集封堵、推擠打砸、傳播信息等行為發(fā)生→憤怒宣泄后或被武警威逼后退卻與散開??梢哉f,憤怒與不滿是旁觀者卷入沖突的核心,相關方面在處理與應對無直接利益沖突時應給予焦點關注。其一,群際心理及其應對。旁觀者對官員的憤怒和不滿,實際上源于不同社會階層間的群際仇視、群際歧視等不良群際心理。研究發(fā)現(xiàn),卷入無直接利益的旁觀者基本上都屬于社會弱勢群體,家庭環(huán)境一般、收入不高、資源較少是他們共同的特征。他們在日常生活經(jīng)驗中,真切地體會到自己所屬的弱勢群體與社會優(yōu)勢群體之間的差異和對立,對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不滿意,而官員、富商等社會優(yōu)勢群體對弱勢群體的漠視和歧視更是加強了他們對“為富不仁者”和“為官不清者”的憎恨。這樣,當他們看到“內(nèi)群體”的學生被打時,就傾向于從偏向學生的視角解讀與認識事件,進而在情緒驅動下卷入沖突。為此,政府應在建立社會共享價值觀,強化官員公仆職能、優(yōu)化官員形象,改革相關體制、促進社會流動與群際公平,增進不同階層間的交流與溝通、減少社會距離方面做出努力。其二,信息的傳播和控制。在無直接利益沖突中,信息與流言的傳播對于旁觀者內(nèi)心憤怒的激發(fā)具有重要作用。在人群密集的沖突現(xiàn)場,信息與流言的傳播具有強化重復和個體特征。在馬鞍山6.11事件當中,關于局長喝酒、打人、有情人、囂張的話語,關于學生沒有父親、受傷很重的傳言,關于警察偏向局長的流言等在短時間內(nèi)反復被重復和強化。這些信息與流言的傳播是以宣泄和表示焦慮與仇恨為基礎的,同時又不斷強化和增進著人們的仇恨,影響著旁觀者的理性判斷能力,造成認識混亂與行為偏離。為此,政府應及時有效公開相關信息,并以斷言和重復的方式,讓流言止于公開、止于真相、止于智者。其三,行為控制與緊急狀態(tài)應對。模仿、從眾等去個性化行為是旁觀者卷入沖突的重要因素。去個性化是指當個體獨自一人時,會從倫理的角度自覺遵循社會規(guī)則,而處于群體當中、彼此又互不相識時,會感覺自己是一個“匿名者”,因此行為責任感降低、行為限制放松,導致沖動行為和偏差行為的發(fā)生?!耙庾R到肯定不會受到懲罰——而且人數(shù)越多,這一點就越是肯定——以及因為人多勢眾而一時產(chǎn)生的力量感,會使群體表現(xiàn)出一些孤立的個人不可能有的情緒和行動”。[6]67為破除這種去個性化心態(tài),政府應注重早期干預,在事件發(fā)生早期即首先果斷將當事人(打人局長)帶離街面,有意識轉換現(xiàn)場;其次是通過錄像監(jiān)控和攝像、空間隔離、個別接觸等使旁觀者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是隱蔽的,而是公開在大眾、尤其是政府面前的,從而引導個體行為回歸理性;最后是謹慎運用對抗性壓制力量,并在沖突后進行有意識干預和心理調適。

[1] 胡聯(lián)合.群體性事件:何以發(fā)生與演化[J].中國社會科學,2009,(1);于建嶸.社會泄憤事件中群體心理研究——對“甕安事件”發(fā)生機制的一種解釋[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9,(1).

[2] 吳傳毅,唐云濤.“非直接利益沖突”的規(guī)律及制度性應對思考[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0,(2).

[3] 郝宇青.當前中國“無直接利益沖突現(xiàn)象”的特征[J].探索與爭鳴,2007,(4).

[4] 劉勇.“無直接利益沖突”對政治穩(wěn)定的挑戰(zhàn)及應對機制[J].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0,(1).

[5] 王雅君.“無直接利益沖突”與社會心態(tài)調控[J].理論探討,2008,(4).

[6] [法]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M].馮克利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D669

A

1672-0040(2012)04-0047-05

2012-03-28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無直接利益沖突'的群際心理及應對策略研究”(11YJC84003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潘莉(1974—),女,安徽淮北人,合肥工業(yè)大學社會民生工程研究所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法學博士,主要從事社會心理與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責任編輯 鄭東)

猜你喜歡
利益沖突警車旁觀者
安全生產(chǎn)沒有旁觀者
社會關系在分析師調研過程中的作用——基于利益沖突和信息優(yōu)勢的視角
Scratch極品飛車熱力追蹤
旁觀者之眼:外媒視角下的吳忠信主持十四世達賴坐床
德國人租“警車”防盜
旁觀者,未必清
高校防止利益沖突的對策研究
“三公”消費領域的利益沖突研究
關注校園暴力的旁觀者
農(nóng)地使用制度不確定性與水庫移民安置區(qū)利益沖突及整合研究
法库县| 聂荣县| 榆社县| 锡林郭勒盟| 溧阳市| 西青区| 梧州市| 汤原县| 恩平市| 吐鲁番市| 都江堰市| 乌海市| 石台县| 大邑县| 宁河县| 高碑店市| 桐城市| 米林县| 武威市| 扎囊县| 申扎县| 定日县| 赤水市| 奉新县| 许昌市| 和林格尔县| 建阳市| 扬中市| 麟游县| 长顺县| 阜新市| 佛坪县| 德惠市| 英德市| 朝阳县| 宁阳县| 娄烦县| 方正县| 凉城县| 玉屏| 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