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懷明
(南京大學 文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3)
現(xiàn)代海外華人社會的形成與中國小說、戲曲的傳播、接受
苗懷明
(南京大學 文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3)
就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的傳播、接受而言,中國本土之外的海外華人無疑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文化群體,他們既是接受者,又是傳播者。這種傳播和接受伴隨著華人移民海外的步履而展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各個歷史時期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它還參與了海外華人文化的重塑。對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的譯介,不僅滿足了海外華人了解本民族傳統(tǒng)文化、延續(xù)文化薪火的愿望,也使中國文化在世界各國更為廣泛地傳播。在對傳統(tǒng)小說、戲曲的研究中,海外華人學者是一支獨特的學術力量,他們的研究成果頗多可借鑒處,與國內學者的相關研究形成一種有益的互補。
海外華人社會;小說;戲曲;傳播;接受
探討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不能僅僅局限于中國本土,而應有更為寬廣的視野和眼光,這已逐漸成為學界的共識,并形成了良好的學術傳統(tǒng)。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隨著中國與世界各國文學藝術交往的日益頻繁,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越來越廣泛,影響力日益增加,與其他國家、民族文學藝術之間的關系也更為密切,相關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已經逐漸變成一門世界性的學問,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這正如有位學者所說的:“在我們面向21世紀的今天,回顧一下本世紀的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當會產生一種學術上的迫切感,那就是這種研究不能總是囿限在傳統(tǒng)的文獻范圍內做文章,新一代學人應當把視野擴展到全世界,應當從歷史角度回溯中國古典文學由近而遠地走向世界的軌跡,而且應當站在當代學術的高度,來審視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如何觸及和研究中國古典文學這一特異的文化現(xiàn)象。”[1]
就傳統(tǒng)小說、戲曲的譯介、演出及研究而言,中國本土之外的海外華人無疑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文化群體,他們既是接受者,又是傳播者。在文化傳承上,他們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著很深的淵源關系,但同時他們又生活在異域,受到其他國家、民族文化的深刻影響。他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著特殊的意義和感受。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海外華人社會的傳播和影響并不只是本土之外一種簡單的延伸和補充,而是有著更為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意義,成為一個相對獨立、完整的文化類型或文化現(xiàn)象。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學術課題,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討?!皻v史學家們可以找到材料,并以此為根據(jù)進行分析,一個遠離本國的少數(shù)民族是怎樣重新創(chuàng)造自己的文化的,他們是怎樣跟自己的祖國保持聯(lián)系的,是怎樣把握它的歷史又是怎樣看待它的現(xiàn)狀的”[2],這是一位外國漢學家對該相關研究范圍與思路的認識和把握,它也是本文所要探討的重要問題。
下面以最具群眾基礎、傳播較廣、影響較大的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為個案,較為全面地探討它與現(xiàn)代海外華人社會之間特殊而又錯綜的復雜關系。
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在海外華人社會中的傳播和接受是伴隨著華人移民海外的步履展開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因此,要談清這個問題,首先要對華人移民海外的歷史作一個簡要的回顧。依據(jù)不同歷史時期華人移民海外的情況,可以將華人海外移民的歷程分成如下三個大的歷史階段:
1840年之前為第一階段。盡管華人移民海外的歷史十分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但由于歷代王朝特別是明清兩代的嚴厲禁止及鄉(xiāng)土觀念、交通不便等因素的影響①,華人的海外移民一直受到很大的限制,數(shù)量較少,呈零星分布的狀態(tài)。據(jù)有的研究者估算,“1840年以前,移居海外的華人累計不會超過50萬”[3]。這些移民大多迫于生活壓力而到海外謀生,主要來自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qū),因地緣的關系,大多集中在東南亞各國。
從1840年到20世紀上半期,為第二階段。這一時期為華人海外移民的高潮期,移民的具體數(shù)量目前尚無精確的統(tǒng)計,有數(shù)百萬乃至上千萬人等不同的說法。之所以在這一時期出現(xiàn)移民潮,一方面與清代中后期時局動蕩,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qū)廣大基層民眾生活困頓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列強特別是美國等國家征招海外勞工有關。在西方列強的脅迫下,清政府于咸豐十年(1860)開禁,準許勞工出國,移民正式合法化。華人移民的地點除了東南亞各國外,地域很廣,包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早期移民海外的華人主要從事修鐵路、開礦、農業(yè)種植等繁重勞動。
到晚清時期,受時代文化思潮的影響,海外華人移民的人員成分結構發(fā)生變化,開始出現(xiàn)知識移民。1871年,第一批官派留學生赴美,其后留學生數(shù)量逐年增加。據(jù)統(tǒng)計,從1854年到1953年的100年間,僅留學美國的中國學生和學者就達到22000多人,其中有不少人在美國定居[4]。這些知識移民并不限于福建、廣東兩省,而是遍布全國各地,他們大多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有不少人在移居國定居后,從事文教科研等與學術文化相關的職業(yè)。
20世紀上半期,中國內憂外患,戰(zhàn)亂不斷,時局動蕩,除外出務工、留學外,還有不少人為逃避政治、戰(zhàn)亂移民海外,其中有不少具有深厚學養(yǎng)的知識分子。
從1949年至今,為第三階段。在新中國成立后的30年間,受政治因素的影響,中國內地的海外移民受到很大限制,較之20世紀上半期,數(shù)量銳減。進入80年代,實行改革開放之后,隨著政治氛圍的寬松和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對海外移民的限制大為減少,華人移民海外的數(shù)量也因之急劇增加,出現(xiàn)了一個新的出國潮,這些移民主要集中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就人員組成而言,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勞工,一類是留學生。其中尤以后一類為多,知識移民占有較大的比重。據(jù)統(tǒng)計,“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約有二十五萬中國大陸學生和學者來美留學,其中超過半數(shù)的人最終定居美國”。臺灣的情況則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中期,約有十五萬中國臺灣學子來美留學或培訓,其中大部分人畢業(yè)后定居美國”[4]。
這些海外華人移民大部分來自福建、廣東兩省,從地理分布上來看,還是十分廣泛的,幾乎世界各國皆有,不過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和歐美地區(qū),其中以東南亞地區(qū)的華人移民最多,約2500萬人,占全世界華人移民的近90%;歐美地區(qū)則主要集中在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其中美國的華人數(shù)量約有300萬。這是由地緣、歷史等原因形成的。這種較為集中的地域分布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海外的傳播和接受也會產生相應的影響。
隨著華人到海外各國的移居,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也在更為廣泛的范圍內傳播,這些華人移民也就自覺或不自覺地成為中外文化的交流使者。海外華人移民為所在國的繁榮作出很多貢獻,自然也包括文化方面的貢獻。他們注定要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頁。
就文化素養(yǎng)而言,早期的海外華人移民主要為生活所迫而遷徙,他們大多文化水平較低,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完整的教育,有不少人甚至是文盲。這樣,包括小說、戲曲在內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起初主要是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播,由于他們大多處于社會的底層,社會地位不高,因此傳播的范圍主要局限在移民社會內部,這正如一位研究者所概括的:“他們無文化,能聽不能看,所以在他們當中流傳的多是中國的俚俗文化,主要是民間歌謠,還有沿襲過去中國傳統(tǒng)上的講故事,如市場里有‘講古’、‘勸善’等。后來,有一些前往避難的文化人、革命者,才有古典詩文和小說傳入?!盵5]
對早期華人移民來說,小說、戲曲主要是通過兩種方式伴隨他們出國的:一是作為一種文學娛樂方式,一是作為一種宗教信仰。不少小說、戲曲中的人物形象在民間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成為民間崇拜對象,比如關公崇拜、包公崇拜、觀音崇拜、媽祖崇拜等。這些移民未必看過相關小說、戲曲作品和演出,但他們對這些由小說、戲曲而來的神靈則十分熟悉,在海外移居的過程中,將其傳播到世界各地。隨著時間的推移,華人移民落地生根,這些來自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也逐漸從移民內部傳播到其他族群中,與當?shù)匚幕诤希Ξ數(shù)氐奈幕囆g產生了積極的推動和影響。
從清代晚期開始,不少華人以留學、工作等形式移民海外,也有一些知識分子出于政治等原因到國外定居,他們屬于知識移民,有不少人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在國外主要從事教學、科研等工作,在當?shù)赜兄^大的影響。文化素養(yǎng)的不同往往也決定了以小說、戲曲為代表的傳統(tǒng)文化在海外華人社會傳播、接受方式的差異。
隨著移民海外華人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小說、戲曲等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和影響也更為多元,除了上面所講的娛樂和宗教信仰這兩種方式外,一些華人或將傳統(tǒng)小說、戲曲譯介到國外,或在海外大學里開設小說、戲曲課程,或專門進行學術研究。文本的譯介和研究逐漸成為主要的傳播方式。這樣,傳統(tǒng)小說、戲曲不僅在華人社會,而且在其他民族中也有更為廣泛的傳播,產生著越來越大的影響。
對一個在陌生文化環(huán)境中生活、繁衍的華人移民來說,來自本土的傳統(tǒng)文化有著特別的意義,特別是早期的移民,多為社會底層的勞工,由于生活貧困、國家弱勢、文化水平低等原因,受到所在國政府和民眾不同程度的排斥和歧視,這樣,來自本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對他們來說更為重要,成為他們的精神支柱和家園,使他們從中獲得心靈上的安慰。
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少華人移民在所在國定居下來,他們以本民族文化為根基,在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一種獨特的新型華人文化。這種文化具有融合、多元的特點,深深地打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烙印。
大體說來,以傳統(tǒng)戲曲、小說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海外華人文化的密切關系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這是海外華人社會文化生活的一種自然延續(xù)。
來到異國之后,盡管在諸多方面需要適應,需要接受很多新鮮事物,但畢竟是背井離鄉(xiāng),對那些有著濃厚鄉(xiāng)土情結的海外華人來說,他們仍然按照慣性,延續(xù)過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習俗,其中自然也包括文化生活。這種慣性的力量是很強大的,通??梢匝永m(xù)幾代乃至更長,世界各國的唐人街就是基于這個社會文化心理基礎形成的。清代晚期有位到過美國的中國人曾這樣描述他所看到的海外華人形象:“記者越太平洋而客美洲也,登岸,見所謂吾廣東人,衣廣東之衣,食廣東之食,言廣東之言,用廣東之器具,舉飲食玩好,服飾器用,無一不遠來自廣東;聲音笑貌,性情行為,心腸見識,起居嗜好,無一不如在廣東焉。所異者,一頂黑洋帽,服尚黑色耳?!矶鵀橛讶艘^戲,其所演班本,又廣東戲也。花旦小生白鼻哥,紅須軍師斑頭婆,無一不如廣東舊曲舊調、舊弦索、舊鼓鑼?!盵6]當時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也是如此,比如一位外國人曾這樣描述遠在圭亞那的海外華人:“英屬加勒比各地的中國人仍然在久處異鄉(xiāng)之后保持著他們從中國帶來的許多文化、語言和生活習慣上的特性?!盵7]就文化生活而言,來自故土的以小說、戲曲為代表的文化藝術無疑會讓他們感到親切,使其減輕思念家鄉(xiāng)、親人的痛苦,得到心靈上的安慰。
其次,華人移民漂泊到異國,以小說、戲曲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可以讓他們產生一種民族認同感,產生一種凝聚力。較之國內同胞,他們保存和延續(xù)傳統(tǒng)文化的愿望更為自覺,也更為強烈。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前,華人移民在異國的生存總的來說是相當艱難的,他們不僅要為謀生而努力,而且還受到所在國政府與民眾的排斥和歧視。特別是19世紀后半期,以1882年美國推出的排華法案為標志,一些歐美國家掀起了排華浪潮,華人移民的生存狀況十分艱難,他們被視為有著劣等文化傳統(tǒng)、無法同化的民族,不僅無法獲得所在國的公民身份,無法與所在國公民通婚,而且在就業(yè)、教育等方面受到十分嚴格的限制。華人移民生活在充滿敵意的環(huán)境中,身心受到很大的傷害和凌辱。這種狀況直到二戰(zhàn)之后才逐漸發(fā)生改變。
在此情況下,一些華人奮起進行抗爭,其中介紹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其進行辯護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因為許多誤解和偏見是由文化沙文主義和對其他文化傳統(tǒng)的無知造成的。相關著作如李恩富的《我在中國的童年》、林語堂的《吾國與吾民》等,都曾在美國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這些書籍的作者“大都出身于書香世家或士紳階層,他們對中國的闡釋主要建立在傳統(tǒng)中國社會的高雅文化之上。他們力求將中華文明,特別是其中的哲學、宗教、文學和文化傳統(tǒng)等描寫得引人入勝,希望借此引起那些喜歡‘東方情調’的美國民眾善意的好奇心,進而美化中國的形象”[4]。
這樣,包括小說、戲曲在內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海外華人來說,是他們引以為豪的文化根基。通過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推介,他們獲得了文化認同感、民族自信心,也得到了所在國人民的理解和同情。中國傳統(tǒng)文化成為華人與其他民族溝通與理解的重要媒介和橋梁。
再次,以小說、戲曲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海外華人文學創(chuàng)作的重要思想文化資源和文學資源,對其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誠如有位研究者所言:“舊文學傳播不僅促進了華文文壇的初步形成,還為新文學的誕生準備了厚實的基礎?!盵5]
華人移居海外各國之后,其文學活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進行包括戲曲、小說在內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譯介和傳播,另一方面則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海外華人作家有的在出國前即已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有的則是在異國成長起來的,他們的文學創(chuàng)作作品或使用華語,或使用英語等所在國語言,自成一體,并非中國文學在海外的簡單延續(xù),他們創(chuàng)作的作品通常被稱作海外華人文學作品或華裔文學作品,其中以華語創(chuàng)作的作品又被稱為海外華文文學作品或跨區(qū)域華文文學作品。
海外華人文學因其作者身份、文化背景及內容、表達方式的獨特性,與中國本土的文學創(chuàng)作有著很大的不同,成為世界華人文學中的一朵奇葩。隨著社會文化的變遷及海外華人人員組成結構的改變,海外華人文學也經歷了一個較為復雜的演進過程②。其與以小說、戲曲在內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也在不同歷史時期呈現(xiàn)出不同的形態(tài),比如早期的美國華人文學“大都模仿漢語經典文學作品的敘事手法,用文言文創(chuàng)作,言簡意賅,仿佛是在刻意臨摹中國古典文學”[4]。其后的華人文學創(chuàng)作則逐漸擺脫這種簡單的模仿,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將其作為作品的重要文化及文學元素,作品水準也在不斷提高。
相對于中國本土的文學創(chuàng)作而言,海外華人文學一方面屬于外國文學,另一方面又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正如一位研究者所概括的:“雖然現(xiàn)在的海外華文文學已脫離了中國文學,但海外華文文學是從中國文學的母體中孕育誕生出來的,并且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今天,絕大多數(shù)的海外華文文學作家都直接受到過中國文學(古代文學、現(xiàn)代文學、臺灣文學)的熏陶和影響,卻是不爭的事實。”[8]海外華人文學也因此獲得雙重文化身份。一百多年來,涌現(xiàn)了不少優(yōu)秀作家,如林語堂、張愛玲、陳若曦、於梨華、聶華苓、湯亭亭等,在海外華人社會和中國本土都有著較大的影響。不少海外華人作家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十分熟悉,他們有意識地從中國傳統(tǒng)小說中汲取文學及文化營養(yǎng),比如張愛玲的小說創(chuàng)作就深受《紅樓夢》的影響,對此已有不少論者撰文進行介紹分析,這里不再贅述。
同時還要說明的是,通過海外華人的宣傳和推介,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也逐漸為其他民族的讀者所熟知和喜愛,并對其文學創(chuàng)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華人到海外居住地的落腳也就意味著傳統(tǒng)小說、戲曲譯介的開始,這種譯介最初是口頭或表演形式的,后來則以書面形式為主。這種譯介既是面向其他民族的,同時也是面向本民族的。之所以面向本民族,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部分華人后裔與當?shù)孛褡逋ɑ椋饾u融入當?shù)厣鐣?,不懂母語,對本民族文化感到陌生。從時間上來說,面向其他民族的譯介顯然要早于面向本民族的譯介,其過程正如一位研究者所描述的:“在另外一些國家,特別是像柬埔寨、泰國和東南亞諸島國,漢文不過是一種外語,只有一部分中國移民和他們的后裔才能懂得,所以閱讀中國小說最初就限制在這部分人中間,到后來翻譯小說才出現(xiàn)于不再懂得祖國語言的中國社團中?!盵2]
華人擁有掌握母語的便利,對相關歷史文化背景較為熟悉,因而他們的譯介較之其他民族人士在準確和妥帖方面具有自己的優(yōu)勢,逐漸成為中國文化傳播的主力軍。
由于不同歷史時期華人移民文化素養(yǎng)及所在地域的不同,華人對傳統(tǒng)小說、戲曲的譯介也呈現(xiàn)出較為鮮明的階段性和地域特色。以下分別進行簡要介紹。
對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的譯介早期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各國。原因很簡單,因為這里是華人早期到海外的主要移居地。自然,這一地區(qū)早期對傳統(tǒng)小說、戲曲的譯介也主要是由華人后裔承擔的。由于各國國情的不同,譯介的具體形式也不一樣,有的國家比如泰國,對中國小說、戲曲的譯介是由國王主持進行的,比如曼谷王朝一世王帕佛陀約華在其當政時期,曾讓手下翻譯《三國演義》和《西漢通俗演義》,兩書的翻譯約在1806年完成。后任的國王也相繼主持翻譯了《東周列國志》、《封神演義》、《東漢通俗演義》等中國小說作品。相比之下,其他國家對中國小說、戲曲的譯介則多是由民間自發(fā)進行的。
在這些華人譯介者中,僑生華人這一特殊階層作出了較大的貢獻。比如印度尼西亞僑生華人林慶鏞,曾先后翻譯60部共2000集中國小說,如此多的數(shù)量在中外翻譯史上也是不多見的③。再比如馬來西亞檳城的僑生華人曾錦文,他曾在中國的福建船政學堂學習并任職,先后用馬來文翻譯《反唐演義》、《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東周列國志》等中國小說,在當?shù)貎S生華人社會中引起轟動,達到爭相傳閱的程度。需要說明的是,當時這樣的翻譯家不是一兩個,而是有一批。
華人僑生又稱峇峇或娘惹,是指移居東南亞各國的華人后裔,他們的父祖同當?shù)厝私Y婚,已完全融入當?shù)厣鐣?,他們屬于混血兒,大多使用當?shù)赝ㄐ姓Z言交流、寫作,而不再使用漢語,但他們仍有著強烈的民族意識,對中國文化懷有濃厚的興趣,這也是他們譯介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的重要動力。
從內容上來看,中國傳統(tǒng)小說的譯介多集中在那些具有深厚群眾基礎、故事性較強的作品上,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薛仁貴征東》、《說唐》、《羅通掃北》、《飛龍全傳》、《包公案》、《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等;就題材內容而言,歷史演義、英雄傳奇、神魔小說、才子佳人、公案小說、俠義小說都有。有的小說比如《三國演義》等不僅有馬來文、泰文、爪哇文、越南文、柬埔寨文等多個語種的譯本,而且同一個語種也不斷有新的譯本出現(xiàn)。再比如,到1890年,《西游記》“一共出現(xiàn)了六種不同的馬來文和印尼文的譯本”[2]。晚清至民國期間的武俠小說如《三俠五義》等在東南亞各國也很受歡迎,被大量翻譯出版。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后,具有新文學性質的作品也被大量翻譯出版,對東南亞各國文學的轉型與重建起到了重要的催生和促進作用。
這些譯本流傳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早期主要以抄本的形式出現(xiàn),有些華人甚至開辦書鋪,專門雇人抄寫,以供其他人租借閱讀。后來則較多地被刊印。進入20世紀后,隨著新媒介的出現(xiàn),形式更為多樣,或在報刊上刊載,或在廣播電臺播出,比如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泰國無論是華文報紙還是泰文報紙,都爭相刊載中國小說,是否刊載中國小說,成為一家報紙能否生存下去乃至暢銷的基本保證[5]。有趣的是,還有一些華人使用這些譯本以講故事、說書的形式向其他人進行宣講。
這些譯介的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作品受到當?shù)厝A人的喜愛。有一個數(shù)字很能說明問題,據(jù)一位研究者統(tǒng)計,在19世紀80年代,印度尼西亞“三年內就有四十多部作品問世”[2],由此可見這些小說受歡迎的程度。再比如由泰國曼谷王朝一世王帕佛陀約華主持翻譯的泰文版《三國演義》1865年首次刊印,到1972年時已重版15次之多。這些中國小說也同樣為其他民族的讀者所歡迎。比如有位叫穆罕默德·薩勒·賓·柏朗的學者在讀過《三國演義》譯本后,曾于1894年這樣評價這部書:“我非常喜歡讀中國故事書,尤其喜歡《三國演義》,因為它包含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包含著連為王室效忠的那些官員也應該傾聽的暗示和寓言?!庇形蛔x者在讀過新加坡人曾錦文的《三國演義》馬來文譯本后,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中國有價值的史書,無論是對僑生華人還是懂馬來文的當?shù)厝?,都是有用的?!盵2]
需要說明的是,早期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的譯介較為自由隨意,更多的是意譯而非嚴格忠實于原著的直譯,譯介者通常會考慮本地讀者的接受情況和閱讀需求,對一些難以翻譯的作品內容比如詩詞、回目等予以省略,或增加一些具有介紹、注釋性質的文字,甚至補寫一些具有當?shù)厣实娜宋锖颓楣?jié)。還有一些則屬具有一定創(chuàng)作色彩的改寫,比如越南華裔作家李文馥曾將中國戲曲《西廂記》、小說《玉嬌梨》改寫成具有越南民族特色的六八體長詩,其中《西廂記》長達1744句,《玉嬌梨》長達2926句[5]。這種有所變通、帶有地域色彩的譯介更容易為本地讀者理解和接受。
相比之下,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在歐美等國的譯介較之東南亞各國在時間上要晚一些。1731年,法國傳教士馬若瑟在中國廣州將雜劇《趙氏孤兒》譯成法文。1735年,其譯文在法國神父杜赫德主編的具有百科全書性質的《中華帝國全志》中全文刊載,同時刊載的還有《今古奇觀》中三篇擬話本小說《莊子休鼓盆成大道》、《呂大郎還金完骨肉》、《懷私怨狠仆告主》的法譯本,這三篇小說由另一位法國傳教士殷宏緒所譯。1736年,《中華帝國全志》被譯成英文。隨后,這部書還被譯成德文、俄文等文字,這些小說、戲曲作品遂相繼在歐洲各國廣為傳播。1755年,《趙氏孤兒》法譯本又在巴黎出版單行本。《趙氏孤兒》、《今古奇觀》遂成為最早被傳入歐洲的中國戲曲、小說。1761年,英國人威爾金森翻譯的英文版《好逑傳》在英國倫敦出版,該書的翻譯早在1719年就已基本完成,這是中國傳統(tǒng)小說最早的英文譯本之一。該書隨后被轉譯成法、荷、德等國家的文字,可見這部小說在當時的歐洲還是比較受歡迎的。
起初歐美各國對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的翻譯主要是由傳教士、商人和外交官這三類人員承擔的,原因也很簡單,當時只有這三類人與中國有較多的接觸,也只有他們掌握了漢語,對中國文學有較多的了解。他們翻譯中國典籍的目的一是為了向國內各界介紹中國的社會文化,二是出于傳教、經商、外交等實際需要,三是為了學習漢語。自然,也有一些是出于個人的興趣和愛好。他們的翻譯以《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著作為主,也有選擇地翻譯一些文學作品,相比之下,所翻譯小說、戲曲的數(shù)量比較少,在20世紀上半期之前,僅有《趙氏孤兒》、《老生兒》、《漢宮秋》、《西游記》、《好逑傳》等少數(shù)幾種,且有不少是片段的節(jié)譯。
后來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加,這一情況才逐漸有所改變,出現(xiàn)了一些對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感興趣的漢學家,他們多為大學教授和研究人員,對這類作品的譯介從此前的實用提升到學術層面,通常和相關研究結合在一起。進入20世紀,歐美地區(qū)的漢學研究日益受到重視,漢學研究隊伍不斷擴大,這一地區(qū)逐漸成為中國文學作品的譯介、出版中心,無論是在數(shù)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有很大的突破和提高。
至于歐美地區(qū)華人對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的譯介,時間上則要晚許多,這與早期華人懂外文者較少及輕視小說、戲曲的傳統(tǒng)觀念有關。從19世紀后半期開始,華人移民歐美各國的數(shù)量逐漸增多,知識移民占有越來越大的比重。他們中有不少人在歐美各國從事教學、科研等工作,出于對本民族文學的喜愛及研究的需要,這些華人逐漸加入傳統(tǒng)小說、戲曲譯介的行列,并成為一支不可替代的生力軍。
海外華人具有熟練掌握母語及本民族文化的優(yōu)勢,他們的譯介較為準確、貼切,出現(xiàn)了不少質量精良的佳作,比如王際真的英譯《紅樓夢》、李治華的法譯《紅樓夢》、余國藩的英譯《西游記》等,都受到學界的高度肯定。
歐美地區(qū)華人對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的譯介是從晚清時期開始的,因時代文化語境及讀者興趣的不同,呈現(xiàn)出明顯的階段性。起初只是零星的個別現(xiàn)象,節(jié)譯或翻譯一些小說、戲曲作品的片段,向西方讀者介紹故事梗概而已。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隨著漢學研究的逐漸深入和發(fā)達,讀者對此類作品的要求也更高,參與譯介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的華人人數(shù)及翻譯作品的數(shù)量也明顯地增加,逐漸出現(xiàn)了一些嚴格忠實于原著、質量精良的全本翻譯。此后海外華人對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的譯介一直保持良性發(fā)展的態(tài)勢。
就譯介的作品類型而言,它們多為流傳較廣、藝術水準較高的作品,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等。相比之下,戲曲作品被翻譯的數(shù)量要遠遠少于小說,這主要是因為戲曲主要為韻文,翻譯難度較大。此外,這也與文學傳統(tǒng)有一定關系,西方早有成熟的戲劇,對中國戲曲的接受有一個漸進的過程④。
在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譯介的過程中,涌現(xiàn)出一批優(yōu)秀的海外華人翻譯家的作品,其中具有代表性、影響較大的有陳季同的法文版《中國故事集》、王際真的英文版《紅樓夢》、李治華的法文版《紅樓夢》、余國藩的英文版《西游記》、王良志的英文版《紅樓夢》、陳寶吉的法文版《西廂記》、熊式一的英文版《西廂記》等。至于東南亞、歐美地區(qū)之外地區(qū)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的譯介情況,由于數(shù)量較少,且資料缺乏,這里不再贅述。
對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的譯介不僅滿足了海外華人了解本民族傳統(tǒng)文化、延續(xù)文化薪火的愿望,也使中國文化在世界各國廣為傳播,它有助于改變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一些誤解和偏見,增進世界各國人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對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構建多元文化、繁榮世界各國的文化藝術都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對那些致力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譯介的先驅者,應該濃墨重彩地為他們寫上一筆。
與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的譯介相比,海外華人對這類作品進行學術層面的研究在時間上要晚許多,這與海外華人移民人員的構成有關。早期華人移民文化水準普遍較低,多從事繁重的體力工作,少有從事文化工作者,更不用說進行學術研究了。
早期從事漢學研究的多為外國人,主要集中在歐洲各國和日本。歐洲地區(qū)最早從事中國文化研究的多為傳教士和外交官。比如最早譯介中國小說、戲曲到歐洲的就是法國傳教士馬若瑟。據(jù)統(tǒng)計,從16世紀到18世紀間,在中國活動過的耶穌會傳教士有800人左右;從1552年到1773年,耶穌會傳教士所寫與漢學有關的著述多達422種?!霸诮鼉蓚€世紀中,有關中國的大量信息便通過他們的著述、書信或報道源源不斷地傳到了西方,西方人由此才開始真切地認識中國,西方的漢學也由此得以奠基?!盵9]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出現(xiàn)了如下獨特的現(xiàn)象:“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直至20世紀初期,漢學教授的位置由畢業(yè)于其他領域、僅有一些中國知識的人占據(jù)著的現(xiàn)象并非鮮見,有些人僅僅作為外交官、傳教士在中國逗留了很長時間,或曾在中國內地供職。”[10]這些早期漢學家對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的研究往往和他們的譯介結合在一起,他們的著述奠定了漢學的基礎。
1814年,法蘭西研究院決定將中文列為研究課目。這一做法不久為其他國家所效仿,俄國、美國、英國等國也相繼在大學開設中文課程[11]。這無疑是一個具有標志性的學術文化事件,它標志著漢學研究正式成為一個學科門類,被納入西方的知識體系,學術水準得到很大提升,并由此獲得較快的發(fā)展。日本則由于地緣的關系,與中國的文化交流一直保持頻繁而密切的狀態(tài),對中國小說、戲曲的譯介很早就開始了,不過,具有現(xiàn)代學術性質的漢學研究卻是從19世紀后半期開始的,雖然時間較之歐美各國稍晚,但由于基礎深厚,人數(shù)眾多,很快后來居上,成為世界漢學研究的重鎮(zhèn)。
晚清以降,越來越多的華人到海外留學、工作,他們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在移居國定居之后,多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具備研究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的素養(yǎng)和條件。以美國為例,早期到這里留學的學生大多就讀名牌大學,據(jù)統(tǒng)計,“1872年至1954年間,百分之八十的中國留學生就讀于美國20所名牌大學,包括哈佛、哥倫比亞、耶魯和斯坦福等”[4]。他們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在西方學術界嶄露頭角,到五六十年代逐漸形成一支獨特的學術力量,在海外學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并涌現(xiàn)了一批優(yōu)秀的學人,為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研究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這些海外華人學者主要集中在歐美地區(qū),特別是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其分布呈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地域性。正如一位研究者所描述的:“當今英語世界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地理分布和華人的聚居存在某種對應關系。就海外而言,英國的倫敦,美國的紐約、舊金山、洛杉磯、檀香山、西雅圖、圣地亞哥,加拿大的多倫多、溫哥華,澳大利亞的悉尼、堪培拉等城市和地區(qū),既是華人海外移民的集中點,同時也是所在國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基地?!雹荽送?,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新加坡、泰國等國家也有數(shù)量不等的海外華人學者。
較之國內學人,海外華人學者有著自己的特點,那就是他們不僅精通本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而且對所在國的文化也有較為深入的了解,眼界較為開闊,有較好的語言基礎和理論素養(yǎng),他們大多從事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關領域的研究,喜愛用西方的文藝理論詮釋中國文學作品,從比較的角度來探討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主要學術著述以所在國的語言如英文、法文等表達。這些優(yōu)勢不僅是國外其他民族的學者所欠缺的,而且也是國內學人所缺少的,他們的研究成果頗多可借鑒之處,可以與其他類型學者的研究形成一種有益的互補。
雖然歐美各國漢學研究的時間較早,但它們大多集中在哲學、歷史等其他學科,即便是在文學領域,對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的關注并不太多,成果相當有限,停留在一般的介紹層面。在此背景下,海外華人學者的介入,對這類文學研究的深入展開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以法國為例,其20世紀中國小說、戲曲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當?shù)厝A人,有位學者對此作過準確的描述:“首先對此作出有益嘗試的是本世紀30年代我國留法學生,他們當中不少人曾以探究中國古典小說作為自己的博士論文,這些論文,先后在法國公開發(fā)表,是法國最早出版的研究中國小說的專論。如1933年出版的吳益泰的《論中國小說的書目與批評》,1935年出版的賀師俊的《論儒林外史》,郭麟閣的《論紅樓夢》等。這些論著從文化的視角對中國小說的發(fā)展及其代表作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專題研究,它們的問世無疑具有開拓的意義。”⑥美國漢學起步雖然較晚,但能后來居上,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當?shù)厝A人學者的積極推動。有位德國漢學家在抱怨本國漢學研究狀況不理想的時候曾提及這一點:“美國的中國學研究之所以具有優(yōu)越性,一個原因是美國擁有許多華裔的學者,這一點德國學術界至今還沒有明白其重要性?!盵12]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以《紅樓夢》研究為例,有位學者對美國紅學研究的狀況是這樣概括的:“在美國的紅學研究隊伍中,美籍華裔學者居于主位:人數(shù)多,發(fā)表和出版的論著多。”[13]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為界,歐美地區(qū)的漢學研究可以分成兩個發(fā)展階段,法國和美國分別是前后兩個發(fā)展階段的漢學研究中心,海外華人學者在這兩個國家漢學研究中的貢獻和地位具有代表性,其他國家也存在類似的情況。
這些海外華人研究者就其成長經歷和治學背景而言,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在國內完成本科學業(yè),受到初步的學術專業(yè)訓練,到國外繼續(xù)深造,從事學術研究和教學;一類則是在國外完成高等教育。自然,學術背景的不同會帶來研究興趣及研究方法的差異。在這些海外華人學者中,具有代表性、影響較大的主要有李田意、柳存仁、夏志清、劉若愚、王靖宇、馬幼垣、陳慶浩等。
近年,隨著中國同海外各國學術交流的增加,海外華人學者的學術著述被越來越多地譯介到國內,并引起國內學人的濃厚興趣,人們對這一支獨特學術力量的了解越來越多,相互間的交流也日益頻繁、深入。在此背景下,中國傳統(tǒng)小說、戲曲的研究也將呈現(xiàn)出新的氣象,這是可以期待的。
注釋:
①比如《大清律例》就明確規(guī)定:“一切官員及軍人等,如有私自出海經商者,或移住外洋海島等,應照交通反叛律處斬立決?!?/p>
②有關海外華人文學的整體情況,參見陳賢茂等《海外華文文學史初編》(鷺江出版社1993年版)、尹曉煌《美國華裔文學史》(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等專著的介紹。
③參見基貝丁·哈莫尼克、克勞婷·蘇爾夢《譯成望加錫文的中國小說》一文的相關介紹,載克勞婷·蘇爾夢編著《中國傳統(tǒng)小說在亞洲》,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④有關中國戲曲被譯介成英文的整體情況,參見都文偉《百老匯的中國題材與中國戲曲》附錄一《1741年以來中國戲劇的英文譯本目錄》,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2年版。
⑤黃鳴奮《英語世界中國古典文學之傳播》第5頁,學林出版社1997年版。有關中國文學在英語世界傳播、研究的具體分布情況,參見該書第一章“英語世界中國古典文學傳播之背景”第二節(jié)“地理布局”。
⑥錢林森《中國文學在法國》第130—131頁,花城出版社1990年版。同一時期華人在法國以中國傳統(tǒng)小說為選題獲得文學博士的還有李辰冬的《紅樓夢研究》(1934年)、盧月化的
《紅樓夢派的中國少女》(1936年)等。
葛劍雄、曹樹基、吳松弟《簡明中國移民史》第484頁,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此處對華人海外移民歷程的介紹亦參考了該書。
參見尹曉煌《美國華裔文學史》第79頁注釋3,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佚名《觀戲記》(1903年),載《黃帝魂》(1929年),阿英《晚清文學叢抄》小說戲曲研究卷第67頁,中華書局1960年版。
詳情參見錢林森《中國文學在法國》第9—10頁,花城出版社1990年版。
[1]傅璇琮,周發(fā)祥.中國古典文學走向世界叢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
[2]克勞婷·蘇爾夢.中國傳統(tǒng)小說在亞洲[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9.
[3]葛劍雄,曹樹基,吳松弟.簡明中國移民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4]尹曉煌.美國華裔文學史[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
[6]佚名.觀戲記[A].阿英.晚清文學叢抄[C].北京:中華書局,1960.67.
[7]莫頓.H.佛列德.加勒比地區(qū)英國屬地內的中國人[A].陳翰笙.華工出國史料匯編(第6輯)[C].北京:中華書局,1984.293.
[8]劉俊.論海外華文文學的總體風貌和區(qū)域特質[A].劉俊.從臺港到海外——跨區(qū)域華文文學的多元審視[C].廣州:花城出版社,2004.107.
[9]鄭德第.耶穌會中國書簡集[M].鄭州:大象出版社,2000.
[10]任繼愈.國際漢學(第7輯)[M].鄭州:大象出版社,2002.
[11]錢林森.中國文學在法國[M].廣州:花城出版社,1990.
[12]馬漢茂,張西平.德國漢學:歷史、發(fā)展、人物與視角[M.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
[13]胡文彬《.紅樓夢》在美國[A].胡文彬《.紅樓夢》在國外[C].北京:中華書局,1993.162.
I206
A
1007-905X(2012)02-0079-06
2011-10-20
苗懷明(1968— ),男,河南平輿人,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研究。
責任編輯 宋淑芳
(E-mail:hnskssf@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