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靜
(江蘇師范大學,江蘇 徐州 221116)
試論漢語抱怨語
劉 靜
(江蘇師范大學,江蘇 徐州 221116)
抱怨言語行為是表情類言語行為的一種。抱怨同贊揚、感謝、邀請以及表示相同或不同觀點、看法的言語行為一樣,都涉及多變的語境條件,因此話語形式的選擇也是豐富多樣的。主要從抱怨語的概念及其特點、漢語抱怨語的構成要素及分類、交際主體語境因素對漢語抱怨語的影響、抱怨語的表達方式以及表達抱怨時應注意的事項幾個方面來對漢語抱怨語進行初步的探索。
抱怨語;語境;表達方式;禮貌
根據(jù)Olshtain和Weinbach(1978:208)給抱怨的定義:在抱怨言語行為中,由于過去或正在進行的活動對說話人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說話人表達不滿、煩惱、責難以作為對該活動的反應,并且這一抱怨常常講給對這一冒犯行為至少要負責任的受話人。[1]
漢語抱怨語的特點可通過與其他相關概念的比較中得以說明。首先,漢語抱怨語不同于稱贊語。抱怨語是指說話人道出心中不滿或煩悶的言語行為集。[2]稱贊語是說話人對他人,尤指聽話人所具有的某種雙方認可的優(yōu)勢,如才能、成就、人品性格、外貌以及所有物等直接或間接地進行積極評價的言語行為。抱怨語和稱贊語,有時存在著相同的命題內容。例如:
(1)甲:小李這個人怎么樣? 乙:人太好了!
例(1)可以有兩種解釋。假設乙曾得到小李的幫助,在甲詢問乙時,乙說出此話,這里“人太好了”就是稱贊語,稱贊小李熱心、樂意助人;假設小李曾對乙做出了讓乙不開心或難受的事情,此時的“人太好了”便是一句反語,帶著對小李的諷刺意味,因而是抱怨語。要確定是抱怨語還是稱贊語,我們只有借助語境才能更好地加以判斷。
其次,漢語抱怨語不同于批評語。雖然批評語和抱怨語一樣,都屬于表情類言語行為,都表現(xiàn)的是不滿或者否定的心理狀態(tài),但也存在著區(qū)別。批評語是指對錯誤或缺點提出意見。批評語的命題內容必須是多涉及的人和事,以及相關的時間、地點等信息,即聽話人曾經做了的行為或者是曾經說過的話語。抱怨言語行為發(fā)生的時候,聽話人不一定是對說話人所抱怨的事或話語的負責人,也可能是第三人。批評言語行為發(fā)生的時候,聽話人一定是說話人所批評的事情或者行為的負責人。此外,批評言語行為通常包含“批評”“說”“說說”這樣的詞語。
(2)A小航,你和簡佳現(xiàn)在是在玩火。你沒有女朋友,形單影只。她失了戀,孤枕難眠。都想找個人來陪,你們這叫什么?叫飲鴆止渴!你說說你,渴了不去找水,喝敵敵畏!雖然解了一時之渴,等藥性發(fā)作,你們倆都得歇菜!(王海鸰《新結婚時代》)
B甲:這件事小張做得太差勁兒了。 乙:對呀,他平時也不是這樣的人呀。
例(2)都是說話人表達自己的不滿和責備。A句中,小西指出小航做得不對的地方,小航是說話人說出批評話語的直接負責人,其中“你說說你”中的“說”在這里可以解釋為批評。這句話是一句顯性施為句,包含了“說”這個施為動詞。B句中,甲的話語是對小張的行為否定,雖然不是對著小張在說話,卻是對小張的一種抱怨。因其聽話人不是小張,屬于間接抱怨行為。
1.漢語抱怨語的構成要素。
漢語抱怨語包括核心成分、輔助成分和修飾成分三個要素。抱怨語表達的核心成分是實施每個言語行為都必須具有的成分。指的是說話人使用的抱怨策略和說話人抱怨的具體內容。抱怨語表達的輔助成分通常是為了實施言語行為提出的理由和依據(jù),以及要求聽話人做出回應。抱怨語的修飾成分包括非語法結構成分、獨立成分、節(jié)律成分等。
(3)林小楓仰臉看天,“你呀,也就是敢沖我厲害,欺軟怕硬,膽小鬼!懦夫!”(《中國式離婚》)
(4)看來乃文真的沒告訴你!你也真是可憐,被他騙了你的感情不說,連這他也不告訴你,這未免也太過分了吧!(于晴《紅蘋果之戀》)
(5)你說說看小芳怎么就喜歡上這么一個痞子??!
以上三例中的劃線部分分別是抱怨語構成的核心成分、輔助成分和修飾成分。
2.漢語抱怨語的分類。
從受話對象的角度,漢語抱怨語分為直接抱怨語與間接抱怨語。直接抱怨語這一冒犯行為的實施者和被抱怨者的對象受話人要對這一冒犯行為負全部或者至少部分責任,直接抱怨語是一種面子威脅行為;間接抱怨語是受話人表達對某人、某事的不滿,受話人對這一冒犯行為不負直接責任。間接抱怨是對自己或不在現(xiàn)場的某人或某物表示的不滿或不悅。聽話人既不必也不能夠對說話者所認為的冒犯行為進行彌補。[3]如:
(6)A甲對乙說:你怎么搞的,這么臟的東西倒在我身上了。
B甲與乙閑談,甲對乙說丙:丙也真是的,早就說好了昨天還錢給我的。
C甲與乙在公交站臺上避雨,甲對乙說:剛剛還是艷陽高照,怎么突然就下雨了。
例(6)A是直接抱怨,說話人對實施冒犯行為的受話人進行面對面的抱怨,說話人有直接的反應期待,也就是說,說話人說出這樣的話語是希望受話人對其所做出的行為進行解釋或者道歉。B和C都屬于是間接抱怨行為,但又有所不同。B是說話者抱怨的對象不在場的抱怨行為,說話人并沒有直接的期待,沒有希望立即得到解釋或者道歉。C是客觀情況如天氣、交通以及公共設施等造成的影響主體的行為。
1.交際主體之間的社會關系對漢語抱怨語表達的影響。
就交際主體雙方的社會關系而言有三種可能:一是說話人的地位高于受話人;二是兩者處于平等的社會地位;三是說話人的地位低于受話人,這些都將影響抱怨言語行為實施策略的選擇。例如:同樣的情景——做飯。
(7)A母親做的菜不合胃口:媽媽,您今天發(fā)揮失常了噢!
B朋友做的菜不合胃口:老王,這個菜的味道今天怪怪的呢。
C孩子做的菜不合胃口:小紅,這個菜忘記放鹽了吧?
在例(7)中,都是做的菜都不合胃口,但是表達抱怨的程度有差異,說話人的地位高于受話人,抱怨的程度就高,而且一般會直接指出抱怨的內容,威脅受話人的面子的程度也就高;受話人的地位和說話人一般高或者受話人的地位高于說話人時,抱怨的語氣更緩和,一般會選擇不那么直接的表達出來,威脅受話人面子的程度就低。
2.交際主體之間的社會距離因素對漢語抱怨語表達的影響。
交際雙方的社會距離是影響抱怨言語行為的一個重要的方面。例如:同樣的情景——被踩到腳了。
(8)A陌生人:你這人怎么搞的,踩到別人了也不知道啊,真是!
B朋友:哎喲,你踩到我了。(帶著笑的口吻)
C家人:你把我踩痛了啦。
在例(8)中,對社會距離遠的人,更傾向于采用抱怨程度更高的抱怨方式,對社會距離稍微近一點的,更傾向于采用撒嬌式的或者容忍的抱怨方式。
1.通過不同句式表達抱怨。
通過陳述句結構表達抱怨,例如:
(9)富貴叔,我看張順那小子蠻橫不講理,肺都要氣炸了。(劉紹棠《運河的槳聲》)
通過疑問句結構表達抱怨。
(10)“六七十歲的老人還有孕婦都在排隊,你一來就想買票,好意思嗎?”
通過祈使句結構表達抱怨。
(11)別狡辯了,你馬上向石靜賠禮道歉!(王朔《永失我愛》)
通過感嘆句結構表達抱怨。
(12)我是個中國人,你們美國要做得太過分,我可以馬上離開這個國家!(嚴歌苓《一個美國外交官和大陸女子的婚姻》)
2.通過語境信息表現(xiàn)的抱怨。
(13)甲:這幅畫誰畫的啊? 乙:小張,畫得怎么樣? 甲:畫得真好看! 乙:(笑)
甲和乙在參觀一個畫展,假設小張平時的畫畫技巧就不是很好,在眾多的畫之中,“這幅畫”畫得很差,甲和乙一眼就認出了它,所以甲的話語“畫得真好看”表示抱怨小張的畫得那么不好,誰還把它拿到畫展上來展覽。因此這是一個抱怨行為。但是,如果這張畫很好看,甲和乙都沒想到是小張的畫,甲說的這句話便是對小張的稱贊。所以要根據(jù)語境信息來判斷是否是屬于抱怨的言語行為。
在言語交際中,交際者總希望得到對方的尊重。為了尊重對方,說話人需適應語境采取一些恰當?shù)慕浑H策略以示禮貌,求得最佳交際效果。[4]抱怨本身是一種威脅面子的行為,但是我們進行日常交際的出發(fā)點是為了雙方交際的順利進行,如果說話人在表達抱怨時運用了不禮貌的話語,很可能導致交際失敗。因而說話人要注意采取恰當?shù)牟呗越档屯{面子的程度。
1.語用移情人稱指示語的運用。
人稱指示語的語用移情主要體現(xiàn)在說話人能從對方的角度進行語言編碼,使利益中心偏向聽話人。當聽話人的面子受到威脅時,會發(fā)揮移情的作用,增加話語的禮貌程度,提高語用效果。例如在一次測驗中,班上的同學考試分數(shù)普遍不理想,老師這樣說到:
(14)我們如果細心一點,這次考試的分數(shù)不會是這個樣子。
老師其實是在抱怨自己的學生粗心大意,為了不打擊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例(14)老師選擇了“我們”來代替“你們”,把自己放在了和大家一樣的位置,因而降低了話語的威脅面子的程度。這樣的抱怨也更易于被學生們接受。
2.模糊限制語的使用。
在語言交際中,程度變動型和范圍變動型模糊限制語可以避免說話武斷,使話語更具客觀性;另外,類似模糊限制語的使用還可體現(xiàn)說話人的謙虛和委婉,從而達到維護人際關系的目的。[5]當說話人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威脅或傷害對方的言語行為時,為了實現(xiàn)交際目的,可選擇運用迷糊限制語進行掩飾與調控。如:
(15)你這人有點兒不講理了吧。
例(15)說話人抱怨受話人不講理,這是很直接的威脅對方面子的言語行為,而此句中使用程度變動型模糊限制語“有點兒”,緩和了整個句子的抱怨的語氣。
抱怨言語行為在我們的生活中發(fā)生的頻率很高。正是由于生活給抱怨言語行為的發(fā)生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語境條件,所以我們在進行日常交際的時候,要根據(jù)不同的語境選擇不同的抱怨語表達方式。并且在使用抱怨語的時候應努力做到禮貌得體,這樣才能保證交際的成功進行。
[1]趙英玲.論英語直接抱怨語和間接抱怨語[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5):106-112.
[2]袁敏周.論漢語直接抱怨語[J].語言文字應用,2009(1):48-59.
[3]劉惠萍.抱怨語的語用研究[J].廣西社會科學,2004(2):125-128.
[4]索振羽.語用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5:85.
[5]何自然,冉永平.新編語用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9:178.
ClassNo.:H030DocumentMark:A
(責任編輯:蔡雪嵐)
OntheComplaintsinChinese
Liu Jing
Complaining words are one of the expressions of speech acts. Complaining words , as praising words ,gratitude and invitation act , and the words to indicate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as well , are all involved in the changing contexts. The choice of the forms of discourse is rich and diverse .The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complaints in Chines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complaints in Chinese. Meanwhile ,the influence of the communication subject’s contextual factors on the complaints in Chinese, the expression of complaints in Chinese and several aspect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while the expression of Chinese complains are studied also.
complaining; context;expression;courtesy
劉靜,在讀碩士,江蘇師范大學。
1672-6758(2012)12-0118-2
H03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