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聰
哲學與文化
兩者之間
——略論保羅·策蘭與海德格爾的隱性對話
劉聰
保羅·策蘭與馬丁·海德格爾,一位是二十世紀中后葉最重要的德語詩人,另一位是同時代最有原創(chuàng)影響力的西方哲學思想家。在長達二十多年的相互精神性的交往中,兩者之間隱匿著一場“詩”與“思”的對話。作為奧斯維辛的幸存者與作為曾經(jīng)是納粹黨員而對立的兩者一度使這場對話處于某種緊張的對峙??梢哉f,策蘭終生徘徊于對海德格爾思想的拒斥與汲納之間,不時在自責與譴責的情緒深處、愧疚與懷疑的情感交織中將自身陷于無法言說的窘境之中。然而無法否認的是,海德格爾哲學對策蘭的詩學理論似乎具有決定性意義。在海德格爾切近之處,策蘭豁然地發(fā)現(xiàn)了偶合的主題與言辭,并在自己的詩文中產(chǎn)生了一種 “海德格爾式的回響”。分析策蘭詩文與海德格爾哲學之間的借引,既是對“詩”與“思”關系的理論思考,也是對一個曾被遺忘的文化事件的場景復現(xiàn)。
受奧地利女詩人英博柯·巴赫曼影響,策蘭于一九五一年開始接觸海德格爾的著作,并逐漸受其導引。從策蘭在閱讀過的二十多種海德格爾著作上所作的批注、符號來看,詩人曾是一個何其熱情的讀者與學生。雖然,這位哲學家向第三帝國政治立場的偏斜常常使策蘭陷入某種不安,但顯然海德格爾哲學的隱含光芒更具魅力。這種關注應該是雙向的。在荷爾德林、里爾克、特拉克爾、格奧爾格之后,策蘭成為海德格爾最感興趣的詩人,除向其贈送了十余部自己的著作外,他甚至打算為詩人謀得教職,又親自為他的朗誦會做籌備,并因對方的拒斥與冷漠而備感失落。美國學者詹姆斯·K.林恩認為,策蘭與海德格爾之間存在著 “一場懸而未決的對話”,這種對話的隱匿性即在于,兩位智者在未作任何交流與溝通的情況下,卻超越了民族、社會和文化背景以及時空的界限與距離,在思想的回應中產(chǎn)生了絕妙的呼應?!霸诓咛m逐漸成長為一名詩人的過程中,在沒有閱讀海德格爾的情況下,他已經(jīng)是一個正在成長的海德格爾了”,①詹姆斯·K.林恩:《策蘭與海德格爾:一場懸而未決的對話(1951-1970)》,第4頁,李春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這一點,兩者在看到對方文字時終有覺察。進而,促成了詩人與哲學家這場虛擬對話的原因只能是,自身在對方的顯現(xiàn)中所營造的共鳴。
詩人與哲學家的對話何以可能?海德格爾曾將兩者理解為各自孤絕于山中的相關毗鄰者。到策蘭聲名鵲起的年代,海德格爾又逐漸推近了兩者的距離。這表現(xiàn)于,海德格爾認為,作詩也是運思的事情,在詩人的“詩所道說的東西中去經(jīng)驗那未曾說出的東西”,思就被帶入一場與詩的對話中。①馬丁·海德格爾:《林中路》,第246頁,孫周興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一方面,詩人具有與哲學家同樣達于存在之“敞開”狀態(tài)的追求,詩與思的對話即是“一種存在歷史上的對話”。②馬丁·海德格爾:《林中路》,第246頁,孫周興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另一方面,詩與思就其本質而言因“微妙而清晰的差異”在“本己的暗冥之中”保持著某種分離,是兩條“相對地、以各自方式超出自身”的平行線。但這種分離不是毫無關聯(lián)的隔斷,而是在向“無限”(思詩融合)的交會中處于同一個領地。③馬丁·海德格爾:《在通向語言的途中》,第188頁,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所以,詩與思的近鄰關系決定了詩人與思者既構筑著相似的工程,又在對彼此的傾聽中葆有自身之個性。詩人本身意味著,在世界黑暗時代里“吟唱著去摸索遠逝諸神的蹤跡”,并以此成詩;思者則在對存在之思考中,憂心詩人之言,同時為之提供正確的解釋和保存。詩啟示思的產(chǎn)生,思是詩意之思。
策蘭與海德格爾之間的隱性對話即是對詩人與思者關系最為直接而具體的呈現(xiàn),對話不僅源于相同的旨趣,也源于對話雙方的理論自持與思想獨立。海德格爾對于存在之澄明、死亡、語言運行方式的關注與討論,使策蘭發(fā)現(xiàn)了自己詩歌的合法性。林恩從策蘭對海德格爾著作中的標注推斷,領會海氏思想的主題、模仿其語言風格,甚至從中為自己的詩文探尋資源成為其閱讀的主要目的,這種思想汲取一直保持到策蘭生命的終結。因對海德格爾思想傾慕而產(chǎn)生的詩人之思帶來了詩與思的相遇,也使詩人在閱讀中形成了自己的詩學理論。思想家短暫的納粹經(jīng)歷,使策蘭的詩學觀點一直刻意保持著與海德格爾哲學思想在認知上的差異。但時常深陷于矛盾之中的策蘭仍然期待一場與海德格爾的會面,正如海德格爾向同事格哈姆·鮑曼所表達的渴望結識策蘭一樣。一九六七年在托特瑙堡的會見里,隱含著詩人如此的期待:“走進小屋之時書,帶著瞥見井上之星的心情,帶著期待一句話擲到心坎里的希望?!雹鼙A_·策蘭:《保羅·策蘭詩選》,第390、412頁,孟明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如果詩人與思者的對話可以發(fā)生,那策蘭所要詢問的“思者的走來之語”,不能理解為海德格爾針對自己與國家社會主義關聯(lián)一事而該作的懺悔,而應是一名傾聽者對訴說者直白、遙遠而又深切的呼喚。
策蘭與海德格爾的對話始終映襯在“死亡”的隱匿背景下。當詩人以奧斯維辛的“黑牛奶”果腹之時,海德格爾雖已辭去了弗萊堡大學校長的職務,卻仍保留著納粹黨籍。兩者所共同經(jīng)受的現(xiàn)實事件是死亡,不同的是一方為間接承受者,另一方為間接施與者?!霸趭W斯維辛之后,寫詩是野蠻的”,阿多諾曾直接宣布了詩的終結,這種終結緣于對死亡工廠的恐懼,毒氣室的“瓦斯煙霧”侵擾了詩人們的朝圣之夢。用優(yōu)美敘說死亡,用語言展現(xiàn)“人類經(jīng)驗之極端”的策蘭是個例外,一個奧斯維辛幸存者以自己的詩歌對阿多諾的論斷作出了駁斥。海德格爾在探討特拉克爾的詩句時認為,每位詩人只為一首從未被道出的獨一之詩而創(chuàng)作,其偉大的標準在于他的詩意道說在何種程度上被純粹地保存于這種獨一性中?!八劳觥奔词遣咛m的獨一之詩,并從未被言說殆盡。死亡始終被策蘭作為詩歌的母題,這是納粹屠猶事件遺留在詩人身上的終生難以泯滅的“條紋”,也是所有存在之詩的本體指向。與浪漫主義、超現(xiàn)實主義不同,策蘭沒有將夜、死亡浪漫化為諸神返回的神圣時刻,也沒有將彼岸世界想象為另一個嶄新國度。因為,“那跌落者,內心化了/在堆成河岸的人頭里說:/不欠死神,也不欠/上帝”。⑤保羅·策蘭:《保羅·策蘭詩選》,第390、412頁,孟明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沒有虧欠就沒有原罪,沒有原罪則沒有崇拜。策蘭向往死亡絕非因為彼岸之光,而是對生的徹底絕望、逃避以及對生命完整性的趨求?!拔铱匆娢业暮诎祷钪?。/我看清了它的根底:/那也是我的,還在生活?!雹俦A_·策蘭:《保羅·策蘭詩選》,第88頁,孟明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從生到死,在策蘭看來就是從黑暗到黑暗的無可避免的人類之命運。
策蘭將死亡帶來的肉體之痛轉向了對本體之存在的思考,并表達為語言上的獨白或交流。海德格爾也曾發(fā)問,“死”這個詞具有的是一種生物學含義還是生存論存在論含義?這樣的思路引發(fā)了策蘭追尋“生存論死亡概念”的興趣,顯然這對他的詩文創(chuàng)作大有裨益。海德格爾強調對死亡生存論的闡釋要先于生物學和生命存在論,“死不是一個事件,而是一種須從生存論上加以領會的現(xiàn)象”,②馬丁·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第276、288、282、285頁,陳嘉映、王慶節(jié)合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6?!笆谴嗽诒旧硐騺聿坏貌怀袚聛淼拇嬖诳赡苄浴?,③馬丁·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第276、288、282、285頁,陳嘉映、王慶節(jié)合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6。所以,死亡不是意指此在的存在狀態(tài)的完結,而是“存在者的一種向終結存在”,④馬丁·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第2 7 6、2 8 8、2 8 2、2 8 5頁,陳嘉映、王慶節(jié)合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 0 0 6。即向死而生。同時,對死亡的存在論分析絕不涉及對彼岸可能性的預想,即不能從存在者層次上決定“‘死后’是否還能有一種不同的、或更高級或更低級的存在,以及此在是否‘繼續(xù)活著’甚或是否是‘持存的’、‘不朽的’”。⑤馬丁·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第2 7 6、2 8 8、2 8 2、2 8 5頁,陳嘉映、王慶節(jié)合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 0 0 6。海德格爾將死看作生命的組成部分而不是生命的終極結果,它存在于存在者向其終結靠攏的存在之中,這正是策蘭想在語言中所要表達的。
策蘭對海德格爾有關死亡的若干段落加了標注,并在與思想家的文字碰撞中發(fā)現(xiàn)了“共同的語言”。⑥詹姆斯·K.林恩:《策蘭與海德格爾:一場懸而未決的對話(1951-1970)》,第22、13、112頁,李春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在追隨海德格爾并試圖以一種本體論的方式定義“終結”與“整體性”的時候,策蘭意識到此在之存在即是一種整體性的缺失,因此,詩與詩人永在途中并指向死亡。這位以詩歌為存在方式的詩人也以詩歌顯現(xiàn)了海德格爾生與死之間的關聯(lián)。《死亡賦格曲》的發(fā)表在歐洲引起了轟動,這既是大屠殺事件侵蝕詩人心靈后策蘭對“生”的冷漠態(tài)度,也是一名幸存者對“茍且偷生”的負罪感的排解。策蘭將詩的呈現(xiàn)看作人的呈現(xiàn),當詩歌所涵蓋的是本體論意義上的“死亡”的時候,那詩人就可以不用為在“生”中殘喘而自責了,因為詩人已在“死”中。
像《夢中之夢》中詩人與朋友的對話一樣,策蘭與海德格爾真正意義上的對話發(fā)生在潛意識的“深?!敝?,此時的“深?!笔钦Z言。策蘭在海德格爾的著作中發(fā)現(xiàn)了與己相似的語言觀,⑦詹姆斯·K.林恩:《策蘭與海德格爾:一場懸而未決的對話(1951-1970)》,第22、13、112頁,李春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而他對原初的語言的使用也構成了一個吸引海德格爾的磁場。⑧詹姆斯·K.林恩:《策蘭與海德格爾:一場懸而未決的對話(1951-1970)》,第22、13、112頁,李春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對詩、存在、語言的共同關注,使他們的詩學理論與哲學思想聯(lián)系在了一起。
海德格爾將“語言”區(qū)別于作為純粹人類功能的說話,認為對語言的本質的探求需要從傳統(tǒng)的認識論語言觀中將“語言”拯救出來,還原語言的存在論意義。從一九三○年前后一直到一九五○年代,海德格爾的存在論語言觀在對存在與語言、詩與語言進行原初的思考中逐步趨于成熟。海德格爾將語言看作存在的房屋,看作最根本意義上的詩,而“語言之本質現(xiàn)身乃是作為道示的道說”,⑨馬丁·海德格爾:《在通向語言的途中》,第253頁,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所以道說是存在之說話,并在詩中顯現(xiàn),世界在道說的“澄明著”與“掩蔽著”之際被“端呈”。詩與思的近鄰關系緣于雙方在能夠開始進入相互面對的狀態(tài)中之前就已經(jīng)將“道說”作為共同的要素了。道說是將詩與思帶入近鄰關系的“切近”,思與詩是道說的兩種方式:思不是追問,而是一種自行道說,是對允諾(思想給出的要思的東西)的傾聽;詩是純粹所說,語言的道說本質決定了詩即是一種道說?!八寂c詩的對話旨在把語言的本質召喚出來,以便終有一死的人能重新學會在語言中棲居。”①保羅·策蘭:《保羅·策蘭詩選》,第88頁,孟明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海德格爾認為只有詩人與哲學家才能夠以自己的言說在語言之中保持存在的“敞開”狀態(tài),從而看守語言房屋。
從閱讀《存在與時間》開始,策蘭便開始注意海德格爾有關語言、詞語、詩的觀點表達,并詳細作了批注。這種存在論意義上的語言觀吸引了策蘭,尤其是關于語言與詩之間相通性的闡釋。在海德格爾處,詩不是任意的詞語游戲,而是對存在和萬物之本質的創(chuàng)建性命名,從而進入敞開的道說。語言的本質需要在詩的本質當中追尋,因為“原語言乃是作為存在之創(chuàng)建的詩”,所以詩使語言成為可能,詩即是“一個歷史性民族的原語言”。②馬丁·海德格爾:《海德格爾選集》(上),第319頁,孫周興選編,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6。在此基礎上,策蘭認為,詩是語言的表現(xiàn),其在本質上體現(xiàn)為與他者的對話。詩如瓶中信期待登陸某片心地與他者產(chǎn)生一場廣義的聯(lián)系,所以詩永在渴望的途中。語言通過詩人說話,語言通過詩而使存在被敞開。策蘭曾寫道:“帶上一把可變的鑰匙/你打開房子,在那里面/緘默的雪花飛舞……你變換著鑰匙,你變換著詞/它可以隨著雪花飛舞?!雹郾A_·策蘭:《保羅·策蘭詩文選》,第27頁,王家新、芮虎譯,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詩的詞句就是詩人的鑰匙,它可以打開語言的房屋(詩人與思者的家宅),詩人在對詞句的變換中尋找“應合”的開啟時機,試圖在房屋之中得到庇佑??梢哉f,海德格爾將詩看作原初語言的詩學思想與策蘭在詩文以及《子午線》講演中將詩歌看作是“未成型狀態(tài)的語言”的思想是相似的,兩者都認為解放原初語言并使之進入敞開狀態(tài)是詩人的使命。
策蘭與海德格爾的對話交錯著語言觀上的親近與政治立場上的疏遠。詩人在對海德格爾的觀念與措辭的借鑒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詩學理論;海德格爾竭力研究策蘭,并意圖使其詩學觀與己相一致。但哲學家的納粹經(jīng)歷卻在某種程度上激化了兩者在認知上的差異,譴責與被譴責成為障礙,使他們的關系晦暗不明、復雜不清。從僅有的三次會面來看,策蘭與海德格爾的對立身份以及策蘭逐漸令人堪憂的精神狀況,使詩人與哲學家在現(xiàn)實中 “劃時代的相遇”總是陷于一場場尷尬的沉默。沉默是否意味著對話不曾發(fā)生?海德格爾曾在對道說與說話的區(qū)別中分析,“聽和沉默這兩種可能性屬于話語的道說”,④馬丁·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第189頁,陳嘉映、王慶節(jié)合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6。但 “道說 (Sagen)與說話(Sprechen)不是一回事。某人能說話,滔滔不絕地說話,但概無道說。與之相反,某人沉默不語,他不說話,但卻能在不說中道說許多”。⑤馬丁·海德格爾:《在通向語言的途中》,第31、251頁,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這樣來看,兩者之間的對話雖然在沉默中帶有某種隱匿性,但這種形式卻勝卻任何熱烈的討論。策蘭與海德格爾已習慣在彼此的詩、文中安靜傾聽,尋找詩與思中間地帶的光亮,兩位毗鄰而居者在意識形態(tài)的分離中保持著詩學觀、語言觀上最適度的親密性。在寫給策蘭的信中,海德格爾這樣寫道:“我們交換了許許多多的沉默。我想,某一天,其中的某些部分,會通過談話而從未被言說的狀態(tài)中得到恢復……在適當?shù)臅r候,您將會聽到,在語言中,也會有某種東西到來,就像詩歌對您說話一樣。”⑥詹姆斯·K.林恩:《策蘭與海德格爾:一場懸而未決的對話(1951-1970)》,第225頁,李春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兩年后,策蘭陡峭地站立在巴黎的米拉波橋頭縱身躍下,而海德格爾在逝世前的八個月仍然想起有關策蘭的一切,“走來之語”并未降臨。詩者與思者都已故去,然而,詩在繼續(xù),思在持守,詩的本性與思的本性在相互循環(huán)中流淌著人的起伏跌宕的命運。詩與思的碰撞在策蘭與海德格爾之間的遭遇恰好表明了詩與思的恩怨乃是人的本性必然經(jīng)歷的命運。一場對話已經(jīng)結束,這場對話也遠未結束。
(本文系二○一一年遼寧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L11DZX018)
劉聰,哲學博士,沈陽師范大學哲學與政治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