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菊亞
(常熟理工學院 附屬中學,江蘇 常熟 215500)
課程資源是新課程改革中提出的核心概念,在國家頒布的《化學課程標準》中有“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fā)建議”這一組成部分。[1]課程資源的意義范疇寬廣,我國學者廖哲勛認為:從廣義上有利于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各種因素均屬于課程資源;從狹義上課程資源指形成課程和教學的直接因素來源。[2]教材是教學的主要媒介,也是最為重要的課程資源,但相比時代的日新月異和生活的瞬息萬變,教材明顯具有時間的滯后性和地域的局限性,與學科知識和教育理論的前沿動態(tài)也有一定的時間差。
有鑒于此,化學教師要意識到教材的局限性并認識到可開發(fā)性,積極開發(fā)生活中時代性、趣味性、實用性兼具的課程資源。本文把屬于教學領域并能密切聯(lián)系現(xiàn)代生活的相關資源稱為“活資源”,社會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時事新聞、校園內最新的熱點話題等,均能用化學領域內的專業(yè)知識加以詮釋,為“我”所用而成為“活資源”。教師可以引入此類鮮活材料與教材內容有機整合,給化學教學帶來無限的生機,彰顯教育的個性和活力。
新化學課程標準中對教師提出了課程資源利用和開發(fā)的建議,要求教師創(chuàng)設有效情景,把能為教學所用的生活現(xiàn)象、社會熱點、科學動態(tài)酌情開發(fā)為適合教學所用的背景和話題。激發(fā)學生進行不脫離社會現(xiàn)實的有效思考,關注社會民生,增強社會責任感,有助于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如毒奶粉事件一度在社會上沸沸揚揚,教師在化學式基本計算中將之轉化為“活資源”,既使學生學會了某元素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也增強了學習和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梢?,化學新課程不是從生產線上下來的靜態(tài)的成品,而是一個不斷發(fā)展和建構的延續(xù)性過程,化學新課程內容的不斷生成、創(chuàng)新都需要對課程資源進行開發(fā)和利用。
合適的教材是完成教學內容、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重要保障,但總是教材編寫在前,教學活動在后,教材存在一定的滯后性。而且現(xiàn)行教材中有部分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去甚遠,因此教師要努力尋求更為合適的“活資源”替代這些內容,縮短教學資源與學生實際生活的時空感。只有教師不斷發(fā)揮教育智慧,對教材不斷拓展和創(chuàng)新,才能使教材充滿生機和活力,更好地適應學生的發(fā)展。
鮮活的材料有的取自校園生活,有的取自熱點時事,有的取自生活瑣事,學生從不同渠道,用不同的形式親身感受和體驗到了化學的含義和化學的運用。如學習化學前,家用水壺的除垢問題令人煩惱,刮、敲都費時費力,沒想到生活中的小難題用化學知識便輕而易舉解決,用食醋較長時間浸泡即可。能力強的學生可從理論上理解,能力弱的學生也學到了實用的知識。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可以使不同家庭環(huán)境、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得到不同角度和程度的發(fā)展。
“活資源”不僅包括化學學科本身的系統(tǒng)資源,還包括更為廣泛的外界資源,如與化學有密切聯(lián)系的生物、物理學科的系統(tǒng)資源;學校、家庭、社會中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的人力、物力與自然資源。顯示出“活資源”以化學為中心,向社會、生活、科研前沿全面輻射、兼容并收的包容特性。
“活資源”內涵豐富,含義多樣。體現(xiàn)出化學與其它學科之間的交叉與滲透,同時也反映出化學與社會、與生活、與先進技術等方面的密切聯(lián)系。
“活資源”要從有利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角度去開發(fā)和設計,能夠支持學生收集證據(jù)、設計實驗、努力探究知識,體現(xiàn)科學學科的實用特性。即內容的取舍和呈現(xiàn)面貌要生活化和實用化,讓學生產生親近感和極大興趣,繼而喚起學生積極思維的能力。
在學校生活中,教師要利用各種機會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和生活中的各類事件,并指導學生學會從化學的角度收集、查閱并整合相關“活資源”,然后選擇恰當?shù)臅r機穿插進教學內容,給教學過程帶來蓬勃生機和無限活力,在具體教學中作如下嘗試:
1.引導學生自行設計小實驗,拓寬對化學在生活和社會中的認識和作用。
其實,人們的衣食住行樣樣都離不開化學,通過小型化學實驗的探究設計,讓學生接觸到廣闊的生活天地,理解“活資源”的素材遍布生活的每個角落??梢允窃囼灠滋堑娜芙庑院涂扇夹?,可以是檢測有機玻璃的硬度和熔點,可以是探究自行車各部件的防銹措施等等。這些小課題源自生活?;钚愿?,而且是自由選題迎合中學生崇尚自由的思想觀念,鍛煉了學生的自主選擇能力,文字組織能力,實驗動手能力,對生活的細心觀察和領悟感悟能力。
2.搭建“科學小論壇”的展示平臺,給學生提供展示機會。
教師可利用課前五分鐘在班內搭建一個科學小論壇,學生可利用這個平臺報道交流,此“新聞”的范疇很廣,與化學或與化學有密切聯(lián)系的學科的相關知識均在此范圍內。此“活資源”途徑多樣,可來自班級或學校,也可來自國內外,可來自身邊瑣事,也可來自各級媒體等。這項活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概括能力、表達能力,為每位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機會,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的意識,“活資源”的開發(fā)利用靈活了學生的頭腦,為學生以后融入社會搭建起溝通的橋梁。
3.以手抄報、黑板報的形式展示和評比
以手抄報、黑板報的形式展出“活資源”,同學之間可以分工合作找素材、選素材、策劃和制作版面,這種方式雖不如幻燈片和多媒體來得靈活,但參與性更強,使學生的印象也更為深刻。有利于知識的重現(xiàn)和同學之間的學習和評價,還可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和增強學生對資源的分類篩選能力。如針對全社會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可以此為主題展開手抄報比賽,帶領大家走出生活誤區(qū)。上述嘗試中,教師搭建平臺,學生結合社會生活和自己的興趣開發(fā)整合“活資源”。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客觀態(tài)度,有利于教師緊跟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興趣所在,也有利于學生切實體會生活和社會的緊密聯(lián)系和息息相關。
教師開發(fā)利用“活資源”,主要通過教材內容的整合,以促成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以及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升教學效果。
1.裁剪舊材,以為新用
化學教材中某些素材本身具有很好的教學效果,但隨著時代的變化,觀念的更新已有不合時宜的地方。教師可根據(jù)社會生活實情,對此類素材適當剪裁,以為新用。以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測定為例,教材仍用在集氣瓶內燃燒紅磷、消耗氧氣測倒吸水體積的老方法。首先肯定此方法測定耗時短,教學效果也明顯。但與現(xiàn)在環(huán)保型社會的理念格格不入,燃燒產生的白煙會逸入空氣中造成污染。為了使公民的環(huán)保意識樹立起來,應改進本實驗方法:紅磷放在密閉容器中,改用凹透鏡聚光點燃,這樣既保證了實驗效果,又體現(xiàn)了環(huán)保理念,緊跟時代步伐,體現(xiàn)對資源的靈活運用。
2.輔以新料,拓展空間
教材中的材料首先是有限的,其次是局限的,因為總是教材編寫在先,學生使用在后,有一定的滯后性,所以教師要精心挑選最新的“活資源”,使教材內容更為充實和豐富,使學生得以更好地認識和領悟教材,并將之拓展和延伸。如學習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時,教材上建議的情景素材是中國古代的黑火藥,此材料雖經(jīng)典,但畢竟與現(xiàn)代生活相距甚遠,學生很難從中找到親切感和認同感,教師可將此改為葡萄糖在人體內的緩慢氧化,干電池使用時的能量轉換,這種“活資源”與學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生機撲面,鮮活欲滴。
3.改革試題,引入“活水”
目前的現(xiàn)實情況下,教育不會放棄應試方式,但教師要運用自己的智慧,努力尋求變通方式,如以“活資源”為渠道,找到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共通之處。中考高考是風向標,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在其命題時刻意選用貼近社會和生活的“活資源”。這也是近年來中高考的命題趨勢,如2011年蘇州市中考就引用了“裝修材料中的甲醛污染”和“當年度國際化學年的活動”等富有時代氣息的活水“活資源”?!盎钯Y源”是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聯(lián)系紐帶之一,應驗著杜威的“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4.教師引領,學生能動
其實在學習新課之初,學生就該對化學教材的編排有整體大致的了解。所以每當新學期開始之際,教師可利用各單元前的本單元內容列表和單元內的情景素材向學生概括介紹本學期涉及的知識內容和初步的探究方向,讓學生在頭腦中初步形成化學知識的輪廓,再引導學生去關注和采集與之相關的信息和材料,再利用合適的教學時機師生共同分享自己親手采集并精挑細選的“活資源”。為了增強學生對活資源開發(fā)利用的針對性,掃除盲目性,教師可針對每單元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設計問卷調查,統(tǒng)計學生最感興趣的課題,讓學生能在班級范圍內找到有共同話題的志同道合者,組成本課題資源開發(fā)小組,利用課外時間結合市場調查、資料查閱、課外實驗等多種手段開發(fā)整合,并在具體教學時并逐步形成“活資源”,作出相應的展示和分享活動。教師也可抓住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即時生成問題,與學生共同開發(fā)整合,將之變成優(yōu)質的“活資源”??梢姟盎钯Y源”的形成過程首發(fā)于學生,引領于教師,最后由學生進行深度開發(fā),完成了資源開發(fā)利用的循環(huán)過程,流水一樣的“活”起來的過程。此過程中,學生是主角,教師是配角,以各種身份服務于學生,從引領者到指導者到評價者。這種友好合作、平等相待的關系也有利于師生共同對“活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1]常汝吉.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廖哲勛.關于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理論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