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刑事司法能動性的現(xiàn)實考察及其展開

2012-03-31 13:31:04
關鍵詞:前科犯罪人能動性

于 沖

(中國政法大學,北京 100088)

刑事司法能動性已成為我國刑法學界和實務界比較時髦的流行術語,其在我國存在的合理性和正當性論證也逐步成為學界的研究熱點??陀^地講,在當社會轉型期諸多新型犯罪問題層出不窮而立法卻相對滯后的背景下,實現(xiàn)刑事司法創(chuàng)新和刑事司法能動性的探索有著現(xiàn)實的必要性和邏輯應然性。因此,立足于刑事司法能動性的內涵解讀,對刑事司法能動性進行理論和現(xiàn)實的辯證思考,并在中國語境下探究刑事司法能動性的應有維度,對司法改革創(chuàng)新有著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刑事司法能動性的理論思辨

刑事司法作為國家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和社會之間的調節(jié)通道。在當前社會轉型過程中,刑事司法的關鍵作用更為凸顯,其所肩負的時代責任更加緊迫。從本質上講,刑事司法能動性與西方的“司法能動主義”理念有著較多的契合點,其均在于通過刑事司法的變通,在堅守法律實質正義的基礎上,在司法過程中尋求既符合法治要求又能最大實現(xiàn)刑事司法社會功能最大化的司法技巧。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二者之間有著諸多相似之處,但也存在質的不同,正是對于二者的混淆使得部分學者認為刑事司法能動性是司法權的過度擴張,容易導致刑事司法權的濫用,甚至違背罪行法定原則而侵害公民的自由和權利。[1]3客觀上講,這種顧慮有其合理性,因此在推動實現(xiàn)刑事司法能動性的同時,也需要將其限制在罪刑法定原則之內,引領法官在復雜的“找法”活動中,選擇最能全面評價犯罪行為的罪名。

(一)內涵解讀:刑事司法能動性與司法能動主義的理論界分

司法能動主義作為一種思潮正逐步成為當前學界和實務界所關注的熱點話題,司法能動主義的正當性基礎、司法能動主義的限度等問題成為理論界學術研究的重要問題,尤其自2009年“能動司法”被大力倡導以來,關于能動司法、司法能動性與司法能動主義的研究呈現(xiàn)出比較混亂的局面。有鑒于此,探究刑事司法能動性的前提,首先在于厘清刑事司法能動性的基礎內涵。

何為司法能動主義,根據《布萊克法律詞典》的界定,司法能動是指司法機關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應發(fā)揮其司法能動性,對于法律規(guī)范的解釋應傾向于回應社會現(xiàn)實和社會變革的趨勢,避免因拘泥于現(xiàn)有立法的傳統(tǒng)含義而使案件審理產生不公正的社會后果。[2]由此可見,司法能動主義主要是指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法官對于立法的解釋限度、對于法律規(guī)范的“尋找”等問題,是一種司法追求或者理念,而司法能動性更多的是指司法的一種屬性。進一步需要強調的是,筆者在此所指的刑事司法能動性是從更廣義上的理解,即司法機關面對社會的無限發(fā)展與立法的有限矛盾,面對層出不窮的新型犯罪案件,面對逐步顯露弊端的現(xiàn)有制度體系,所承擔起的彌合立法缺陷、全面評價新型案件、完善現(xiàn)有制度體系的一種司法追求或者理念。因此,筆者以下所要探討的刑事司法能動性,某種程度上就是對于能動司法在刑事司法領域的全面解讀,盡管頗有“偷換概念”之感,但為了表達的便宜性,本文大膽將司法能動性作為全文的研究起點,也算作為文章研究的背景化鋪墊。

客觀上講,司法能動性最易招致的詬病在于司法的被動性特征,與其相對的司法克制成為司法能動的潛在陰影。實際上,無論是司法能動還是司法克制,二者都主張司法官的司法裁量權的完美實現(xiàn),司法克制并不能成為發(fā)揮司法能動性的借口。從另一個層面講,司法克制更多地是要求法官在面對法律漏洞或者法律空白時,應忠誠于立法規(guī)定依法辦事,避免司法對立法的侵犯。筆者所探討的司法能動性,是從更廣的層面上論述刑事司法所應承擔的引導社會法律理念的時代責任,與學界所關注的司法克制并無沖突。概言之,刑事司法能動性有著多種表征,但本質均體現(xiàn)為司法官通過行使利用他們的權力,尤其是通過擴大平等和個人自由的手段去促進公平——即保護人的尊嚴和權利。[1]54-195

(二)價值審視:刑事司法能動性的當下意義

面對橫亙在規(guī)范與事實之間那道似乎永遠無法消除的裂痕,刑事司法應以能動的姿態(tài)去予以應對,隨著社會變革給呆板的法律規(guī)范注入新鮮的時代血液,使得法律不至于過度地滯后于社會的迅速發(fā)展。司法官通過對于法律的嫻熟運用,將法律正義完美地予以呈現(xiàn)。長期以來,受刑法萬能主義的影響,我們對刑事立法解決社會問題賦予了太多的期許,在某種危害現(xiàn)象普遍化的時候,希望通過刑法來解決這一問題(即使刑法沒有規(guī)定);當某一社會現(xiàn)象引起社會情感劇烈波動的時候,希冀通過重刑化來加以解決。[3]但是,頻頻的修正已經使得刑事立法不堪重負,或許通過刑事司法的逐步完善也是應對社會層出不窮新問題的一條不錯的道路。

2011年2月25日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八)》第一次對包括刑法總則在內的近五十條條文進行了大規(guī)模修正,醉駕入刑、欠薪治罪等“民生犯罪”震撼沖擊著媒體輿論和社會公眾的眼球,也引發(fā)了部分刑法學者對于刑法防衛(wèi)社會機能越位的反思。隨著風險社會的來臨,刑法的社會保護范圍不斷擴張,尤其是社會生活的復雜化和社會沖突的頻發(fā)化,使得越來越多曾經由其他部門依法解決的社會問題被推到刑法面前,可以說,刑法在當今時代對于市民生活介入的深度和廣度遠遠超過了傳統(tǒng)刑法的范圍預期。[4]例如,當陶醉于危險駕駛入罪所取得的法律效果時,已經有學者指出:“‘毒駕’和‘酒駕’、‘醉駕’一樣危險”,并呼吁“毒駕”也應該盡快入刑,甚至國家機關中也出現(xiàn)了“力爭讓‘毒駕’兩三年內入刑”的觀點。[5]但是,司法完全可以應對,事實上,自《刑法修正案(八)》增設危險駕駛罪以來,對醉駕行為起到了相當大的震懾作用。據公安部交管局數(shù)據顯示,自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實施至2012年4月20日近1年時間內,全國公安機關共查處酒后駕駛35.4萬起,同比下降41.7%。其中,醉酒駕駛5.4萬起,同比下降44.1%。[6]這一碩果固然說明了危險駕駛行為入罪的科學合理性,但筆者在此思考更多的是,除了刑罰對于民眾的震懾之外,這一碩果某種程度上還體現(xiàn)了公安干警加大治理醉駕、酒駕行為的力度,這也應得益于廣大公安干警的醉駕“嚴打”,對此公安部交管局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公安機關將健全完善嚴查酒后駕駛的長效機制,堅持對酒后駕駛行為實施‘零容忍’。”對此筆者認為,如果及早加大行政管理手段的實施,及早采取對酒后駕駛行為的“零容忍”,那么危險駕駛罪可能就喪失了入罪的動因和可能性。

仍然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特色的社會環(huán)境中,將某種行為納入犯罪圈,除了刑事立法的規(guī)范性評價之外,還存在著其他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范性評價以及來自社會公眾的自發(fā)的非規(guī)范性評價,而這將給行為人甚至其近親屬的生活帶來嚴重影響。因此,與犯罪化相伴隨的一個問題在于,在刑法擴大犯罪圈的同時,相關的配套制度和社會觀念卻沒有及時跟進。我國傳統(tǒng)社會對于犯罪有著天然仇視,社會公眾對于犯罪人有著根深蒂固的敵視和防范心理,并普遍認為犯過罪的人就是壞人,社會公眾將犯罪人視為“瘟神”避而遠之。犯罪這一在中國社會及其敏感的詞匯,只要加諸于某個個體,就將會給其自身乃至整個家庭帶來極大的社會壓力和道德陰影。[7]在中國傳統(tǒng)的社會結構下,犯罪人及其近親屬在家鄉(xiāng)父老面前“抬不起頭”,“做不起人”,嚴重干擾了行為人親屬的正常生活。[8]除了社會公眾的避而遠之和“貼標簽”之外,在民事、行政法律法規(guī)中普遍存在的“前科株連”現(xiàn)象還會導致犯罪人的近親屬在資格和權利上受到限制甚至剝奪,而這主要存在于入學、公安司法院校招生、征兵以及特定行業(yè)的就業(yè)中。因此,刑法的犯罪化既涉及到行為人的權利資格問題,也涉及到了社會公眾對于犯罪的非規(guī)范性評價,在中國公眾傳統(tǒng)犯罪觀仍無改變的情況下,大范圍的犯罪化必然嚴重影響到行為人及其近親屬的社會生存環(huán)境。

二、刑事司法能動性的現(xiàn)實考察

隨著法治建設的完善和深入人心,我國刑事法治進程不斷推進,在這一發(fā)展進程中,曾經涌現(xiàn)出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刑事法治事件,刑事司法在這些事件背后承擔起時代賦予的法治重任,推動了刑事法治的進步,體現(xiàn)了刑事司法的責任擔當??梢哉f,司法實踐過程中所不斷涌現(xiàn)出的積極探索,已經彰顯出司法引領時代的發(fā)展方向與時代脈搏,體現(xiàn)了刑事司法在犯罪預防、推進制度創(chuàng)新和立法完善中所固有的重要價值。

(一)推進新制度的創(chuàng)建:以前科消滅制度為例

犯罪化的結果除了刑罰之外,還存在著其他法律規(guī)范的否定性評價。以前科制度為例,盡管沒有明確的法律表稱,但前科制度廣泛地散見于中國法律規(guī)范體系中,并將伴隨著犯罪圈的擴大介入更多的曾經受過刑罰處罰的人大部分生活中。例如,《教師法》第14條規(guī)定:“受到剝奪政治權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處罰的,不能取得教師資格;已經取得教師資格的,喪失教師資格。”但是,目前,我國的前科制度是不完備的,即只存在前科制度而不存在前科消滅制度,這種對行為人資格或者權利的無限期剝奪或者限制,過度侵犯了犯罪人的權益,甚至阻礙了犯罪人正常的社會復歸;同時,尤其對于所有犯罪人一刀切式的資格限制或者權利剝奪,對于某些輕犯罪的行為是相對不正義的,例如對于過失致人重傷罪與故意殺人罪(被判處自由刑的)的行為人,不加以區(qū)別地一概予以無限期的剝奪或者限制相關資格,對于某些輕罪行為入罪化是不公平的。盡管刑法滿足了“一時之快”,但卻可能在其他法律法規(guī)上給某些犯輕罪的行為人帶來無限期的資格減損。有鑒于此,我國司法機關為了推動犯罪人的社會復歸,積極探索前科消滅制度,并優(yōu)先開始了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的試點,為今后的前科消滅制度構建積淀了實踐經驗。

具體言之,隨著犯罪人人權保障研究的深入,關于未成年人前科消滅制度的探索正成為各地司法改革的重點方向,自2003年河北省石家莊市首次試行“未成年人前科消滅制度”以來,各地司法機關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未成年人前科消滅制度的探索和嘗試。目前,河北、山東、江蘇、貴州等地先后開展了一系列未成年人前科消滅制度的探索,在形式上主要體現(xiàn)為封存犯罪記錄、頒發(fā)前科消滅證書、限制公開犯罪污點等,盡管各地探索模式不一,但其本質均體現(xiàn)了刑事司法對于犯罪人尤其是未成年犯罪人的司法關懷,對于促進未成年犯罪人順利回歸社會產生了積極的社會效果。例如,2010年1月7日,日照市東港區(qū)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人事局、民政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教育局等10個部門共同簽發(fā)的《日照市東港區(qū)未成年人輕罪記錄歸零制度》中,明確規(guī)定了在東港區(qū)轄區(qū)內的年齡在14周歲~18周歲的被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初犯和偶犯輕罪少年,可以有條件地實現(xiàn)輕罪記錄歸零。[9]又如,山東省樂陵市聯(lián)合下發(fā)的《樂陵市失足未成年人“前科消滅制度”實施細則》,明確規(guī)定對于處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單處罰金、免除刑罰的未成年人,在刑罰執(zhí)行完畢后其前科自然消滅,可以發(fā)放“前科消滅證明書”。[10]

(二)司法解釋的時代擔當:為刑事立法注入人文關懷

由于立法的滯后性,在立法嚴重滯后于罪輕的背景下,刑事司法在堅守罪行法定原則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司法能動性,在現(xiàn)有刑事立法框架下結合案件整體進行全面的規(guī)范性評價,在做到罪責刑相適應的同時,對犯罪行為人產生刑罰的威懾效應,實現(xiàn)犯罪的特殊預防和一般預防。進一步講,在實現(xiàn)犯罪的全面規(guī)范性評價的同時,某種程度上兼顧社會民眾對于具體案情的關注,滿足公眾對于刑事司法的合理訴求。

例如,面對冷冰冰的法律規(guī)范,司法解釋通過人倫親情的注入使得司法效果能夠順應公眾訴求。誠如日本刑法學家牧野英一所言:“法律是冷酷的,但我們可以用溫暖的方法來處理它?!保?1]以親屬相盜為例,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3月10日公布的《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第4項規(guī)定:“偷拿自己家的財物或者近親屬的財物,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對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處罰時也應與社會上作案的有所區(qū)別?!睙o獨有偶,最高人民法院于2005年6月8日發(fā)布的《關于審理搶劫、搶奪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條規(guī)定:“為個人使用,以暴力、脅迫等手段取得家庭成員或近親屬財產的,一般不以搶劫罪定罪處罰,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的相關規(guī)定處理。”客觀地講,對于親屬相盜這一發(fā)生在親屬間的財產犯罪行為,司法解釋設定了不同于常人的定罪政策導向。司法解釋的差異化規(guī)定,是基于對親屬之間特殊情感、家庭倫理道德的考量,是對中國傳統(tǒng)倫常規(guī)范處置親屬相盜的經驗借鑒,在限制刑法介入家庭紛爭的同時,體現(xiàn)了刑事司法對家庭親情因素的關懷。

又如,考慮親情因素對于犯罪行為人的挽救和教化功用,2010年1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進一步指出:“犯罪嫌疑人被親友采用捆綁等手段送到司法機關,或者在親友帶領偵查人員前來抓捕時無拒捕行為,并如實供認犯罪事實的,雖然不能認定為自動投案,但可以參照法律對自首的有關規(guī)定酌情從輕處罰?!边@一解釋曾被公眾紛紛質疑為以減輕處罰為誘餌引導親屬“大義滅親”。筆者認為,這種觀點狹隘地理解了“親親相隱”的現(xiàn)代內涵,親屬鼓勵或者強迫犯罪行為人投案自首,同樣是基于對親人的愛護,不僅為了避免其實施更為嚴重的犯罪行為,更希望能夠得到法律的寬容。如果法律無視親屬的這一努力,無疑是否定了親情對于社會生活種種有利影響。

三、刑事司法能動性的進一步展開

當前中國刑事法治建設已趨于完善,刑事司法在這一法治完善過程中,應承擔起時代所賦予的時代責任。至于對刑事司法能動性的過度張揚可能導致司法對立法的侵犯甚至催生“人治”的顧慮,筆者不以為然。刑事司法發(fā)揮能動性與司法專治是明顯不同的,其本質要求司法官在司法過程中使冷冰冰的法律變得溫暖。誠如考夫曼所言:“法官的判決不僅必須正確評價法律規(guī)范的意義,也必須正確評價生活事實的意義,事物本質的意義,亦即,法官必須在法律規(guī)范所意含的類型性中掌握生活事實”。[12]

(一)彰顯法治進步:對于刑法不再認為是犯罪的生效判決有條件地不予執(zhí)行

2011年,新疆石河子監(jiān)獄向新疆農八師中院提交了關于牛玉強的減刑報告,此次的減刑,使牛玉強作為“中國最后的流氓罪犯”迅速“走紅”各大媒體以來,再次引發(fā)了社會關注。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罪與罰是否適應、應否再為不存在的罪名服刑、應否進行特赦等方面。我國97年現(xiàn)行刑法已將79年刑法中的流氓罪取消,但是,由于新刑法的溯及力并不及于已經做出的生效判決,使得牛玉強在流氓罪終結14年之后的今天仍在監(jiān)獄服刑。筆者認為,此種情況,應當不再執(zhí)行余刑,尤其在刑法寬緩化的宏觀大背景下,對于流氓罪犯的懲罰應經喪失了刑罰改造、教育的應有功能,也偏離了犯罪預防的刑罰目的。

事實上,伴隨著我國近年來刑法的頻繁修改和刑事法制進程的完善,“最后的流氓”將不再是牛玉強一個特例,而可能會涉及到今后出現(xiàn)的其他罪名廢除所帶來的刑罰執(zhí)行尷尬。因此,筆者認為,在當前刑事一體化觀念的指引下,應對我國關于刑法溯及力的有關規(guī)定與刑事既判力原則相協(xié)調,對于被刑法修改所廢除的罪名,有條件地不再執(zhí)行已生效判決的剩余刑罰。首先,繼續(xù)執(zhí)行剩余刑罰不符合刑罰的目的與功能。在立法層面上,刑法將原有的舊罪名予以廢除,體現(xiàn)了此類行為已經不再具備構成犯罪所要求的刑事違法性及社會危害性。如果無視這一事實,機械地固守已決案件的既判效力,對新刑法已經不再認為是犯罪的行為繼續(xù)執(zhí)行原判決刑罰,顯然有違刑罰的預防目的及其教育、改造功能,也不符合刑法的人權保障和人道主義精神。其次,不再執(zhí)行剩余刑罰不會損害已生效判決的確信力。這是因為,不再執(zhí)行剩余刑罰只是考慮到犯罪預防的刑罰目的,刑罰執(zhí)行對法制進程的合理跟進,而并沒有推翻原判決,原判決仍然繼續(xù)有效,這也沒有違反現(xiàn)行刑法第12條第2款的規(guī)定。另外,對于已生效判決,新刑法僅對其不認為是犯罪的行為具有溯及力,在實踐操作中也相對容易執(zhí)行,并且在數(shù)量上新法作出非罪化處理的情況也是很有限的。最后,國外立法已經進行了成功探索,為我國提供了可資參考的立法例。例如,《韓國刑法》第1條第3款規(guī)定:裁判確定后由于法律變更致其行為不構成犯罪時,免除其刑之執(zhí)行?!兑獯罄谭ā返?條第2款規(guī)定:任何人不得因為行為后的法律規(guī)定不為犯罪的行為而受處罰;已被判刑的,停止執(zhí)行并消除有關后果。

綜上,為了最大程度保護犯罪人權益,最大化地實現(xiàn)刑罰的改造教育功能,促進犯罪人盡快盡早地回歸社會,同時兼顧已生效判決的確信力,對于新刑法不再認為是犯罪的生效判決,原判決仍然有效,只是應免除其余刑的執(zhí)行。唯有如此,方能體現(xiàn)刑罰的應有目標與功能,方能體現(xiàn)中國法制進步的成果。

(二)法也融情:刑事司法為立法注入人倫關懷

刑法人倫精神的核心之意在于法不強人所難,在于維系親情之間的原始之愛,進而實現(xiàn)預防犯罪、防衛(wèi)社會的刑法目的。從犯罪一般預防的角度,司法實踐過程中為了維護親屬之情和社會倫理秩序,在對同一行為定性時可以在刑事法律框架之內選擇此罪而非彼罪,最大限度降低犯罪對于倫理秩序所帶來的直接或者間接性破壞。例如,在親屬之間發(fā)生的故意傷害、故意殺人等人身犯罪案件中,如果行為人主觀方面認定模糊,即使罪當判死刑,也應盡量避免選擇故意殺人罪而定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原因在于,盡管兩罪最高刑都是死刑,但是判定為故意傷害罪要比判定為故意殺人罪對于親情人倫秩序的破壞要輕,最終使犯罪人親屬和被害人親屬之間的親情因為受到的沖擊和破壞相對降低。例如,王某因瑣事與岳父發(fā)生口角并相互毆打,致其岳父死亡。對于該案件如果以故意殺人罪定性,則表明司法機關認定王某殺害了其岳父,此時王某的妻子與王某關系可能嚴重破裂,甚至使得王某妻子和孩子都無顏面對岳母一家人,而如果判定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則表明王某是基于過失將其岳父致死,這樣對于王某妻子、孩子及其岳母家人之間親情的損害程度可能就小很多。[13]

相反,對于嚴重違背人倫道德底線的行為,則應全面評價其對于人倫道德的損害程度。例如最近廣受爭議的“嫖宿幼女”系列案件中,社會公眾對于司法機關判處奸淫幼女行為人“嫖宿幼女罪”變現(xiàn)出了極大的憤慨,甚至疾呼立刻廢除“嫖宿幼女罪”。筆者認為,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并不在于嫖宿幼女罪罪名本身,反而其存在能更大程度上保護未成年少女。問題在于,司法機關認為嫖宿幼女罪的起步刑是5年,而強奸罪起步刑為3年,在行為人僅僅與1名幼女發(fā)生性關系時定強奸罪可能只能判處3年有期徒刑,故而為了選擇重刑而判定為嫖宿幼女罪。這種做法在關注定量評價的同時,卻忽略了定性評價的問題,以致于使得被害幼女在司法上淪為“賣淫女”,而最終引來了民憤。因此,在涉及與幼女發(fā)生性關系的案件中,如果金錢交易關系證明比較模糊,即使判處嫖宿幼女罪量刑較重也不能定為該罪,這最大限度地表明國家對于此類行為的譴責,減少司法判決對于人倫道德底線的沖擊。

(三)應有所為:避免司法懶惰

當然,刑事司法承擔時代重任并不是司法萬能,另一種極端就是司法懶惰。如果在犯罪態(tài)勢發(fā)生變化之后,仍然死守套用原來罪名不知變通,這與其說是堅守罪刑法定原則,倒不如說是司法懶惰。[14]如果具體案件得不到司法機關的恰當處理,將慢慢使社會公眾對刑事司法的正當性產生質疑,進而轉化為對整個刑事立法的不信任和質疑。因此,充分發(fā)揮司法智慧,將有利于引導民眾。

某種程度上講,刑事司法對于新型案件的回避,往往只是時間的拖延,若干期間以后再次面臨同類案件時依然只能“望洋興嘆”,而這本質上恰恰屬于司法推卸責任。例如,多年以來,面對日益嚴峻的海洋環(huán)境污染和海洋資源盜竊行為,司法機關、司法人員在海洋環(huán)境污染具體案件的司法裁量上較為普遍化地表現(xiàn)出極度的司法寬容,對于海洋環(huán)境犯罪案件存在著嚴重的認識誤區(qū),認為海洋環(huán)境的保護主要由海洋局、海監(jiān)局等國家海事行政機關負責,尤其對于海洋污染案件適用刑罰應當慎重,應當綜合考慮,應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由此導致了幾乎所有的危害海洋環(huán)境案件均為進入刑事訴訟過程。據統(tǒng)計,中國海監(jiān)從2000年至2006年,開展了一系列海洋環(huán)境執(zhí)法工作,共依法做出相關的行政處罰1383件,但這上千宗案件中沒有一件被移交刑事處罰。[15]對此也有報道指出,盡管我國每年發(fā)生海上溢油事故近500余起,某些沿海地區(qū)的海水含油量甚至已經超過國家規(guī)定的海水水質標準的二到八倍,但至今卻無一例因海洋環(huán)境污染被刑事司法追究責任的案例。因此,刑事打擊力量在海洋環(huán)境危害行為懲治領域中不自覺地退出,緊靠有限的行政罰款來遏制日益嚴峻的海洋環(huán)境危害行為,導致一些違法單位和個人違法成本普遍偏低,滋長了對環(huán)境保護法律法規(guī)的漠視心理,反過來又助長了海洋環(huán)境危害行為的囂張氣焰。整體來講,同我國當前日益嚴峻的海洋環(huán)境狀況比較而言,刑事司法在海洋環(huán)境保護領域不自覺地軟弱和退出顯然是不合時宜的,也不是長久之計。[16]

[1][美]克里斯托弗·沃爾夫.司法能動主義:自由的保障還是安全的威脅?[M].黃金榮.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

[2]Black,Henry Campbell.Black Law Dictionary.6thedM].West Publish Co.,1990:847.

[3]孫萬懷.反對違法交通行為的過度立法和司法犯罪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8-18(007).

[4]董啟元.社會熱點入刑法,引發(fā)專家熱議[N].民主與法制時報,2010-9-20(02).

[5]賀涵甫.公安部考慮“毒駕入刑”江蘇致14死事故系吸毒駕駛[N].廣州日報,2012-4-25.

[6]辛聞.醉駕入刑一年全國酒駕醉駕降幅均超四成[N].人民公安報,2012-4-30.

[7]于志剛.關于對犯罪記錄予以隱私權保護的思索——從刑法學和犯罪預防的角度的初步檢討[J].河南大學學報,2010,50(5):30-40.

[8]陳莫強,李紅輝.按自報認定被告人身份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刑事法雜志,2007,(2):102-107.

[9]何暉.貴州山東兩地試點未成年人前科消滅制[N].大河報,2010-04-13.

[10]趙仁偉.樂陵:“前科消滅”失足少年回歸無“痕”[N].新華每日電訊,2009-03-11(011).

[11]李海東.日本刑事法學者(上)[M].北京:中國法律出版社,1995:77.

[12][德]亞圖·考夫曼.類推與“事物本質”——兼論類型理論[M].吳從周,譯.臺北:學林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1999:115.

[13]于志剛.犯罪的規(guī)范性評價和非規(guī)范性評價[J].政法論壇,2011,29(2):29-43.

[14]于志剛.社會轉型期刑法解釋要承擔時代責任[N].法制日報,2009-9-1(003).

[15]蔡巖紅.上千海洋違法案無一受刑事處罰[N].法制日報,2007-09-11(005).

[16]于沖.海洋環(huán)境危害行為的刑事規(guī)制體系探究[J].三峽大學學報,2012,(3).

猜你喜歡
前科犯罪人能動性
調動主觀能動性,提高寫作水平
司法解釋中前科減量入罪的現(xiàn)象和原理
法大研究生(2020年2期)2020-01-19 01:42:36
和諧人際關系的構建與犯罪人的再社會化
新華月報(2019年24期)2019-09-10 07:22:44
俄羅斯前科制度研究
刑法論叢(2018年2期)2018-10-10 03:32:30
高職英語教學中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fā)揮
減刑假釋實行申請制之倡導
未成年犯罪人的刑罰制度分析
論未成年犯罪人的矯治
商(2015年6期)2015-05-30 21:02:25
構建我國未成年人前科消滅制度的探討
對我國建立前科消滅制度的思考
屯昌县| 四子王旗| 儋州市| 凤庆县| 镇雄县| 弋阳县| 丰县| 岗巴县| 阳信县| 西宁市| 连江县| 大荔县| 金湖县| 泗水县| 双流县| 普洱| 辽阳县| 长岛县| 进贤县| 高唐县| 寻乌县| 浦江县| 屏南县| 桂阳县| 澄迈县| 当涂县| 河北省| 万源市| 梅河口市| 峨边| 富宁县| 顺昌县| 泾阳县| 伊金霍洛旗| 平利县| 宁波市| 山阳县| 正蓝旗| 临汾市| 枣强县| 靖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