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山東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山東濟南250002)
近代經濟史視野下的《子夜》文學創(chuàng)作
——以南京國民政府早期公債為中心的考察
李丹
(山東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山東濟南250002)
以大規(guī)模地描寫中國社會現(xiàn)象的《子夜》為代表,從近代經濟史視野剖析茅盾筆下的公債,闡述南京國民政府早期公債的概況,包括發(fā)行公債的背景、原因、種類以及公債的實際用途。并以中原大戰(zhàn)為例分析主要由于時局與軍閥混戰(zhàn)的因素抑制公債價格,從而得出南京國民政府因政權合法性受到挑戰(zhàn)而忙于征戰(zhàn),現(xiàn)代化民族國家的缺失阻礙了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的結論。
《子夜》;公債;現(xiàn)代化;民族國家
近代以來社會經濟的變動影響了文學創(chuàng)作,許多歐洲現(xiàn)實主義文學大師如巴爾扎克、托爾斯泰、左拉等人,其文學作品對社會經濟問題的深刻認識與精辟表述,曾使恩格斯發(fā)出如此慨嘆:巴爾扎克小說“匯集了法國社會的全部歷史,我從這里,甚至在經濟細節(jié)方面……所學到的東西,也要比從當時所有職業(yè)的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統(tǒng)計學家那里學到的全部東西還要多?!雹俣鞲袼?《致瑪·哈克奈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4頁。同樣,中國近代以來的《老殘游記》(劉鶚)、《官場現(xiàn)形記》(李伯元)、《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象》(吳趼人)、《孽?;ā?曾樸)、《交易所現(xiàn)形記》(江紅蕉)等文學作品描寫了近代中國經濟發(fā)生的變化,但這類小說描寫經濟現(xiàn)象只是將其作為襯托小說主題的一種背景或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一個側面,經濟描寫在全書并不占主導地位。在中國近現(xiàn)代作家群中,關注經濟問題且以其創(chuàng)作深刻解剖社會經濟狀況的莫過于茅盾。茅盾在其宏大的歷史敘事中常常有一個確定不變的視角:從社會經濟切入,反映、解剖跌宕起伏、錯綜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與巴爾扎克、左拉等人相比,這是茅盾的獨特性所在,也是其優(yōu)勢所在。茅盾從經濟視角透視社會問題,正是其創(chuàng)作的過人之處,其文學創(chuàng)作影響豐富了同時代其他作家的創(chuàng)作題材,由此在文壇上出現(xiàn)了一批包括《子夜》、《春蠶》在內以《一千八百擔》(吳組緗)、《豐收》(葉紫)、《多收了三五斗》(葉圣陶)等為代表的以描寫當時城鄉(xiāng)經濟破產作為一種新的敘事來源的“破產小說”。茅盾的文學創(chuàng)作為歷史研究尤其是近代經濟史研究開辟了一條新路徑,為當今的文學創(chuàng)作與評論提供了一個別有洞天的契合點。同時,也為我們運用“文史互證”的方法,理清近代經濟的發(fā)展脈絡,解讀近代文學創(chuàng)作的素材構成,提供了一個大有可為的探討空間。
19世紀中葉,中國長期閉關自守的國門被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打開。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改變了中國社會的自然歷史進程,促成了封建經濟的解體,帶來了傳統(tǒng)社會所不能容納的新的生產力和制度安排,直接刺激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和發(fā)展。中國步入經濟現(xiàn)代化的歷史進程,尋求著走向現(xiàn)代化之路,歷經滄桑巨變,現(xiàn)代化的實現(xiàn)總是步履艱難,前路漫漫。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中國的資本主義經濟有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隨著戰(zhàn)爭的結束,西方列強又加緊了對中國的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特別是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fā)后,主要帝國主義國家瘋狂向中國傾銷“過剩商品”;同時,近代以來一直存在的外部政治壓力加之國內連綿不斷的征戰(zhàn)討伐,這些因素的合力作用,使中國社會,從城市到農村、市鎮(zhèn),從金融業(yè)到工業(yè)、農業(yè)、商業(yè)。從資本家到農民、商人,都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正是在這樣的經濟背景下,茅盾創(chuàng)作了《子夜》這部反映當時社會經濟現(xiàn)狀的文學作品。
1930年4月茅盾從日本回國后,受到國民黨政府的嚴密監(jiān)視,不便公開活動,加之自身健康狀況不佳,就常到一位親戚的公館和一些同鄉(xiāng)故舊晤談。這些同鄉(xiāng)是公館的??停麄冎杏虚_工廠的,有銀行家,有商人,也有正在交易所中投機的。從他們那里,茅盾聽到了許多關于當時社會經濟的言論,對于當時的社會現(xiàn)象也看得更清楚。彼時,正是蔣介石與馮玉祥、閻錫山在津浦線上大戰(zhàn),而世界經濟危機又波及到上海的時候?!爸袊拿褡骞I(yè)在外資的壓迫和農村動亂、經濟破產的影響下,正面臨絕境?!_報紙,滿版是經濟不振、市場蕭條、工廠倒閉、工人罷工的消息?!雹倜┒?《<子夜>寫作的前前后后》,《我走過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481頁。公債市場的變幻莫測更是早就成為公館里各色人等“閑談”的主要話題,公債市場的每一絲風吹草動都牽動著工業(yè)家、金融家、交際花,甚至是普通市民的神經。在公館的時光,對社會時事有著敏銳嗅覺的茅盾親身體會和了解到了有關公債的各種各樣豐富的感性認識。當時茅盾就有積累這些材料,加以消化,寫一部小說的想法。這部小說即后來的《子夜》。
此外,1930年進行的關于中國社會性質的論戰(zhàn)對茅盾創(chuàng)作這部小說也有很大的影響。茅盾閱讀了當時一些關于中國社會性質論戰(zhàn)的文章,把自己觀察所得的材料和他們的理論對照,更增加了寫小說的興趣,力圖通過藝術形象的塑造來駁斥“中國已經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應由中國資產階級來擔任”的理論,以及“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可以在既反對共產黨所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運動,也反對官僚買辦資產階級的夾縫中取得生存與發(fā)展,從而建立歐美式的資產階級政權”②茅盾:《子夜·再來補充幾句》,《茅盾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562頁。等理論。中國社會性質論戰(zhàn)不過是一枚催生針,《子夜》更是茅盾對社會生活的直接感受的結晶。
茅盾在創(chuàng)作《子夜》前,作過大量細致的經濟調查。茅盾幾乎每天都出現(xiàn)在各個交易所,有時他擠在生意買賣的人叢中打聽行情,神情是那樣認真,又是那樣老練;甚至在一段時間里,在交易所里看人家“發(fā)狂地做空頭”,接觸并體察各類企業(yè)家到處“奔走拉股子,想辦什么工廠”③茅盾:《我的回顧》,《茅盾論創(chuàng)作》,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版,第10頁。,這些都成為茅盾的日常課程。在此基礎上,茅盾大規(guī)模地描寫中國社會現(xiàn)象的傳世之作《子夜》于1933年2月出版。
《子夜》的中心人物吳蓀甫,被稱為“二十世紀機械工業(yè)時代的英雄騎士和‘王子’”④茅盾:《子夜》,《茅盾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89頁,第81頁,第127頁,第43頁。,他憑借游歷歐美獲得的眼光見識和“富于冒險的精神、硬干的膽力”⑤茅盾:《子夜》,《茅盾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89頁,第81頁,第127頁,第43頁。,在雙橋鎮(zhèn)開辦了發(fā)電廠、米廠、油坊、錢莊、當鋪,又在近代中國主要的工業(yè)基地上海開辦了絲廠。茅盾筆下的吳蓀甫是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民族資產階級“實業(yè)救國”的典型。他們的理想是“高大的煙囪如林,在吐著黑煙,輪船在乘風破浪前進,汽車在駛進原野”⑥茅盾:《子夜》,《茅盾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89頁,第81頁,第127頁,第43頁。。他們還打算擴大現(xiàn)代實業(yè)的輻射力,使自己生產或經銷的產品如燈泡、熱水瓶、洋傘、肥皂、橡膠套鞋,走遍全中國的窮鄉(xiāng)僻壤。
然而現(xiàn)實的狀況并不如他們想象的那么樂觀。1930年的春末夏初,中國發(fā)生了幾件大事值得一提。第一,國民黨內部爭權的斗爭,再次爆發(fā)為內戰(zhàn)即中原大戰(zhàn)。汪精衛(wèi)、馮玉祥、閻錫山為一方,蔣介石為另一方,沿津浦鐵路一帶作戰(zhàn),其規(guī)模之大、戰(zhàn)爭之激烈,創(chuàng)造了國民黨內戰(zhàn)的記錄。老百姓遭殃自不待言,工商業(yè)也受到阻礙。第二,歐洲經濟恐慌影響到當時中國的民族工業(yè),一些以外銷為主要業(yè)務的輕工業(yè)受到嚴重打擊,瀕于破產。
在民族工業(yè)奄奄待斃的危急關頭,吳蓀甫的處境舉步維艱,他的產業(yè)發(fā)祥地雙橋鎮(zhèn)被“農匪”破壞,他在上海開辦的裕華絲廠也因競爭不敵日本絲和人造絲,漸漸不景氣。1930年內戰(zhàn)爆發(fā)的時候,“上海一埠是現(xiàn)銀過剩。銀根并不要緊,然而金融界只曉得做公債,做地皮,一千萬,兩千萬,手面闊得很!”⑦茅盾:《子夜》,《茅盾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89頁,第81頁,第127頁,第43頁。吳蓀甫本不贊成投機公債,然而為迅速擴充資本,迫不得已也投機公債,以益中公司為大本營,與美國資本家的掮客趙伯韜展開了公債市場上的斗法。
在南京國民政府統(tǒng)治的最初十年,發(fā)行公債成為一項引人注目的社會現(xiàn)象?!蹲右埂分械母魃宋锒纪珎兄煌潭鹊穆?lián)系,吳蓀甫、杜竹齋、趙伯韜之流不用說,甚至交際花劉若英在公債上也有投資,她去世的丈夫、因投機公債欠下巨額債務而外逃的哥哥、現(xiàn)任公債市場經紀人的公公陸匡時都曾在公債市場上“一顯身手”,但不幸的是也都在歷屆的公債風潮中摔過跟頭。眾人甚至在吳老太爺的靈堂上大談特談“標金”、“大條銀”、“紗花”等實物公債。至于《子夜》中主要涉及到的“關稅公債”、“裁兵公債”、“編遣庫券”等被眾人戲謔為“棺材邊”的公債都是屬于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交易范圍。當時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以及全國各地的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幾乎全部集中在政府公債上。1927年公債成交量只有2.4億元,到1929年已經增到14億元,1931年更是高達39億元,為全部公債發(fā)行額的3倍以上①張春廷:《中國證券市場發(fā)展簡史》,載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經濟史》,2001年第5期,第90頁。。公債本身高額的利潤和投資可能獲得的巨大利潤,對于人們投資公債具有相當的吸引力,投機公債甚至已經成為當時一種謀生求財的方式。無論是銀行、錢莊、工廠老板、商店經理、少奶奶、交際花乃至達官貴人,大多在公債市場上投資?!蹲右埂分械慕鹑诰揞^杜竹齋、絲廠老板朱吟秋、大興煤礦公司總經理王和甫、軍官雷鳴參謀、“灰色教授”李玉亭、交際花徐曼麗以及為了“避難”來上海的大地主馮云卿等都在公債上一顯身手。公債市場上膽小的“套套利”,膽大的則把全部身家性命孤注一擲地押在這種買空賣空上,真是熱鬧非凡?!蹲右埂分械幕鸩駨S經理周仲偉所說的金融界“把資本運用到交易所公債市場,一天工夫賺進十萬八千,真是稀松平常”②茅盾:《子夜》,《茅盾全集》(第3卷),第74頁,第75頁。。馮云卿也是一例,這位以詩書傳家的寓公為了能夠得到公債市場上的準確消息,不惜使用“美人計”,利用自己十七八歲的女兒,到“公債魔王”趙伯韜那里刺探消息,因他的女兒不懂“空頭”、“多頭”這些最基本的公債常識,而誤解了趙伯韜的公債消息,致使把全部財產都投在公債市場上的馮云卿在公債投機中傾家蕩產。茅盾的《子夜》所描述的公債投機驚心動魄的場景,不過是近代中國公債投機的一個縮影而已。
南京國民政府統(tǒng)一中國后,大多數各派地方軍閥只是形式上服從南京國民政府,實際上仍各自為政各行其是;這種表面上的暫時統(tǒng)一,很快演變?yōu)楣_的分裂與爭斗,互相間兵刃相見,混戰(zhàn)連綿不斷。南京國民政府討伐地方軍閥的戰(zhàn)爭,規(guī)模最大的是蔣、馮、閻中原大戰(zhàn)。1930年春,馮玉祥、閻錫山聯(lián)系其他反蔣派組成討蔣聯(lián)軍,起兵反蔣。討蔣聯(lián)軍集中70萬大軍,與蔣介石的4個軍團于5月11日在豫東、皖北、魯西三角地帶正式交火,中原大戰(zhàn)爆發(fā)。因為戰(zhàn)事的勝敗關系到公債市場上“多頭”和“空頭”們的收益,“中央軍”以及“閻軍”、“新桂聯(lián)軍”的軍事動向就成為吳蓀甫、王和甫、孫吉人、杜竹齋這些在公債市場上投機的工廠主、金融巨頭們每日關心詢問的話題。
在這次中國近代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軍閥混戰(zhàn)中,蔣介石最終戰(zhàn)勝了閻錫山、馮玉祥和汪精衛(wèi)。中原大戰(zhàn)歷時七個多月,雙方投入的兵力達一百多萬,死傷三四十萬人③史全生:《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3頁。,使廣大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失,整個國家的元氣大傷。戰(zhàn)爭消耗了巨大的財力,軍事被置于絕對優(yōu)先的地位?!蹲右埂分械耐襞烧吞圃粕揭徽Z中的:“中國不是沒有錢辦工業(yè),就可惜所有的錢都花在軍政費上了?!雹苊┒?《子夜》,《茅盾全集》(第3卷),第74頁,第75頁。軍費成為廣大民眾的沉重負擔,它占去了南京國民政府開支中最大的份額。
1927—1936年,南京國民政府的財政收入雖然有長足進步,卻趕不上飛速增長的浩大開支。軍費在南京國民政府的財政支出中,平均每年都在3億元以上,占總支出的50%⑤楊蔭溥:《民國財政史》,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5年版,第43頁。。財政當局為應付巨額軍費,在稅收搜刮不足的情況下,不得不依靠借債來補苴。
但當時中國的國際債信極其低落,晚清和北洋政府遺留下來的大筆外債沒有清理,南京國民政府根本沒有希望從國外得到借款。而且,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1929年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實際上也拿不出資金輸出國外。既然借不到外債,南京國民政府不得不乞靈于國內公債。
從1927年5月1日到1931年的5年中,南京國民政府財政部、鐵道部和資源委員會共發(fā)行“江海關二五附稅國庫券”、“續(xù)發(fā)江海關二五附稅國庫券”、“卷煙稅國庫券”、“善后短期公債”、“津海關二五附稅國庫券”、“民國十七年金融長期公債”等30種計104,500萬元的公債債券,平均每年發(fā)行約20,900萬元,以1931年發(fā)行42,100萬元為最高數額。上述數字尚不包括省市地方政府發(fā)行的公債。
這10億多元的公債又是如何使用的呢?
1929年4月20日立法院通過《公債法原則》,規(guī)定了公債的四種用途:用以具有償付能力而不增加國庫負擔的生產事業(yè)的投資,具有冒險性質的事業(yè)除外;用于國家重要設備的創(chuàng)辦,如國防設備、教育設備、衛(wèi)生設備等;非常緊急之需,如對外戰(zhàn)爭及重大天災等;整理債務之用;此外《公債法原則》還規(guī)定“中央與地方政府募集公債,均以不得充經常政費為原則”,并且“凡經指定用途之公債收入,不得移作別用”①千家駒編:《舊中國公債史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181頁。。我們以這些規(guī)定為標準分析公債收入的使用情況。
各公債條例上明白規(guī)定軍費用途的為2億元,占總額的19.14%;規(guī)定為補助國庫作經常政費的達43,300萬元,占41.44%;供善后用的為14,800萬元,占14.16%;而賑災、發(fā)展鐵路電政和救濟民族工業(yè)的債款總計只有8,900萬元,僅占總額的8.52%;其余占總額16.75%的17,500萬元的債款則用于整理、調劑金融。發(fā)行額中60%以上用作政費、軍費支出,但是,當時的實際情況是所謂政費(即條例上規(guī)定的補助預算不足及充國庫周轉),也是用作軍費支出,1927年到1931年的5年中軍費支出(中央政府)總計為20,200萬元,政費總支出為12,200萬元;三次善后公債也是用于軍費;此外二十年金融公債8,000萬元并未按條例用于調劑金融,而是用于當年軍政各費。綜上所述,在總計104,500萬元的公債中,用于軍政費的實際支出為86,100萬元,占債務總額的82.39%,而用于賑災、生產事業(yè)、鐵路電政和整理債務金融等,總計不過18,400萬元,僅占總額的17.61%。
南京國民政府發(fā)行的巨額公債,如上所述并沒有用于社會公共服務事業(yè)及經濟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而是把這些社會財富用作與地方軍閥的戰(zhàn)爭及圍剿共產黨,以此來鞏固國民黨政權的穩(wěn)固。面臨此種現(xiàn)狀,以《子夜》中的吳蓀甫為代表的工業(yè)家們發(fā)出“這簡直是斷送了中國的民族工業(yè)”②茅盾:《子夜》,《茅盾全集》(第3卷),第202頁,第220頁。的慨嘆。
《子夜》中的各色人物均多多少少在公債市場上有投資,拋開吳蓀甫、杜竹齋、趙伯韜這些工業(yè)、金融業(yè)巨擘不論,就是有“灰色教授”之稱的李玉亭也在公債市場上摸爬滾打一番,并且后來因為投機的失敗而改為研究訴訟學。公債市場上投機帶來的利益,像磁石一樣吸引人們在公債上發(fā)狂,那么公債的價格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呢?
公債市場的價格漲落,其制約因素可歸納為三方面:第一公債本身的原因,如基金的虛實、保管的優(yōu)劣、數額的多少、利息的輕重、還本的遠近、已抽簽的期數、抽簽是否按期、付息是否按期等;第二市場本身的原因,“如(一)商業(yè)之興替,(二)金融之緩急,(三)市拆之高低,(四)金價之漲落,(五)多空之操縱”;第三其他間接原因,“如(一)天災之流行,(二)時局之變動,(三)財政之枯裕,(四)有關當局之去留,(五)有關當局之操作等”③楊蔭溥:《中國之證券市場》,載《東方雜志》,第27卷第20號,1930年10月25日。。由于當時時局極不穩(wěn)定,時人對南京國民政府的前途難以捉摸以及軍閥的大混戰(zhàn),所以公債市場上的價格漲落都直接與時局和軍閥混戰(zhàn)有關;同時,金融巨頭的操縱也非常重要,《子夜》中的馮云卿向何慎庵言道:“你說公債的跌漲全看前方的勝敗,可不是嗎?然而也不盡然。大戶頭的操作也很關重要;他們扳得轉!”④茅盾:《子夜》,《茅盾全集》(第3卷),第202頁,第220頁。這位初來乍到的土財主憑借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諳其中之道,利用自己的女兒迷惑大戶頭趙伯韜,以便及時獲得公債市場的確切信息。
現(xiàn)以中原大戰(zhàn)期間的1930年6月公債市場中的主要公債關稅、裁兵、編遣的價格漲落為例,說明時局和軍閥混戰(zhàn)對公債價格的影響。本月隴海湘魯各地,戰(zhàn)場形勢對國民黨中央軍極其不利,時局緊張,債市漲跌變動劇烈。3、4日市場上關于時局的謠言頗多,“市場人心虛弱,賣氣大盛,承前月趨勢,一致暴降,4日,編遣約跌三元,關稅、裁兵跌一元半左右,金融、善后、續(xù)卷亦跌頗巨,5日下降尤勁,編遣近期及裁兵遠期開盤就跌至限價停拍,關稅、編遣、裁兵各跌三四元,其他亦跌一二元不等?!?月18日后時局再次緊張,湘魯戰(zhàn)場上國民黨中央軍軍事不利,同時閻錫山的晉軍接受津海關,此消息使得人心大震,投機拋出與心虛求售出者甚眾,各債價先后下降劇烈,“其中編遣最低達四十七元,關稅曾跌為五十八元,債市趨勢傾疲。21日市場形勢一變,湘省局勢樂觀,魯北亦已無事,加之津海關事,中央亦有相當辦法,市上投資買進者陡增,空戶亦從事補進,債價急激返漲”6月25日市場忽然傳聞時局惡劣,湘魯地區(qū)戰(zhàn)事緊張,一時人心大震,賣出涌旺,而買方情形,反而渙散,“編遣、關稅期貨均跌二元數角,裁兵甚至下降達三元”①《金融及商品市況·證券》,載《商業(yè)月報》,第10卷第7期,1930年7月25日。。后來幾日債市持續(xù)下跌,尤以關稅、編遣、裁兵下跌為巨。1930年6月的債市價格漲幅情況最能反映出中原大戰(zhàn)對債市的影響。
《子夜》把歷時七個多月的中原大戰(zhàn)濃縮在春末夏初的兩個月中,生動地通過民族資本家吳蓀甫和美國金融資本的買辦趙伯韜在公債市場上的“斗法”再現(xiàn)了中原大戰(zhàn)對債市價格波動的影響。
吳蓀甫、趙伯韜最初聯(lián)合做“多頭”,共同擊敗其他做“空頭”的投機者。這次斗爭是在公債出現(xiàn)跌風的趨勢下開場的,這對希望回漲的“多頭”是很不利的。趙伯韜拍著腿大笑說:“花了錢可以打勝仗,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花了錢也可叫人家打敗仗,那就沒有幾個人想得到了?!彼麄儾捎觅V賂西北軍“打敗仗”的辦法使國民黨中央軍暫時獲得勝利,公債立即暴漲,從而做“多頭”的獲勝。當各報紙上大書特書中央軍在隴海線上的勝利消息時,交易所里“空頭們全來補進,漲風極厲害,幾乎漲停板?!雹诿┒?《子夜》,《茅盾全集》(第3卷),第206頁,第273頁,第297頁,第345-346頁,第64頁。
第二次斗法趙伯韜仍做“多頭”,吳蓀甫做“空頭”。這時的戰(zhàn)局很不穩(wěn)定,一會傳說“上游武漢方面卻一天一天緊,張桂聯(lián)軍突然打進了長沙”③茅盾:《子夜》,《茅盾全集》(第3卷),第206頁,第273頁,第297頁,第345-346頁,第64頁。,這對希望公債回跌的“空頭”是有利的;但一會兒又傳聞長沙還在中央軍手里,這又對“多頭”是有利的。最后“張桂軍要退出長沙了!”④茅盾:《子夜》,《茅盾全集》(第3卷),第206頁,第273頁,第297頁,第345-346頁,第64頁。這一消息突然傳來,把“空頭”們驚呆了。結果是吳蓀甫、杜竹齋、王和甫、孫吉人四股合成的益中公司,由于公債下跌而損失了八萬。
第三次斗法益中公司改做“多頭”,趙伯韜做“空頭”。吳蓀甫等人做“多頭”,當然希望戰(zhàn)事有利于中央軍,希望公債不斷上漲。傳來的消息卻是“閻軍全部出動了!德州混亂!”為挽救不利局面,吳蓀甫只有“運動經紀人提早兩天辦交割!”⑤茅盾:《子夜》,《茅盾全集》(第3卷),第206頁,第273頁,第297頁,第345-346頁,第64頁。用提早結算的手段制止公債下跌,勉強爭得一個“不進不退”的結果。
最后一次的決斗,趙伯韜做“多頭”,他打算利用“內國公債維持會”的名義電請政府禁止賣空,吳蓀甫們的辦法是調集一切資金全部投入公債市場,吳蓀甫甚至把自己獨辦的絲廠和公館折價做抵押,并且積極拉攏杜竹齋也做“空頭”,建立攻守同盟,增強實力。決定吳蓀甫們命運的最后一搏緊鑼密鼓地開始,一百五十萬的裁兵公債全部拋在市場上,掛出牌子來卻是步步下跌!千鈞一發(fā)之際有舉足輕重作用的杜竹齋卻乘吳蓀甫壓低價錢的機會,拼命扒進做了“多頭”。這對吳蓀甫而言不啻是一個晴天霹靂,吳蓀甫失敗了,“空頭”們失敗了。這個失敗早在踏足投機公債市場開始的那一刻已然來臨,只是抱有實業(yè)救國理想的吳蓀甫渾然未覺。
通觀《子夜》這部文學作品賴以支撐的歷史敘事環(huán)境并聯(lián)系其提供的具體敘事環(huán)境,可以清楚地看到,吳蓀甫們面臨的一個最大的現(xiàn)代化缺失——一個合法的現(xiàn)代化民族國家,即對外能夠抵抗壓力威脅、對內能夠合理化地組織動員社會資源實施現(xiàn)代化的民族國家,而現(xiàn)代化民族國家的確立是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首要條件,是現(xiàn)代化的重要標識。這一點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后發(fā)展國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迄及《子夜》呈現(xiàn)的文本環(huán)境——20世紀30年代,表面上,吳蓀甫們處于具有民族國家形式的、統(tǒng)一的全國政權之中,但實際上,這個政權統(tǒng)治下的泱泱中國,不僅有眾多不隸屬于統(tǒng)治范圍的外國租界和外國勢力的存在,更有實際上各自獨立為政的諸多地方軍閥勢力和遍布數省、形成燎原之勢的共產黨紅色政權的存在。這些多股勢力的存在,都對國民黨中央政權存在的合法性提出了挑戰(zhàn),使表面上號令全中國的國民黨中央政權一直深陷于合法性的危機之中,因而這個中央政權的重中之重,自然是全力解決對其合法性的挑戰(zhàn)。為自身的合法性而忙亂的政權無暇無力為民間的現(xiàn)代化追求提供合理的制度保障。而沒有這些最基本的現(xiàn)代化條件和保障,吳蓀甫們不論是來自民族主義還是來自個人利益驅動的現(xiàn)代化追求,必然遭遇重重阻力,道道困難。正因為如此,所以不是在商言商而又吃盡苦頭的吳蓀甫發(fā)出“只要國家像個國家,政府像個政府,中國工業(yè)一定有希望”⑥茅盾:《子夜》,《茅盾全集》(第3卷),第206頁,第273頁,第297頁,第345-346頁,第64頁。的感慨,在其話語之內和話語背后就包含著這樣的歷史敘事和時代意識形態(tài)內容。
[責任編輯:翁惠明]
K26
A
1003-8353(2012)06-0087-05
李丹,女,山東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