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權(quán)東
(1.文山學院 外語系,云南 文山 663000;2.上海外國語大學 高級翻譯學院,上海 虹口 200083)
Jury的漢譯正名
李權(quán)東1,2
(1.文山學院 外語系,云南 文山 663000;2.上海外國語大學 高級翻譯學院,上海 虹口 200083)
通過分析Jury在英美法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以漢語“陪審團”對應(yīng)英語Jury是始自翻譯之初的錯誤,有失法律用語力求精準的要求,建議譯為“參審團”。
Jury;陪審團;翻譯錯誤;參審團
Jury源自英美法系,引入中國后被譯為陪審團,這一譯法在法律研究界及司法界早已得到認可。Jury起源于中世紀的英國,“按照1164年的《克拉倫登憲法》,如果沒有人提訴一個有權(quán)力的非法律人員的話,那么郡長會得到指示,讓12名合法的男鄰居宣誓講訴真相。首席法官在有關(guān)俗人與僧人的法律土地保有上產(chǎn)生糾份的時候,需要在12位非法律人員的確認下作出判決”[1](P625)。負責講真相的這12個人就是Jury的雛形,可見從誕生之日起Jury就被英國憲法賦予了極大的案件裁定權(quán)力,并非只起到輔助或協(xié)調(diào)的作用。據(jù)此,筆者認為Jury譯為“陪審團”是始自翻譯之初的語言表述錯誤,有失法律用語力求精準的要求,不足以充分表達Jury的內(nèi)涵。這一錯誤是由于譯者沒弄清Jury在英美立法史上的來龍去脈及其在英美司法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所造成的,同時筆者提出相應(yīng)的翻譯解決方案。
Jury“應(yīng)被看做是大量非法律專業(yè)人員審判或參與司法的一種制度”[1](P627)。Jury在英美庭審中起著關(guān)鍵作用,是人民切實落實司法監(jiān)督權(quán),以防止執(zhí)法不公和腐敗的保障。在案例史上,早在“1179年,亨利二世在大巡回法庭制度中,在裁決、審理有關(guān)土地糾紛時,采用了陪審團確認原則”[1](P625)。在立法史上,早在1787年美國就將Jury列為聯(lián)邦憲法第三條第二款第三項:“The trial of all crimesexcept in cases of impeachmentshall be by jury; and such trial shall be held in the state where the said crimes shall have been committed; but when not committed within any statethe trial shall be at such place or places as the Congress may by law have directed.”[2](P836)意為:除彈劾案外,所有犯罪都應(yīng)由Jury裁決……英美法系中還設(shè)有一種職責細化的Jury,名為Jury of matrons現(xiàn)譯為“已婚婦女陪審團”,指的是根據(jù)大法官法庭的令狀召集,由已婚婦女組成的陪審團,其職責為在涉及繼承權(quán)問題時發(fā)揮作用;或者當一個婦女被判刑將要執(zhí)行而該婦女提出她已經(jīng)懷孕并要求延期執(zhí)行時,由已婚婦女陪審團確定該婦女是否懷孕。自1931年起,懷孕婦女如果能使陪審團確信她懷孕,就不再被判處死刑而只能施以監(jiān)禁。[1](P627)所以Jury在英美司法制度中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那么Jury在英美司法體制中是如何起作用,在庭審中Jury與法官究竟是什么樣的分工?《牛津高階英語詞典》將Jury解釋為:a group of members of the public who listen to the facts of a case in a court of law and decide whether or not it is guilty of a crime. 即Jury在庭審中的作用是聽證案件事實,并確定犯罪是否屬實。該詞典對Judge的解釋為:a person in a court of law who has the authority to decide how criminals should be punished or to make legal decisions. 即法官在庭審中的作用是做出案件的最終量刑判決或法律決定。根據(jù)司法審理程序,案件必先進行事實裁定才能做出裁決,可見Jury和Judge在庭審中的分工是:Jury負責裁定案件事實,法官負責適用法律。只有兩者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一個案件的審理,所以將Jury譯為陪審團在語言表述上有失準確,因為漢語的“陪”字不足以充分體現(xiàn)Jury在英美法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況且法律用語力求精準。
在中國的法律文獻中,陪審這一概念最早出現(xiàn)于1932年中華蘇維埃頒布的《裁判部暫行組織及裁判條例》(以下簡稱《組織條例》)所規(guī)定的人民陪審員制度,即“人民陪審員是指在法院的審判工作中,擔任與法官一樣的職責,負責對案件的案情的了解和處理的公民。人民陪審員在特定的案件審理過程中主要有以下幾個職責:第一是審閱案件的材料,第二是參與案件的調(diào)查。還有要參加案件的審理。最后還要參加案件的評議”[3]。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最早的憲法性文件《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lǐng)》(以下簡稱《共同綱領(lǐng)》)將陪審列為一項基本的司法制度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依照法律第七十五條規(guī)定實行人民陪審員制度?!保?]通過《組織條例》和《共同綱領(lǐng)》賦予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法律地位和人民陪審員在法院審判中的權(quán)力可知,人民陪審員制度在中國法系中的初始概念含義與英美法系中的Jury極其相近。然而,《組織條例》中規(guī)定的人民陪審員制度并非中國土生土長的產(chǎn)品,而是借鑒英美法系中的Jury,以下事實足以證明這一點。首先,中國歷史上并沒有現(xiàn)代意義上的司法和憲政制度,一方面古漢語里沒有陪審一詞,因為《現(xiàn)代漢語大詞典》收有“陪審”、“陪審員”及“陪審制”,以及《現(xiàn)代漢語詞典》收有“陪審”及“陪審員”,而《辭源》、《康熙字典》及《古漢語字典》均未收錄陪審一詞或與其相關(guān)的詞組; 另一方面清末民初,中國深陷內(nèi)憂外患之中,先進知識分子意識到中國之所以落后,不僅是科學技術(shù)的原因,同時也是社會觀念的落后所致,為了民族的復興和救亡圖存,以嚴復、梁啟超、馬君武等為代表的學者和政治思想家主張向西方學習,正是在這一時期,“孟德斯鳩、盧梭、伯倫知理、達爾文、邊沁等近代西方的自由、民權(quán)、進化、文明等概念和思想,隨著中國有識之士的倡導和翻譯家的譯介陸續(xù)傳到中國”[5](P198)。其次,由中國著名國際法研究教授李雙元等譯,英國學者David M·Walker所著的《牛津法律大辭典》(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是中國學界研究西方法系的權(quán)威工具書,書中也將Jury譯為“陪審團”[1](P625)。可見,中國法系中的陪審這一概念借鑒于英美法系中的Jury,屬西來之物。
通過上文對Jury在英美法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中國法系中人民陪審員制度源自英美法系中Jury的推斷以及兩者在各自所屬法系中的功能和地位的對比,可以清楚地看到早期的中國學者在譯介英美法系中的Jury時,因?qū)ζ錃v史、功能和地位的理解不夠透徹,輕易用陪審團一詞與其對應(yīng),致使Jury的內(nèi)涵沒能在漢語譯文中得到充分表達。為什么說陪審團一詞用于表述Jury不足以體現(xiàn)法律用語的精準要求呢?且看“陪”字在漢語中的本質(zhì)意義。對“陪”字的解釋,《現(xiàn)代漢語大詞典》為:從旁輔佐,協(xié)助,如:陪審?!冬F(xiàn)代漢語詞典》為:從旁協(xié)助,如陪審?!掇o源》為:輔佐;《史記文帝紀元年詔》:“若舉有德以陪朕之不能終,是社稷之靈,天下之福也?!薄犊滴踝值洹窞椋嘿E也,隨也?!豆糯鷿h語詞典》為:輔佐,副貳;《史記·孝文本紀》:“淮南王,弟也,秉德以陪朕?!睆奈灞緳?quán)威主流漢語詞典的解釋可見,“陪”的本義是輔佐或協(xié)助。然而,在英美法律系中Jury與Judge并無主次之分,只是在庭審中分工不同,各司其職而已,對同一案件的審理兩者都有決定權(quán),在一個完整案件的處置過程中二者缺一不可。在漢語中說某人處于輔佐或協(xié)助的地位,該人通常是沒有最終決定的話語權(quán)的。《現(xiàn)代漢語大詞典》和《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都以陪審舉例,這并不足為奇,因為在這兩本詞典被編撰之前,陪審一詞已經(jīng)在現(xiàn)代漢語中被廣泛接受。因此,筆者建議將Jury譯為“參審團”,相應(yīng)的Jury of matrons則譯為“已婚婦女參審團”,理由是漢語中所說的參加或參與某活動,一般指的是臨時的或短期的,而法庭審理某個案件可以被看作是一個活動,這同Jury的臨時組建特征相符合。 2007年陳盛提出Jury應(yīng)譯為“裁判團”[6],但筆者對此譯法不予茍同,原因有三:一是“裁判團”從詞組含義的角度分析,并不能突出法庭對案件的處理必須通過審理的特征,因為審理偏重于對整個過程的綜合分析,裁判則偏重于下結(jié)論;二是Jury為臨時選舉產(chǎn)生,工作時限以一個案件審理所需的時間為單位,屬于非常設(shè)機構(gòu),而“裁判團”容易被理解為法院的常設(shè)機構(gòu);三是《牛津高階英語詞典》對Jury還有另一個解釋:a group of people chosen to decide the winner of a competition,可見陳盛所用的“裁判團”一詞只能用于表述Jury的這層意思,而且有事實可鑒,在規(guī)模較大的運動會或其他賽事中,總會組建裁判團,并選出裁判長,這個時候就可以將Jury譯為“裁判團”。但以“裁判團”對應(yīng)司法程序中的Jury不符合法律用語力求精準的原則。
“陪審團”這一誤譯的概念在中國法律研究界和司法界已被廣泛接受和使用數(shù)十載,筆者借助本文揭示這一譯史迷案,同時建議將Jury一詞譯為“參審團”,以供學界參考。鑒于筆者才疏學淺,難免論述不周、言辭有偏,望方家指正。
[1] David M·Walker著.牛津法律大詞典[M].李雙元,等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 David Shultz. Encyclopedia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M]. New York: Facts on FileInc,2009.
[3] 裁判部暫行組織及裁判條例[E]. http://ldzy.chinacourt. org/public/detail.php?id=476. 2009-05-08.
[4] 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lǐng)[E]. http://ishare.iask. sina.com.cn/f/12636996.html. 2010-12-29.
[5] 謝天振. 中西翻譯簡史[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6] 陳盛. “Jury”在美國憲法中的確切含義與翻譯問題探究[J]. 邊緣法學論壇,2007,(2):67.
(責任編輯 婁自昌)
The Correct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Jury
LI Quan-dong
(1.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663000, China; 2. Advanced Translation College,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University, Hongkou 200083, China)
By probing into the function of Jury in both Britain and American legal system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Jury was mistranslated as Peishentuan in Chinese, because it fails to reach the language accuracy required by legal document translation. For that reason,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Jury be translated as Canshentuan in Chinese.
Jury; Peishentuan; mistranslated; Canshentuan
D910.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4-9200(2012)02-0087-03
2012 - 02 - 29
李權(quán)東(1981 -),男,彝族,云南鳳慶人,文山學院外語系助教,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翻譯學及翻譯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