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
面對張驢兒的強暴行為,竇娥以蔑視鄙棄的態(tài)度與其進行斗爭;為了使蔡婆免受毒打,面對官府的濫用酷刑,竇娥含冤招認;行刑前,為了不讓蔡婆看到,她要求繞后街走。由此可以看出竇娥的正直和善良。然而,竇娥的三樁誓愿卻顯示出她骨子里野蠻的破壞性。
如果說“血濺白練”尚是有限度的訴冤,那么“六月飛雪”“三年亢旱”則徹底體現(xiàn)了她強烈的復仇心理:為了讓張驢兒得到報應,她不惜讓天災殃及數(shù)不勝數(shù)的無辜百姓,這必然會導致很多人流離失所,甚至鬻兒賣女。顯然,竇娥的善良具有封建禮教的局限性,她混淆了復仇的對象和普通公眾的利益界限,將一己之私仇擴大至整個楚州人。
在面對蔡婆半推半就地應承張氏父子蠻橫無理的“入贅”要求時,竇娥批評蔡婆“引狼入室”,這也緣于她自幼深受父親的儒家倫理道德的教育,深信一女不嫁二夫的觀念在起主導作用。她握著儒家倫理的武器居高臨下、理直氣壯地譴責蔡婆“怕沒的貞心兒自守”“你豈不知羞”??吹讲唐排c張老互讓羊肚湯給對方吃時,竇娥更是勃然大怒。她之所以不留情地諷刺婆婆、痛罵張驢兒父子,雖然可能是因為看清了張驢兒父子的卑劣,但很大程度上還是為了維護那個社會大力提倡而她自己虔誠遵守、乃至于偏執(zhí)的貞節(jié)觀。為了狹隘的“貞節(jié)”,她全然忘卻了儒家最提倡的“孝道”。
這樣一個考慮問題時常常立足于自我本位,習慣于以怨報怨、以惡對惡,具有濃厚的報應心理和復仇意識的偏執(zhí)狂,算是一個真正善良的人嗎?
編 輯/葡 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