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家弘
刑事錯判證明標準的名案解析
文◎何家弘
錯判的發(fā)生具有普遍性和蟄伏性,錯判的認知具有模糊性和對抗性,因此我們需要明確認定錯判的證明標準。通過對美國、英國、德國的錯判證明標準的實例解析,可以看到,其在認定錯判的時候都不適用刑事訴訟中認定被告人有罪的證明標準,而且認定錯判的證明標準都低于認定有罪的證明標準。我國現(xiàn)行法律中關于錯判證明標準的規(guī)定是不夠明確的。因此,建議有關機關以立法解釋或司法解釋的方式加以明確。我們可以借鑒英國那種“分層設定標準”的做法,把錯判的證明標準分為三個層級:第一個層級是啟動再審的標準或錯判的立案標準,即“確有錯誤”的標準,類似于英國刑事案件復查委員會移送上訴法院再審的“具有推翻原判的真實可能性”的標準;第二層級是再審認定錯判的標準,可以表述為“優(yōu)勢證據(jù)”,即全案證據(jù)證明申訴人無罪的可能性大于有罪的可能性;第三層級是決定國家賠償?shù)臉藴?,可以表述為“證據(jù)確實充分”,即有可靠的證據(jù)充分地證明中訴人確系無辜者。決定國家賠償?shù)淖C明標準應高于認定錯判的證明標準。這是比較合理的。一方面,認定錯判適用較低的證明標準,可以使更多的無辜者獲得糾錯的機會。另一方面確定國家賠償適用較高的證明標準,可以防止國家賠償成為糾正錯判的障礙。此外,這也可以降低政府的刑事賠償開支,更為合理地使用納稅人交給國家的錢。不過,如是規(guī)定需要解決與《國家賠償法》的銜接。
(摘自《中國法學》201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