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承槐
(作者系中共浙江省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主任、教授、“科學發(fā)展觀與浙江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十八大報告指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面臨著執(zhí)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外部環(huán)境“四大考驗”,面臨著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四大危險”;經受考驗、化解危險,最根本的是要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如何保障黨的建設沿著這條主線前進,關鍵是要抓好黨員自覺和人民監(jiān)督這二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黨員自覺首先是宗旨自覺、道德自覺。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這是八千多萬黨員從入黨之時就不能忘懷、需時刻牢記的宗旨意識,必須內化為主觀自覺的內在的道德覺悟。從黨的組織層面講,宗旨自覺、道德自覺就是要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以實現人民利益為檢驗執(zhí)政活動的最高標準;從黨員個體來講,就是要堅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論黨的干部還是普通黨員絕不提出與整個無產階級的整體利益、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民族國家的整體利益相悖的特殊利益,絕不在社會主義分配原則之外獲取個人利益,正確對待和處理個人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的相互關系,加強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
其次,黨員自覺當加強思想理論自覺。特別是深化對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和時代特征的思想理論自覺。理論自覺不僅有利于堅定宗旨自覺、道德自覺,更重要的還在于有利厘清宗旨實踐、道德實踐具體的時代內涵及其實踐方式。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理論,一方面,整部人類歷史無非是生產力發(fā)展基礎上的逐步掙脫、消除外在束縛的歷史,是人類權利逐步趨向平等、人性走向自由、解放的歷史;另一方面,當今中國社會盡管已初步建成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但依然面臨著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歷史任務,我們不僅肩負趕超西方發(fā)達國家生產力、經濟發(fā)展水平的重任,還肩負著消解傳統社會關系束縛、構建人人權利平等、實現人權(自由、獨立、民主、法治等等)的歷史重任。在這里,結合學習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關于社會主義價值觀三個層面、“二十四字”的表述,將極大加深我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脈絡、邏輯脈絡和內在實質理解和掌握,不僅有利于提高廣大黨員的主觀自覺性,而且將使我們更為清晰地明了行動的方向和路徑。比如,從國家民族層面來說,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要以盛唐偉業(yè)、宋代文明作坐標,也要以現代西方科技文明、制度文明、乃至精神文明作參考,更要以馬克思主義“自由人聯合體”的價值理論為指針,唯此,才能真正全面和準確地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實質。
第三,行為自覺。行為自覺是道德自覺和思想理論自覺的外顯形式與實踐形式。它不僅是道德自覺、思想理論自覺的完成式,是防止滑向空頭說教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更主要的還是道德自覺、思想理論自覺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實踐總是要比抽象的觀念和理論來得豐富,這就決定了思想觀念在走向實踐時必須依據客觀情境加以再創(chuàng)造。比如,以黨員的道德自覺的實際行動來說,我們不僅要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滿腔熱情,還要具備為人民服務的能力,更要把握為人民服務的具體尺度。比如,當黨員為群眾提供實際的服務時,首先需搞清群眾的實際需要和需要的程度;其次要明白,黨員自己是否有能力提供這種服務,并采取若干種相應的對策、措施;第三,更為重要的還需搞清群眾的需要是否在正當的權利范圍之內,如果超出了權利范圍又該如何展開服務,等等;第四,還需明了,作為服務主體還需把握好一個尺度即服務要以被服務者能夠接受的方式,讓被服務者有尊嚴的方式來實行。以黨員的理論自覺的實際行動來說,黨員主體地位的自我定位和實際踐行,不僅意味著黨的組織對黨員個體的尊重,更意味著黨員要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參與黨的各項活動,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能動性,促進黨內各項制度的完善和發(fā)展,還要求黨員個體不斷提升自己參與黨的活動的能力,比如議事的能力、批評和監(jiān)督組織和領導的能力,等等。
黨員自覺是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的主觀保證,然而,由于我們黨的隊伍龐大,難免有投機分子和變質分子存在于黨內,因此僅憑黨員尤其是黨的干部的主觀自覺是遠遠不夠的,為有效推進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建設,還必須依靠制度保障,尤其依靠人民和社會的監(jiān)督。
黨和黨的全部活動都應接受人民的監(jiān)督和檢驗,首先,這是由黨的性質和黨的宗旨所決定的。我們黨作為無產階級、勞動人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其宗旨就是為了人民的利益、民族的利益而存在和活動的,接受人民的監(jiān)督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合邏輯的內在要求;其次,這也是由黨和國家組織的契約屬性所決定的。列寧在倡導和呼喚人民監(jiān)督、黨內監(jiān)督時曾指出:“誰不善于要求和做到使他的受托者完成他們對委托人所負的責任,誰就不配享受政治自由公民的稱號。誰不善于要求和做到使他的受托者完成他們對委托人所負的黨的責任,誰就不配具有黨員的稱號。”列寧的論述,非常清晰地表達了關于黨員和黨、社會公民與國家之間的相互關系的四層含義:其一,黨和國家都是一種契約性組織,其權力是一種契約權力;其二,人民和黨員是契約的訂立者,是國家和黨的主人,具有主體地位,是黨和國家的一切權力的來源,是產生權力的讓渡者和委托人;其三,黨和國家的各級權力機構和干部是受托者,本當向人民和黨員負責,向人民和黨員負責是一切干部的天然責任;其四,一個合格的黨員和公民,配享“主人”、“主體”名號的黨員和公民,是一個善于向黨和國家的干部提出要求并加以監(jiān)督的黨員和公民。因此推進黨的建設當以加強黨員自覺、提升黨員素質和加強人民(黨員)監(jiān)督并重。
加強監(jiān)督,首先是要逐步推進黨務、政務公開,將黨和政府的活動公之于陽光之下。比如,在基層、在機關公開設置意見箱、熱線電話和舉報電話,利用信訪機構、媒體、電子政務等信息網絡手段,方便群眾反映情況、發(fā)表意見,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要征求群眾意見,對群眾反映的情況要及時反饋。同時,在基層還應廣泛推行居民、村民議事制度,并依此加強對基層組織、基層黨員和干部構成切實有效的監(jiān)督體系。
其次,切實落實和保障人民(黨員)的監(jiān)督權利。監(jiān)督權是現代社會人民的天然權利,任何權力機構都不能予以剝奪和損害。一方面,要創(chuàng)造便于讓人民監(jiān)督的各種渠道、機會,尤其是要讓人民免于行使監(jiān)督之后處于恐懼狀態(tài),這是一切公權機關的義務(黨內同理)。另一方面,法律面前人民平等、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在規(guī)則面前無特權、在規(guī)則之下無例外,黨員尤其是黨的干部都應自覺遵紀守法,自覺接受人民和黨員的監(jiān)督。
第三,進一步拓展和完善各種監(jiān)督渠道。上級黨組織和國家機關要加強對下級黨組織和國家機關的督促檢查,基層黨組織要加強對黨員的督促檢查;黨和國家機關要定期接受群眾和社會的評議,聽取群眾的意見,以群眾是否滿意作為檢驗黨和國家機關工作成效的基本標準,以群眾是否滿意、認同、贊揚作為黨員是否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基本標準;堅持和改進黨內民主生活會,切實完善和推進黨內黨員民主評議黨員、黨性分析黨評議和考核等制度;充分發(fā)揮媒體和網絡手段對公權機關和干部、黨員的監(jiān)督作用,尤其是對各種腐敗和不正之風的揭露、糾正功能,切實保障人民的言論權,讓媒體和網絡真正成為人民思想自由、意志表達的“喉舌”(馬克思語)。
概而言之,保持和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黨的建設的永久命題,這一命題在當前發(fā)展市場經濟和整個社會轉型時期,在黨面臨“四大考驗”、需克服“四大危險”的現實境況下,顯得尤為緊迫和重要,為此,黨的建設,一方面當需全體黨員自覺,另一方面,當需完善制度加強人民監(jiān)督、黨員監(jiān)督,依靠黨員自覺和人民(黨員)監(jiān)督這二手,全面推進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