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征
(池州市人大常委會,安徽池州247000)
偉大的詩人屈原一生經(jīng)歷坎坷,曾遭遇流放,關(guān)于他的流放,有學(xué)者認(rèn)為是一次,也有學(xué)者認(rèn)為是兩次,皆無定論。關(guān)于屈原的流放路線,許多學(xué)者作以考證,大致可以還原出一個路線圖。屈原的《九章》中有這樣一句話:“當(dāng)陵陽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1]116,對于“陵陽”二字有兩種解釋,一種認(rèn)為是騰馳貌,另一種認(rèn)為陵陽是楚地名,在今池州青陽縣。筆者認(rèn)為,陵陽應(yīng)為地名,即池州青陽,今求證于方家。
“江南”泛指長江以南,但各時代所指范圍有所不同:春秋、戰(zhàn)國、秦及漢時,一般指今湖北的江南部分和湖南、江西一帶;屈原流放陵陽的時期,尤其是所謂楚“宣威盛世”之后,“江南”一詞所指的范圍,可能已包括了陵陽山區(qū)。屈原在江南創(chuàng)作的作品很多,其中與“陵陽九年”相關(guān)的,有《哀郢》《遠(yuǎn)游》和《招魂》等詩篇。
據(jù)《史記》記載:周顯王五年(公元前310年),即楚頃襄王“十九年,秦伐楚,楚軍敗,割上庸、漢北地予秦。二十年,秦將白起拔我西陵。二十一年,秦將白起遂拔我郢,燒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復(fù)戰(zhàn),東北保于陳城。二十二年,秦復(fù)拔我巫、黔中郡”。[2]1417周赧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8年),即頃襄王二十一年,屈原在陵陽作《哀郢》。周赧王三十八年(公元前277年),即頃襄王二十二年,因秦兵攻占了楚國的巫都,又設(shè)置了黔中郡,黔中即辰陽、溆浦一帶,屈原不得不復(fù)下沅水,涉洞庭,稍折而南,至長沙汨羅江,終于自沉而死。
司馬遷說:“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沈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保?]1949司馬遷單獨提到《哀郢》,可見那時還不曾有《九章》的總名?!栋й肥乔淖髌?,是無任何疑問的。司馬遷云:“屈原既疾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保?]1935屈原流放陵陽的時間,是在楚頃襄王時,但很難確定是哪一年。洪興祖考證:“以此考之,屈平在懷王之世,被黜復(fù)用。至頃襄即位,逐放于江南耳。其云既放三年,謂被放之初。又云九年而不復(fù),蓋作此時放已九年也?!保?]135朱熹說:“此云九年不復(fù),不知在何時也?”[4]83屈原此次被放逐,是得罪令尹子蘭所致。楚懷王是死在楚頃襄王三年,屈原曾責(zé)備子蘭,不該勸楚懷王入秦。如果屈原的再放,是在楚頃襄王初年,那么屈原在陵陽“至今九年而不復(fù)”[1]118,則“九年”只是表示多數(shù)的意思,古書中多有此例,在文義上也是說得通的。但《哀郢》曾暗示白起破郢之事,如“曾不知夏之為丘兮,孰兩東門之可蕪”[1]等,證明《哀郢》必作于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從楚頃襄王二十一年上推九年,那么屈原是楚頃襄王十三年(公元前286年)始到陵陽的。是年,屈原已五十五歲。屈原終年六十四歲,在陵陽的九年,是他晚年時期的九年。
關(guān)于《遠(yuǎn)游》的創(chuàng)作時間,朱熹認(rèn)為是放逐期間;林云銘,字西仲,福建閩候人,清順治戊戌進(jìn)士,官徽州府通判,他認(rèn)為是在江南時;游國恩教授認(rèn)為,《遠(yuǎn)游》中的“南州炎德,桂樹冬榮”、“使湘靈鼓瑟”,也是再放江南時作的;姜亮夫先生認(rèn)為作于晚年,可能是在《懷沙》之前,屈原寫好《遠(yuǎn)游》后懷沙而死;林家驪教授也認(rèn)同姜亮夫先生之論。
筆者不僅贊同《遠(yuǎn)游》是屈原再放江南時寫的,而且認(rèn)為是在“南巢”之作,屬“陵陽九年”之系列。先看屈原《遠(yuǎn)游》一段原文:
重曰: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軒轅不可攀援兮,吾將從王喬而娛戲!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氣入而麤穢除。順凱風(fēng)以從游兮,至南巢而壹息。見王子而宿之兮,審壹?xì)庵偷隆#?]164
文中“奚久留此故居”、“吾將從王喬而娛戲”、“至南巢而壹息”和“見王子而宿之兮”等句子,我們應(yīng)予以關(guān)注。商時,地屬南疆,故名南巢?!渡袝ぶ衮持a》曾有成湯放桀于南巢的記載。周時,為巢(伯)國地。春秋時,為楚屬國,當(dāng)時四至范圍大致是:東到昭關(guān)(今屬含山縣),西至廬江,南達(dá)長江,北到巢湖。巢國多次被吳國所占?!洞呵铩罚呼敯Ч辏ü?83年),公會吳于橐皋(今柘皋)。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越滅吳,巢國還楚。
巢湖市的“王喬洞”,亦稱“王喬仙洞”,事詳《仙跡》。王子喬,則周靈王太子晉也。屈子《遠(yuǎn)游》篇有云:“至南巢而壹息,見王子而宿之兮”[1]164,實指南巢國王喬洞,即位于今巢湖市北郊的紫微山下,是江淮之間唯一的石窟藝術(shù)寶庫。明、清時,此洞被稱為“巢縣八景”之一。1956年,列為省級文物重點保護(hù)單位。
另外,順便提及“昭關(guān)”。今馬鞍山市含山縣的昭關(guān),位于縣城北7.5公里處的小峴山之西,兩山對峙,峰巒逶迤不斷,地勢險要。據(jù)司馬遷《史記》載:楚平王時,伍子胥因父兄蒙讒被殺出逃,投奔吳國時,途徑此關(guān)。伍子胥過昭關(guān),一夜愁白了鬚發(fā)的故事,在巢湖早已家喻戶曉。關(guān)南正門,有“昭關(guān)”二字;關(guān)北之門,有“吳頭楚尾”四字,皆名家所書。1989年5月,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
總之,《遠(yuǎn)游》中提到的“南巢”、“王喬洞”及“昭關(guān)”等均是陵陽地區(qū)附近的地名,即可佐證《遠(yuǎn)游》是屈原再放江南時而作。
根據(jù)《史記·屈原傳》的贊語來看,《招魂》為屈原所作,是沒有問題的。《招魂》首尾用騷體,中間主要用四言形式。每隔一句,句尾用一“些”字,與其它各篇用“兮”字不同,大概是摹擬南方巫音。尤其是“亂”,提到“南征”、“江南”和“路貫廬江”,《招魂》無疑是屈原再放陵陽九年時期寫的。
屈原在“亂”里,不僅提及“汨吾南征”、“魂兮歸來哀江南”,而且言“路貫廬江兮左長薄,倚沼畦瀛兮遙望博”。[1]221據(jù)《漢書》記載:“廬江郡,故淮南,文帝十六年別為國。金蘭西北有東陵鄉(xiāng),淮水出。屬揚州。廬江出陵陽東南,北入江?!保?]1262研究屈原的《招魂》,最重要的是明確,屈原所講的“路貫廬江”,是否指今安徽蕪湖至涇縣、太平湖和陵陽的青弋江。筆者的回答是肯定的。譚其驤教授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標(biāo)注很明確:青弋江,在第一冊《戰(zhàn)國·楚越》圖中,標(biāo)為“澮江”;在第二冊《西漢·楊州刺史部》圖中,標(biāo)為“廬江”,這就與《漢書》所講的“廬江出陵陽東南,北入江”完全吻合了。充分證明了《招魂》中提到的“廬江”為陵陽附近的青弋江,《招魂》確為屈原再放陵陽九年時期的作品。
關(guān)于《離騷》的寫作年代,至今尚無定論。據(jù)《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離騷》的寫作時間,應(yīng)在被楚懷王疏遠(yuǎn)之后;而司馬遷《報任安書》卻言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則當(dāng)在楚頃襄王當(dāng)朝,即詩人再放江南時。在《離騷》中有“余既不難夫離別”[1]5,顯然是放逐以后的口吻;有“濟(jì)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1]15,沅水、湘水都在江南,只有屈原再放時才到過這里;有“重華”一詞,即帝舜,相傳他死在蒼梧,葬于九疑,其他皆在江南,距屈原的放地不遠(yuǎn),
所以屈原又說到“朝發(fā)軔于蒼梧”[1]18、“九疑繽其并迎”[1]25這一連串的地名,也可證明《離騷》是屈原再放江南時所作。《離騷》在追敘他當(dāng)年立朝與黨人異趨時言“老冉冉其將至”,則《離騷》之作顯然在將老之后,與再放時作的《涉江》所謂有“年既老”的時候相去必不甚遠(yuǎn)?!峨x騷》還有“九死未悔”、“體解未變”、“死直”和“危死”之言,去國遠(yuǎn)逝之想,并在最后表明了一死的決心,若非屢遭挫折直至絕望,必不至此。還有“又何懷乎故都”[1]31一語,其被放離郢、悲憤沉痛的感情更顯然可見。游國恩教授認(rèn)為,《離騷》是再放江南時的作品。筆者不僅同意,而且還疑似其為屈原在江南“陵陽九年”時期的作品。
《九歌》時地,亦向來沒有定論。《九歌》這個名稱,大概很古,《離騷》《天問》都提到它。至于楚人祭神的歌曲,為什么也用《九歌》為名,則不得而知。朱熹認(rèn)為,屈原做了為《九歌》修改潤色的工作,“原既放逐,見而感之,故頗為更定其詞,去其泰甚”。[4]29這就表明,研究屈原搜集、整理的時間,也就是《九歌》寫定的時間。關(guān)于《九歌》的創(chuàng)作時間,王逸認(rèn)為是屈原放逐江南時所作,當(dāng)時屈原“懷憂苦毒,愁思沸郁”[3]55,故通過制作祭神樂歌,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班固言:“楚有江漢川澤山林之饒;江南地廣,或火耕水耨。民食魚稻,以漁獵山伐為業(yè),果蓏蠃蛤,食物常足。故髁窳偷生,而亡積聚,飲食還給,不憂凍餓,亦亡千金之家。信巫鬼,重淫祀。而漢中淫失枝柱,與巴蜀同俗。汝南之別,皆急疾有氣勢。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東有云夢之饒,亦一都會也”。又“壽春、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鮑、木之輸,亦一都會也。始楚賢臣屈原被讒放流,作《離騷》諸賦以自傷悼。”師古曰:“諸賦謂《九歌》《天問》《九章》之屬?!保?]1327-1328筆者疑似《九歌》與陵陽山(九華山)周圍的貴池儺,有一定的淵源。
周篤文先生認(rèn)為:“如果說河南新鄭的溱洧合流處是國風(fēng)的搖藍(lán),湖南汨羅江是偉大騷人的棲息之所,那么安徽的陵陽則是中華詩國另一方圣地。特別是《哀郢》提到的陵陽,關(guān)系屈原晚年行蹤,意義尤為重大。”[6]周篤文先生的看法,筆者是贊同的。在池州市境內(nèi),最古老的地名,第一個就是“陵陽”?!傲觋枴背霈F(xiàn)在屈原自敘的《哀郢》里,標(biāo)志著這個地名在戰(zhàn)國時期就已存在。
第一位為《楚辭》作注的東漢人王逸,把“陵陽”解作“凌陽”,認(rèn)為是“意欲騰馳,道安極也”[5]1327-1328,顯然未得要領(lǐng)。宋洪興祖在《楚辭補(bǔ)注》中補(bǔ)曰:“前漢丹陽郡,有陵陽仙人。陵陽,子明所居也?!保?]135宋代朱熹在《楚辭集注》中,注云“陵陽,未詳”[4]82,將問題擱置了起來。蔣驥則據(jù)《哀郢》“今逍遙而東來”與“當(dāng)陵陽之焉至兮”二句,認(rèn)為屈原離郢東下,到達(dá)陵陽(今安徽青陽一帶),這是他放逐的地點。在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里,因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轄境難以詳考,全圖、分幅圖都不畫國界,唯戰(zhàn)國中葉公元前350年左右可大致勾勒,另制諸侯形勢圖一幅,畫出國界。筆者在其《戰(zhàn)國時期全圖》中驚喜地見到了“陵陽”、“爰陵”、“松陽”、“昭關(guān)”和“壽春”等地名;又在戰(zhàn)國《楚、越》圖中見到了“陵陽”、“澮江”(青弋江)、“爰陵”、“松陽”、“橐皋”和“昭關(guān)”等地名;《西漢·揚州刺史部》圖中標(biāo)明,“廬江”即今皖南地區(qū)的青弋江。這些地名,就在今九華山附近長江的南北岸邊上。
青陽縣境內(nèi)的考古發(fā)現(xiàn),也可以為此提供佐證。如青陽縣龍崗春秋墓M1是一座春秋晚期的墓葬。[7]M1呈現(xiàn)的既有吳越器物又是楚墓形制的文化共存現(xiàn)象,是當(dāng)時楚文化東漸、吳楚文化相互并存交融這一歷史現(xiàn)象的具體例證。[8]
在古代,是先有“陵陽”地名、后有“陵陽山”,還是先有“陵陽山”、后有“陵陽”地名,不得而知。據(jù)明萬歷《青陽縣志》卷一記載:青陽縣,“春秋為吳地,吳滅屬越;戰(zhàn)國,楚敗越屬楚;秦,郡縣天下,屬揚州之鄣郡;漢,武帝元封二年,始析涇縣西境地置縣于陵陽山麓,曰陵陽縣,屬丹陽郡”。①
古時,陵陽山區(qū)域較廣。據(jù)《江南通志》載:陵陽山脈自石臺迤邐而來,直至宣州,今石臺縣、黃山區(qū)(太平)、青陽縣、涇縣、宣城等地,泛稱陵陽山區(qū)。故這幾個縣的志書上,均有陵陽山的記載。九華山,當(dāng)屬陵陽山的主體部分,且陵陽鎮(zhèn)在九華山腳下,故古人以陵陽山概稱之。九華山,在舊志中,有稱陵陽山、幘峰和九子山等。李白詩中的“陵陽山”,并非其改名的“九華山”,這一點是要注意的??傊欧Q“陵陽山”,是與屈原《哀郢》自敘的“陵陽”、《漢書·地理志》的“陵陽”、漢置陵陽縣及陵陽子明成仙的傳說等有關(guān),但源頭卻在戰(zhàn)國時期的屈原那里。
陵陽山區(qū)是屈原放逐江南長達(dá)九年的地方,傳說古時東山灣石橋東有棵古槐樹,樹下曾有大小兩塊記有屈原活動足跡的石碑。如今青陽縣陵陽鎮(zhèn)北首的“香池”,即是古陵陽的縣衙所在。今九華山麓的蓮花峰下,就居住著楚國江陵郡的熊氏望族。其南宋建炎二年戊申元旦九世孫熊仲芳拜撰的《熊氏始修宗譜序》《華峰熊氏宗譜》卷三《僑遷地志》,將這支熊氏自涿鹿、丹陽和江陵,遷至直隸青陽五溪槐花垅殿沖及繁昌等地的情況說的清清楚楚,并繪圖示之。明嘉靖《池州府志》卷第五記載:“貴池,三閭廟,在城北望京門外,祀楚屈原大夫。又谷潭、李陽河、梓潼嶺數(shù)廟,亦皆以靈異稱?!雹谧罱?,筆者在池州市東至縣龍泉鎮(zhèn)黃荊港村屈家、屈墩和屈灣組,見到了清光緒年間重鐫的《荊橋屈氏宗譜》,尤其是讀了大宋元祐八年癸酉正月拜文林郎四十五世孫敏字愈嚴(yán)謹(jǐn)書的《荊橋屈氏源流序》后,感到特別興奮。據(jù)《荊橋屈氏宗譜》記載:千六公屈敏,曾任青陽大尹,授文林郎,他是屈原第三子的四十五世裔孫,也是遷徙黃荊港的始祖。
在春秋早、中期,楚國吞滅了北邊的一些小國,打通了與中原的通道,竭盡全力爭霸中原,此時,楚國的交通運輸主要是在北方;從春秋中期開始,楚國的勢力逐漸伸向淮河流域,滅掉了東邊的許多小國,并開始與吳的爭奪。此時,楚國除保持與北邊的交往外,也開辟了通往東邊的道路與交通。到吳被越滅掉以后,楚又滅越(公元前334年),如此一直到海邊,悉屬楚境,而楚與郢都的聯(lián)系也就更密切了。楚與北方的聯(lián)系,以陸路運輸為主;而楚國境內(nèi),則以水上運輸為主,屈原流放陵陽,走的就是以水路為主的流放路徑。
據(jù)《史記》記載:周赧王四年(公元前311年),即楚懷王十八年,“秦要楚欲得黔中地,欲以武關(guān)外易之。楚王曰:‘不愿易地,愿得張儀而獻(xiàn)黔中地?!赝跤仓诟ト萄?。張儀乃請行?;萃踉唬骸顺跖又?fù)以商於之地,是且甘心于子?!瘡垉x曰:‘秦強(qiáng)楚弱,臣善靳尚,尚得事楚夫人鄭袖,袖所言皆從。且臣奉王之節(jié)使楚,楚何敢加誅。假令誅臣而為秦得黔中之地,臣之上愿?!焓钩?。楚懷王至則囚張儀,將殺之。靳尚謂鄭袖曰:‘子亦知子之賤于王乎?’鄭袖曰:‘何也?’靳尚曰:‘秦王甚愛張儀而不欲出之,今將以上庸之地六縣賂楚,以美人聘楚,以宮中善歌謳者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貴而夫人斥矣。不若為言而出之?!谑青嵭淙找寡詰淹踉唬骸顺几鳛槠渲饔谩=竦匚慈肭?,秦使張儀來,至重王。王未有禮而殺張儀,秦必大怒攻楚。妾請子母俱遷江南,毋為秦所魚肉也。’懷王后悔,赦張儀,厚禮之如故”。[2]1803《史記》又云:“鄭袖卒言張儀于王而出之。儀出,懷王因善遇儀,儀因說楚王以叛從約而與秦合親,約婚姻。張儀已去,屈原使從齊來,諫王曰:‘何不誅張儀?’懷王悔,使人追儀,弗及?!保?]1411鄭袖言“妾請子母俱遷江南,毋為秦所魚肉也”,這句話尤其是要注意“江南”二字。屈原與鄭袖,應(yīng)屬同一時期人。是年,屈原約三十歲。鄭袖比屈原歲數(shù)略長。鄭袖所說的“子母俱遷江南”的動機(jī)和目的,到底是什么,暫且不論,但至少說明一點,這與后來屈原放逐江南,不無研究價值;也與后來楚頃襄王復(fù)西取江南十五邑,不無研究價值。司馬遷《史記》云:周赧王三十九年(公元前276前),即楚頃襄王“二十三年,襄王乃收東地兵,得十余萬,復(fù)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為郡,距秦”[2]1418。在安徽出土的春秋時期的墓葬材料中,已經(jīng)可以看到楚文化東漸與安徽土著文化融合并存的現(xiàn)象,而戰(zhàn)國時期的安徽是楚向東擴(kuò)展的重要場所。[8]在司馬遷那段文字里,不僅提到“江南”二字,而且明指“東地”,更能說明屈原流放陵陽的路徑是客觀存在的。
據(jù)《史記》記載:周赧王六年(公元前309年),即秦襄王二十年,“昭雎曰:‘王雖東取地于越,不足以刷恥;必且取地于秦,而后足以刷恥于諸侯’”。[2]1411昭雎所說的“東取地于越”,就包括陵陽山區(qū)。明嘉靖《池州府志》記載:池州府所轄貴池、青陽、銅陵、石埭、建德、東流縣,“春秋吳地,吳滅屬越;戰(zhàn)國屬楚,見春秋顯王三十五年”。②周顯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即楚威王六年,屈原生于公元前340年,公元前334年屈原約七歲。也就是說,屈原約七歲的時候,池州(包括陵陽、陵陽山)就屬楚地了。
屈原的流放路徑,走的是水路,這是古代部分學(xué)者認(rèn)可的。明末清初時,注《楚辭》的人最多,其中值得稱許的學(xué)者是蔣驥,他在清康熙、雍正年間寫的《山帶閣注楚辭》,是清代學(xué)者《楚辭》研究的重要著作。原書流傳已少,1958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據(jù)原刊本排印,后曾多次重印。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版,對個別錯字作了必要的訂正,并作了出版說明。在蔣驥《山帶閣注楚辭》里,有詳細(xì)的《楚辭地圖》說明:“余所考訂楚辭地理,與屈子兩朝遷謫行蹤,即散著于諸篇,猶恐覽者之未察其詳也。次為圖如左?!保?]30考正地圖五幅:一是《楚辭地理總圖》,其中標(biāo)有地名:池州、陵陽山、陵陽、石埭、太平和廬江;二是《抽思思美人路圖》,懷王時斥居漢北;三是《哀郢路圖》,頃襄初年遷江南,繪南渡至陵陽、廬江和陵陽山,哀郢止處;四是《涉江路圖》,即招魂發(fā)春南征時系頃襄九年后事,標(biāo)有涉江起處、陵陽、廬江和鄱陽等;五是《漁父懷沙路圖》,即涉江后事,標(biāo)有汩羅等。筆者在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屈原祠見到《哀郢路徑》圖,并順道訪鄂州,更覺得蔣驥之說可信。
郢都紀(jì)南城,經(jīng)考古勘查,已發(fā)現(xiàn)有三條古河道和今水一致:一條從北垣外入城;一條從城外西南角繞至南垣外入城;二水在城中匯合后折向東流,在龍會橋處流出東垣,注入廟湖。今水、廟湖、海子湖、太泊湖和長湖連成一片,南有水通江陵縣城、沙市,連長江。屈原流放出郢都,走的就是這條水道,故《哀郢》有“顧龍門而不見”之句。長江的中下游,戰(zhàn)國時能全線通舟楫,已為出土的《鄂君啟節(jié)·舟節(jié)》所證實:“舟節(jié)”水程,最東止于蕪湖;然蕪湖以下,江面寬闊,水流平緩,更利于通航。屈原當(dāng)年流放陵陽,就是從夏首(今沙市東)順江而下,至蕪湖后,轉(zhuǎn)經(jīng)青弋江溯江而上,再經(jīng)舒溪至陵陽河。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蔣驥的《山帶閣注楚辭》的評價也是中肯的:“以考原事跡之本末,次以楚辭地理列為五圖,以考原涉歷之后先,所注即據(jù)事跡之年月,道里之遠(yuǎn)近,以定所作之時地,雖穿鑿附會所不能無,而徵實之談終勝懸斷。余論二卷駁正注釋之得失,考證典故之同異……簡其精要,亦自瑕不掩瑜?!保?]289
總之,屈原曾經(jīng)流放到陵陽,陵陽為地名,在今池州青陽縣。屈原高潔的人格、偉大的作品也對陵陽地區(qū)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的影響。
從廣義上說,屈原是一個熱愛祖國、同情人民的詩人,他的詩篇在歷史上曾發(fā)生積極的影響。屈原不僅忠于楚國,而且對楚國的風(fēng)物人情都有深厚的情感。屈原在《哀郢》開頭語中說:“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保?]114朱熹對這兩句詩是這樣注釋的:“震,動也。愆,過也。仲春,二月,陰陽之中,沖和之氣,人民和樂之時也。屈原被放時,適會兇荒,人民離散,而原亦在行中,閔其流離,因以自傷,無所歸咎,而嘆皇天之不純其命,不能福善禍淫,相協(xié)民居,使之當(dāng)此和樂之時,而遭離散之苦也?!保?]81屈原在流放陵陽的九年中,對楚國的眷念之情、對人民的同情之心,深深地折磨著他。他放逐陵陽,遠(yuǎn)離國都,但一刻都沒有忘記要返回郢都。
從狹義上說,屈原的道家思想對九華山的影響最早。九華山,素以地藏菩薩道場而聞名于世,但那是唐朝以來的事情。最早在九華山進(jìn)行宗教活動的,不是佛教,而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九華山,曾被列入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之內(nèi),居第三十九位。③過去山志舊籍記載:道家代表人物竇伯玉,字子明,丹陽人,元封年間(公元前110—105年),為陵陽縣令,人稱“陵陽子明”,以黃老清靜無為之術(shù)治理縣政,“無欲而自化”;他又受到戰(zhàn)國以來“方仙道”的影響,熱衷于修煉“神仙術(shù)”,終于乘白龍飛升。西漢末年的劉向,就曾在《列仙傳》中記述了竇子明成仙的神話故事。也是劉向,及至成帝時,典校經(jīng)書,把屈原、宋玉、東方朔、莊忌、淮南小山和王褒諸人的辭賦,加上他自己一篇《九嘆》,編成一集,名之曰《楚辭》,這時《楚辭》才又成為一部書的專名。
池州,素有“千載詩人地”之美譽(yù),上溯它的文學(xué)史,源頭可以追溯到屈原。在屈原的《楚辭》里,有一篇游仙詩《遠(yuǎn)游》。神仙思想,出于道家。戰(zhàn)國時期,道家學(xué)說,盛行于南方。屈原由于廣泛地涉獵各家學(xué)說和思想,所以也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屈原的《遠(yuǎn)游》,從“重曰”開始到篇末,寫詩人養(yǎng)生煉形,充滿了道家的出世思想。如“順凱風(fēng)以從游兮,至南巢而壹息。見王子而宿之兮,審壹?xì)庵偷隆?。?]164九華山的道教歷史,與其說西漢陵陽竇子明,不如說源頭在戰(zhàn)國時的屈原。還有屈原的《招魂》,與九華山周邊的貴池儺文化,也有一定的聯(lián)系。
綜上所述,屈原走的是以水路為主的流放路徑,即從夏首(今沙市東)順江而下,至蕪湖后,轉(zhuǎn)經(jīng)青弋江溯江而上,再經(jīng)舒溪而至陵陽河。“當(dāng)陵陽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中的“陵陽”并非是“意欲騰馳,道安極也”[5]1327-1328之意,而是實指地名。流放期間屈原創(chuàng)作了《哀郢》《遠(yuǎn)游》和《招魂》等詩篇,對陵陽山一帶道家思想的形成、貴池儺文化的發(fā)展等,均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
注釋:
①明萬歷《青陽縣志》卷之一,沿革,第一頁,A面,有上下框。北京圖書館藏本。
②明嘉靖《池州府志》卷第五,祀典篇·廟祠,無頁碼,B面,有上下框。1962年6月,上海古籍書店據(jù)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刻本景仰。
③《福地考》,引自陳蔚《九華紀(jì)勝》。
[1]林家驪譯注.楚辭[M].上海:中華書局,2009.
[2]司馬遷.史記[M].上海:中華書局,2000.
[3]洪興祖.楚辭補(bǔ)注[M].上海:中華書局,1983:135.
[4]朱熹.楚辭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班固.漢書[M].上海:中華書局,2000.
[6]周篤文.屈原被流放最遠(yuǎn)到過安徽陵陽[N].中華讀書報2006-02-24.
[7]青陽縣文物管理所.安徽青陽縣龍崗春秋墓的發(fā)掘[J].考古,1998(2).
[8]管丹平.試論安徽西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墓葬[J].文物研究(第十四輯),2005(12):117—118.
[9]蔣驥.山帶閣注楚辭[M].上海:中華書局,1958.
浙江樹人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12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