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中國教育的病態(tài),已經是有目共睹之事實。人人皆知其病,但未必人人深入思考過其病因。教育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是心靈的彼此接納與影響,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攜手同走一段美麗的人生旅途。教育當然應該是“人的教育”,而不能被功利化地定義為“培養(yǎng)人才”。王開東對教育病因的理性分析,或許會讓我們改變教育觀念,明確“學生”“孩子”首先應該是“人”。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教育回歸本質!
什么我們的學??偸桥囵B(yǎng)不出杰出人才?”
這個驚世之問,號稱“錢學森之問”。因為錢學森的重大影響,“錢學森之問”成為世紀之問,引起了整個社會的極大關注。
后來,錢老又痛心疾首地說:“為什么我們這么多年培養(yǎng)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yǎng)的大師相比?”
不是說“世道必進、后勝于今”嗎?教育,如何才能擺脫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實質上,“錢學森之問”依然未能擺脫一種學院式的思維模式。真正的教育,是人的教育,而不是人才培養(yǎng)。我們?yōu)槭裁磁囵B(yǎng)不出杰出人才?是因為我們的教育基石出了問題。當我們把目標鎖定為人才培養(yǎng)的時候,已經與教育的本質漸行漸遠,當然也就與杰出人才漸行漸遠了。
教育的使命是育人
教育,為什么必須是而且只能是人的教育,這是一個既簡單又復雜的問題。狹義的教育主體都是針對人的,要完成“人的教育”使命,必須完成對人的現代認識。
一、人是什么
從認識論上來說,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認識人本身。人,不是抽象理念上存在的人,而是具體的活潑潑的個體生命。人首先是動物,人的自然本能和生命沖動都與動物沒有什么兩樣。這是人的自然屬性。但是,僅僅具有自然屬性,人還不成其為人。人的可貴在于他的社會性和可塑性。人是一種雖然不完美但可以通過教育和學習不斷趨向完美的動物。
人,不僅能夠適應環(huán)境,而且能夠改造環(huán)境。人既是本能的個體,又是精神的個體,是個體自我選擇和自我創(chuàng)造的產物,這種個體選擇和自我創(chuàng)造就是人的可教育性,也正是教育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人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的結果。每個人都是一個課程,經歷了課程之后,走過來的才叫做人,人就是教育本身。
二、教育要“立人”
從理論上來說,教育的要旨在于“立人”。
第一個系統探討教育“立人”的是魯迅先生。人學是魯迅思想的核心,“立人”是魯迅思想的邏輯起點和最終價值指向。他希望通過改造國民性來達到“立人”乃至“立國”的目的。
1902年,魯迅和許壽裳在一起經常討論三個問題:什么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中國國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病根何在?魯迅的答案是:“我們民族最缺乏的東西是誠和愛?!边@種缺乏只有通過“立人”教育來解決。
人是靈與肉的結合,是自身命運和社會發(fā)展的主體。抽去靈魂,失去自主性,剩下的肉軀就只能做牛馬、做奴隸,“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人之為人的內在品質是人格,所以魯迅認為,要讓一個喪失了人格的民族免于滅亡,“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使之找回靈魂,還為主體”。這就是“立人”,讓趴著的奴隸站立起來做人。“找回靈魂”便是“文明批評”,醫(yī)治奴性的病根;“還為主體”便是“社會批評”,抨擊致人為奴的社會弊端。這兩方面形成了魯迅“立人”思想的完整體系,而貫穿其中的正是矯正國人傳統奴性的人格內涵:人的自覺、個性的發(fā)展和行為的理性。
“立人”工程包括兩大層面:一是指向精神的,它意味著觀念層面上自由的獲得和精神生命的提升;二是指向生存環(huán)境的,它意味著生活層面上自由的獲得和生存環(huán)境的改良。前者是對內的,要解決的是價值觀念、心理結構和文化性格的問題;后者是對外的,要解決的是社會組織結構和行為規(guī)范體系的問題。
教育從來不只是單純的教育問題,它還是一個嚴肅的社會問題。教育對人的提升,要通過內部工程和外部工程來實現。內部工程主要是擺脫“奴隸”的精神狀態(tài),通過啟蒙和自我覺醒直接解決。外部工程就是要擺脫“奴隸”的生存狀態(tài)。如何擺脫?有時候需要漫長的斗爭,“掀翻宴席的桌子和搗毀廚房”。
三、建立兒童本位主張
從實踐上來說,“立人”首先要遵循兒童本位原則。
遵循兒童本位原則,必須從三方面入手:
一是理解孩子,別把孩子當成大人。
兒童不是“縮小的成人”,他們有不同于成人的“獨立世界”。兒童富有求知欲和好奇心,喜歡活動和游戲,富有獨立意識和自我追求,是思想最活躍、個性最鮮明、精神最健旺的一個群體。教育如果不理解兒童,一味以成人之心度兒童之腹,難免就會揠苗助長、削足適履。
二是要指導孩子,平等相待。
從本質上說,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對話,人格與人格的彼此影響,精神和精神的互相照亮。指導孩子最忌諱兩種“方法”:放任自流,主張“要成人自成人”;以父道尊嚴、師道尊嚴為借口,訓斥打罵孩子。
長輩對孩子、教師對學生,首先應該是引路人,扮演好指導者和協商者的角色;其次是同路人,和學生重新經歷原初發(fā)現的喜悅,與學生一道進步,一起發(fā)展;最后還要大膽做好陌路人,敢于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闖、去拼、去斗。跌跌撞撞也好,頭破血流也罷,成長必須付出代價。沒有真的代價,就沒有真的成長。
三是解放孩子,使之自立。
孩子不是成人的附屬品,而是一個單純的認知體,是“獨立的人”,兒童的頭腦不是成人的跑馬場。兒童與成人一樣,有獨立的意志、自由的思想和豐富的情感。
兒童本位的要旨在于要“把人當人”,要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和獨立意志,要讓孩子“自由思索”,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個性差異,“要適如其分,發(fā)展各各的個性”。
在一些思想家的啟蒙運動之下,民國時期的中國教育,不少就是“立人”的教育。但在今天,我們的教育卻被徹底扭曲了。
教育的功利主義目標——培養(yǎng)人才
教育的扭曲原因在于我們把“人的教育”簡化為“培養(yǎng)人才”。把一種個人提升的內在發(fā)展行為,轉化為外在的被動的功利行為。這是我們教育的悲哀,也是今天教育后繼乏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先生的一段話,可以看出這種轉化的一些端倪:
“今天,我們的教育受到三種拉力的影響:一是國家要培養(yǎng)合格的公民,希望他們成為國家發(fā)展、社會發(fā)展的人才。二是家長把教育看成是敲門磚,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望子成龍,個個都成拔尖人才。三是市場把教育作為逐利的工具?!?br/> 通常來說,人的發(fā)展受遺傳、環(huán)境、教育這三個因素的影響,因此教育活動的開展也離不開這三個方面。無論是國家希望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接班人,還是家長希望孩子成才,首先都要尊重人的發(fā)展,促進人的發(fā)展。人的個性只有得到充分自由的發(fā)展,才能成為人才,更好地為社會服務。但是,在這三種拉力的博弈之下,再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使我們的教育方向和目標出現了很大的偏離。我們沒有走上“人的發(fā)展”的教育之路,而是走上了“培養(yǎng)人才”的功利主義教育和職業(yè)教育之路。教育從“立人”轉向“育才”,這是我們的教育沉疴在身的根源所在。
在一個全民功利主義泛濫的時代,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怎么可能不打上功利主義的烙???
以大學來說,民國時期的綜合性大學的理念就是人的教育。大學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通過大學的教育完成人的教育的最后階段,使學生視野開闊、興趣廣泛,產生對知識和真理的渴望,形成一種嶄新的思維方式,最終讓學生成為文明的人,有教養(yǎng)的人,有健全人格的人。這種人的教育是對人的提升,對人精神境界的提升。它使人的內在精神世界變得豐富、美好。
但是,我們學習蘇聯的辦學模式后,教育的目的就變了,變成了一種人才教育。它把人當做材料,變成工具。是什么工具?是國家建設的工具,讓你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這是國家意志對教育的作用。人不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教育的載體、教育的工具。這就相當于你今天學什么將來就讓你干什么,你將來干什么現在就讓你學什么。高等教育被簡單化并降格為高等職業(yè)教育。
這個轉變有其歷史原因。當時,我們的國家百廢俱興,各行各業(yè)都需要一些專業(yè)人才來建設國家。
于是,清華大學變成了五道口清華工學院。清華大學當年的人文學科是非常強的,民國時代的“四大導師” 梁啟超、陳寅恪、王國維、趙元任都在清華,他們都是我國近代最杰出的學者。當年,清華國學研究院正是由于擁有他們,創(chuàng)辦兩年后其聲望就如日中天。難怪清華老校長梅貽琦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焙髞砬迦A的人文學科劃給了北大,還有很多學科被肢解得七零八落。清華大學從一所綜合性的大學,一下子變成了一所專業(yè)化的大學。
清華大學成了什么?清華大學成了“工程師的搖籃”,培養(yǎng)出了一大批普通工程師,默默無聞地扎根在各個建設領域,卻沒有培養(yǎng)出大師。
2008年奧運會的時候,震驚世界的水立方,如夢如幻,可惜它的兩名主設計師為澳大利亞的約翰·保林與托比·王??胺Q神來之筆的鳥巢,多么富有浪漫主義精神!可惜它的設計者是瑞士建筑大師皮埃爾·德麥隆和赫爾佐格。
中央電視臺新大樓,由荷蘭大都會建筑事務所負責設計,設計師是雷姆·庫哈斯和奧雷·舍林;國家大劇院,建筑設計方案由法國巴黎機場公司設計,設計師為法國著名建筑師保羅·安德魯,清華大學只是敲敲邊鼓。
這是多么大的恥辱!我們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工程師群體,但他們卻設計不出我們國家的標志性建筑!其實也不怨他們,他們也是受害者,因為他們所受到的教育是有缺陷的,是不完整的。
清華原來的校訓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獨立精神,自由思想”,但今天,它的后半部分被砍掉了。為什么要砍掉?道理很簡單,首先要你做工具,不需要什么“獨立精神,自由思想”。
2011年,江蘇省高考有一道默寫題,要求填寫“獨立之精神”的下半句,54萬考生中,只有7個人正確填寫出“自由之思想”。被閹割的不只是清華大學的校訓,一種清健的精神,一種思想的亮度,一種教育的通識,從我們的世界中消失了。
單薄的人才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人有知識沒文化,有技術沒學識,有才華沒思想,有能力沒教養(yǎng)。他們沒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也沒有豐富的內在世界,不懂得人的價值,不知何為人的尊嚴,沒有自尊,也不懂得尊重他人。這就是“培養(yǎng)人才”的教育帶來的弊端。
陣痛之后,不少大學已經“動”起來,重新回歸高等教育的本質,加強通識教育,回歸到人的教育,由原來功利性的、飯碗式的教育,回歸到有尊嚴的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就是注重人的全面提升,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個性、自由的思想、獨立的人格。
教育原本就應該培養(yǎng)出學生浩渺寬廣的精神視界、遠大輝煌的文化理想和對人類的終極關懷,并讓學生從中發(fā)現自己、認識自己、豐富自己,體驗到做人的快樂。在尊重基本人性的前提下,幫助學生認識宇宙是怎樣的,地球是怎樣的,人類文化和人類經驗是怎樣的,讓他們與大自然建立起認識上和情感上的聯系與交流,與每個個體、整個人類之間建立起聯系和交流,讓學生擁有人類最豐富的精神資源,并進而獲得一種最充盈的幸福和最寬廣的精神自由,然后學生才能按自己的意愿獨立地為生命賦予意義。
一個人精神上的最高尊嚴就是獨立地為自己的生命賦予意義。幫助學生最切實、最完整地賦予個體生命的意義,這是我們教育的根本責任。
?。ㄘ?編 盧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