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七日,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是一位學者,該期的封面文章詳盡介紹了這位風靡全球的大師級學者如何以其獨特的視角和超人的才智剖析了人類歷史。文章認為,大師的著作《歷史研究》是自馬克思《資本論》發(fā)表以來史學理論方面最令人振聾發(fā)聵的著作;該著作對知識界的貢獻猶如從托勒密的時代進入了哥白尼的時代,甚至有人直接提出要以該著作的出版作為史學研究的新紀元;同時,由于《歷史研究》對不同文明進行比較時強調(diào)了新的時空因素,它還被認為是具有某種愛因斯坦效應;……此外,文章還介紹了這位大師出訪美國在費城郊區(qū)的大學里做講座時所引發(fā)的轟動……
這位集學者、大師、明星和新時代開創(chuàng)者于一身的傳奇人物,就是英國歷史學家阿諾德·約瑟·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
其實,在一九四七年,湯因比的十二卷巨著《歷史研究》只有六卷面世,遠沒有到大功告成的時候,導致當時產(chǎn)生社會性轟動的種種因素中,當然也包含著人們對這位大師更多研究成果的高度期盼。然而,等到《歷史研究》的后六卷在此后十多年里陸續(xù)出版(第七至第十卷出版于一九五四年,第十一卷一九五九年,第十二卷一九六一年;其中最后兩卷也可看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