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5年,世界文化遺產(chǎn)基金會就宣布,將坐落在我國浙江金華的東陽盧宅明清古建筑群列入《世界瀕危文化遺址名錄》。從那時候開始,這座由當(dāng)?shù)乇R氏家族所建,占地足有5公頃的宏偉民宅,就引起了世界的驚嘆。而在此之前,東陽盧宅已經(jīng)沉默了整整500年。
東陽盧宅始建于明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歷經(jīng)明清兩朝后,逐漸擴大完善規(guī)模,留存至今的建筑從明朝景泰年間開始,沿成化、弘治、正德、萬歷、道光、咸豐直至光緒,可以排列出一條神韻鮮活的中國古代建筑年表。整座盧宅,由十余組按南北軸線布局的宅院組成,其主軸線是沿照壁穿過3座石牌坊,再轉(zhuǎn)至肅雍堂、樂壽堂,最后止于世雍堂的一組建筑群,堂院嚴謹相連,竟達到九進縱深、面闊五間的帝王規(guī)格,其建筑序列和功用,與故宮完全一致,是中國古代民宅中的“孤品”。
不僅是建筑制式,甚至盧宅中的雕飾品,都與帝王享受著同等的級別。盧宅對建筑裝飾的無窮追求,促使東陽變?yōu)榱酥摹鞍俟ぶl(xiāng)”。據(jù)記載,乾隆皇帝曾特召數(shù)百名當(dāng)?shù)丶紟熑刖┑裰讫堃魏妄埓玻@位帝王肯定想不到,他所鐘愛的東陽木雕,竟然來自另一座隱匿在江南的“民間故宮”。
其實,這支敢與皇權(quán)比肩的盧姓家族也有著非凡的血脈,他們的祖源來自著名的西周丞相——姜子牙。為了護佑盧宅,盧家子弟代代牢記祖訓(xùn)——絕不能泄露盧宅內(nèi)部的建筑規(guī)格。同時盧家舉全族之力累積出的赫赫權(quán)威,也令外姓人難以靠近盧宅……500多年過去了,東陽盧宅早已敞開了森嚴神秘的大門,而每年世界各地的盧氏子孫依然會重返盧宅祭祖,其中包括韓國前總統(tǒng)盧武鉉的家族,這些和盧宅血脈相系的后人們,還將代代講述著關(guān)于這座大宅的傳奇故事。
敢與紫禁城并肩的隱秘民宅真實上演的“榮國府夜宴”
明代,盧宅處于最鼎盛的時期,共有74座堂和84間廳,整座建筑群直面筆架山,側(cè)枕雅溪水,布局恢弘莊重。今天,后人依然能從以“肅雍堂”為軸心的建筑群里,看到盧家留在歷史中的深厚足跡。
肅雍堂建筑群始建于明景泰年間,落成至今已有540年的歷史。據(jù)傳這是當(dāng)時任朝廷監(jiān)察御史的盧格,向皇帝為其父討得“贈知縣” 這么一個封銜后興建的,建筑形制比照了衙門,但名字卻不能直呼“衙門”,于是便取儒家思想中的“唯肅肅而敬,唯雍雍而和”之韻,定名肅雍堂。
整座建筑群貫穿南北,縱深230余米,占地超過9000平方米。以肅雍堂為軸心,前后九進院落采用前堂后寢的格局,四進與五進院落間以石庫門相隔形成內(nèi)外宅。前四進外宅是家族聚議、吉慶、娛樂、祭祀等公共活動場所,后五進則為家眷、仆人等生活起居空間。除了南北主軸外,盧宅還以肅雍堂為主體,按照族系分支劃成數(shù)片區(qū)域,在東西兩側(cè)形成了多條副軸線。東側(cè)的副軸線串起了世德堂、大雅堂、愛日堂、樹德堂,以及大夫第、東吟堂等建筑;西側(cè)副軸線則次第排列有存義堂、冰玉堂、忠孝堂、五臺堂、太和堂、龍尾廳、毓臺堂、翰林第、鏵和堂。這些副軸上的廳堂建筑,均以三到五進院落為單元,各自又形成軸線對稱、內(nèi)外有別、尊卑有序的封閉的建筑組群。若是仔細對比,你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肅雍堂軸線上的建筑序列及功用,與故宮紫禁城完全一致,因此民間自古流傳一句暗語——“北有故宮,南有肅雍”。而這樣刻意與皇權(quán)取齊的建筑,也似乎昭示了盧氏家族深埋于心的至尊之氣。
除了日常的生活建筑,盧宅還嚴格遵守了中國“左宗右廟”等傳統(tǒng)布局模式,在宅邸東區(qū)設(shè)有雅溪盧氏大宗祠;在西區(qū)安排了銅佛殿、大士閣、白塔庵、關(guān)帝廟等廟宇;南區(qū)主要是種植區(qū);北區(qū)除了留有耕地,還建有牡丹園、金谷園、芙蓉園等二十多個園林??傮w來說,盧宅囊括了住宅、廳堂、廟宇、祠堂、書院、亭臺樓閣塔、牌坊、墓地以及橋梁、水井堤壩等建筑,其功能之全,令族人足不出宅,即可著說禮佛,怡然而居,走完一個人從入世到出世的精神旅程。
除了宏觀的建筑之美,在盧宅還藏有兩處細節(jié)之最——第一是被譽為“鬼技”的木雕裝飾。東陽自古被稱作“百工之鄉(xiāng)”,自古以來,中國頂級的雕刻技師幾乎都出自這里,而這些技師的精華作品又都被收入盧宅。宅中大大小小的空間幾乎都被奢華的木雕裝飾所覆蓋,現(xiàn)存東吟堂中的一對木雕絕品,即出自清末“木雕宰相”黃紫金之手,其刀紋似能隨風(fēng)而動,觀者無不屏息咋舌;其次就是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紀錄之最的肅雍堂古宮燈。懸掛在堂內(nèi)的三百余盞宮燈囊括了木雕、竹絲、琉璃、羊皮、紗綢、素絹、彩珠等各種材質(zhì),均是明清時期的珍貴遺物,其中一盞名為“寶蓋索絡(luò)聯(lián)三聚七彩穗羊角燈”,通高4.05米,最大直徑2.10米,重127. 5千克,竟是耗用40萬枚玻璃珠穿綴而成。據(jù)考證,凡是《紅樓夢》中所提及的燈具樣式,在這里都可以看到實物。舊時的元宵節(jié),是東陽一帶最熱鬧的節(jié)日,一年中,盧宅僅會在當(dāng)晚的幾個時辰里打開森嚴的府門,歡迎鄉(xiāng)民入宅賞燈,上百個廳堂同時華燈盛放,完整上演了一出曹雪芹筆下的豪門夜宴!
護佑盧宅的鐵血“家規(guī)”皇權(quán)之外的神奇家族
在皇權(quán)至上的封建社會,盧宅這樣的“超規(guī)格”民宅竟然可以威風(fēng)凜凜地跨越兩個朝代,這首先就要歸功于盧家代代相傳的嚴酷家規(guī)。
在盧氏家族里,盧宅的建制是一項“最高機密”,每個族中子弟從小就要牢記一條祖訓(xùn):不得向外界說起盧宅建筑的內(nèi)部構(gòu)造。對于違反祖訓(xùn)的人,家族就會對他“開祠堂門”——盧宅自古傳承的祠堂家長制度,由6位年高有威望的長者組成,具體負責(zé)主持族中重要事務(wù)。通常,他們在祠堂中聚會,為族人調(diào)解糾紛,對犯錯的一方施行罰款、罰勞等輕微懲誡,但遇到嚴重違反家規(guī)的人,他們便會啟用“開祠堂門”這項最嚴酷的懲罰制度?!伴_祠堂門”這天,三更鼓過,所有族人匯聚堂前,犯事者跪于祖宗牌位之前,聽候6位長老的最終宣判決定,嚴重者會遭“削譜”處置,這在血緣倫理社會中,是讓一名族人死無歸處的極刑。據(jù)說,無論怎樣的囂張者,一但聽到要被“開祠堂門”,頓時就會魂飛魄散,只有認錯悔過一途。
除了利用家規(guī),盧氏還舉全族之力建立起綿延不絕的雄厚官脈,雄霸一方,借以保全盧宅。明清兩朝,無數(shù)盧氏子弟通過科舉考試走向權(quán)力之路——其中進士8人,舉人29人,貢生119人,而通過薦舉恩封步入仕林者更是多達數(shù)百人。甚至在科舉考場上還曾出現(xiàn)過盧氏“同胞三鳳”、“一躍雙龍”、“祖孫父子兄弟同科甲”這樣的輝煌紀錄,他們囊括了上至封疆大吏,下及學(xué)官微臣的權(quán)勢,使得盧氏在東陽的地位甚至高于皇威。歷史上,每屆的東陽父母官到任,必先登門拜訪盧氏族長,向這個家族“宣誓”:所有和盧宅相關(guān)的事宜,都不在官府的管轄之內(nèi)。
同時,為了更有效地護佑盧宅和族人,消除心理上的恐懼和不安,盧家還在宅中做了很多特殊“設(shè)計”——例如將整座肅雍堂都漆以黑色,將霸氣張揚的歇山造型屋頂盡可能縮小掩藏在其他屋頂之后,希望以這樣類似“自毀”的視覺效果來補救盧宅的“逾制”之罪;從風(fēng)水角度看,盧宅的建造者特意將肅雍堂建在“龍穴”位上,借以吸納萬物精華之“氣”,而站在肅雍堂前眺望,對面筆架山的3座山峰,正好完整無阻地呈現(xiàn)于正門之內(nèi),合“云外插三峰,好安畫石筆”的大吉之說,這處設(shè)計巧妙的地方,被盧家視為族中的“氣脈圣地”,盧氏家族也因此定下了另一條永不能打破的家規(guī):正門之前,嚴禁有所遮擋!
總之,正是盧氏家族一代代的努力,才令輝煌的盧宅長久平安地存在于歷史中,而他們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葉脈也賦予了盧宅經(jīng)久不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