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北海律師偽證案”關聯命案再生變故
【本刊訊】(記者 李湘寧)2011年9月20日,引發(fā)“廣西律師偽證案”的裴金德等五人故意傷害案再次開庭,根據法院初步安排,此案將開庭五天。但在開庭當日上午,因質疑北海市中級法院庭審程序嚴重錯誤,辯護律師集體退庭抗議。
該案發(fā)生于2009年11月,警方調查認為:在北海做水手的廣西欽州裴金德等人在北海三中路打架斗毆后,裴指使數人將黃煥海挾持到水產碼頭,毆打致死并拋尸大海。該案歷經兩次補充偵查,于2010年9月26日一審開庭。辯護律師羅思方、梁武誠、楊在新和楊忠漢為四名被告(另一名嫌疑人于2011年5月到案)進行無罪辯護。四名被告亦當庭翻供。
今年6月13日,北海警方以涉嫌“妨礙作證罪”對4位律師予以刑拘和監(jiān)視居住,引發(fā)律師界廣泛抗議與聲援。隨后陳光武、朱明勇等多名律師組成“北海案律師團”,為上述四位律師和五名被告提供法律幫助。
該案歷經三次開庭,已完成整個庭審程序,但因證據問題及被告人當庭翻供,法院一直未作判決。檢察院多次補充偵查、更改起訴,提交的起訴書已有四份之多。
律師團成員在開庭前表示將作無罪辯護。同時,鑒于對公安、檢察辦案程序的質疑,在庭審開始,辯護律師將啟動非法證據排除程序。但事出意外后,辯護律師集體退庭抗議。
當日,法庭訊問被告人時,未按照檢察院起訴書的順序,而是首先訊問變更后的第二被告人裴金德。辯護律師就此提出抗議,指出程序違法,損害了其他被告人的利益,審判長答復稱,對于先審誰后審誰是基于案情需要,合議庭有權自主決定。
法庭調查中,裴金德表示認罪后,審判長突然問及是否同意其家屬委托的辯護律師。裴回答“不用”,其辯護律師陳光武和朱明勇被要求退庭。
律師團成員之一楊金柱認為,刑事訴訟開庭審理步驟由法律明確規(guī)定,本案庭審中,在已經核實完所有訴訟參加人身份并無人提出異議的情況下,在對裴金德詢問完畢后,按照規(guī)定應當由辯護人開始詢問。
下午的庭審中,在被問及是否同意家屬為其委托律師時,另四名被告均表示無異議。鑒于裴金德放棄律師辯護,合議庭認為,根據法律規(guī)定必須為其指定律師辯護,法庭宣布休庭,開庭日期另行通知。
此外,該案的重要證人之一楊炳燕的家屬稱,20日早晨,楊接到有關方面要求見面的電話被叫走后,手機關機,至今與家人失去聯系。
類似證人失蹤或“辯護權爭奪戰(zhàn)”在北海案中皆非首次上演,此前律師朱明勇與陳光武均有過此遭遇。此外,律師行使會見權也頻頻受阻。7月18日還發(fā)生“律師被圍攻毆打事件”。
至此,從一起簡單的“裴金德等人故意傷害案”,衍生為“北海四律師偽證案”,再到 “北海律師團維權案”,程序正義愈行愈遠,公正審判仍未可期。
案訊
國土部監(jiān)測與統(tǒng)計處原處長獲刑
【本刊訊】9月20日,國土資源部地籍管理司監(jiān)測與統(tǒng)計處原處長沙志剛因受賄844萬余元,被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一審判處無期徒刑,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法院審理查明,2005年6月至2010年1月期間,沙志剛將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下稱“二調”)項目投標資格考試的內容泄露給北京淘源科技有限公司,并為該公司承攬各地國土部門及“二調”等項目提供幫助,為此多次非法收受該公司法定代表人賈汛(另案處理)給予的844萬余元。
此外,沙志剛曾接受北京天目創(chuàng)新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程曉陽(另案處理)請托,并為之提供幫助。
寧夏高院副院長馬彥生被撤職
【本刊訊】9月18日,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通過決議,撤銷馬彥生的寧夏高級法院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職務。
此外,馬彥生已被開除黨籍,其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司法機關。
自治區(qū)紀委通報,馬彥生在任吳忠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固原市中級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自治區(qū)高級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期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賄賂近206萬元,接受禮金8萬余元,違反廉潔自律規(guī)定收受現金、金條合計14.98萬元,共計229萬余元。
法制
國務院原則通過精神衛(wèi)生法草案
【本刊訊】9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精神衛(wèi)生法(草案)》。草案經進一步修改后,將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精神衛(wèi)生法(草案)》的立法宗旨是:規(guī)范精神衛(wèi)生服務,保護精神障礙患者合法權益和人格尊嚴,確保精神障礙患者不因貧困而得不到救治,確保有肇事肇禍危險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不因疏于管理而傷害自身或危害社會與他人,確保無需住院治療的公民不因程序或制度缺失而被強制收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