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在物欲橫流的社會里迷失方向,不想在金錢至上的生活中丟失信仰,更不想在快餐文化里抹掉僅存的一點浪漫情懷。所以,在步履匆匆、沒日沒夜的旅途中,“回家”的另一種解讀給我一種回歸內(nèi)心的真實感。
“外面的世界能夠開闊視野,能夠壯大和發(fā)展自己。它總在誘惑著人走出家門,人會在闖蕩世界之中獲得生命的快感或按捺不住的虛榮心。因此,人的內(nèi)心總在吶喊,走出去!”讀著曹文軒《前方》中的這些文字,我想到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里,我們哪個人不是為了成績,為了學業(yè),為了求得一席立足之地而拼命地走啊走呢?
我們單薄的青春在習題和試卷鋪成的狹窄小徑里打馬而過,可依舊不知悲傷。因為,前方有我們孜孜以求的夢,有“呼喚我們前進的鐘聲和激動人心的鼓樂”。
然而,當你偶爾從高高的書堆里抬起頭來,或者偶爾在陽臺上眺望一下深邃的夜空和遠處闌珊的燈光,或者偶爾找出塵封的日記本想和自己傾訴點什么的時候,為什么會感到一種精神的空虛和心靈的疲憊?為什么會感到內(nèi)心深處有一種無家可歸的漂泊感?
因為,我們在追夢途中迷失了道路。
周國平在《記住回家的路》中說:“回家便是回到每個人的自我,回到個人內(nèi)心生活。一個人倘若只有外在生活,沒有內(nèi)心世界,最多只是活得熱鬧或者忙碌罷了,絕不可能活得充實……記得回家的路就是:記住從社會回到自我的路,記住從世界回到上帝的路。”
記住回家的路,不再讓自己的心靈在行色匆匆的旅途中漂泊游蕩,無所依附。在為自己的夢想打拼時,不忘記為自己的心靈開辟出一方純凈的山林原野。它可能是王摩詰那有著清清溪澗、幽幽鳥鳴的輞川,可能是陶潛那“雞鳴桑樹顛”的田園和“采菊東籬下”的南山,或者是冬日午后暖陽下的一絲回憶、一縷思念,也或是“紅袖添香夜讀書”的那份雅趣和韻致,抑或是一只自制的紙鳶,一次徒步的旅行,一封手寫的書信……
回家,從密集的生活中釋放出一點空間,為自己的精神和心靈制造一個小屋,疲憊的時候回來,躺在自己的臂彎里棲息;迷惘的時候回來,與自己的靈魂散步共舞;沉淪的時候回來,傾聽自己的心靈獨語。
也許,生活給我們不盡的變幻,但生命同樣也賦予了永恒的意義。這份永恒或許就在回家的那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