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著深秋的冷寂,我隨旅游團來到“霧都”重慶,走進了歌樂山紅色景區(qū),瞻仰了紅巖魂廣場、白公館和渣滓洞革命烈士紀念館。這素有“渝西第一峰”美稱的歌樂山,它秀美的山水,沒有讓我愉悅;它旖旎的風光,沒有讓我“歌樂”。傷心,傷心,難以言表的傷心;流淚,流淚,抑制不住的流淚——歌樂山,這就是我首次游歷你之后的全部感受。
紅巖烈士陵園區(qū),一派肅穆。二胡伴奏的女生獨唱《紅梅贊》單曲播放,回腸蕩氣——“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一尊尊花崗巖烈士雕塑,鐵骨錚錚,栩栩如生;一座座復斗型的墳墓,安葬著烈士忠骨;一塊塊長方形墓碑,銘刻著烈士英名。那目不暇視的碑林詩文,集合著烈士們的遺志遺愿。云霧在蒼松翠柏間繚繞,這是烈士不散的冤魂;溪流在山間嗚咽著流淌,那是為英靈吟唱的挽歌。白公館監(jiān)獄、渣滓洞監(jiān)獄、蔣家院囚室、黃家院囚室、楊家山囚室、松林坡刑場、步云橋刑場、電臺嵐埡刑場,陰森恐怖。
長簫伴唱的女聲《繡紅旗》,反復吟唱,如泣如訴——“線兒長,針兒密,含著熱淚繡紅旗,繡呀繡紅旗……多少年呀多少代,今天終于盼到你,盼到你……”在凄美的歌聲中,我參觀了監(jiān)舍地牢,找到了小說《紅巖》與電影《烈火中永生》中的故事發(fā)生地;目睹了烈士遺照遺物,見到了小說和電影中英雄人物的“原型”。在凝重的氛圍中,在沉重的步履中,我走遍了紀念館的角角落落,走進了一段令人心碎的歷史……
這是一個與世隔絕的禁錮世界。在抗日救國如火如荼的年代,在民主自由風起云涌的歲月,“軍統(tǒng)”特務在歌樂山麓,用高墻、電網(wǎng)、崗樓、刀槍圈起一個從楊公橋到磁器口,方圓十余里的神秘“特區(qū)”。這是一個暗無天日的“禁區(qū)”,專門關押、迫害、屠殺“抗日分子”、“民主斗士”,從事禍國殃民的卑鄙活動。1941年春,四川綿陽國立六中三分校學生馮鴻珊、陳河鎮(zhèn)、李仲達、石作圣,身帶進步書籍,從重慶出發(fā)去鄂豫邊界的解放區(qū),參加抗日救亡活動。途經(jīng)磁器口時,被特務檢查出“禁書”而被捕,先關押于貴州息烽監(jiān)獄,后轉至白公館監(jiān)獄,關押八年,1949年11月27日被殺害。這是喪盡天良的罪惡行徑,這是令人發(fā)指的現(xiàn)代版“焚書坑儒”!
這里有臭名昭著的白公館和渣滓洞。這里蚊如雷,蠅成群。燈光暗,暑氣蒸?!扒敉健眰兂缘氖侨囡垼ㄉ匙佣喟拮佣嗬鲜笫憾啵氖且荒_半(極擁擠),穿的是叉叉服(囚服)。這里的黑牢,關押過著名烈士羅世文、車耀先、黃顯生、陳然、許曉軒、王樸、江竹筠、蔡夢慰……關押過天真可愛的“小蘿卜頭”宋振中、流浪兒“蒲小路”、“監(jiān)獄之花”卓婭。白公館,你“黑牢”的本質(zhì),完全消彌了你原名“香山別墅”的盎然詩意!你地獄般的生活,徹底辜負了你“山泉流淌,翠靄濃濃”的優(yōu)美環(huán)境。渣滓洞,你的命運似乎蒙著與生俱來的悲劇色彩——首任礦主為實業(yè)救國而開礦采煤,終因渣多煤少而積勞成疾,英年早逝;繼任礦主勵精圖治使礦業(yè)中興,卻因軍統(tǒng)特務霸礦占房而上吊自盡。從此,你與白公館雙雙淪為“活棺材”,聯(lián)手裝殮一個悲劇世界?!笆终瓢愦蟮囊粔K地壩,籮篩般大的一塊天,二百多個不屈服的人,禁錮在這高墻的小圈里面。空氣呵、日光呵、水呵……成為有限度的給予。人,被當作畜牲,長年地關在陰濕的小屋里……”——這就是“黑牢”地獄般的生活。這里的“囚室”,囚禁過:北伐名將葉挺,“西安事變”歷史功臣楊虎城,國民黨元老廖仲愷、何香凝之子廖承志。但局促的“囚室”,囚得了志士的“身”,囚不住志士飛向自由天地的“心”,囚不住先驅(qū)追求正義的沖天豪情!
這里是一個烈火中永生的熔爐。這里有恐怖陰森的刑訊室和刑訊洞,這里有毛骨悚然的刑架與刑具,這里有殘暴變態(tài)的四十八種刑罰。然而,為了“把顛倒的乾坤扭轉,把不合理的一切打翻”,為了“千萬對情侶不被拆散,萬千個孩子不再失掉爹媽,窮人翻身不再做牛馬”——寒門子弟車耀先走來了,富家公子劉國鋕走來了;工人之子余祖勝走來了,富商之子何柏梁走來了;放牛娃陳作儀走來了,童工江竹筠走來了;“書香門第”的王白與走來了,官僚家庭的羅廣斌走來了;市長侄女楊漢秀走來了,社會賢達王樸走來了;“人民的歌手”古承鑠走來了,詩人蔡夢慰走來了;著名教授羅世文走來了,“五四”精英黎又霖走來了;《西安日報》編輯宋綺云走來了,《和平日報》記者鐘奇走來了;東北軍將軍黃顯生走來了,“中央監(jiān)察委員”薛傳道走來了……
他們“走”的泰然自若,“來”的義無反顧。在這里,志士們“寧關不屈”,拒不“認錯悔過”,更不“聲明脫黨”,把誘惑的“金子”扔進糞堆里,把可恥的“紅頂花翎”用腳踢開,一任皮鞭打得肉爛,烙鐵燒得皮焦,竹簽扎穿十指,“老虎凳”折斷筋骨,電流通過全身……慘絕人寰的毒刑,花樣百般的摧殘,撬不開一張嘴巴,得不到一句口實。志士們用自己的至疼,護住組織的“安全線”,守住戰(zhàn)友的“生命線”,“在地獄的毒火里熬煉——煉成鋼的熔爐,琢成玉的磨床?!薄凹袪I”灰色的院墻上“迷津無邊,回頭是岸”的勸告,形同虛寫;血腥彌漫的刑訊室里,“天下為公”、“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聯(lián)語,諷刺絕妙。在這里,烈士們“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愿把“牢底坐穿”;從容地走向刑場,像去赴一個神圣的約會。在敵人的刑場上,烈士們昂首挺胸,直面槍口,高呼口號,視死如歸。這樣的“死刑犯”,多么慷慨!這樣的刑場,何等悲壯!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慷慨”,這樣的“悲壯”?我徜徉于烈士詩文碑林,淺讀低吟,猜想著謎底,尋找著答案。
“任腳下響著沉重的鐵鐐,
任你把皮鞭舉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由,
哪怕胸口對著帶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無法叫我開口!
對著死亡我放聲大笑,
魔鬼的宮殿在笑聲中動搖;
這就是我——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自白,
高唱凱歌埋葬蔣家王朝?!?br/> ——這是陳然烈士向敵人遞交的“自白書”,何等堅強!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
爬出來呵,給你自由!
我渴望著自由,但也深深知道:
人的身軀哪能由狗洞爬出!
……
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
得到永生?!?br/> ——這是葉挺將軍創(chuàng)作的《囚歌》,何等豪邁!
“同志們,聽吧!
像春雷爆炸的,
是人民解放軍的炮聲!
人民解放了,
人民勝利了!
我們——
沒有玷污黨的榮譽,
我們死而無憾!”
——這是劉國鋕先驅(qū)抒寫的《就義詩》,何等激昂!
這些碑刻的詩篇,不是花前月下的海誓山盟,溫馨書齋里的閑情逸致,裝腔作勢的無病呻吟,而是淬火加鋼的鏗鏘誓言,氣沖霄漢的戰(zhàn)斗檄文,可歌可泣的壯士長吟!
這是一塊令人肅然起敬的革命圣地。正義與邪惡,進步與反動,光明與黑暗,在這里殘酷較量;殘暴和善良,堅強和懦弱,光榮和恥辱,在這里殊死博弈。
渣滓洞里的難友們組織了“鐵窗詩社”,坐對鐵窗吐筆花,傾訴蔑視敵人、渴望勝利、熱愛自由的熾熱情懷——“獨夫夢想成秦霸,壯士從容作楚囚”、“權把牢房當我家,長袍卸去穿囚褂”、“革命成功終有日,滿天晴雪映梅花”、“失敗膏黃土,成功濟蒼生”、“從來壯烈不貪生,許黨為民萬事輕”、“絞刑架上心不跳,斷頭臺上色不變”、“子彈穿身身方貴,血染紅旗旗更紅”、“今朝我輩成仁去,頃刻黃泉又結盟”、“越獄脫險成功日,神州開遍自由花”、“我愛花,我愛洋溢著青春活力的花,帶著霜露迎接朝霞”……這是何等壯麗的詩篇,何等橫溢的才華!
1948年底,人民解放軍“三大戰(zhàn)役”的勝利捷報,傳入渣滓洞監(jiān)獄。難友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欣喜若狂,利用1949年大年初一“大放風”之機,舉行了別開生面的“春節(jié)大聯(lián)歡”。難友們用稀粥在零星草紙上寫成“春聯(lián)”,貼在牢房門口,一語雙關地表達了樂觀和喜悅之情——“歌樂山下悟道,渣滓洞中參禪”、“洞中才數(shù)月,世上已千年”、“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在放風壩上,男“囚徒”們唱起了《義勇軍進行曲》,翻起了“空心筋斗”,疊起了“羅漢”;女“囚犯”們載歌載舞,邊唱“二月里來是新春”、“解放區(qū)的天是明朗的天”,邊扭著秧歌舞?!@是多么動人的場面,何等博大的情懷?
1949年10月1日,人民共和國成立。10月7日,喜訊傳入白公館監(jiān)獄。難友們興奮得像孩子見到了久別的爹娘,徹夜難眠。新中國誕生了,牢底就要坐穿了!在羅廣斌提議下,陳然、劉國鋕、丁地平、王樸等同志,用鐵片作剪刀,以紅被面和白襯衣為布料,用剩飯做漿糊,制成一面“五星紅旗”,決定“先把它藏起來,在解放大軍來了那天,灑著自由的眼淚,打著這面紅旗沖出牢門去!”這是怎樣的赤誠,何等的期待!后來除羅廣斌等極少數(shù)難友僥幸脫險外,絕大部分難友“光榮”了,未能等到他們望眼欲穿的“那天”!未能打著獄中自制的五星紅旗沖出牢門。解放,與先驅(qū)們擦肩而過;勝利,和烈士們失之交臂!這是何等的遺憾,怎樣的悲哀!
在重慶解放的炮聲日益迫近的時候,敵人困獸猶斗,緊張策劃對革命志士的大屠殺。難友們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一起對地下黨斗爭時期的經(jīng)驗與教訓進行了回顧總結,形成了純潔黨組織、保持黨員先進性的“八條意見”。大家相互囑托:誰能有機會活著出去,一定要把它報告給黨組織?!?1·27”大屠殺中的幸存者羅廣斌同志,在重慶解放后不久即以書面形式將“八條意見”交給了黨組織。這是浸淫著血與淚的烈士遺囑,多么沉重!這是凝結著信念和忠誠的先驅(qū)們的“最后寄語”,何等珍貴!
這是一處中華民族永遠的“疼”。這里有我和我的民族永志不忘的“時間”——1949年9月6日,10月28日,11月14日,11月27日,在這些時間,多少出類拔萃的國家棟梁,永別了祖國。這里有我和我的祖國永久顫栗的地點——松林坡,大坪,步云橋,電臺嵐埡,白公館,渣滓洞。在這些地點,多少朝霞般靚麗的九州才俊,訣別了戰(zhàn)友。這些永不磨滅的時間與地點,讓我和我的人民傷心不已,隱疼不休。
歌樂山,有257位革命志士犧牲在你凄涼的土地上。你的一磚一瓦,都凝結著悲壯;你的一草一木,都見證著血火。這里的“黑牢”與“囚室”,是特殊的“第二戰(zhàn)線”,與外面刀兵相見的“火線”遙相呼應,彼此召喚。難友們“像籠中的鷹,梳理著它的羽翼,準備迎接那飛翔的日子?!碑攣碜曰鹁€上的人傳來捷音時,放風場上的每一雙眼睛都“放著亮”,每一個臉頰都“發(fā)著光”?!岸俣鄠€人只希望著有那么一天——等待著自己的弟兄,用槍托來把牢門砸開!”盡管這里的“囚犯”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犧牲殆盡,但那“永不泯滅的忠魂,在青翠的歌樂山巔,仰望黎明”!這是怎樣的人世悲?。∮质窃鯓拥氖篱g壯舉!
我不敢正視“小蘿卜頭”宋振中系著紅領巾的雕塑,因為它會讓我流淚不止。
宋振中啊,你一生中只留下一張嬰兒照片。從這張照片上看,你胖乎乎的,兩眼炯炯有神,多么可愛!可你生不逢時,長不逢地,擁有最苦難的童年,遭遇了最悲慘的人生結局。年僅8個月,你就與父母一起過著暗無天日的“監(jiān)獄”生活。嚴重的營養(yǎng)不良,使你脫了相,變成了頭大身小的“蘿卜頭”模樣。這扭曲了的體形,絲毫無損于你的可愛……你多么盼望出獄,過上平民百姓的生活啊!多么渴望在獄外快樂地讀書、自由地玩耍?。∵@本是一個兒童最基本的要求,一點也不過份;可是,“小蘿卜頭”啊,你竟沒有這樣的“福氣”——在你9歲的時候,在松林坡刑場,在你“我沒有罪,放我出去”的掙扎聲中,十惡不赦的劊子手殘忍地殺害了你和你的父母!臨死時,你的小手里還緊攥著那只紅藍鉛筆頭!“小蘿卜頭”,你究竟犯了什么罪,遭此災難與毒手?這是怎樣的人生苦難!怎樣的人世罪惡!
我不敢閱讀江竹筠烈士的遺書,因為它會讓我痛心不已。江竹筠,你就是那位人人敬佩的“江姐”,就是丹娘的化身,蘇菲亞的精靈,暴風雨中的海燕。在你的丈夫彭詠梧烈士犧牲之后,在一歲半的孩子彭云撕心裂肺的哭聲中,你毅然決然重返川東,去到了丈夫犧牲的地方,全力為黨工作。被捕后,你在夾竹筷、老虎凳等酷刑折磨下,昏死三次,堅不吐實,不喊疼,不流淚,表現(xiàn)得那樣堅強;而在獄中看到日夜思念的云兒的照片時,竟聲淚俱下,不斷地熱吻兒子照片,又顯得那樣“脆弱”。在赴向臺嵐埡的途中,你把云兒的照片緊貼胸口,從容就義!江姐走了,留下了這樣的遺書:“竹安弟,假如我不幸的話,云兒就送你了,盼教以踏著父母之足跡,以建設新中國為志,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奮斗到底?!边@是怎樣的愛子之情!怎樣的報國之志!
怕心酸,我不敢朗誦“鐵窗詩人”蔡夢慰寫給母親的遺詩——
媽呀,你在哪里?
我聽得見你在悲嘆,
你在呼喚我的乳名,
千遍,萬遍……
像幼鳥翱翔天際,
飛向太陽……
像雨點滴入江河,
奔向大?!?br/> 你的孩子呀,
屬于他的伙伴,
屬于一個眾人的理想。
一個時代的毀滅,
一個時代的誕生,
要付出多少母親的眼淚,
要經(jīng)過多少母親的煎熬……
媽呀,我們兩個生命
原本是緊緊地
相依,相偎……
連系在兩顆心間的紐帶呀,
牢牢地誰能割斷?
這是怎樣眷戀的母子之情!這是何等濃厚的愛國之情!
怕失聲,我不敢回憶烈士王振華、黎潔霜一家四人臨刑的場景。這是一對革命的伴侶,英雄的夫妻。為了抗日救國,王振華串聯(lián)同學去“南京請愿”,被北大開除學籍;黎潔霜初中畢業(yè)后,參加了廣西第一屆學生軍,加入抗日隊伍。在共同的人生道路上,兩位風華正茂的青年人相識相愛。后來,二人雙雙被捕,關押于白公館。獄中,二人堅貞不屈,相互鼓勵,相互關愛,純潔的愛情經(jīng)受了鐵窗考驗,于1946年在獄中結為革命伉儷,先后生下“小華”、“幼華”兩個孩子。在“天快亮的行兇”中,夫妻二人各抱一個幼子,在凜冽寒風中走向松林坡刑場。臨難之際,兩位從未向敵人求過情的志士,屈尊向劊子手求情:“把娃娃留下,多打我們幾槍。”這是天然的親情,不可非議;這是人性的光芒,無法遮蔽?!耙粋€不留,斬草除根”——劊子手冷酷地拒絕了他們天經(jīng)地義的請求。在凄厲的槍聲中,志士全家四口人無一幸免,鮮血染紅松林坡。這是怎樣的蛇蝎心腸!這是何等的窮兇極惡!
怕驚心,我不敢翻閱黃顯生將軍留在白公館小桌上的那本臺歷。時光如水般流逝,而這本臺歷卻永遠翻停在1949年11月27日。這位在“九·一八”事變中拍案而起,馳騁抗日疆場,立志馬革裹尸、報效祖國的名將,沒有死在日軍炮火中,卻遭到了“軍統(tǒng)”特務的暗算;這位落難白公館,但“虎入籠中威不倒”的英雄,卻在“11·27”大屠殺中,第一個血灑步云橋。這多么令人痛心與怨恨!
怕動魄,我不敢觸摸白公館放風壩上那棵石榴樹。六十年前,許曉軒烈士親手栽種了它;現(xiàn)在,它依舊枝繁葉茂,生機勃勃。而許曉軒烈士,這位曾在息烽監(jiān)獄核桃樹上刻下“先憂后樂”四字的熱血青年,這位曾從白公館“黑牢”中捎給家人“寧關不屈”字條的錚錚硬漢,卻在33歲的韶華年紀上永別了親人和戰(zhàn)友,永別了他寄予深情的石榴樹。這多么叫人難心和憤怒!
歌樂山,理想信念撐起你一峰獨秀的雄姿,烈士鮮血澆聚起你令人景仰的高度,悲壯慘烈疊加成你銘心刻骨的記憶,“黑牢詩篇”昭示你光照千秋的“紅巖”魂魄!歌樂山,你紅色的景區(qū),是馳名中外的旅游品牌;你紅色的經(jīng)典,是中華兒女采之不盡的精神富礦;你紅色的遺產(chǎn),是炎黃子孫引以自豪的殷實家底;你紅色的記憶,是華夏民族披荊斬棘的不竭動力;你紅色的故事,會被傳說千秋萬代;你紅色的文化,將被傳承地久天長!
在勝利了的今天,“軍統(tǒng)”特務們罄竹難書的血債,是否都已清償?被隆冬紅梅所喚醒的百花,是否都放著清香?烈士鮮血染紅的國旗,是否依然鮮艷如初、纖塵不染?明窗凈幾的書房里,我們是否依舊閱讀小說《紅巖》?那烈士們臨終前的“八條意見”,是否被組織采納落實?清明節(jié)里,我們是否去烈士墓前燒紙敬香?在和平著的現(xiàn)在,我們安居樂業(yè),是否“用變秋天為春天的精神,把祖國的沙漠耕種成美麗的園林?”是否有黨員未經(jīng)“酷刑”,就叛黨變節(jié)、放棄信仰?在盡享子女繞膝之樂之際,我們是否去安撫了烈士的后人?
歌樂山,你以紅色的處方,醫(yī)治著醉生夢死群體中流行的“精神貧血”??;你以心靈的雞湯,緩解著大變革年代伴生的“信仰危機”癥。歌樂山啊,歌樂山!我走進了你的腹腔,感受了你徹骨的傷痛;你走進了我的心里,讓我體驗了無盡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