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金沙江下游(即古之“馬湖江”)兩岸特別是屏山縣老君山地區(qū)古木參天,覆蓋著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其中不乏珍貴木材楨楠、香杉等,且馳名全國。為滿足封建統(tǒng)治者修宮殿、陵寢、園囿的需要,從明朝洪武年間(1368-1398年)起,到清朝嘉慶七年(1803年)止,朝廷在這一地區(qū)進行了為時長達四百多年的采伐“皇木”的活動,謂之“木政”。
早在明朝初年,敘州府(今宜賓市)地方官便將老君山珍貴樹木作為貢品向皇室進貢?,F(xiàn)在老君山原始林區(qū)之內(nèi)的楨楠,胸徑2米,高二十多米,樹齡在四五百年者仍為數(shù)不少?!镀辽娇h志》明確記載,老君山楨楠為明清兩代宮廷金柱(擎天柱)的御用木材。清康熙時修《敘州府志·宜賓縣》(手抄本)及嘉慶《宜賓縣志》均記有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冬,刑部左侍郎兼都察院都御史劉南峰曾來宜賓“辦理采運皇木事宜”。明嘉靖《四川總志》則記有正德進士、江西人潘鑒,繼劉南峰之后,以“欽差巡撫都御史允行糧儲事宜”的名義,來宜賓辦理“皇木”事宜。據(jù)明清史籍記載,故宮各大殿所用之楨楠、香杉,均大量取自宜賓地區(qū)。故宜賓名貴樹木在國內(nèi)知名,即起于明清兩代。
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宋禮以工部尚書身份親到四川督軍民采木,馬湖府(今宜賓市屬屏山縣及涼山州雷波縣一帶)地區(qū)便是重點采伐區(qū)。當時,森林大材近河者多,以至在馬湖府老君山中采得圍以尋尺、干逾尋丈者若干。這許多超級木材要運出山外需砍樹開道,“庸萬夫力乃可”??赡苁怯錾仙胶楸l(fā),“一夕,木忽自行達于坦途。有巨石當其沖,夜聞吼聲如雷,石劃自開;木由中出,無所齟齬;度越險巖,膚寸不損;所經(jīng)之處,一草不掩?!庇谑怯罉返厶胤饫暇綖椤吧衲旧健?,并命大學(xué)士胡廣撰寫碑文,建“神木山祠”于其地。此事,《大明一統(tǒng)志》卷七十也有記載:“神木山,在沐川長官司西二十里,舊名黃種葛溪山,本朝永樂四年伐楠木于此山。一夕楠木不假人力移數(shù)里,遂封為神木山,歲時祭之……南現(xiàn)山,在沐川長官司北,永樂五年建神木山祠于其上”。今屏山縣中都鎮(zhèn)東南白塔鄉(xiāng),古名迎恩莊,有迎恩橋,還有嘉靖壬寅(1542年)書的“迎恩橋”三字。相傳沐川長官司在此地迎接御賜“神木山碑”而得名。
嘉靖二十年(1541年),由于皇宮奉天殿遭火災(zāi),急需珍貴木材,嘉靖帝命李憲卿為左副都御史,再到川南、滇東北金沙江下游地區(qū)采辦“皇木”。李憲卿到蜀后,考察近水處已無大木可采,“乃行巴庸僰道,轉(zhuǎn)荊岳,至東南川,往來督責,鉤之荒裔中”,“于是萬山之木稍出?!贝舜尾赡練v時3年,雖“深入窮搜”,不過得丈圍以上楠杉二千余根,丈四五以上楠杉117根,仍比不上永樂時建故宮三大殿所用金柱的圍長。足見這種過量的開采不但勞民傷財,而且嚴重破壞了生態(tài)平衡,使金沙江下游地區(qū)楠、杉生產(chǎn)受到明顯不利影響。正如清修《四川通志》所云:“近世以來,特重蜀之楠杉,深巖叢箐,縋幽鑿險,萬工舉斧以入,但樂其材之足用,而弗審綱運之艱。其弊遂有不可勝言者”。
清代,“皇木”的采伐量也頗大。如康熙六年(1667年),工部議修太和殿,需要大量楠木。四川巡撫張地德奉旨,親至馬湖府一帶考察,稱“棟梁之材,各箐之中,大約皆可采辦?!钡蛎鞔B年采伐,離溪水、河流近處容易移運的木材已伐光?!叭舭倮镏庹?,山勢逾峻,道路逾險,雖有大木,無可如何矣?!保ā端拇ㄍㄖ尽つ菊罚┕蕰r僅采得珍貴楠木80根運到北京。又據(jù)《四川通志》卷七十一引清《王德元疏略》:“(乾隆)三十年,四川總督鄂爾泰進正楠木二十根,余木兩根,富順縣宰、屏山巡檢運送進京,送至圓明園交收?!薄扒∪辏拇偠蕉鯛柼┪瘮⒅葜?、巴縣知縣于屏山縣高竹坪等處采辦大楠木三十六根運送圓明圓?!?br/>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北京重修太和殿,清廷指派戶部郎中齊穡、四川巡撫抗愛、馬湖府知府何源濬等人動員一千多民工,準備上老君山采伐“皇木”。經(jīng)過一番踏勘之后,何源濬認為,采伐、運輸困難重重,遂詳陳種種理由,上奏朝廷,懇請停辦此項差事。清廷采納了何源濬的意見,遂使老君山原始林區(qū)的珍貴樹木逃過一劫。但如前所述,乾隆年間,清廷又在屏山一帶采伐“皇木”,只是規(guī)模已大不如前。直至嘉慶七年(1803年),清廷正式下詔,停止在金沙江下游地區(qū)的“皇木”采伐活動。這場自明朝初年開始,為時長達四百多年的“木政”活動才真正結(jié)束。
作者:宜賓縣二中歷史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