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傳統(tǒng)的高中歷史教學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灌輸性”、“接受性”,這種陳舊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本文立足新課程理念和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論述了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通過在導入新課時、講授新課時、課堂小結時設置懸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探究知識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 懸念 探究能力
一、引言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應該被看成是對于教師授予知識的被動接受,而是學習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為基礎主動的建構活動?!彼鲝垖W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自己知識經(jīng)驗的過程。新課程改革強調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因此,教師要根據(jù)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巧設懸念,使學生在焦急渴望的心理狀態(tài)下積極主動地探索問題,學習知識,從而提高能力。
下面我就如何在一堂課的導入新課、講授新課、課堂小結等環(huán)節(jié)設置“懸念”談談體會。
二、“懸念”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ㄒ唬胄抡n時:巧置懸念,激發(fā)探究意識。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課要有一個好的開頭,“導入新課”在一節(jié)課中雖只是短短幾分鐘,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視。事實證明,精彩的導入能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習、探究歷史的興趣,使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導入新課時,可以巧置懸念,提出一些耐人尋味又有創(chuàng)新性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使其情緒高漲,步入求知興奮狀態(tài),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必修三《第21課新文化運動》一課時,我先在幻燈片上展示“袁世凱復辟期間到天壇拜祭”圖片,接著巧設懸念:“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為什么還會發(fā)生這樣的鬧劇?這說明什么問題?”學生的探究欲望立即被激發(fā),急于知道答案。我告訴學生:“民主共和的觀念雖然深入人心,但多數(shù)中國人的精神面貌仍沒有改變。說明封建統(tǒng)治思想還根深蒂固地影響著多數(shù)中國人,這對中國革命的進一步發(fā)展是一個極大的阻礙。因此,必須在思想領域開展反封建的斗爭。那么,思想領域如何反封建?”接下來引出這課的課題——新文化運動。通過巧設懸念,激發(fā)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欲望,上課一開始就牢牢扣住學生心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增強教學效果。
?。ǘ┲v授新課中:巧設懸念,培養(yǎng)探究能力。
一節(jié)課45分鐘的教學,要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始終保持飽滿的熱情,確實有點難度?!把芯勘砻?,經(jīng)過10—20分鐘的注意起伏,便會導致注意不隨意地離開客體,教師講課時每隔10—15分鐘使學生轉換一下不同種類的活動,這樣有助于學生注意的穩(wěn)定”。因此,在講授新課中,教師要在適當?shù)臅r間、適當?shù)膬热萸稍O懸念,布下迷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yǎng)探究能力。我認為講授新課時,可以在以下環(huán)節(jié)中設置懸念。
1.于教材過渡處設置懸念
新課程背景下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整體史觀、全球史觀,能夠古今貫通,中外關聯(lián)。歷史教材各章、節(jié)、目之間都有一定的知識內在聯(lián)系。教學中要注意揭示這種聯(lián)系,以有利于整體知識體系的形成。因此,在教材過渡處設置懸念,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理順知識間的聯(lián)系,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例如在講必修一《第8課英國的制度創(chuàng)新》時,講完第一目“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從《大憲章》到《權利法案》”后,教師提問學生:“《權利法案》限制了王權,確立了議會主權,但國王仍然掌握著行政權。國王會主動把權力交出來嗎?”這是設置的第一重懸念。教師接著提問:“行政權又是如何從國王手中移到內閣?”這是設置的第二重懸念。通過設置懸念,激起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意識,使學生明白《權利法案》還有局限性,君主立憲制還有不完善的地方,還須進一步完善。由此過渡到下一目“君主立憲制的發(fā)展——責任內閣制的形成”。此處設置懸念,有利于完善知識體系,使學生對“君主立憲制的形成發(fā)展”有較完整的認識。
2.于教材重難點處設置懸念
根據(jù)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確定教材重點、難點。在教材重難點處設置懸念,既可引起學生的重視,又可避免學生由于被動思維而帶來的疲憊感,振奮精神,集中注意力,強化教學效果。
如在講必修三《第21課新文化運動》時,講完“打倒孔家店與批判舊禮教”一目時,針對它是教材重點,在此設置懸念:新文化運動猛烈批判舊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如何理解這個口號?這是設置的第一重懸念,讓學生認識這個口號具有進步意義,又帶有一定的偏激和片面性。接著布下第二重懸念:這個口號還適不適用于今天?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傳統(tǒng)文化?這樣層層設置懸念,使學生的思維緊跟著“懸念”走,拓展探究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課堂小結時:巧留懸念,延伸探究空間。
從教學原理來說,一堂課的結束并不意味著教學活動的停止和教學內容的終結。正好相反,它應是教學活動的延伸。講授完新課即課堂小結時,教師巧布懸念,在學生心理上留點“余味”,激勵他們進一步探索問題、解決問題。這樣設置懸念,既總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又為下一節(jié)課的教學作了鋪墊,激發(fā)了學生興趣,讓學生延伸探究空間,探索新的知識,擴大視野。
如講完必修一《第5課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時,可以設置懸念:這節(jié)課主要學習了古希臘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古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古希臘城邦實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較充分的政治權利,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為后世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jīng)驗。雅典的民主制究竟是在怎樣的條件下產生的?它是怎樣具體實施的?對當時和后世來說,它有什么利弊得失值得我們借鑒與深思?為了解決這些疑問,學生會親自閱讀課本及課外材料,查找相關的內容,解決懸念。
有這樣一句名言:“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基于此,在課堂小結時要巧布懸念,激發(fā)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興趣,使學生既體會自我探究知識的樂趣,又培養(yǎng)自我探究的能力。
三、結語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課堂教學并不是把知識從教師的頭腦移植到學生的頭腦里。實踐證明:教學中巧妙地設置懸念,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較強的自學能力,而且能加強課文前后知識的聯(lián)系,讓學生把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結合起來,拓展思維空間,培養(yǎng)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當然,懸念的設置要嚴謹、周密,根據(jù)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適時適地提出一些既有價值又力所能及的問題,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不斷增強教育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