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聞寫作是新聞學的核心,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課程。目前普通地方高校在培養(yǎng)學生新聞寫作綜合能力方面存在著軟肋。建構主義理論為新聞寫作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論視角。本文從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情境創(chuàng)設和評價體系等方面對新聞寫作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建構主義 新聞寫作課程 教學改革
新聞寫作是新聞學的核心課程,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新聞業(yè)務水平與綜合素質。然而,目前普通地方高校由于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方面的原因,在培養(yǎng)學生新聞寫作綜合能力方面存在著軟肋,新聞寫作教學理念陳舊,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jié),教學方式封閉,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教學改革勢在必行。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主張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自己知識經驗的過程,是通過新經驗與原有知識經驗的相互作用而不斷充實、豐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識經驗的過程,它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實踐性、創(chuàng)造性和社會性。這一理論為當前地方高校的新聞寫作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論視角。
一、轉變教學理念:“術”“理”并重
新聞寫作就其知識的本質而言,它不是理論學科,而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就是說在新聞寫作教學中,必須讓學生把所學的全部知識轉化為用于實踐的動手能力。能否培養(yǎng)動手能力是衡量教學效果好壞的一個重要標志。一些普通高校新聞寫作教學受我國新聞傳統(tǒng)教育理念“重動手動筆、輕理論修養(yǎng)”的影響,形成了重“術”輕“理”的教學傳統(tǒng),加之一些高校片面追求短期利益,將實用型人才等同于“上手快”和“就業(yè)率”,結果,單純的新聞職業(yè)技能訓練只能培養(yǎng)“寫稿匠”,學生缺乏職業(yè)精神與人文素養(yǎng),缺乏對社會的正確認知,不懂得他們?yōu)槭裁匆@么去寫、為誰去寫。實際上,“工匠型”新聞人才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只有具備全面立體的綜合素質,才能成為新形勢下的實用新聞人才。
建構主義教學觀認為,教育者要有明確的知識目標,指導和協(xié)助學生按自己的情況對新知識進行建構活動,最后建構起關于知識的意義。清華大學教授李希光強調新聞寫作的教學任務是加強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活力的激發(fā)與實踐能力的提升,他認為“新新聞教育”是應用性的“職業(yè)新聞學教育”,通過實地采訪和現場模擬讓學生掌握新聞采訪與寫作的綜合本領。因此,在新聞寫作教學中,教師除了講授基本的新聞寫作技巧、方法外,還應力求融合哲學、政治、經濟、法律、歷史、天文、地理、科技、文學、宗教等多學科的知識,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培養(yǎng)學生厚實的人文素養(yǎng),通過新聞采訪與寫作實踐,引導學生樹立長遠的職業(yè)規(guī)劃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新聞敏感和挖掘新聞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把學生培養(yǎng)成適應現代傳媒發(fā)展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二、改變教學模式:啟發(fā)互動
被譽為“德國教師的教師”的阿道爾夫·第斯多惠提出:“科學知識是不應該傳授給學生的,而應當引導學生去發(fā)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啟發(fā)式教學模式從根本上就是強調以學生為主,指引其積極主動“發(fā)現”新知識,感悟新理論。但是,一些教師采取的仍舊是“一言堂”式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教師“主講”,學生“主聽”。由于缺乏親身體驗,學生對老師的講解如同隔靴搔癢,似懂非懂,學生學習沒有興趣,教師講授沒有激情。
從理論角度詮釋,啟發(fā)式教學的思想指導基于認知建構主義理論的發(fā)展。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教學是以合作學習作為主要策略,教學是與學生合作共同建構知識,并要擴展每個學習者的保留節(jié)目。這一理念非常鮮明地告訴我們,新聞寫作課堂教學不應該是教師一個人講到底的單向的信息傳遞,而應是師生間、學生間的雙向交流與多向交流活動,應該讓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在各種信息的反饋中,循序漸進地鍛煉和提高學生洞察力和分析力,促進對知識的理解,從而形成共享的、學習過程的主動建構。因此,新聞寫作教學應改進原來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構建主題式、任務式、互動式等多元化的立體教學模式。
(1)“互動”在啟發(fā)式教學中的應用。在啟發(fā)式教學中,互動可以采用換位的方法進行,即首先由學生根據已有的新聞寫作知識和方法(即建構主義中的舊有圖示),自己進行新知識、新理念的融合、同化,這個同化的時間不能過長,在學生已有大概新知識印象的前提下,在課堂上開展互動交流,讓不同的理解和理解方式進行碰撞,讓學生發(fā)現碰撞的異同點、優(yōu)劣點并產生趨同一致的理念圖示。
(2)重視啟發(fā)式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新聞寫作教學中,師生之間相互交流共同創(chuàng)造意義。教師要積極營造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并且作為學生的指導者、交流者和合作者,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啟迪學生的思維。在學習的初始階段加以引導,在學習的階段性時期加以解釋和拓展,在學習終了加以總結與評價。這是一個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從實際出發(fā),因人施教、因地施教、因時施教,使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時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調動每一個人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新聞寫作知識、能力的建構。
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多維訓練
根據建構主義理論,新聞寫作課采用情境教學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材的實際需要出發(fā),通過給學生提供與教學內容相應的具體案例、場景,引起學生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促使他們接受知識,提高新聞寫作水平。
1.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所謂案例教學,是指利用以真實的事件為基礎所撰寫的案例進行課堂教學。它不是簡單的理論加例子,而是理論與實例的結合。其核心是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地參與討論,通過學生主動參與,幫助學生將所學的內容與真實的生活聯結起來。這種以學生討論為中心,強化學習者主動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方法,一方面有助于學生活躍思維,不斷形成新的理論視野,另一方面有助于他們在思考、探索理論如何通過實際工作體現出來的過程中,把對理論的學習真正建立于新聞實踐之上,較好地培養(yǎng)他們獨立地觀察、分析社會生活的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這對他們今后從事新聞寫作工作可以說是極其重要的課堂訓練。
案例教學法的模式是“案例—理論—案例”,即“案例既是課堂教學的出發(fā)點,又是落腳點;探究案例需要學習理論,學習理論是為了探究案例”,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新聞思維,增強他們的實際應用能力。而傳統(tǒng)教學中的舉例法往往是“理論—案例—理論”的教學模式,對新聞學教育來說,這恰好是本末倒置,不利于培養(yǎng)新聞專業(yè)的學生應有的新聞敏感和實際寫作能力。此外,采用具有時代性、鮮活性的最新案例,力避傳統(tǒng)新聞學教學多年一貫的固定教科書和老掉牙甚至思想觀念都已落伍的案例,能最有效地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2.模擬情境教學。所謂模擬教學,就是通過模擬學習、生活、職業(yè)活動中的某些場景,組織相關知識的教學。運用模擬教學法,可以實現各種操作步驟的模擬、時空的模擬及功能的模擬。所謂新聞寫作課的模擬情境教學,就是設置新聞采寫的現場情境。模擬情境教學的形式有:(1)模擬“硬新聞”場景。這種模擬情境,新聞事實明顯,現場感強,動態(tài)性、時效性強。(2)模擬“軟新聞”場景。它是一種隱性的新聞事實,時效性較弱,采寫時注重的是事物漸變過程中對某些帶有規(guī)律性內容的揭示。
3.實地情境教學。所謂實地情境教學,就是教師根據教學的目的與要求,組織和指導學生到現場學習,使學生通過親身經歷或實踐獲得感性知識并鞏固、驗證、豐富所學理論知識。這種實地情境教學,就是指學生在新聞媒體進行的短期或長期、定期或不定期的實習。運用實地情境教學,可以讓學生接觸真實的生活場景,感受現實生活中發(fā)生的具有新聞價值并有時效性的事實或事件。實地情境教學的形式有:(1)跟隨新聞單位的老師(記者)跑新聞。一般說來,進入新聞單位實習之初,由于沒有工作經驗,要跟隨新聞單位的老師(記者)一起跑新聞,邊跑邊學。(2)獨立地進行新聞采寫。在對新聞采寫業(yè)務熟悉之后,就可以獨立地進行新聞采寫了。
四、改革評價體系:靈活考核
診斷與反思是建構主義學習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聞寫作課程的目的是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實際動手采訪與寫作能力。因此,課程考核的關鍵就是采寫能力過關。以往,新聞寫作在課堂上教,在課堂上寫,在課堂上閉卷考試,根本提高不了學生的實際寫作能力。通過教學改革,可以采取的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如,通過課堂活動記錄、網絡學習記錄及作業(yè)(含書面作業(yè))、學生學習自評及互評,對學習過程實行監(jiān)控和評估。這樣,把課堂成績分散在學期中間,讓學生放棄考試前背背書就拿學分的思想。特別是增加實踐環(huán)節(jié)在成績中的比重,學生在新聞現場實地采寫,在社會實踐中進行新聞敘事,采寫稿件的質量直接作為評定本課程成績的依據,并根據不同題材、體裁的采訪寫作,根據難度不同的采訪項目,分別給出不同的考核成績。這種方式能客觀地考查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實際寫作水平,并能激發(fā)學生采寫新聞的興趣。
新聞寫作在新聞采、寫、評、編等業(yè)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聞寫作教學改革的一切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的提高。地方普通高校應根據現代社會對新聞人才的要求、新聞傳播技術與傳播理念的發(fā)展,在建構主義理論的指導下改革新聞寫作教學,轉變教學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強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適應新聞事業(yè)發(fā)展需要的應用型、復合型新聞專業(yè)人才。
參考文獻:
?。?][奧]卡林·諾爾-塞蒂納著.王善博等譯.制造知識——建構主義與科學的與境性.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
?。?]李斌,曹燕寧.論新聞采寫課程實踐與義工活動的結合.新聞界,2008,(2).
?。?]王醒.新聞教學改革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山西大學學報,2007,(2).
?。?]李希光.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新聞學課堂?.新聞戰(zhàn)線,2006,(8).
[5]張蕊.關于改進新聞實踐教學模式的思考.今傳媒,2010,(4).
?。?]卿志軍.我國媒體人才需求情況調查及對新聞教育的啟發(fā).新聞界,2008,(4).
[7]鄭惠鈺.建構主義理論對課堂教學的啟示.鄭州大學學報,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