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求知欲
信息技術可以把教學內容更形象、更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再結合多個問題,讓學生邊看邊思考,就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積極主動學好化學打下穩(wěn)固的基礎。例如,在學習“空氣污染”時演示:①工廠煙囪中排放的大量廢氣;②市中心大量汽車排放的廢氣;③燃放煙花爆竹。提出問題:①你認為上述現(xiàn)象對空氣產(chǎn)生什么污染?②你所生活的環(huán)境還有哪些污染源?有什么危害?③你認為如何從根本上防治污染。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搜集資料,并在一周內,撰寫出防治環(huán)境污染的論文。
● 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信息技術手段以其豐富的表現(xiàn)力,感染著學生探究實踐的熱情,特別是對平時無法觀察的化學現(xiàn)象以及難以觀察的微觀世界運動,更能顯示出巨大的作用。例如,在學習《苯酚》的性質時,我就讓學生觀看計算機動態(tài)演示的苯酚分子結構模式,再根據(jù)苯酚的結構,討論苯酚有哪些化學性質,再進一步探討設計實驗的方案,學生討論熱烈,討論的內容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最后借助實物投影儀演示出實驗的全過程。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實踐中得到升華。
● 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提高,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化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增強了學生參與活動的自覺性,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品質。例如,在復習課上,當學生們總結出Na2CO3和NaHCO3在性質上的異同點,分析Na2CO3和NaHCO3的熱穩(wěn)定性差別之后,我利用信息技術提出問題:①CO32-、HCO3-在水溶液中能發(fā)生什么反應?②HCO3-在水溶液中除了水解,還有沒有其他反應?③NaHCO3溶液酸堿性如何,其原因是什么?④HCO3-在水溶液中存在兩個平衡,當向其中加入酸或堿時,對兩平衡的影響怎樣?如果加入酸堿是足量的,HCO3-將分別轉化為什么?并用信息技術模擬離子的運動。
利用信息技術,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加了學生的思維容量,特別是讓學生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對比、歸納的能力。
● 有助于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轉變
通過對化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探索,使我對信息技術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促使我更好地精編教案,精選素材,提高了我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理論素養(yǎng)和具體操作能力,也進一步促進觀念的轉變。
● 應引起重視的問題
教師要精心備好每節(jié)課,信息技術手段的設計盡可能從輔助教學的角度考慮。信息手段必須服從于學生,服從于教學需要,教師必須發(fā)揮主導作用,不脫離自己的教學。把信息技術的長處與教師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的長處相結合,才會讓教學更趨完美。
同一知識內容,經(jīng)過討論、板書、實驗和多媒體等多種手段的更替出現(xiàn),可以促進記憶。但要注意,不同手段展示同一內容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否則學生易產(chǎn)生厭煩情緒,影響思維的積極性。另外,要根據(jù)學生不同層次、不同思維要求實施分層教學,把知識的傳授過程設計成一個斜坡,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順坡爬”。隨著教學手段的豐富,還要考慮各手段應用空間的分配問題。怎樣把學生從興趣引入思考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不要讓學生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讓他們怎樣深入研究下去是教師應時刻注意的。
再有,模擬實驗不能取代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許多課件在開發(fā)時,將演示實驗百分之百的模擬化,表面上節(jié)省教學時間,又豐富了課堂教學形式,但它無形中抹殺了學生的動手過程,阻礙了他們科學的實驗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形成,學生的潛能得不到充分的開發(fā)。因此,在充分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同時,仍要加強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