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集圖片、圖形、影像、文字、動畫、聲音等各種信息樣式于一體,創(chuàng)造了圖文并茂、聲色俱佳、動靜皆宜等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填補了傳統(tǒng)教學的空白。如今,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發(fā)展,信息技術逐漸走入小學語文課堂,發(fā)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小學古詩教學中,能更加直觀形象地還原古詩所蘊涵的“詩情畫意”,使教學充滿活力。信息技術與小學古詩教學的整合,簡而言之,就是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營造一個虛擬的詩歌語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在一定的具體可感的情境──古詩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師的必要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自主、自覺地融入、理解和把握古詩。這樣就解決了學生在古詩學習中最難把握的認知和感悟體驗問題。筆者以《出塞》一課為例,闡釋信息技術與小學古詩教學整合的方法與經(jīng)驗。
● 啟發(fā)想象,進入詩境
利用信息技術,通過多種感官刺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聽教師講課要多。這種教學可以使學生直觀地觀察、發(fā)現(xiàn)、體驗、利用生動的資源,透過現(xiàn)象探索本質(zhì),從而形象地建立起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本質(zhì)屬性圖像,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能力。例如,在學習《出塞》一課時,筆者將收集到的有關邊塞的文字、圖片、影視資料做成課件,在授課過程中向?qū)W生展示,從而彌補了學生因時間和生活閱歷等因素造成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時出現(xiàn)的“斷層”現(xiàn)象,增強了學生對歷史現(xiàn)實的感知能力。又如,用課件顯示朝代更替、邊塞之苦,讓學生自覺地了解和感受,他們對這首詩的學習興趣自然就提高了,從而改變了過去學習古詩的被動和冷淡。
● 指導朗讀,體會情感
古詩的語言是高度凝練的,所創(chuàng)設的意境是深遠的。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古詩,感悟詩人語言之凝練,體會古詩之神韻呢?信息技術與古詩教學的整合解決了這個難題。例如,在教授《出塞》這首詩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到詩人筆下邊塞的蒼茫,激發(fā)學生對古詩的興趣,筆者設計制作了能體現(xiàn)詩情的課件,并選取相應背景音樂。上課初,筆者先以一張配有詩文的幻燈片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在具有邊塞古韻的音樂聲中,教師誦讀全詩,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課堂氣氛異常活躍。通過多次反復誦讀,使學生逐漸理解了《出塞》古詩背后的情感和意境,深刻理解了邊塞的蒼茫之感。
● 擴充信息量,豐富課外知識
語文教學如果僅依靠教科書、教師、學習參考資料(書本)等信息,是非常有限的,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意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體現(xiàn)了很強的網(wǎng)絡優(yōu)勢,能收集更多語文學習的信息資源,能將教師、學生、圖書館及自建資料庫的信息有機結(jié)合起來,增大了教學的信息量。在聽、讀、說、看、操作活動中,大量信息刺激著學習主體,學習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時信息和知識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使學生能獲取大量知識信息,從而也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更多的知識,也有利于知識的保持。例如,筆者在教授《出塞》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的知識面不止停留在書本上,不止對本課的人物有所了解,還要對其他人物有所了解,就通過課件展示了關于“龍城飛將”李廣的一些相關資料。這種信息的擴展,自然而然就讓學生掌握了更多知識。
當然,信息技術與小學古詩教學的整合,絕對不是僅僅夸耀信息技術的多種功能,我們?nèi)匀恍枰盐招W古詩教學自身的特點,讓信息技術服務于古詩教學,而不能讓信息技術成為了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