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編高中地理教材(魯教版)必修本與傳統(tǒng)高中地理教材相比,增加了大量的“知識窗”欄目,但每位教師對其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做法,當然最后的教學效果也就參差不齊。教師應根據課堂教學實際,靈活有效地使用“知識窗”欄目,不僅使課堂教學的組織更為科學合理,而且能更有效地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地理;“知識窗”欄目;使用現狀;對策
新編高中地理教材(魯教版)必修本與傳統(tǒng)高中地理教材相比,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最讓人耳目一新的是增加了大量的“知識窗”欄目:第一冊有18個,第二冊有33個,第三冊有35個,3冊書本共計86個,所有的單元都有,絕大部分節(jié)(含單元活動)都有涉及,而且部分“知識窗”所占教材空間較大,例如:第一冊課本第2-3頁的“多種多樣的天體”、第二冊課本第48-49頁的“城市空間結構模式”和第三冊課本第66-67頁的“西氣東輸工程”等3處“知識窗”所占版面均在1頁以上,其余的大部分也都占半頁左右。這些由文字、表格和圖片組成的“知識窗”集知識性、科學性、真實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為教師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增加學生的知識面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教師如何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有效地利用“知識窗”欄目進行教學呢?筆者就自己近幾年的教學實踐,著重談兩方面的問題。
一、“知識窗”欄目的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由于“知識窗”在教材中屬于“非正文”的地位,教參和各種教輔資料上對其很少有明確的說明,所以在教學實踐中對“知識窗”的使用就出現了“多元化”的現狀,即每位地理教師對“知識窗”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做法,當然最后的教學效果也就參差不齊。
(1)可有可無。少部分教師認為,不少“知識窗”如“當代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徐霞客與喀斯特地貌”、“菲律賓的水稻梯田”、“六道溝小流域的綜合治理”等內容,涉及的地理知識太少太散,都是些“花架子”,可有可無,高考題幾乎不可能涉及,用本來就緊張的課堂時間去學習它們,就是浪費時間,會影響教學效果,不如讓學生做幾道題目更有用。因此,對“知識窗”他們往往選擇視而不見,直接跳過。結果可想而知,學生的知識面越來越窄,學生越來越缺少學習地理的興趣。學生的學習效率越來越低,以至于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難以達成。
(2)忽視過程,注重結論。一些教師認為“知識窗”欄目內容雖然不是課本的正文,但有些內容也較重要,同時學生也比較感興趣,課堂上不能重點講,但絕不能不講,于是采用了自己認為“聰明”的教法:不講過程,不給學生親自體驗、探索的時間和機會,教師本人大講特講結論,總結出幾條死記硬背的結論性東西灌輸給學生。這種教法表面上看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實質上違背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將鮮活的“知識窗”材料教成一潭死水……
(3)過分拓展。部分教師在備課時,只備教材,不備課標和考綱,致使課堂上對“知識窗”所涉及的內容盲目補充,過分拓展,做了大量的無用功,教學效益低下。曾聽過“洋流及其地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