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志偉
(洛陽理工學院體育部,河南 洛陽 471023)
實驗與調查
競爭合作教學模式在高校籃球選項課中的實驗研究
陸志偉
(洛陽理工學院體育部,河南 洛陽 471023)
運用教學實踐方法,對高校學生進行籃球競爭合作教學效果的研究。結果表明,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提高了籃球的基本技術,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從而有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
高校;競爭合作;籃球選項課
隨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高校體育課教學理念、方法與手段都有所更新與發(fā)展。國務院在《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中也強調:“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fā)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為了貫徹這些方針政策,筆者在洛陽理工學院?;@球選項課教學中嘗試運用競爭合作型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收到良好效果。
競爭合作教學模式是近年來在我國教育和教學改革中興起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實質就是“組內合作,組間競爭”。在教學交往中,在合作、競爭的氛圍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協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體現學生自我實現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參與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能使學生在初步掌握基礎知識和形成基本技能的基礎上,以相互合作的形式,發(fā)揮群體合作功能,共同對某一問題從多角度來思考進行實踐探索式的學習,從而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產生教學共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采用競爭合作教學模式比使用傳統教學模式可以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特別是在技術動作的規(guī)范性上要好于傳統的教學模式。
1.1 研究對象
洛陽理工學院大一籃球選項課中,隨機抽取2個班作為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共8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查閱相關的研究資料,將其整理寫出文獻綜述,并通過分析確定實驗應采用的測試指標。
1.2.2 問卷調查法通過與訪談與問卷調查,掌握學生學習籃球課程后的思想狀況以及對籃球技能的掌握情況。共發(fā)問卷300份,回收282份,有效問卷277份,回收率94%,有效率為92.3% 。
1.2.3 數理統計法采用平均值 、獨立樣本t、正態(tài)性檢測等對原始數據進行數據處理。
1.2.4 教學實驗和比較法采用班級對照、比較法,實驗組采用合作與競爭教學模式,將學生“異質分組”,即把基礎好的學生與基礎差的學生分到同一組,讓基礎好的學生起到示范、指導作用。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教學模式,即教師講解、示范,學生進行練習。實驗前對兩個班的學生進行全場往返運球上籃和雙手胸前傳接球的技術檢測。經過18學時的學習,再對其成績進行檢測,并經統計學處理。
2.1 當前高?;@球選項課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與分析
本文通過訪談與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調查,主要是對傳統的籃球技術教學模式的弊端進行調查。
據調查,在傳統教學模式中,37%和25%的學生認為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過于單一,這是由于長期以來籃球教學中一直沿用“技能教學法”,把籃球教學的重點放在籃球技術的傳授上,強調教師“教”的主導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35%的學生認為教學內容趣味性較差,每一堂課學生們都在簡單模仿,單個動作的重復練習,盲目生硬地完成教學運動,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久而久之,學生對籃球選項課失去興趣。另外,班級人數多,由于受到場地器材的限制、課的安排不合理等原因導致38%的學生認為練習次數少。這種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極大地損害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抑制了學生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教學效果存在兩極分化?;@球運動是一項集體活動,它需要體力和智力的高度結合,需要個人熟練的技巧、靈活的思維,也需要整個集體積極的配合。因此,籃球教學方法改革的重點應該是激發(fā)、引導學生去思考,使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和進取心,用自己的智慧去探求籃球運動的規(guī)律和技術。
2.2 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對比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實驗組的各項成績均高于對照班,且呈顯著性差異(P<0.05)。這說明采用競爭合作教學模式比使用傳統教學模式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在實驗組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提出誘導性主題,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引起學生對教學活動的關注,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的思維、理解和討論狀態(tài)。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充分發(fā)揮了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進了學生間的學習交流,通過互相幫助、互相指導不斷地提高學習效果。另外,通過游戲法和比賽法等實施組內競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在各種復雜的情況下,合理運用所學技、戰(zhàn)術,完成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表1 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各項技術測試成績對比 (獨立樣本t)
表2 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非智力因素對比
從表2可以看出,實驗組學生內部動機水平高于對照組且具顯著性差異(P<0.01)。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動機是直接推動一個人進行行為活動的內部動力。在實驗組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動機及學習目的,能夠產生巨大的動力,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內容之中,自覺地完成任務??梢姡献髋c競爭教學模式在調動學生內部動機,培養(yǎng)學生籃球的興趣、愛好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優(yōu)于傳統教學模式。能的講解不夠,一些學生還不能理解這種模式的優(yōu)點,這些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并沒有得到成功體驗的感受。從調查反饋中可以看出,實驗組10%的學生對競爭合作教學模式興趣一般,對于這種情況還需要老師與學生加深互動,讓學生對競爭合作教學模式有更好的了解,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3.1 結 論
2.3 學生對競爭合作教學模式的反饋
據統計,實驗組有55%的學生對競爭合作教學模式很感興趣,35%的學生對競爭合作教學模式較感興趣,這些學生認為競爭合作模式有助于激發(fā)自己的學習興趣,更能調動學習和課余訓練的積極性,有助于培養(yǎng)自己的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由于教師對競爭合作教學模式的理念及功
3.1.1 采用競爭合作模式,通過教師提出具有啟發(fā)思維的誘導性主題,給學生提供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機會和條件,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把學生帶入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強了學習的信心。3.1.2 競爭合作教學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在合作學習活動中相互配合、默契合作。學會了溝通、互助,學會了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賞他人等。合作教學使學生發(fā)揮了主體作用,增強了學生互相合作的意識,提高了相互合作的能力。
3.1.3 合作教學本身就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學生在一起相互合作、討論和探究,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3.2 建 議
3.2.1 競爭合作教學模式是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形成和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本環(huán)境。但離不開老師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指導和引導。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教學內容等周密計劃和安排,要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的興趣,教師要始終定位好自己的角色,降低自己的重心,與學生處于同構狀態(tài),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教師在分組過程中,應注意組與組之間的平衡以及組內之間的差異,真正做到異質分組。
3.2.2 以學生為主體,對其進行啟發(fā)式引導教學。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仔細觀察學生,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對其進行指導;運用比賽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其學習的興趣;注重評價,使學生體驗成功。
3.2.3 注意競爭和合作的消極作用。過度的競爭會給學生帶來心理負擔和心理壓力,產生焦慮,相反如果任務缺乏挑戰(zhàn)性,就會使人產生厭倦感、驕傲自滿。另外,在籃球體育課的合作學習中,容易使學生產生惰性心理,不愿意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練習,過分地依賴別人。
[ 1 ] 曲宗湖,顧淵彥.大學體育課程改革[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 2 ] 沈德立.非智力因素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
[ 3 ] 曲新藝.普通高校體育選項課引入合作教學模式的理論研究[ J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6(5):106-109.
[ 4 ] 王淑英,范紅哲.在高校體育專業(yè)健美操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的實驗研究[ 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4):531-533.
[ 5 ] 張輝明.籃球技術課程教學創(chuàng)新的思考[ 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37(6):122-l23.
[ 6 ] 李長志.水平二段“競爭合作式”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7,15(5):10-12.
[ 7 ] 劉明,李紅.非智力因素理論及其在體育中應用的研究進展[ J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3(4):110-112.
[ 8 ] 易春燕,王燕珍,鄧正龍.高校體育課教學模式運用的研究[ J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5(1):86-87.
G807.4
A
1674-151X(2011)08-083-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8.041
投稿日期:2011-01-12
陸志偉,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