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霞
(河北政法職業(yè)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61)
〔高職教育〕
《園林建筑》課堂實訓教學的探索與思考
劉麗霞
(河北政法職業(yè)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61)
《園林建筑》作為園林技術、旅游、環(huán)境藝術設計等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課程,課堂教學一直都是以教師講授為主,課堂實訓的安排很少。為了鞏固學生對園林建筑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學生對園林建筑的表現(xiàn)和運用能力,以適應不同工作崗位(如景觀設計員、助理景觀設計師、導游等)的要求,筆者認為,建立和完善園林建筑課堂實訓體系,完善園林建筑課堂教學模式,成為園林建筑課程改革的當務之急。
園林建筑;課堂實訓;教學思考
《園林建筑》作為園林技術、旅游、環(huán)境藝術設計等專業(yè)的學習課程,一直以來,課堂教學都是側重理論知識的學習,以教師講授為主,課堂實訓的安排比較少,對于學生能否達到“學以致用”的最終教學目的教師很難掌控。為了能夠比較清楚地掌握學生對園林建筑的學習情況,提高學生對園林建筑知識在相關專業(yè)中的應用能力,筆者在園林技術、旅游兩個不同專業(yè),七個班級的《園林建筑》課程教學中,對其課堂實訓教學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嘗試,歷時三年,現(xiàn)將具體做法與大家進行交流,共同探討。
在園林技術、旅游這兩個專業(yè)中開設《園林建筑》課程,課程內容的設置是不完全相同的。結合各自的專業(yè)特色,選取相應的教學內容。旅游專業(yè)的《園林建筑》課程,主要是結合旅游服務的專業(yè)特點,側重對中國古典建筑知識的學習,了解各類建筑在我國的分布狀況,掌握各種不同類型建筑的應用與表現(xiàn)形式。園林技術專業(yè)的《園林建筑》課程,一方面是為了提高學生對園林建筑的欣賞水平;另一方面則是為后續(xù)課程中相關設計的需要服務,用專業(yè)眼光推廣、應用園林建筑。課程內容側重對傳統(tǒng)及現(xiàn)代建筑的表現(xiàn)與應用。基于以上的情況,首先確定《園林建筑》課程的教學內容,把《園林建筑》的教學內容分為五個模塊(見表1),這些模塊所對應的內容根據(jù)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計劃的需要可以適當?shù)厝∩帷?/p>
根據(jù)《園林建筑》課程教學內容的選取,與之相對應的課堂實訓也隨之建立。根據(jù)各專業(yè)的特點,所設置對應教學內容的實訓也是不完全一樣的。以旅游專業(yè)的《園林建筑》為例,課堂實訓的內容設置包括實訓題目、實訓目的、實訓任務、任務實施、評價標準、實訓總結等幾項。
1.實訓題目
從教學內容所占課時的設置上可以看出(見表1),模塊一所占的比重較大,也是該課程的核心部分。課堂實訓的設置也是圍繞這部分內容展開的。在中國古典建筑的基礎知識結束時給定學生實訓題目。實訓題目的范圍比較大,可選取的內容很多,學生也有較大空間的發(fā)揮。如中國古典建筑在旅游景點中的應用。實訓題目的給定只是一個大的范圍,學生必須自己確定一個具體的實訓題目。如故宮三大殿建筑群介紹、頤和園萬壽山佛教建筑群介紹等。為了避免學生在確定實訓題目時出現(xiàn)雷同的旅游景點,在實訓任務開始實施前,每位學生的實訓題目都是已經確定,并與教師進行相互溝通交流好的。這樣也可以保證課堂實訓內容的多樣性。
表1 旅游專業(yè)《園林建筑》課程教學內容一覽表
2.實訓目的
課堂實訓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有意識地能夠把建筑的有關知識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真正實現(xiàn)教學目標中的“學以致用”。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相關課程知識的能力。課堂實訓所涉及的相關課程有:導游基礎知識、導游實務、計算機基礎知識、寫作等。具體的實訓目的如下:
(1)檢驗學生對中國古典建筑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2)訓練學生能夠把園林建筑的知識條理清晰、言簡意賅地組織在導游詞里;
(3)提高學生導游詞的表達能力及幻燈片的制作水平;
(4)培養(yǎng)學生收集、篩選、組織材料的能力。
3.實訓任務
以一名導游的身份圍繞自選的實訓題目介紹中國古典建筑在旅游景點中的應用情況。具體任務要求:
(1)收集所選旅游景點中的建筑圖片,制作成幻燈片的形式?;脽羝闹谱鲬撝庇^、清晰,能夠滿足“游客”的欣賞需要。通過幻燈片的演示,給“游客”一個模擬場景,“學生導游”給大家進行講解。
(2)每位“學生導游”都要求準備一份與所選內容相互匹配的導游詞。導游詞的內容要詳細、具體,并結合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如導游詞中必不可少的歡迎詞、歡送詞等。各建筑的介紹要盡可能全面,依據(jù)模塊一中的各知識點進行組織。如介紹建筑應從建筑的結構上、屋頂?shù)男问缴?、附屬設施的表現(xiàn)上進行說明。導游詞的組織要求學生盡可能地獨立完成,能夠合理地收集、整理相關材料。
(3)每位學生的課堂實訓完成時間為8-10分鐘。
(4)導游詞和幻燈片在實訓結束后都要交給教師進行點評。
(5)“學生游客”需要進行全程的記錄、評價,并進行評分。
4.任務實施
實訓任務的實施設置在教學中的第六周開始,每節(jié)課留出20-25分鐘的時間進行,一般都選擇在課程講授完畢后。每位同學根據(jù)自己的選題帶領大家進行模擬旅游,欣賞各式各樣的園林建筑。其他同學則是以“游客”的身份參與其中,根據(jù)“導游”的介紹進行記錄,并給予評價。
5.評價標準
既然是旅游,又是導游講解,就要對旅游的過程進行評價,評價的標準也是站在“游客”的角度進行設計的。具體標準如下:
(1)“導游”所介紹的景點是否具體、清楚,“游客”能否聽懂、明白。
(2)導游詞的講解是否規(guī)范,如對建筑的介紹是否使用專業(yè)術語,是否有條理性。
(3)“導游”的儀表是否大方得當,語速是否適中,語言的表達是否流暢,肢體語言的使用是否到位,是否使用普通話等。
(4)幻燈片的制作是否清晰,選材是否得當。
6.實訓總結
每次課堂實訓結束后,由教師進行一個較為概括的點評,指出各位“學生導游”的優(yōu)點與不足之處,尤其是對任務的分析、問題的解決,以及學生處理方法上的可取之處等進行評價。
課堂實訓可以說是該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次課堂實訓完成后,教師都要進行一個較為全面的總結。通過在幾屆學生中的實驗推廣,發(fā)現(xiàn)這種形式的課堂實訓可以解決現(xiàn)在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但也有不足之處,值得思考。
1.減少了學生對作業(yè)的“抄襲”
在教學中普遍存在一種現(xiàn)象,就是學生對作業(yè)的完成千篇一律。不管是什么作業(yè),高等數(shù)學、園林制圖、園林設計等,作業(yè)的答案、設計方案都是“高度”的一致,能夠出現(xiàn)“百家爭鳴”的現(xiàn)象是少之又少。有時教師在批改作業(yè)時,只需要看幾個人的作業(yè),全班同學的作業(yè)就全部改完了。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很難掌控。在進行課堂實訓教學中,特別要對這方面進行改進,在一開始的選題上,每位同學的實訓題目都不一樣,可以避免同學之間的相互抄襲。
2.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現(xiàn)代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xiàn)象就是:學生不喜歡動腦筋,對于教師布置的任務,不是積極接受,而是用各種理由拒絕。這就導致學生對任務的理解、分析能力明顯不足,剛踏上工作或實習崗位時,對領導布置的任務無從下手、不知所措。課堂實訓教學主要引導和鍛煉學生要積極地接受任務,以及怎樣分析任務,運用哪些知識,與什么課程內容有聯(lián)系,怎樣組織這些內容,怎么表達自己對這項任務的認知,最終完成任務。通過對課堂實訓教學的總結與交流,在這方面對多數(shù)同學還是很有幫助和啟發(fā)的。
3.鍛煉學生有意識地展示自我
通過課堂實訓教學的模擬設計,把學生置于一個仿真的環(huán)境中,運用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來展現(xiàn)自己,也可以說是一種“崗前”培訓。學生的自我表現(xiàn)不是一個簡單的亮相,而是將自己的專業(yè)技能展示出來,這樣也體現(xiàn)了受過專業(yè)訓練的特點。當然,一次這樣的課堂實訓不可能就把學生自身的素質一下就提高了,課堂實訓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有意識地去注意、去鍛煉。通過對該專業(yè)畢業(yè)生的跟蹤調查,有些學生在這方面做得就比較成功。這種自我展示的鍛煉對園林技術專業(yè)的學生也同樣適用。
4.課堂實訓耗時長、工作量、工作強度大
參與課堂實訓教學的班級、班容量都比較大,一般都是在40-45人,這樣一項實訓任務的完成需要消耗很長的時間,有點“拉鋸戰(zhàn)”,但是我們還有教學任務要完成,所以每次都要在教學結束的前兩周內完成,時間比較緊張。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眾多學生的課堂實訓任務,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困難的事情。
工作量、工作強度大主要是對教師而言,每位學生每次的課堂記錄教師都要進行收集與整理,而且還要閱讀,從中尋找一些新的觀點,這在實訓教學過程中還是很有收獲的。有的學生在剛開始時,對課堂記錄的完成就是交差應付,很不認真,但是幾次課后,記錄就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有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對別的同學的表現(xiàn)評價非常中肯,對教師啟發(fā)很大。有的學生對同學的選題、表現(xiàn)分析得比較全面、具體,這些在后來自己講解的過程中都得到了體現(xiàn),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這也正是我們進行課堂實訓的目的所在。此外,我們也可以對學生的到課率進行檢查,對學生起到督促作用。
在實訓的過程中,教師對每位學生的表現(xiàn)都要進行拍照。課后進行整理,學期末與學生進行交流,在無形中對學生也是一個促進。學生注重自己的儀表、穿著等也體現(xiàn)在這方面。
5.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有待提高
在課堂實訓設計中,要求每位同學都要進行互相評價打分,但是從教師整理的結果可以看出,學生之間的互評與教師的打分差別很大。多數(shù)同學的打分不客觀,如有的學生準備不充分,講解過程中錯誤頻頻,但是最后同學間的互評分數(shù)與其他好的人也相差無幾,所以分數(shù)的考核在此已經沒有什么參考價值。
在進行實訓教學中,有部分學生的態(tài)度有待提高。前面同學出現(xiàn)的錯誤,經教師講解、提醒后,后面的同學仍保持“現(xiàn)狀”,不進行改進。這不僅在實訓中存在,在平時教學過程中也較為普遍。如何能夠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也需要教師不斷地摸索。
[1]唐鳴鏑等.中國古代建筑與園林[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2]盧仁.園林建筑[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0.
G718.5
A
1673-0046(2011)10-0015-02
本文系河北政法職業(yè)學院課題《園林建筑》課堂實訓教學體系的建立(課題編號:20101008)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