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不同階段與教學內(nèi)容

2011-09-22 14:16:08申屠菁劉宇陽
統(tǒng)計學報 2011年1期
關鍵詞:商務跨文化交際

申屠菁,劉宇陽

(山西財經(jīng)大學經(jīng)貿(mào)外語學院,山西太原030006)

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不同階段與教學內(nèi)容

申屠菁,劉宇陽

(山西財經(jīng)大學經(jīng)貿(mào)外語學院,山西太原030006)

在研究跨文化交際能力內(nèi)涵的基礎上,探究了不同階段跨文化交際能力發(fā)展的特點,并結合相關理論,探討了適合當今財經(jīng)類院校商務人才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問題。

跨文化交際能力; 能力發(fā)展階段; 教學內(nèi)容

一、引言

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中國經(jīng)濟正在快速融入世界經(jīng)濟主流,這就意味著企業(yè)對具有扎實的外語功底、寬闊的國際視野、較高的人文素養(yǎng)、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與溝通能力,掌握經(jīng)、管、法等相關學科知識的商務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

目前,從國際商務從業(yè)人員的情況來看,他們?nèi)狈Φ牟皇菍I(yè)知識而是工作中跨文化交際的能力,而這恰恰就是國際商務人員的核心能力。本文將在研究跨文化交際能力內(nèi)涵的基礎上探究不同階段跨文化交際能力發(fā)展的特點,并結合相關理論,探討適合當今財經(jīng)類院校商務人才跨文化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問題。

二、跨文化交際能力發(fā)展的不同階段

隨著外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在近些年的外語教學研究中發(fā)現(xiàn),外語教學目標已經(jīng)從培養(yǎng)語言能力擴展到交際能力,繼而擴展到跨文化交際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Clackworthy(1996)將跨文化能力的發(fā)展分為六個階段(見表1)。

跨文化能力發(fā)展的第一階段被Clackworthy(1996)稱為質疑或無知階段。在這一階段,受訓者具有較表層的文化差異認識,其行事以本國文化為標準。在覺察階段,學習者逐漸意識到跨文化差異的存在,同時也開始意識到自身的優(yōu)勢和弱點及技能差距。到了理解階段,學習者開始深入了解跨文化差異的內(nèi)涵以及跨文化技能發(fā)展的性質和緯度。在合成階段,學習者將本土文化和異國文化進行融合,開始掌握以技能為基礎的跨文化能力。接著,學習者自然過渡到了選擇階段,此時,學習者能夠自如地融合兩種文化,并結合技能方法構建跨文化能力。到了最后階段,學習者能夠在國際貿(mào)易活動中達到跨文化國際商務人才應該具有的能力水平。

表1 跨文化能力的發(fā)展階段及認知特征

三、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策略與教學內(nèi)容

按照跨文化能力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及每個階段相應的認知特征,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上要做到有的放矢。

(一)質疑、覺察階段——事實教學

在跨文化能力發(fā)展的第一階段,當學習者接觸到一個陌生文化時,會以本國文化為標準,首先會表現(xiàn)出“無知”、“迷惑”和“質疑”,進而“覺察”到文化差異的存在。其所意識到的文化差異實際上是陌生文化中最直觀、最明顯的文化產(chǎn)品以及文化象征,如語言、肢體動作、表情、食品、服飾、建筑、交際禮儀以及藝術品等。正如Luthans、Hodgetts和Doh在2006年提出的文化模型所示,這些最直接的文化產(chǎn)品構成了文化模型最外層的一圈(見圖1)。

圖1 文化模型

有些學者提倡在這一階段將文化差異突出化,以使學習者認識到文化多樣性對國際商務的影響,并為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因此,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中,教學模式以事實教學為基礎,教學方法以文化差異的事實和信息輸入為主。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上可以選取外來文化在日常行為方式上最突出、最典型的特征,以及與本土文化最明顯的差異,從基本方面入手(見表2)。

表2 事實教學階段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

然而,教學內(nèi)容也不能僅限于日常生活以及寬泛的文化范疇,而是要放入國際商務文化的背景之下,突出商務環(huán)境中的跨文化交際或跨文化溝通。由于商務英語專業(yè)跨文化交際課程群的開設以及跨文化能力培養(yǎng)的目標旨在培養(yǎng)學生在國際商務環(huán)境中運用交際策略順利開展商務活動、進行有效交際與溝通的能力,因此在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各個教學階段都要圍繞著這個核心組織教學內(nèi)容。

在這一階段,可開設國際商務禮儀課程或專題講座,以及國際商務文化、企業(yè)文化課程中的商業(yè)禮儀、商業(yè)習慣等章節(jié)。教師在教學內(nèi)容上可大量選取實例來講解。

例如,與日本人開展商務活動時應注意幾點。首先,必須安排正式的介紹和引薦,而引薦人必須是這位日本人的上級或職位高于他的朋友,或曾經(jīng)幫助過他的人。此外,要由主人選擇見面談話的內(nèi)容,避免如二戰(zhàn)之類的敏感話題。第二,要完全展示自我的人格,不斷和他們交往,不要急于達成商業(yè)目標。日本人愿意和那些在不斷社交過程中熟識的人開展商務往來,而不相信那些只為尋求和他們做生意的人。第三,隱惡揚善,更不要陷他們于“丟面子”的窘迫場面。

諸如此類出現(xiàn)在國際商務環(huán)境中,關于商務活動開展的文化、習俗和禮儀等實操性較強的教學內(nèi)容,應該是教師在此階段選材上的重點。

(二)認識和理解階段——比較與分析教學

如圖1所示的文化模型,中間的一圈由文化規(guī)范、準則和價值觀等構成,它直接決定了外層一圈文化產(chǎn)品的差異??缥幕芰ε囵B(yǎng)的第二階段,即是在學生對于不同文化下的商業(yè)習慣、商務禮儀以及企業(yè)文化等這些外在文化產(chǎn)品差異認識的基礎上,對于指引這些文化產(chǎn)品的商業(yè)文化準則、規(guī)范和價值觀的理解和認識階段。

因此,文化準則、規(guī)范及價值觀是這一階段跨文化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價值觀一直以來都是跨文化研究的核心和主要維度,在跨文化商務人才培養(yǎng)的教學研究中,我們主要探討的是不同文化價值觀指引下商業(yè)行為和技術方面的差異,以及對我國企業(yè)國際商務活動開展的指導意義。

1.橫向分析。差異比較仍是這一階段有效的教學手段之一。在這一階段,我們不僅要討論不同文化最直觀的文化產(chǎn)品和行為方式的差異,更要將其上升到不同文化行為規(guī)范、準則和價值觀等層面。例如,受基督教或天主教影響的西方文化群體,在工作觀上普遍認為工作是一種責任、一種義務,并強調工作要勤奮、誠實,先工作后享受,而且形成了一周前六天勞動、安息日休息的生活節(jié)奏,而受宗族部落文化影響的文化群體,在工作觀上與西方文化群體就有很大的不同。在教學上,我們首先要讓學生觀察到一個文化群體的成員在工作觀上的基本事實,然后分析其價值取向,最后推導出該文化群體在工作中的基本價值觀。

價值觀上的差異決定了跨文化溝通與管理上所采取的行為不同。在這一階段,教師要以對比分析為手段,深入探討在國際商務背景下,各國的文化價值觀以及在商務活動中由價值觀所直接影響的商業(yè)目標、個人職業(yè)態(tài)度、管理方式等,以順利開展與其在各方面的商務交往。

2.縱向比較。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廣闊視野和靈活應對的能力,我們除了要進行橫向分析之外,還要進行縱向比較。盡管我們發(fā)現(xiàn)各民族的文化價值觀差別很大,但有趣的是,來自不同文化的成功商業(yè)人士卻有著相似的個人價值觀。這說明,能夠成功地與不同文化的人開展商業(yè)活動的人,他們具備一定的共性。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還應引導學生對不同文化的成功商業(yè)人士所具備的共同個人價值觀加以分析(見表3)。

表3 不同文化背景下成功經(jīng)理人所具備的相似個人價值觀

3.歷時觀察。在國際商務活動的歷時觀察中,我們發(fā)現(xiàn),個人商業(yè)價值觀是會隨著環(huán)境改變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美國和日本的價值觀在很多方面是截然相反的,但Reichel和Flynn經(jīng)過調查發(fā)現(xiàn),一些在美國境內(nèi)日企工作的日本經(jīng)理人,其核心價值觀也發(fā)生了很大程度的改變,在終身雇傭關系、對于權威和職位等級的服從與恭順、集體主義取向等問題上,與在日本本土工作的經(jīng)理人完全相反,這可以充分說明環(huán)境對于個人價值觀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也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各國的文化價值觀,教學內(nèi)容要緊跟時代變化,不能停留在教科書上一成不變,要培養(yǎng)學生較強的適應能力和靈活應對的能力。

(三)知識合成和能力轉化階段——理論深入和實踐轉化教學

第三階段是跨文化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階段,在積累了大量文化事實、分析了跨文化成敗的案例后,這一階段的主要內(nèi)容就是利用跨文化的相關理論來分析和探討文化差異的成因,以及如何采取相應的策略形成跨文化視角下的商務溝通、組織、管理及協(xié)調能力。

教學內(nèi)容上以跨文化商務溝通、組織、管理、協(xié)調方面的案例為主,利用系統(tǒng)的跨文化理論進行分析。例如,利用Hofsted文化維度與Trompenaars文化維度,辨析不同理論對同一文化現(xiàn)象的分析維度、其各自的合理性與不足之處,以及對于跨文化商務溝通、組織、管理等方面的指導意義。

1.Hofsted文化維度。德國學者Geert Hofstede在對70個國家116 000名調查者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得出了著名的文化四維理論,即權利距離、不確定性規(guī)避、個人主義、男性文化,以及后來衍生出的第五個維度——長期與短期取向。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中,教師在講解Hofsted文化維度理論時,不僅要系統(tǒng)講解該理論內(nèi)涵及其對跨文化溝通與管理等方面的指導意義,更重要的是要還原該理論的形成背景,深入了解四個維度所探討的文化根源(見表4)。

表4 Hofsted文化維度

在“權利距離”這一維度的教學上,教師除了要深入講解該理論外,關鍵是要引導學生觀察典型的高權利距離文化國家和低權利距離文化國家其組織內(nèi)部的結構究竟有何不同,以及在這些組織機構內(nèi)部監(jiān)督管理方面的差異。

在“不確定性規(guī)避”這一維度的教學上,理論上要求區(qū)分“不確定性規(guī)避”強弱文化的國家。在國際商務活動實踐中,指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察:企業(yè)內(nèi)部組織是否有大量活動;是否有大量的成文規(guī)則;經(jīng)理層是否有冒險精神;職工流動率如何;員工是否有遠大抱負;企業(yè)是否鼓勵員工的首創(chuàng)精神及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在“個人主義—集體主義”這一維度的教學上,不僅要分析Hofsted的發(fā)現(xiàn),即個人主義文化傾向與一國的富裕程度(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成正比,集體主義與一國的富裕程度成反比,更重要的是要探討個人主義—集體主義文化傾向與該文化群體所植根的宗教、道德準則的關系。

在“男性—女性文化”這一維度的教學上,不僅要區(qū)分傳統(tǒng)“男性—女性文化”與Hofsted對女性文化定義的差別,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國際商務活動中學會從“男性—女性文化”的視角來進行觀察,如企業(yè)規(guī)模的大小、工作環(huán)境的壓力和氣氛、領導對于員工的約束程度、員工之間的合作態(tài)度、高管層男女性比例等,從而得出對對象國文化的正確判斷。

2.Trompenaars文化維度。同樣,另一個備受關注的德國學者Fons Trompenaars歷經(jīng)十年的時間,在對28個國家15 000個經(jīng)理人進行問卷調查和研究的基礎上,得出了Trompenaars文化維度理論,即普遍性與特殊性、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中立與感性、特定文化與發(fā)散文化、成就與歸屬、時間、環(huán)境。在教學中,除了要深入闡釋這七個文化維度的含義,最重要的是要辨析Trompenaars與Hofsted以及其他學者的理論在同一文化維度上的異同點。

Trompenaars文化維度理論的一個獨到之處就是,其提出了特定文化與發(fā)散文化。Trompenaars的特定文化是指,這種文化下的個體,公共空間大,允許他人進入,而私人空間?。▋H和親人朋友分享)。Trompenaars調查發(fā)現(xiàn),擁有這樣文化的國家有澳大利亞、英國、美國、瑞士等。發(fā)散文化是指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大小幾乎相同,因此個體會捍衛(wèi)公共空間,一旦他人進入了自己的公共空間也就進入了自己的私人空間。Trompenaars發(fā)現(xiàn)擁有這樣文化的國家有德國、委內(nèi)瑞拉、中國、西班牙。

在講解Trompenaars這一文化維度和討論這一理論對我國企業(yè)從事國際商務活動的指導意義時,我們可以從這一文化維度的典型例子入手,引導學生探尋特定文化與發(fā)散文化在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上的差異。進而使學生發(fā)現(xiàn),特定文化的個體開朗、外向,他們在工作和私人生活上有明顯的界限,相反,發(fā)散文化下的個體不輕易邀請別人進入自己的公共空間,因為一旦進入公共空間,也就很容易進入私人空間,這樣文化下的個體含蓄而內(nèi)向,他們的工作和私生活緊密相連。最終達到指導學生如何與特定文化或發(fā)散文化國家的人開展商務往來的教學目標。

根據(jù)Hofsted與Trompenaars文化維度理論,可將各國文化劃分為幾個大的文化模型或文化群(見表5),以有利于我們在進行跨文化商務溝通和交往時,能夠有效地完成任務和工作。

表5 文化模型和文化群

這樣的文化模型是我們該階段的教學重點,是學生未來從事商務活動、認識文化差異的起點,也是學生在未來從事國際商務活動的有效指針。

(四)合成階段——理論交叉多視角分析教學

在合成階段,要以發(fā)展學生的多元文化能力為目標,幫助學生利用已有的技能構建正確的文化觀。能力的提升包括對跨文化理論的綜合分析、多元視角觀察、自我跨文化理論的構建及向國際商務實踐活動的轉換。

對跨文化理論進行綜合分析是指,要多維度交叉觀察文化差異,準確定位一個文化群體,而不囿于文化思維定勢,對其形成做全方面了解和系統(tǒng)認識,從而在國際環(huán)境中成功完成交際任務和工作。

一些文化維度是相互關聯(lián)的。例如,一個文化群體屬于高權利距離就必然是低個人主義傾向(或高集體主義傾向),反之亦然。然而,另外一些文化維度,我們一般認為其對于某個文化群體行為方式的影響也是相互關聯(lián)的,但事實并非如此。例如,對于不確定性規(guī)避強的國家,如德國、日本,屬于這樣文化群體的人們會對未知的不確定性感到恐慌,表現(xiàn)出對安全性的高需求,并且信賴專家和他們的知識。這樣的國家同時還會表現(xiàn)出強的男權主義特點,社會占主流的價值觀是成功、金錢和權力。而對于一些不確定性規(guī)避弱的國家,如丹麥、英國,這些國家的人們愿意接受不確定性、樂于冒險,同時表現(xiàn)出了很強的男權主義的特點,即社會占主流的價值觀也是金錢和權力。這說明,文化對于行為的影響相當復雜。因此,這一階段的教學中,在指導學生考察一個文化群體時,不能單獨地使用Hofsted文化四維理論中的某一個維度,而是要將一個文化群體的多個文化因素置于二維或多維度視域下進行觀察,從而有利于得到相對全面系統(tǒng)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在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下不斷排除各種文化障礙,達到有效的交際和溝通。

(五)選擇階段———實踐教學

選擇階段是跨文化能力發(fā)展的最后階段。當學習者自然過渡到了選擇階段時,其已能夠自如地融合兩種文化,并將這種跨文化能力和正確的文化觀體現(xiàn)在國際貿(mào)易活動中,從而達到了一個多元文化國際商務人才應該具有的水平,并向熟練的跨文化專家過渡。

該階段的一個重要教學目標就是,在自我跨文化理論構建完成后,向國際商務實踐活動轉換。然而,由于學生在校期間的實操訓練、實習機會有限,因此教學中的模擬實訓就成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一個主要途徑。在模擬實訓中,角色演練、小組討論、互動交流、頭腦風暴等模擬語言情景的外語教學活動是最為有效的方法。在這種教學活動中,學生按照指定的國際商務活動背景,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在教師的協(xié)助下有目標地設定文化沖突,并運用語言與非語言策略解決沖突,有效地完成交際和溝通任務,從而將理論認識由感性階段提升到理性階段。

[1]Hymes 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A].Pride J B,Holmes J.Sociolinguistics[C].Harmondsworth:Penguin,1972.

[2]Clackworthy D.Training Germans and Americans in conflict management[A].Berger M.Cross-Cultural Team Building[C].London:McGraw-Hill,1996.

[3]Luthans F,Hodgetts R M,Doh J P.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Management[M].London:McGraw-Hill U.K.,Ltd.,2006:7.

[4]陳準民,王立非.解讀《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yè)本科教學要求》(試行)[J].中國外語,2009(4):4.

[5]Richel A,F(xiàn)lynn D M.Values in Transition:An Empirical Study of Japanese Managers in the U.S.[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1984(4):69-70.

[6]Hofstede G.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M].Baverly Hills,CA:Sage,1980.

[7]Hofstede G.Culture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the Mind[M].London:McGraw-Hill U.K.,Ltd.,1991:75.

[8]Trompenarrs F.Riding the Waves of Culture:Understanding Diversity in Global Business[M].New York:Irwin,1994.

[責任編輯:李 莉]

On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Phases and Contents in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of Cross-Culture Business Communication

SHENTU Jing,LIU Yu-yang
(Faculty of Business Foreign Languages,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aiyuan 030006,China)

After China’s entrance to WTO,its contacts with world increase by days,which means its needs to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ersonnel qualified for the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management boost dramatically.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ha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culture ability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cognitive features,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and propose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contents on cultivation of the ability in cross-culture which is suited to the universities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and turns them into the current teaching practice as well.

ability in cross-culture;ability development stages;teaching content

G642

A

2095-106X(2011)01-0050-05

2010-12-20

申屠菁(1956-),女,浙江東陽人,山西財經(jīng)大學經(jīng)貿(mào)外語學院教授,研究方向是商務英語與教學;劉宇陽(1977-),男,山西太原人,山西財經(jīng)大學經(jīng)貿(mào)外語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是商務英語。

猜你喜歡
商務跨文化交際
情景交際
交際羊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22
超越文明沖突論:跨文化視野的理論意義
完美的商務時光——詩樂全新商務風格MOMENTUM系列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藝術評論(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國外商務英語演講研究進展考察及啟示(2004—2014)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交際中,踢好“臨門一腳”
人生十六七(2014年7期)2014-07-31 12:19:38
商務休閑
中國商論(2012年16期)2012-02-03 01:35:20
交際失敗的認知語用闡釋
外語學刊(2012年6期)2012-01-19 13:46:51
太康县| 青海省| 盐边县| 丽江市| 贵南县| 湛江市| 集贤县| 都匀市| 青田县| 北川| 聂荣县| 泰州市| 枣阳市| 剑川县| 布尔津县| 漳浦县| 灵宝市| 乐昌市| 醴陵市| 汝州市| 会同县| 栖霞市| 通江县| 蒲江县| 寿光市| 吉林省| 大安市| 青铜峡市| 剑阁县| 衡南县| 山阴县| 合山市| 沙坪坝区| 通山县| 科技| 札达县| 青浦区| 柯坪县| 顺义区| 元氏县| 临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