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翻譯中的文化自戀

2011-08-15 00:46:08張麗婭
懷化學院學報 2011年4期
關鍵詞:楊憲益霍克譯本

張麗婭

(安徽大學大學英語教學部,安徽合肥230039)

翻譯涉及兩種語言的相互轉(zhuǎn)化,當然也牽涉到兩種文化的交流。一名稱職的譯者首先要通曉源語和目的語,除此之外,更應該充分了解兩國文化間的差異。正如美國著名翻譯家尤金·奈達曾指出:對于兩種文化的掌控比起對于兩種語言的掌控來的更為重要。[1](P82)因為語言只有在它們發(fā)生作用的文化背景下才具有意義。于是,文化自戀現(xiàn)象便應運而生了。顧名思義,文化自戀是指沉醉于本國文化,并且在他國和他者文化中找尋本國文化。折射到翻譯活動當中,文化自戀則表現(xiàn)為譯者具有喜好使用自己文化體系中的語言和表達的傾向。

翻譯可被視為一種跨文化交際,因此文化的特質(zhì)毋庸置疑會影響到翻譯。全球文化是一個大整體,每個國家每個民族的文化在其中都占據(jù)著一席之地。不同詞語的文化內(nèi)涵在不同語言中既有互相重合的部分,也有大相徑庭的層面。這無疑給翻譯帶來了不小的難度。以英語和漢語為例:在英國,人們寒暄時總會說道“Lovely day,isn't it?”;在中國,人們多以“你吃過了嗎?”來開始與別人的交談。在西方文化中,眾神有Jesus,Jupiter,Apollo等等;在中國,人們喜聞樂見的有“盤古”,“牛郎”,“嫦娥”等。再如,同樣形容人一貧如洗,英語表達為“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漢語則用“窮的像叫化子”。

總體而論,由于文化存在有差異,因此想要達到完全的對等翻譯幾乎是不可能的。不同的文化蘊涵勢必會帶來倫理習慣和心理構(gòu)成的各異,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極容易受到自己本土文化的影響,因此在譯本中我們也就不難找到他們文化自戀的跡象了。

一、文化自戀在《紅樓夢》兩譯本中的體現(xiàn)

下面筆者將以楊憲益和戴乃迭以及大衛(wèi)·霍克斯和約翰·閔福德的《紅樓夢》兩英文譯本為藍本,通過具體實例來闡明譯者在文學翻譯中不可避免地會將其文化自戀傾向體現(xiàn)在其遣詞造句上。并根據(jù)奈達的五大文化因素的分類,即:宗教文化,語言文化,生態(tài)性,物質(zhì)文化和社會文化,相應地從這五方面分析了文化自戀在他們各自譯本中的體現(xiàn)。

1.宗教文化

不同的國家和民族有其各自的宗教信仰。自從1000多年前佛教傳入中國,中國就深受其影響。英國文化和大多數(shù)西方文化一樣,起源于希臘羅馬神話和圣經(jīng),故此大多數(shù)英國人民信奉基督教。英語中像“G 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和“G o to hell”(下地獄去)這樣的表達不勝枚舉。正是基于這樣的背景之下,楊憲益和大衛(wèi)·霍克斯在翻譯《紅樓夢》一書中牽涉到宗教的環(huán)節(jié)時,選用了不同的宗教用語,他們的文化自戀由此可見一斑。

例1 賈瑞一把抓住,連叫“菩薩救我”。(第十二回)

楊譯本:When they complied,he seized hold of the Taoist and cried:“Save me,Bodhisattva!Save me!”

霍譯本: “Holy one.Save me!”He cried out again and again.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兩人在“菩薩”一詞上所做的處理不同。顯而易見,楊憲益為了保留原文中的文化內(nèi)涵,選用了佛教用語“Bodhisattva”;而霍克斯譯文中的“holy one”則來源于圣經(jīng),是指基督教中的上帝。

例2 《紅樓夢》第一回中的《好了歌》中反復出現(xiàn)有一句“世人都曉神仙好”。

楊譯本: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

霍譯本: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

眾所周知,道教崇尚“道”,認為“道”包羅萬象,無所不能,無處不在。并認為一切教理教義都是由此衍生而來的。除此之外,道教是一種以生為樂、重生惡死的宗教,認為“修道”可以使人返本還原,生活康樂,長生久安。所以,楊憲益將句子反復地譯為“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相反,依據(jù)基督教的教義,人人生而有罪,因此人們寄希望予上帝可以幫助他們解脫罪孽,得到救贖?;艨怂沟淖g文“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顯然是深受其文化自戀傾向的影響。

2.語言文化

翻譯過程中的文化自戀傾向還可以通過親屬稱謂體現(xiàn)出來。中國封建社會存在數(shù)千年,久而久之形成了嚴謹?shù)淖诜ㄖ贫?。性別間的差異分外顯著,老幼尊卑也有嚴格劃分,人們根據(jù)血緣關系的不同來定義親屬稱謂;而英國則沒有這么明顯的劃分。

例3 “賈璉走上去說道:‘賴大是飯后出去的,水月庵離城二十來里,就趕進城,也得二更天。今日又是老爺?shù)膸桶?請老爺只管去……’”(第九十三回)

楊譯本:“Chia Lien stepped up to him:‘Lia Ta left after lunch,and the convent is twenty li from town,so even if he hurries he can't get back till the second watch,’he said.‘If you are needed at the Yamen,sir,you can go with an easy mind...’”

霍譯本:“Jia Lian came in.‘Lai Da didn't leave until after lunch,Uncle,and the Temple is over eight miles from town.He won't be back till eleveno'clock at the earliest.As you are on call for this evening I think you should go...’”

譯文中,楊憲益直接將“老爺”譯為“sir”,因為譯者認為賈璉和賈政二者的關系對于讀者來說是一目了然的,無需累述。而霍克斯則用“Uncle”詮釋了“老爺”,從而使譯文讀起來自然流暢,也便于目的語讀者了解賈璉和賈政的關系。試想,如果大衛(wèi)·霍克斯同樣將“老爺”譯為“Sir”,讀者很有可能會誤以為賈璉是賈政的仆人。究其原因,在英語中人們常用“Sir”來指代下級對上級的稱謂。此外,兩譯者在“里”這一詞語上的不同擇取亦向我們展現(xiàn)了他們不同的文化取向。

例4 賈璉道:“你不用怕他,等我性子上來,把這醋罐打個稀爛,他才認得我呢!”(第二十一回)

楊譯本:“Don't be afraid of her.One of these days when I reallylose my temper,I'm going to give that vinegar bitch a good beating to show her who's master here.”

霍譯本:“You needn't worry about her”,saidJia Lian.“One of these days when I get my temper up I'm going to lay into that jealous bitch and break every bone in her body.”

漢語表達中, “醋”常被用以表示嫉妒;英語中的“vinegar”則可指代壞脾氣。原文中的“醋罐”是指極易醋性大發(fā)的王熙鳳。楊憲益先生深受東方文化的熏陶將其譯為“vinegar bitch”,讀者亦能輕松接受;而霍克斯則脫離不了西方文化的影響,兼顧到西方讀者受眾,舍棄了“vinegar”一詞,而以“jealous bitch”取而代之??梢?其文化自戀也是不可小覷的。

3.生態(tài)文化

語言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不僅會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而且更會制約人們的思維方式。地理環(huán)境就是其中的一個體現(xiàn),地域的差異必然會導致英語和漢語表達上的迥異。

英國是一個島嶼國家,有史以來航海工業(yè)發(fā)達,并在全球占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中國則是一個內(nèi)陸國家,如果離開陸地,人們將寸步難行。因此,在語言表達上也是各有千秋。譬如,比喻人們花錢奢侈,英語表達為“waste money like water”,而漢語則會用“揮金如土”來形容;英語中我們很容易找到由“ship”和“water”構(gòu)成的習語表達,但在漢語中則找不到相應的表達。比如,英語中有to rest on one's oars(暫時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奮力圖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例5 對立東風里,主人應解憐。(第十八回)

楊譯本:Facing each other in the s of t east wind!

They surely bring their mistress peace of mind!

霍譯本:Their mistress,standing in the s of t summer breeze.

Finds quite content in everything she sees.

例6 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 (第三十八回)

楊譯本:I gaze around in the west wind,sick at heart;

A sad season of the red smartweed and white reeds.

霍譯本:The autumn wind that through the knotgrass blows,

Blurs the sad gazer's eyes with unshed tears.

以上兩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兩譯者在“東風”和“西風”的處理上顯現(xiàn)出差異。在中國的文化背景下,“east wind”是指“wind in spring”。而夏天則多酷熱難耐,驕陽似火。相比之下,位于西半球,北溫帶的英國的氣候類型為海洋性氣候。英國的夏日溫和宜人,人們常常冠以“l(fā)ovely”,“gentle”,和“beautiful”等詞匯來描述它。正如著名詩人雪萊用“The Ode to the West Wind”來贊揚春天一樣,莎士比亞也曾將他的愛情比作夏日。由此可見,在文學翻譯的過程中,譯者更應多多關注語言中的文化因素,這樣才可以避免誤譯的發(fā)生。

例7 巧媳婦做不出沒米的粥來。(第二十四回)

楊譯本: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2](P171)

霍譯本: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3](P474)

中英兩國同樣具有各自不同的飲食習慣。對于英國大眾而言,牛奶和面包是他們賴以生存的主要食物;而中國人民主要食用大米。在中國,人們用“魚米之鄉(xiāng)”來形容富饒的土壤;而英語中則表達為“l(fā)and flowing mild and honey”。此例的譯文中,楊憲益將“沒米的粥”譯為“a meal without rice”;霍克斯則依據(jù)西方文化的習慣,將其譯為“bread without flour”.可以說二者出于各自的文化自戀傾向,選用了各自文化中的表達翻譯出了原文。[4]

4.物質(zhì)文化

物質(zhì)文化可指心理層面,即物體對于特殊文化下的人們來說應該有所意味。也可指為滿足人們生存與發(fā)展需求所創(chuàng)造出的具體物質(zhì)產(chǎn)品及他們所體現(xiàn)出的文化。人們通過了解自己的文化而感知和理解周邊的事物,人們制造出來的物體更是意義豐富,而物體及其含義的關系則經(jīng)常成為物質(zhì)文化學者研究的內(nèi)容。在文學翻譯中,這也是有所體現(xiàn)的。

例8 那薛老大也是“吃著鍋里看著碗里”的。(第十六回)

楊譯本:Hsueh Pan is another of those greedy-guys who keep one eye on the bowl and the other on the pan.

霍譯本:You know what cousin Xue is like:always“one eye on the dish and the other on the saucepan.”

比較兩譯者在“鍋”和“碗”兩處表達的差異,我們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兩譯者不同的文化取向。

5.社會文化

社會文化是一個極大的文化范疇,包羅萬象。價值體系、哲學、神話、傳說等等都歸為其中。每個社會都有其獨特的價值體系,這些價值體系也會如數(shù)地體現(xiàn)在其語言中。毋庸置疑,當譯者翻譯文學作品時,他們雖會遭遇不同的價值沖突,但仍會將自己的價值體現(xiàn)在譯文中。

例9 你倒也三從四德的,只是這賢惠也太過了。(第四十七回)

楊譯本:Quite a model of wifely submission and virtue,aren't you?Only you carry this obedience too far.

霍譯本:I must congratulate you on your wifely virtue-though I must say,I think that in this case you are carryingwifeliness a little far.

中英兩文化中,“婦德”有不同的文化內(nèi)涵。在上述譯文中,二者均采用了“wifely virtue”來表達“三從四德”或“賢惠”,但是楊憲益先生更是用“submission”和“obedience”進一步解釋封建社會人們的價值觀,更為貼近原義。

二、在翻譯中體現(xiàn)文化自戀的度的把握

從上述事例中我們發(fā)現(xiàn)譯者在進行文學翻譯時,有意識無意識地會將其文化自戀的傾向滲透進譯文中。為了縮短目的語讀者和源語文化間的距離,譯者往往采用易于讀者接受的表達來闡釋原文含義。楊憲益先生受到東方文化的潛移默化,傾向于將中國的文化介紹給外國讀者,因此他在翻譯中顯示出強烈的中國文化自戀。相較而言,霍克斯則流露出西方文化的自戀傾向,并且將西方讀者的欣賞接受能力考慮其中,這在他的譯本中我們也很容易可以找到佐證。誠然,這些是在文學翻譯中展現(xiàn)文化自戀的優(yōu)點所在;但是,在翻譯中展現(xiàn)文化自戀也存在諸多缺點,以霍克斯的譯本為例,當他翻譯《紅樓夢》這部文學經(jīng)典的時候,他將小說的名字譯為The Story of the Stone,這樣的處理雖然涵蓋了這部小說的基本內(nèi)涵,但是卻沒有將“紅樓”和“夢”的深層含義傳遞給讀者。無獨有偶,他還將林黛玉的住所“瀟湘館”譯為“Naiad's House”。在希臘神話中,那依阿得斯 (Naiads)指居住并管轄江河水泉的美麗而又仁慈的女神。隨之,“瀟湘妃子”在其譯文中也就變成了“River Queen”?;艨怂共捎眠@樣的歸化的翻譯策略易于讀者的接受,但也造成了文化信息的缺失。

當然,譯者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在其譯文中體現(xiàn)其文化自戀,但是他們應該將原文與譯文兼顧。只有這樣方可做到較為準確地表詞達意,將原文的文化內(nèi)蘊傳達給讀者。換言之,譯者可以將其自身文化的元素加入到翻譯中,但同時也應積極地想方設法地將缺失的原作中的文化信息補充出來。例如,“直譯與意譯并用”、“直譯與釋義結(jié)合”或“直接加注”[5](P35)等等都不失為變通的手法,這樣既可以保留原作的異國風味,又可以使讀者學習源語。

事實上,楊憲益先生的譯文又提供了一處很好的例子。當其翻譯“東施效顰”時,他譯為“Dong Shi imitating Xi Shi”,并且加注有“Xi Shi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Dong Shi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s.”這樣一來,譯者即保留了原文的美學效應,又留有豐富的空間給讀者去想像。因此我們說楊憲益先生在譯文中較好地反映出自己的文化自戀,把握了一定的度。

綜上所述,在文學翻譯中折射出文化自戀是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翻譯即為意義上的重新闡釋。“意義”包羅萬象,即包含概念意義、文化內(nèi)涵,也包含情感意識等等。而譯者的角色也至關重要,因為他們不僅是原作的讀者,更是譯作的作者。他們是否可以將原作的含義全部傳遞給讀者取決于他們所選取的翻譯方法、他們對背景知識的掌握以及他們的文化取向。無論他們在譯作中怎樣反映文化自戀,他們的翻譯都應力爭做到“信、達、雅”。

[1]Nida,E.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Yang Hsien-yi&Glady Yang.A Dream of Red Mansion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9.

[3]Hawkes,David.The Story of the Stone[M].Penguin Books,1997.

[4]徐李.后殖民主義視角下《紅樓夢》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 [J].懷化學院學報,2010,29(3):131.

[5]周方珠.翻譯多元論 [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

猜你喜歡
楊憲益霍克譯本
《紅樓夢》霍克思譯本“紅”英譯問題辨析
國際漢學(2020年1期)2020-05-21 07:22:26
《紅樓夢》霍克思譯本中的古詩詞增譯策略及啟示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6:38
楊憲益-戴乃迭《紅樓夢》英譯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證
紅樓夢學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50:34
《佛說四人出現(xiàn)世間經(jīng)》的西夏譯本
西夏研究(2019年1期)2019-03-12 00:58:16
《紅樓夢》霍克思譯本中習語英譯的跨文化闡釋
紅樓夢學刊(2018年5期)2018-11-23 06:28:16
一起來觀星
天天愛科學(2017年7期)2017-04-29 09:50:02
翻譯中的“信”與“不信”——以《飄》的兩個中文譯本為例
新青年(2015年4期)2015-05-18 12:59:29
《金絲小巷忘年交》
新青年(2015年4期)2015-05-18 12:59:29
讀者(2011年9期)2011-05-14 16:14:09
海南省| 浦城县| 大姚县| 广元市| 和静县| 通州区| 乌海市| 辽宁省| 中宁县| 诸暨市| 连山| 东阳市| 澄迈县| 石嘴山市| 象山县| 贵州省| 陕西省| 文安县| 桐庐县| 鄂州市| 安乡县| 永和县| 镇赉县| 石家庄市| 天津市| 曲阳县| 绍兴县| 保定市| 南投县| 镇远县| 湖州市| 禄丰县| 三河市| 娄底市| 杂多县| 余姚市| 邓州市| 郓城县| 东至县| 长丰县| 唐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