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軍霞
(洛陽師范學院公共外語教研部,河南洛陽471022)
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
顧軍霞
(洛陽師范學院公共外語教研部,河南洛陽471022)
“語用失誤”由英國語言學家托馬斯于1983年在《跨文化語用失誤》一文中首次提出。其危害性在于會引起操本族語者與外語學習者之間的誤會,破壞人們之間的交際,使和諧的人際關系變得緊張。托馬斯把語用失誤劃分為兩類:語言語用失誤和社交語用失誤。語用失誤是跨文化交際失敗的重要根源,可以反映學習者語用能力的強弱。
語用失誤;語言語用失誤;社交語用失誤;跨文化交際
“語用失誤”(pragmatic failure)由英國語言學家托馬斯于1983年在《跨文化語用失誤》(Cross-culture Pragmatic Failure)一文中首次提出。她認為只要聽話人所感知的話語意義與說話人意欲表達的或認為應該為聽話人所感知的意義不同,就產生了語用失誤。其危害性在于會引起操本族語者與外語學習者之間的誤會,破壞人們之間的交際,使和諧的人際關系變得緊張。托馬斯采用了語用失誤(pragmatic failure)而不是語用錯誤(pragmatic error)的說法,是“因為這類失誤不是來自語言本身的語法錯誤等方面的問題,即不是語法結構出錯而導致詞不達意;這類語用失誤主要歸因于說話的方式不妥,或者不符合表達習慣,或者說得不合時宜”[1]202。
托馬斯把語用失誤劃分為兩類:語言語用失誤(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語用失誤(sociopragmatic failure)。前者涉及語言本身,與外語學習者的母語干擾有關,這類語用失誤停留在語言層面,因而可以通過教學加以糾正和避免。而社交語用失誤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引起的,涉及哪些話該講,哪些話不該講,人際關系的遠近以及人們的價值觀念。它屬于深層次的語用失誤,一般很難通過教學直接改正。
人們使用語言,總是結合語境恰當的遣詞造句,并力求準確地表達話語的用意。當英語學習者所說的英語不符合英語本族人的語言習慣,誤用了英語的其他表達方式;或者由于不懂得英語的正確表達方式,把母語的語言習慣套入到英語中去的時候,就會出現語言語用失誤[2]693。語言語用失誤是由于人們對語言符號和結構的不同理解所引起的,與句子結構和詞匯的內涵意義等語言特征相關。
(一)兩個層面的語言語用失誤
語義學研究的意義是語句的認知意義,是不受語境影響的意義。語用學也研究意義,但它研究的是話語行為的意義,是在語境中才能確定的意義。語句在具體的語境中應如何理解和運用,正是語用學研究的內容。語義規(guī)則能夠幫助我們獲知語句的認知意義,語用原則能夠幫助我們理解:
1.話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和所指范圍(說話人第一層面的意思)。
2.話語的“言外之意”(說話人第二層面的意思)[2]679。
在第一層面,語用原則,尤其是格賴斯的關系準則(maxiMof relevance)有助于人們了解話語的語境意義;在第二層面,語用原則使人們能夠聽懂說話人的“言外之意”(illocutionary force),如批評、贊譽、同情、憐憫等。
當說話人措辭不當,或使用了歧義詞語,使聽話人誤解了說話人在特定條件下的話語意義和所指范圍,就會導致第一層面的語言語用失誤;當聽話人誤解了說話人要表達的“言外之意”,或說話人話語中的“言外之意”沒有表達清楚時,就會出現第二層面的語言語用失誤[2]681。這兩個層面的語言語用失誤都與語言本身有關。一方面說話人以為自己的話語聽話人能夠充分理解,另一方面聽話人卻偏偏誤解了說話人的用意,作出了錯誤的語用推斷。
例1:第一層面的語言語用失誤
A(to a fellow passenger on a long-distance coach):“Ask the driver what time we get to Birmingham.”
B(to driver):“Could you tell me when we get to Birmingham,please?”
C(driver):“Don't worry,love,it's a big place——I don't think it's possible to miss it!”
在這個例子里,單詞“when”的用法和含義是理解句子的關鍵。一方面,“when”可以作代詞,意思是“what time”。此外,它還可以做從屬連詞,引導時間狀語從句。長途汽車的乘客們想要了解到達伯明翰的具體時間,所以在乘客B所說的話里,“when”做代詞,指“what time”,但司機把“when”當做了從屬連詞,從而誤解了乘客B的話語意義,沒有向他提供他所需要的信息。
例2:第二層面的語言語用失誤
A:“Is this coffee sugared?”
B:“I don't think so.Does it taste as if it is?”
在這個例子里,B以為A只是提出“詢問”,想知道“咖啡是不是放糖了?”但實際上A想表達的言外之意是“責怪”(ccomplaint),意思是“你又像往常一樣忘了在咖啡里放糖了?!比绻鸅正確理解了A的用意,他應該表示歉意,并主動去取糖來,但顯然他誤解了A的“言外之意”。
這兩個層面的語言語用失誤是緊密相連的。如果聽話人誤解了說話人的話語含義,出現了第一層面的語言語用失誤,他也就不可能正確理解說話人的“言外之意”。
(二)語言語用失誤的成因
語言語用失誤主要來自于以下兩個方面:教學導致的錯誤(teaching-induced errors)和語言語用遷移(pragmalinguistic transfer)。語言語用遷移指言語行為策略從第一語言向第二語言,或者從母語向目標語的不合適的遷移。母語和目標語中的一些表達方式,他們的詞語和結構可能對等,但語用意義卻不同。外語學習者將母語對某一詞語或結構的語用意義套用到外語上就會造成語言語用失誤。
不恰當的語言教學會導致語言語用失誤。教材中的一些不恰當的教學內容和課堂中的不正確的教學訓練會增加語用失誤的可能性。例如:
A:“HoWare you,Jack?”
B:“I'Mfine,thank you.And you?”
學過英語的人一定都非常熟悉這個句型,它經常出現在中學的教材中。在課堂上老師會要求學生記住這個句型,并教導學生用它來應答別人的問候。這樣做可能導致的后果就是在同西方人交談時,對于對方的問候,我們總會用同樣的話去回答。事實上,在西方人日常的談話中,他們并不總是遵照這個句式,難怪有些西方人總是抱怨,每次當他們問候中國朋友“HoWare you?”,得到的總是千篇一律的回答“I'Mfine,thank you.And you?”因此,英語學習者應該根據實際的語用需要去選擇合適的話語去應答問候,或許只是一句“I'Mfine.”就足夠了。
不正確的教學訓練還體現在濫用完全句上,從“會話含義”的角度看,濫用完全句違反了合作原則的“量”的準則(qiantity maxim),忽視了完全句可能表達的間接用意,會導致不好的交際效果。例如:
A:“Have you bought your sweater?”
B:“Yes,I have bought my sweater.”
這個應答的后部分重復了問句中的話語,明顯屬于多余的信息,由于違反了合作原則,人們聽到這句話時,就不得不去推導它的語用含義,從而誤以為應答人在不耐煩地使性子,耍脾氣。
言語行為策略從第一語言向第二語言的不合適遷移是導致語言語用失誤的一個重要原因。對于中國的英語學習者來說,就是指言語行為策略從漢語向英語的不恰當的遷移。言語行為理論認為,間接的請求(用疑問句)比直接的請求(用動詞 request或用祈使句)具有較高的禮貌級別[1]94。東西方在這方面存在著差別,當提出請求時,中國人經常使用直接言語行為策略,但西方人卻習慣于使用間接言語行為策略。因此,在漢語中人們更多地使用祈使句提出請求,而在英語中人們更多地使用疑問句。在漢語中,提出請求時人們經常說:“請幫我……”如果把這個句型直譯成英語就是“Please help me to do...”這種表達方式在西方人聽來卻顯得很突兀,不夠禮貌。他們提出請求時經常使用的句型是“Would you please...”
語言語用失誤有一些來自語用的錯誤轉移,以英語為例,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可能會錯誤地把漢語的表達方式套用到英語中去,或者將具有不同語用特征的英語同義結構看做完全同義,不加選擇地亂用。
在漢語中,“當然啦”經常被用來肯定對方所說的話,許多英語學習者把它對等于英語中的“of course”,認為他們的用法是一樣的。在一般情況下,使用“of course”表示“理所當然”,從而對詢問予以肯定,它相當于“Yes,indeed.”或“Yes,certainly.”如:
A:“Are you coming to our party?”
B:“Of course.”
然而,“of course”不能被濫用來表示“肯定”,有時使用“of couse”和使用“Yes,indeed.”,其“言外之意”是不同的。在英語中,“of course”意味著說話人所說的事情是不言而喻,不證自明的,在交際中,如果用它來回答真正的問題(real question),其“言外之意”會導致對方以為應答人出言不遜,不懂禮貌,甚至因而釀成對方感到受“侮辱”的后果。例如:
A:“Is the library open on Friday?”
B:“Of course.”
在這個事例里,B的應答在西方人聽來可能意味著“What a stupid question!”
在英語中,我們有時可以用多種方式表達漢語中的同一個意思,但由于一些英語學習者弄不清楚每種表達方式使用的不同場合,往往會出現語用失誤。例如,他們會不分場合隨意選用“Can you...”,“Could you...”或“Perhaps you could...”來表示“請求”這一“言外之意”。
例1:李華想邀請一個外國朋友跟他共進晚餐。
Li Hua:“Can you come to dinner with me tomorrow?”
大家一般認為漢語單詞“能”或“可以”在英語中語義對等的詞是“can”,但當向別人發(fā)出邀請時,“Could you...”“Would you like...”更合適、恰當。
例2:小張想請導師批閱他的論文。
Zhang:“Perhaps you could read through this by Friday.”
在這個例子中,用“perhaps you could...”來表示“請求”這一“言外之力”是不恰當的。其實,它并不表示“請求”,而是表示“要求(對方)接受”(imposing),一般用于長輩對晚輩,上級對下級,表示近乎“命令”的言語行為,偶爾在同輩或熟人之間也可以使用。老師可以對學生說:“Perhaps you could read through this by Friday.”但當學生請求導師批閱論文時,應該說:“Could you possibly read through this by Friday?”
如果說語言語用失誤是語言障礙(即措辭不當或誤解意圖等)所導致,那么社交語用失誤則更多是屬于談話雙方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引起的社交準則差異所造成的[1]209。社交語用失誤是導致跨文化交際失敗的重要原因。要減少社交語用失誤,我們應該在跨文化交際中關注以下兩個方面:“說什么”(what to say)和“怎么說”(hoWto say),也就是說,談話的內容和談話的方式。
(一)談話的內容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觀念的差異導致了語言的語用差異,西方人注重隱私(privacy),認為是私人或他們有所禁忌的事情不宜亂說亂問,要取用他們認為是完全私有的東西必須征求同意。在英語中有句諺語: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一個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意思是:一個人的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未經許可,不得入內。個人的事也是如此,不必讓人知道,更不愿被人干預。因此,在跨文化交際中,要避免社交語用失誤,外語學習者一定要注意禁忌語(taboos)。
關于哪些是可以自由交談的話題在不同的文化中有很大的差別。正如Lakoff所說:“很明顯,有些話題是人們可以隨意交談的,而另外一些卻‘不關你的事(none of your business)’”[3]27。交際雙方只要不涉及“與己無關”的內容,都是自由話題,但“與己無關”的內容是什么,不同的國度,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文化都有不同的判斷尺度。英語本族人認為,在日常交往中直接詢問別人的年齡、收入、婚姻狀況、宗教信仰等信息是對對方隱私的一種侵犯,因為那些是屬于與提問者無關的內容。而在中國人的日常談話中,這些話題經常被提及,無須迂回或避諱。例如:格林太太年近五十,穿了一套新衣,一位中國朋友對她說:“You look nice and younger wearing this dress.”朋友原本是想讓格林太太高興,但事與愿違,這句話讓她感到很不快。這句話如果說給一個七八十歲的老太太聽,她準會高興的,但對一個中年婦女說就不合適了。因為這樣的話會使她感到說話人認為她老了,只是這件衣服才使她顯得年輕。
中國人之間長期以來都有著團結友愛的精神,人們住的近,人與人之間接觸的機會多,就會互相幫助,互相關心。在中國,一些表示關心的詢問很常見,也是被人們所接受的。但在西方國家,當人們不愿意做什么事、不想參加某種活動或拒絕別人的邀請時,往往會故意含糊其辭,以進行推脫,以免別人再問什么話。例如:如果一位外國朋友說:“I'Mgoing out.”那就不要再問他要去哪兒。如果對方說:“I have an appointment.”再問跟誰約會,是什么約會,就不合適。同樣,如果一位女士說:“I have a headache.”別人也不必過于擔心,不要問到底怎么不舒服,要不要吃點什么藥之類。如果她真不舒服,多半會跟你說的。
盡管我們總是強調,在跨文化交際中有些話題可以談論,而有些話題要避開,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只能和英語本族人談論天氣、愛好、體育等。一些英語學習者同西方人初次見面,習慣于以下面的這些問題開始交談:“Where are you from?”,“Is this the first time for you to come to China?”,“HoWlong have you been in China?”或“What do you think of China?”這些似乎很“安全”的話題會讓對方感覺很枯燥。有些西方人喜歡個人風格,他們可能會認為你程式化的談話太呆板,不真誠。因此,根據不同的交談對象,我們交談的話題應有所變化。
(二)談話的方式
關于哪些是合適、恰當的交談方式,東西方看法不同。
為了有效地進行交際,人們必須遵守一些基本的語用原則。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差別,中國人和西方人在交際中遵守同一語用原則中不同的準則。例如:東西方以不同的方式來回應恭維或贊揚。在受到稱贊時,中國人往往會予以否認或進行自貶,他們遵守的是禮貌原則(politeness principle)中的謙虛準則(modesty maxim)。當一個美國人稱贊中國學生:“You speak English fluently.”他們可能會感到不好意思,直接否認對方的稱贊:“No,no,my English is poor.”或“No,not at all.”但西方人在同樣的場合往往會接受對方的稱贊,并向對方表示感謝或流露出高興的情緒,或將恭維或贊揚轉達給對方或第三者。他們往往會作出這樣的應答:“Thank you for your compliment.”or“Thank you,I've a very good English teacher.”他們遵守的是禮貌原則中的一致準則(agreement maxim)。如果英語學習者意識不到這種差別,在跨文化交際中就會產生語用失誤。英語本族人會認為中國人不夠禮貌,或者把我們的“否認”看做是自卑或言不由衷的虛偽。反過來,我們會認為西方人不夠謙虛。
社交語用失誤會表現在說話分寸上,這是由說話雙方的文化背景差異而引起的。例如:史密斯教授給中國學生作了一場長達三個小時的學術報告,結束時,幾位中國學生向他表示“恭維“,稱贊他的報告。
A:“You have made a wonderful speech!”
B:“Dr.Smith,Your lecture was such an attractive one that I'd like to listen to you for another three hours.”
在這種情況下,西方人習慣說:“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lecture,Dr.Smith.”也就是說,英語本族人在稱贊別人時,既要遵守禮貌原則中的贊譽準則(approbation maxim),又要遵守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中的質的準則(quaity maxim),而上面的兩句恭維話使用了“wonderful”,“attractive”等強烈的詞語來渲染、描述學術報告,就有違反質的準則之嫌,會令聽話人感到尷尬,并有被理解為諷刺、挖苦的危險。
社交語用失誤還表現在不注意談話對象的身份或社會地位,對熟人和在西方社會地位較低的人使用了過于禮貌的表達方式,或者對陌生人使用了過于隨便的表達方式。例如:當你向一位熟悉的同事借閱雜志,就不應該說“Would you be kind enough to lend it to me?”或者對一名出租車司機說:“Excuse me,would you mind taking me to the airport?”在西方,向出租車司機說這樣的話,句子中的有禮貌的社交指示與說話人所處的語境不相稱,因而造成社交語用失誤。在這種場合,雇車的人只須說一句“Airport,please!”就足夠了。
當英語學習者同英語本族人交際時,東西方不同的價值觀念可能會造成社交語用失誤。美國人求變化(the seeking of change)。美國文化的真諦是“變化”,其核心思想是“無物不變”。在美國人的心目中,變化體現在不斷打破常規(guī)、不斷創(chuàng)新,永不滿足已獲得的成就。而中國人求穩(wěn)定(the seeking of stability)。雖然現代中國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但它是在穩(wěn)中求進,在穩(wěn)定中求發(fā)展的。例如:布朗先生已經七十多歲了,但身體仍然很棒。一位三年前曾寄住在布朗先生家的中國學者重訪故國,前來拜訪他,看到布朗先生健碩如初,贊賞地說:“You haven't changed much.”但這句話卻讓布朗先生很不高興。“You haven't changed much.”的意思并不是:“You haven't become old.”,再加上”change”的觀念價值在西方人的心目中相當高,所以對一位長者說他“沒有變”,“還是老樣子”只會貶低了他。
盡管我們努力地想把語言語用失誤和社交語用失誤區(qū)分開,但這兩類語用失誤的區(qū)分不是絕對的,由于語境不同,雙方各自的話語意圖和對對方話語的理解都可能不同,因而一個不合適的話語從一個角度看,可能是語言語用失誤,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可能是社交語用失誤。如:在商店里,售貨員經常會用“請問您想要點什么?”來招呼顧客。如果售貨員把這句話直譯成英語,用“What do you want?”去招呼說英語的顧客,就會出現語用失誤。一方面,“請問您想要點什么?”和“What do you want?”雖然語義相同,但它們表達不同的“言外之意”。從語言語用失誤的角度看,這是一種不合適的語言語用遷移。在這一場合,恰當的說法應該是“Can I help you?”或者“What can I do for you?”。另一方面,在實際的交際中,“What do you want?”聽起來像是審問、吆喝的話,顧客會因感到售貨員不夠禮貌而心存不快,從這個角度講,這又是一種社交語用失誤。
英語學習者說英語時出現語法錯誤,可能會使說英語的本族人感到不快,甚至影響交際,但這類錯誤畢竟只是表層結構的錯誤,所以聽話人很容易發(fā)現,而且由于他們知道對方英語不夠熟練,故一旦發(fā)現也會諒解。但如果英語學習者英語說得很流利,很少出現語法錯誤,卻由于不注意結合語境,未準確、得體地使用英語,在言談中因表達不當而表現出不禮貌或冒失、唐突,西方人可能會認為對方是故意表現粗魯或心懷惡意[2]712。
[1]何自然.語用學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Thomas,Jenny.“Cross-culture Pragmatic Failure.”1983.Selected Reading for Pragmatic.何兆熊 (eds.).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3:677-714.
[3]Lakoff,R..“The logic of politeness,or,minding your p's and q's”.Papers froMthe 9th Regional Meeting of the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Chicago: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1973.
Pragmatic Failur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GU Jun-xia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Luoyang 471022,China)
Pragmatic failure was first proposed by an English scholar,Jenny Thomas,in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in 1983.Pragmatic failure may lead to the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EFL learners and English native speakers,so that the smooth communication is destroyed and the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ecomes tense.Thomas classifies pragmatic failures into two groups:pragmalinguistic failures and sociopragmatic failures.Pragmatic failure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reakdown.Pragmatic failures indicate loWpragmatic competence.
pragmatic failure;pragmalinguistic failure;sociopragmatic failur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H030
A
1001-7836(2011)03-0118-04
10.3969/j.issn.1001 -7836.2011.03.048
2010-07-22
顧軍霞(1978-),女,河南洛陽人,講師,從事英語語言學與外語教學研究。
(責任編輯:劉東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