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博士官與秦代文學

2011-08-15 00:51李德輝
衡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1年5期
關鍵詞:學士博士文學

李德輝

(湖南科技大學 人文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博士官與秦代文學

李德輝

(湖南科技大學 人文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博士官是秦代國家圖書的主管者、政治事務的參議者,擔當了后世文館學士的某些職任,可視為秦代版本的文館學士。以此為依托而建立的秦代博士制度是唐宋學士制度的遠源之一。秦始皇令博士官以文學身份待詔宮廷,最早開始了文臣從駕奉詔作詩的嘗試,說明秦代博士還兼充文學侍從、詞臣角色。他們從駕期間創(chuàng)作了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一組游仙詩,時代要早于漢武帝立樂府好多年,在詩歌題材上具有開創(chuàng)性。總體上看博士官是秦代文學的建設者,他們豐富了秦代文學的作者譜系、創(chuàng)作方式、作品內(nèi)容。

博士官;待詔;秦代文學

博士是秦代御史之外的另一類管書者,在秦代,他們是國家圖書的主管者、政治事務的參議者、秦代文學的建設者,與秦代的政治和文學都關系緊密,故撰本文專題討論。

一、秦代博士的來歷、性質(zhì)、任遇

博士是秦代最重要的文職官員,明確記載于《漢書》《通典》等典志,均稱 “秦官”,故準確的稱呼應是博士官。較之宮內(nèi)掌記的御史、管書的柱下史,秦博士與秦代政治、學術和文學的關系都更加緊密。關于秦博士,早期的代表性論文為繆荃孫《秦博士考》,其內(nèi)容略見孫楷、楊善群《秦會要》。近年相關成果日多,但很零散,專題討論的較少,均為論及秦漢政治文化時順便論及,各家所持眼光各異,各有所得,但亦不無偏執(zhí)之見,較好的研究有張華松《秦代的博士與方士》(《孔子研究》1999年第1期)、王凱旋《秦漢社會生活四十講·秦漢的博士官》等。綜合史籍所載看,秦博士的選任有兩個途徑:一是從地方上選拔,二是由朝官推薦,職責是參議時政,掌管書籍,所管之書為傳統(tǒng)典籍,不是張蒼所管的那種事務性文書?!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載李斯奏議:“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边@段話恰好反證了秦代博士官所職正是“《詩》《書》百家語”[1](卷6,P.255)。這種書,以今天的眼光看,就是傳統(tǒng)文獻、孔子所謂“文獻不足”中的“文”,它們是古代館閣的主要收藏對象、古學士的工作對象。這樣的書因為宣傳禮樂文化,有助提高百姓文化水平,不利于秦代實行愚民政策,故只許朝廷博士官掌管,不許民間私藏。這是秦代博士官和柱下史在圖書掌管上的最大不同。民間所藏詩書百家之語被下令集中燒毀,博士之藏卻因得到政府部門保管而大體完好。至秦二世時,雖然時局紛亂,但仍有三十多位博士在朝,守其舊職,直到秦滅才攜帶圖書,逃散民間。

秦代博士系由周代外史演變而來,其前身是六國議政管書的博士[2],秦代又置,秩六百石,與管書的御史同品,相當于隋唐七品官,主要職責是“典司經(jīng)籍”,另“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員多至數(shù)十人”[3](卷19上,P.726)。 《藝文類聚》引應劭《漢官儀》:“博士,秦官也。博者,通博古今。士者,辯于然否?!保?]應劭下的這個定義表明,秦博士的特點是學問淵博,職司是博通古今,參議政治,辨為政之然否,即通曉古今興亡成敗,陳述歷史經(jīng)驗教訓,為統(tǒng)治者施政提供參考,并就施政的正確性發(fā)表個人意見或建議,起到駁正糾偏的作用,這是秦朝皇帝給他的定位,也規(guī)定了他參政的方式,使得他遇事僅有建議權,無實權。這種博士,不是漢代那種傳授經(jīng)學、教授生徒的博士,與教學無涉,與圖書禮儀、制度建設卻有關。他們掌書籍,通古今,有事則 “預朝廷大議,備左右顧問”,均有關文化之大者。盡管如此,但其在實際事務運作上卻并無實權,僅止于提出意見,侍從顧問,無更大的發(fā)揮空間。其身份、職能和社會定位都在此,《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其在秦代宮廷議說古今,言論縱橫,凡涉八事,均限于時政中有關文化的方面,就很可證明其實際作用及權限范圍。他們與隋唐五代的禮官學士倒是十分相像。唐朝皇帝每逢行幸嵩岳、泰山,就要令禮官學士詳定儀注。每遇興建明堂、修造宮殿,不明制度,無以為據(jù),就令主管部門與禮官學士考核故事,詳議得失,務依典禮,僅兩《唐書》中這樣的記載就多達數(shù)十處。這種做法,最早的源頭就在周秦。這么看,秦代博士其實就是秦王朝的禮官學士,是標準的儒臣。這種儒臣說起來好聽,但不當權要,在朝官系統(tǒng)中屬清而不要的一類,地位尷尬。雖能議政,但建議用與不用,意見采納與否都得看皇帝個人。其用舍行藏,全得看皇帝的喜怒愛憎?!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載盧生與諸博士語:“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起諸侯,并天下……博士雖七十人,特備員弗用。”[1](P.258)便很能說明其在秦廷的實際作用有限。

盡管如此,從歷史發(fā)展角度看,秦代博士卻是學士制度從周過渡到漢的一座橋梁,其在制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關鍵的?!吨芏Y》外史掌四方之志、三皇五帝之書,即外地史籍和前代遺書,當東漢魏晉秘書監(jiān)之任。秦博士居周漢之間,正好是一個過渡。秦王朝以博士主管國家藏書,在保存?zhèn)鹘y(tǒng)文化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鄭樵 《秦不絕儒學論二篇》明確指出: “陸賈,秦之巨儒也。酈食其,秦之儒生也。叔孫通,秦時以文學召,待詔博士。數(shù)歲,陳勝起,二世召博士諸儒生三十余人而問其故,皆引 《春秋》之義以對,是則秦時未嘗不用儒生與經(jīng)學也。況叔孫通降漢時,自有弟子百余人,齊魯之風,亦未嘗替。故項羽既亡之后,而魯為守節(jié)禮義之國,則知秦時未嘗廢儒,而始皇所坑者,蓋一時議論不合者耳。”①閻若璩也說: “夫 《書》之不全,皆委之秦火矣。案 《秦本紀》:始皇三十四年,令燒天下《詩》《書》百家語。越三年,始皇崩。又越三年,二世滅。越五年,漢高即皇帝位。焚書之年歲戊子,漢高即位歲己亥,相去十二年耳。張蒼,秦柱下史。叔孫通、伏勝、高堂伯,秦之博士。酈食其、陸賈、申公、楚元王輩,皆秦儒生。豈以十二年之間,遂至一廢掃地。 《莊子》云: 《詩》《書》《禮》《樂》,鄒魯之士、搢紳先生多能明之。孟子、荀卿述王道,論《詩》《書》,其及門弟子,往往散處列國……史稱高帝誅項籍,引兵圍魯,魯中諸儒尚講誦習禮,弦歌之音不絕,此時去秦愈近,其徒最眾,豈所講誦者,都非 《尚書》古文耶?”②

從上引二文可知,秦代是有自己的圖書的,事務性文書、傳統(tǒng)典籍都有。經(jīng)由秦,這批圖書又下傳到漢,成為漢代藏書庫室的首批典藏,構成漢代儒學興起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看,秦代不僅未滅絕儒學,還承傳了儒典。秦博士不僅對秦代文化有貢獻,對西漢文化建設也有貢獻。秦朝政府任用過不少儒生,多數(shù)時候還是并未對他們的言論行動加以限制,而是給他們以自由,環(huán)境較為寬松。這樣,他們工作之余,就可以研究和傳揚學術。形成于漢代的六藝之書、六藝之學,如果沒有秦代統(tǒng)一全國,將原來分散在列國的圖書都匯總到中央,建立起專用的藏書之室,安排博士加以保管,就不可能保存得那么完好,叔孫通、伏勝、高堂伯等經(jīng)師想要研治禮學、易學、春秋學,就會無所依憑,也成不了經(jīng)師,傳道授業(yè)更無從談起,所以秦博士及秦學術的實際作用確實應當重估。

其他史料所載亦可證明這一點。秦國史官、秦朝儒生歷年積累、編撰成冊的史書如 《秦記》之類,就是司馬遷著 《史記》的重要依據(jù),是該書秦代部分的主要史料來源。這一點漢魏史籍中還保存有不少旁證?!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說,始皇 “三十四年……始皇置酒咸陽宮,博士七十人前為壽”[1](卷6,P.254)。此七十位博士就是秦代的主要圖書管理者,其主要工作地點就在始皇所居咸陽宮。至秦二世時陳勝、吳廣起事,二世召集博士詢問對策,在朝的仍有三十余人,其中少數(shù)人漢初還幸存,他們實際上就是秦漢之際最重要的文化火種。

總結(jié)上文,秦代博士的職掌與作用有三:一是參議政治,充當?shù)弁跎磉叺馁Y政官,以備咨訪。二是管理圖籍,作為書閣文臣而存在。三是研究詩書禮樂等儒學及百家學術,起到文化傳播作用。

而從館閣制度史角度看,則秦代博士官還是唐宋館閣學士和翰林制度的遠源。若以此二制相比況,則叔孫通、伏勝等秦博士,擔當?shù)恼浅跆莆酿^學士和盛中唐翰林學士的職任。漢時尚未有翰林之職位,但皇帝身邊卻不可以無文臣備顧問,因此秦始皇令博士官以文學身份待詔宮廷。漢武帝效法此制,改令賢良文學待詔金馬門,應制奏賦。從性質(zhì)作用上看,秦皇身邊的博士待詔、漢世設置的賢良文學,即唐代的 “以文學言語被顧問”者,約當唐宋學士和內(nèi)廷翰林之職。這種職位,在西漢之世顯然比在周代和春秋要重要。西周、春秋以太史令總文字之任,漢則改以蘭臺、東觀文臣掌史任,而以太史令隸屬太常,原來的史官職責被剝奪,轉(zhuǎn)交蘭臺等書館文臣職掌,周秦古史官遂變?yōu)橐环N術數(shù)之官,不司著述,故司馬遷亦自稱 “近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yōu)畜之,流 俗 之 所 輕”[3](卷62,P.2733), 職 位 至 卑。 其所著 《史記》雖然偉大,但系私家撰述。按照漢代史官制度,他本人并無纂輯之職,他的太史身份反倒限制了他才能的發(fā)揮,使得他不能像皇帝身邊的博士官那樣 “發(fā)揮典籍,申明治具”[5],可見在西漢,博士、待詔是不可或缺的,太史這種古官卻變得無足輕重。秦之博士待詔擔當了部分古太史的職任,身上又有唐宋文館學士和翰林學士的影子。唐宋之制,乘輿所在,必有文辭經(jīng)學之士供奉圣駕,以文學言語出入侍從。利用這種工作便利,有很多機會參謀議,納諫諍,受到人主宴見和信重,其中的幸運者甚至可以擔當國家中書舍人的功能,掌文書詔令之任,批答四方表疏,應和圣主文章。這些雖然是后世才有的事,但我們已經(jīng)在秦博士建置這件事上看到了影子。

二、秦代博士官的文學活動及其意義

現(xiàn)存的秦代文學作品主要形式為散文和銘文,主要作家為李斯,境況最為寥落,令人好生懷疑實況不止于此。在今人描述的秦代文學譜系里,一向都是沒有秦代博士的位置的,在人們心目中,秦代博士似乎只和朝政典籍文化有關,與秦代文學還沾不上邊。但是細讀史傳則又不然。 《史記》中就有秦代博士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的直接記載。該書記載,秦始皇三十六年, “始皇不樂,使博士為《仙真人詩》,及行所游天下,傳令樂人歌弦之”[1](卷6,P.259)。這是秦代博士跟隨皇帝、侍從應制的唯一一次記載。雖然只有一次,但意義卻非同尋常:

第一,它豐富了秦代文學的作者譜系,表明秦代文學的作者隊伍絕不止于李斯一位,更表明單靠一個李斯,無論如何都是撐不起秦代文學的天空的,原來李斯之外,秦廷中還有著另一支由博士官組成的龐大創(chuàng)作隊伍。這是一支由七十多位博士組成的創(chuàng)作隊伍,因緊跟在皇帝身邊供奉文詞,以備顧問,故論性質(zhì)屬于御用文人群體。這群人來歷各異,學問淵博,兼通文學,能承命為詩,是秦代宮廷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體,不應忽視他們的存在,理應給予適當位置。

第二,它豐富了秦代文學的思想內(nèi)容。這首《仙真人詩》的具體寫作背景雖不可考,但表達了秦始皇強烈的求仙愿望,反映了當時齊魯一帶近海之地求仙空氣的濃厚,則可肯定。從 《史記》的記載和詩篇的題名看,詩歌意旨應當是表達秦始皇對 “真人”的虔誠態(tài)度和對仙境的一心向往,這一點古今很少有異詞。唯獨近代經(jīng)師廖季平以為,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所謂的秦博士所作“仙真人詩”,其實是今日流傳的寄在屈原名下的“屈賦”[6],看法雖然大膽,但卻并無實據(jù),全憑推斷,說法過于離奇和主觀,似難取信于人。另外,依理推測,這組詩盡管是奉詔所作,以代言的口氣表達皇帝的期望,但也表達了這些博士官作為秦代文人希求長生超脫的愿望,是有社會認識意義的。

第三,這是現(xiàn)存最早的游仙詩,必有歌詠仙人漫游情狀的內(nèi)容,在詩歌題材、意旨上具有開創(chuàng)性。參考 《樂府詩集》卷六四 《仙人篇》的解題及后面所錄六朝隋唐文人眾多擬作即可看出,它的最早源頭之一,就是秦代博士創(chuàng)作的這首《仙真人詩》。因為出現(xiàn)年代很早,題材上富有開創(chuàng)性,而被魯迅先生 《漢文學史綱要》譽為 “后世游仙詩之祖”。今人論游仙詩起源,多追溯到《楚辭·遠游》,而對秦代博士的 《仙真人詩》則語焉不詳,主要原因就在于原詩不存,討論無據(jù),無從下筆。盡管如此,同屬周秦時代產(chǎn)物,必然有其相近處,比如都寫到暢游太空,都寫到當?shù)厣裣蓚髡f,將其詩化,都能反映周秦古人逍遙仙界的愿望,都有奇特想象和浪漫色調(diào),等等。

第四,這是現(xiàn)存文獻中最早的文臣從駕奉詔作詩的記載,在創(chuàng)作方式上有開創(chuàng)性。晉宋齊梁以來人臣從駕征行,途中屢屢承命作詩,例稱奉和圣制,可能就是發(fā)端于此。既然始皇在位長達三十多年,晚年還銳意求仙,那就很有可能不止于這一次奉命作詩,而是此前已有先例,只是史未明言。試想始皇身邊博士這么多,三十六年的這一次奉詔賦 《仙真人詩》,就不可能只是一人所作,而應是集體創(chuàng)作,各賦一篇。詩成以后或者從中選優(yōu),或者眾作兼采,均令樂人歌之,都未可知。此事得以著入 《秦記》,因此為太史公所知,而著入 《史記》。

第五,這是現(xiàn)存最早的文士作詩合樂配唱的記載,時代要早于漢武帝立樂府好多年 (秦始皇三十六年即公元前211年,漢武帝立樂府在元狩三年,前120)。既然詩成之后,始皇還 “傳令樂人歌弦之”,則必是可歌的,其詩作的聲調(diào)和文情都具有可歌唱、便諷誦的特性。這類詩篇的存在,也印證了秦代博士還能兼充詞臣的角色,說明他們是秦代文學的重要建設者,所以我們對他們的活動因此不能不給予充分的注意。

三、對 《仙真人詩》及秦博士制度的進一步推論

《仙真人詩》是秦代最重要的文學遺產(chǎn)之一,較之李斯等人的四言銘文,這組詩的創(chuàng)作機制、形式體制、作品內(nèi)容、風格特點、作者身份、寫作背景都更值得注意。它不是朝官在朝作的,而是秦博士隨同始皇巡幸途中奉詔作的。從駕者不止一人,所賦疑亦不止一篇。其寫作地點是在秦之東郡,唐之兗州,而不是在關內(nèi)河南等內(nèi)地。這個地方僻在海邊,距離秦京咸陽遙遠。秦漢時期,這一帶多有海外仙真之傳說,人君向往,常欲往游,希冀一見仙真。始皇欲求長生,行幸至此,或者受此傳說影響,令博士作詩以紀巡幸感受及所得傳聞,亦未可知。 《樂府詩集》卷六四《雜曲歌辭·仙人篇》引 《樂府廣題》曰: “秦始皇三十六年,使博士為仙真人詩,游行天下,令樂人歌之。曹植 《仙人篇》曰:‘仙人攬六著’,言人生如寄,當養(yǎng)羽翼,徘徊九天,以從韓終、王喬于天衢也。齊陸瑜又有 《仙人覽六著篇》,蓋出于此?!辈苤苍娛自疲?“仙人攬六著,對博太山隅。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玉樽盈桂酒,河伯獻神魚。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韓終與王喬,要我于天衢。萬里不足步,輕舉凌太虛……”[7]備言仙界神游賞心樂事,搜羅傳說,想象瑰麗,境界虛幻,即使千余年后今人讀之,仍不免油然而生飄舉求仙之意。后繼之作如南齊陸瑜《仙人覽六著篇》、王融 《神仙篇》,下逮梁陳隋唐諸作,雖然才華不及曹植,然皆不出此意。即使才如李賀,其 《神仙曲》亦未脫此套。頗疑曹植、陸瑜諸公原有所本,其所本即秦博士之古辭。秦代古辭雖然不存,但是我們根據(jù)樂府詩歌題材風格皆前后相沿、模擬成詩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依然可以作出一些合理的推測。曹植的詩上承漢代,時代上去秦漢最近,他是最有可能得見秦博士所作《仙真人詩》的。其 《仙人篇》前半陳述仙界娛樂游戲飲食觀覽之美,后半刻意描述仙游之樂,寫仙人遨游云表,逍遙八荒,全用賦法,渲染飄渺綺麗的仙景,表現(xiàn)出非凡的想象力[8]。這種才力當然主要得之于其過人的天賦,然所寫之事、所述之意是否有一無依傍、全出胸臆?是否亦有來自《仙真人詩》之類作品的成分?亦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

又 《史記·叔孫通傳》:“叔孫通者,薛人也,秦時以文學徵,待詔博士。”[1](卷99,P.2720)關于 “待詔博士”,《漢書·叔孫通傳》顏師古注解釋為 “于博士中待詔”,可見秦代博士的征用條件必須是富有文章或?qū)W問,其中文學出眾者方可于諸博士中遴選出來侍從圣駕,居宮外待詔應命。隨同始皇東游的那些博士或許就是這么遴選出來的,這在當時是極為光榮的一件事。這應當是漢唐間實行的以詞臣待詔的制度淵源之一。其事要早于漢武帝即位后征賢良文學待詔金馬門好多年。假定《史記》中的 “秦時”是始皇三十年 (前217),漢武帝建立待詔制度、拜公孫弘為博士、令其待詔金馬門,是在元光五年 (前130)[9],則二事相距87年,可見秦始皇此舉也不是沒有意義的,至少在制度史上是很有開創(chuàng)性的,對以后的文學發(fā)展也是有助益的。因為很多漢唐文人,正是通過文學待詔這條途徑,得以躋身政治上層,融入主流社會,身為待詔,供奉文詞,制禮作樂,創(chuàng)作各種形式的文學作品,參與當時文學的共建,有功于國家文化事業(yè)和文學發(fā)展。

從選任資歷和職官性質(zhì)上看,秦代博士還是唐宋館殿學士的遠源之一。秦朝從各地征集文學出眾者入朝充博士,備顧問。這種做法,與唐宋從朝官和地方官中遴選文才過人者入館殿充學士并無本質(zhì)的不同。唐宋館閣學士都只取擅長學術或文學之人,隨其官資之崇卑,入為學士,延覲之際,各隨其原官立班。所任學士雖然光榮,本質(zhì)上卻只是朝廷授予的一種兼職、皇帝安置文人的一種手段,國家為此而設立的一類職位、賜予文人的一種頭銜,它本身并不是職事官,是沒有品秩的。其品秩之高下、官位之尊卑,全視其本官 (即其原來的職事官位)而定。唐之學士視官階,分為大學士、學士、直學士三個層級,官資高下迥異,學士官階、任遇相隔懸殊。其為皇帝所親遇者,尚可號為內(nèi)相,官登三品,遷為宰相,朝夕召對,參議朝政;而那些孤進無援、性情狷介者,或是原無出身者,則有可能默默無聞,居館數(shù)年,在院一段,無所建樹即黯然離去,終身未顯,不為人知。這種官位、待遇、命運上的懸殊,都與學士本身無品級有很大的關系。唐宋推行的學士制度是一種非常靈活和有彈性的用人制度,專門以待有才能的文人學者。但學士并無品級和待遇,其品級和待遇不是根據(jù)學士來定,而是依據(jù)職官來定,學士本人擔任的是幾品官,就得到幾品官的待遇,學士只是一種職位和名分。這種做法的來歷就是秦始皇。他找來一大群文人,將其中的優(yōu)秀者選為待詔,不管其來歷為何,均令其待詔禁中。雖稱待詔,給的卻只是一種名分,并未列入秦官系列。其原來所任博士,盡管 《漢書·百官公卿表上》說是 “秦官”,但卻無實權,不受重視。盡管如此,他發(fā)明的這一整套做法卻蘊藏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留有很大余地,秦代博士制度的開創(chuàng)性正體現(xiàn)在這些地方。

以上兩件史事,都涉及文學侍從奉詔應制和文臣待詔兩項制度,都有關漢唐文館史和文學史,故在此處略作申論,期望引起進一步的探討。

注釋:

① 鄭樵:《通志》卷七一 《校讎略第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四部精要》,第22冊,第850頁。

② 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卷五下 《第七十八》,《四庫全書》文淵閣本。

[1]司馬遷.史記:卷6[M].北京:中華書局,1959.

[2]鐘肇鵬.秦漢博士制度源出稷下考[J].管子學刊,2003,(3).

[3]班固.漢書:卷19上[M].北京:中華書局,1962.

[4]歐陽詢.藝文類聚:卷46[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830.

[5]王欽若.冊府元龜:卷597[M].北京:中華書局,1960:7159.

[6]陳子展.楚辭直解[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629.

[7]郭茂倩.樂府詩集:卷64[M].北京:中華書局,1979:923.

[8]趙幼文.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263-265.

[9]司馬光.資治通鑒:卷18[M].北京:中華書局,1956:595.

On Doctorial Officer and Literature in Qin Dynasty

LI De-h(huán)ui
(College of Humanities,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Xiangtan Hunan 411201,China)

Doctorial officer is a person in charge of the National Book service and participant in political affairs in Qin Dynasty and plays the role of the later Bachelor of Arts in school and can be regarded as the version of Bachelor of Arts in school in Qin Dynasty.Backed by this Doctorial system established in Qin Dynasty is one of the sources of the degree system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Qin Shi-h(huán)uang ordered the doctorial officer to serve the Palace as the literary statue and it is the earliest attempts to let literary officer to write poems for the palace.And it indicates that the doctor in Qin Dynasty also plays the role of the literature and CI service.They wrote the first set of poems of fairyland excursion when they served in the palace,which is many years earlier than Music Department in Emperor Wudi of Han Dynasty and it has the pioneering on the poetic themes.On the whole,the doctorial officer is the builders of literature in Qin Dynasty and they have enriched the genealogy,authoring method and work content of the literature in Qin Dynasty.

doctorial officer;order-awaiting officer;literature in Qin Dynasty

I206

A

1673-0313(2011)05-0048-05

2011-08-26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 “漢魏六朝文館及其與文學之關系研究”(09YJA751024)。

李德輝 (1965—),男,湖南汨羅人,教授,博士,從事唐宋文學研究和文獻整理研究。

猜你喜歡
學士博士文學
我們需要文學
制冷博士來幫忙
瓦學士
《宋史·宰輔表一》校正一則
神奇博士感冒了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香港理工大學護理本科教育見聞及啟示
博士蚊
潤博士問答
我與文學三十年